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黄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3 14:50:00 浏览次数:304
黄祸一书哪里有
“黄祸”一书,一九八九年以“保密”的笔名在海外出版,真实作者名叫王力雄。尽管书中不乏在政治构想方面的一些合理成分,作者总体上是以一种极端阴暗、仇恨的笔法,洋洋得意地以“预言”的形式描绘了一幅中国全面崩溃、民不聊生的凄惨情形。作者把发生的年代定为一九九八年。

    十多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值得善良的人深思。

    中国现代有没有汉奸?读一下代表书中正面人物观点的以下两段话,你可以得出自己的明确答案:
 

    “供养军队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防止侵略,然而对于中国,是不是还真地存在这种威胁? 我们的人口已经饱和,再无别人可以插足的领土,也不存在可供掠夺的剩余资源。我们的十三亿人口﹑拥挤的空间和贫穷本身其实已是最好的防身武器。若有谁想占领这个国家,谁就自己陷入一个无边的沼泽,背上一个能把它压得喘不过气的包袱。我想不出世界上哪个国家能有占领中国的能力,那么我们每年花八万五千亿元的代价,养一支昂贵军队意义是什么,到底值不值得? 尤其在人民生计和国家安定都无法解决的时候。有人会说,南中国海不是正在几国相争,强弱对比全决定于军事力量的大小吗? 不错,越南﹑菲律宾﹑来西亚什么的可想占领南沙几个小岛,但那几块珊瑚礁就值得养一支几百万人的常备军吗? 哪怕那下面真有一个大油田,每年用八万五千亿的军费去争夺,算起帐来也是得不偿失。的确,西藏新疆有人在搞分裂,但我们若不是用花费八万五千亿的军队威吓他们,而是用这八万五千亿去搞建设,对防止分裂远可能更有效。何况以国内现有的一百多万警察,已能提供镇压分裂的力量。反过来说,即使真发生了侵略战争,我们组建临时军队,打人民战争不见得不能保卫自己。当年的美国在越南﹑苏联在阿富汗全以焦头烂额的撤退而告终,而中国却是越南﹑阿富汗的一百倍,能让全世界军队都在这十三亿人口的汪洋大海里淹没。实际上,无防卫的防卫可能正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防卫。比如说,拥有核武器可能恰恰会成为招致核武器打击的原因,庞大的常备军隐藏着政变和军事独裁的隐患。如果我们主动全面放弃军备,毁全部核武器,宣布永不战争,我们将在世界获得最大的赞扬和尊敬。我们没有失去安全,却每年多得八万五千亿元。有了这笔钱,眼下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使我们就此摆脱危机,进入良性循环……”

    “美俄两国在这次打击中一共发射了二百零五枚导弹。俄国七十六枚, 美国一百二十九枚。其中十四枚是常规弹头。只对六处建筑在花岗岩中的深地下基地用了大当量弹头, 以确保震塌发射井。相对于这次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射, 损失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步。伤亡人数不超过二百万。除了个别靠近核潜艇基地的城市受到一定程度破坏, 主要经济区和工业设施完好无缺。可以把这次打击看作一次精确完美的外科手术, 干干净净地摘除了病体, 只流了最少的血。如果中国人民都能像制定这次打击方案的军事战略家们一样清醒并且在行地从性能高超的计算机上看看结果, 或者哪怕是通晓利害地掰掰手指头, 也就算得出中国失去的仅仅是毁灭自身的武器, 创造财富的能力丝毫未减。从成灾的人口中减掉二百万贫穷落后的山民, 换来的是上千万大都市人民的安全。主持打击的联合国和世界大家庭不会让中国吃亏, 将送来数百亿美元, 流水一样的物资, 远远超出核打击造成的损失。中国人民应当欢欣鼓舞, 感恩不尽。如果真是这样, 这次打击就将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成功。”

 



欧洲人说的 黄祸 Yellow PEril 是指什么
                       油画《黄祸图》,1895年

    19世纪初叶,英国学者戴维斯《中国人的历史》、沃尔尼《古老帝国的遗迹》、德籍英国传教士郭实拉《中国史》等书中曾将蒙古西征称为“中世纪最大的黄祸”。而拿破仑将中国比作"东方睡狮"的名言,指出了中国的潜在威胁。"黄祸论"的始作俑者是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俄国人巴枯宁,他在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中开始宣扬黄祸论;此后英国殖民主义者皮尔逊在《民族生活与民族性》一书中又进一步发挥,使得"黄祸论"基本形成。这是“种族主义”的谬论。但是,最初"黄祸"的论述和后来的"黄祸论"不可同日而语。

1894— 95年甲午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者们最大的梦魇就是庞大的中国龙即将在已经西化的日本的带领下崛起。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为代表,西方掀起了第一波“黄祸”论(Yellow Peril ,德文为Gelbe Gefahr) 。从1895年起,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所谓的“黄祸”问题不断通信、交流。

威廉二世还特意请画家克纳科弗斯(H.Knackfuss)创作了一幅油画《世界各民族,保护你们最珍贵的财产》——又称为《黄祸图》(The Yellow Peril)赠给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并下令雕版印刷,广为散发。

《黄祸图》的画面上象征日耳曼民族的天使手执闪光宝剑,正告诫着欧洲列强的各保护神:“黄祸”已经降临!悬崖对面,象征“黄祸”的佛祖(指日本)骑着一条巨大的火龙(指中国)正向欧洲逼近;而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则不安地注视着。乌云密布,城市燃烧,浩劫就要降临。威廉二世还在画上题词:“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这幅油画的草稿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勾描,然後由畫家赫曼·克納克福斯(Hermann Knackfuß)完成。这幅画也体现了20世纪初,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认为东亚有威胁世界霸权的潜力。

欧洲作家马修·希尔(Matthew PhiPPS Shiel)使用了“黄祸”这个名词,他在1898年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后编集《黄祸》(The Yellow Peril)出版。希尔本是个混血儿,在这些小说里面他强烈地表达了对于中国的反感,因而成名。希尔小说的背景是1897年两个德国传教士在胶州被杀,当时德国以此为借口获得了其在山东的殖民地。1899年的义和团运动使得这个词在欧洲广泛普及。

殖民主义者由此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 

 

 

法国漫画家Georges Bigot(1860-1927)所作漫画《欧洲的噩梦》:

上图为欧洲人在睡梦中,黄种人从中国如潮水般涌来;

下图为在日本人的领下,黄种人(包括许多蛇和爬虫)冲到了欧洲人的睡榻旁,只有俄国人惊醒过来准备反抗(指1905年日俄战争)。

(Bigot曾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

中日两国在甲午战争之后,的确有过一段“蜜月期”,1898-1907年这十年,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 。大量青年东渡留学,中日联合对抗西方的论调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不但宣布中立的满清官方暗助日军,留日学生更是组织多支抗俄敢死队直接为日本效力。

国人陷入中日“同文同种”的美梦,一直到1919年才被惊醒:巴黎和会上日本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愤怒的中国终于爆发“五四运动”。中日“感情之冲突”不但没有任何缓解,反而历百年而弥烈。

 

1980年代日本的经济出现了超过美国经济的可能性时,黄祸这个词又在美国复苏。

西方文化史上始终有类似的口号,继“黄祸”论以后,塞缪尔·P·亨廷顿又提出了文明冲突论 ——“伊斯兰-儒家联盟威胁所有西方哲学”的理论。



《附体记》《黄祸(花劫续篇)》《菩萨蛮》全集谢谢 发我邮箱168183936@QQ.COM
更改相关设置,请教专业人员!更改相关设置,请教专业人员!更改相关设置,请教专业人员!更改相关设置,请教专业人员!更改相关设置,请教专业人员!

谁有三国志11黄祸诛天的剧本啊,网上的链接到期了。<br/>lixing199098@qq.com
朋友有了也发我一份lnluoneng@163.com

你如何看待“黄祸论”??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人口的大国,而且中国人口还在持续增长,按西方国家的思维中国人口增长就会对外扩张,寻求生存空间,势必会让其他国家造成威胁;第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在世界随处可见,这些对其他国家制造业造成威胁,使其他国家大量企业倒闭,造成其他国家的恐慌;第三,中国威胁论只是西方国家拟制中国发展的一个借口;

历史上的《黄祸》是什么意思?
黄河泛滥,或者蝗祸,蝗虫灾害

关键词: 黄祸
上一篇:皇家刺青
下一篇:黄昏时刻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