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荒谬的探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3 14:44:06 浏览次数:256
金字塔是里到底有什么?飞船吗 ?太荒谬了?
我认为是的

怎样提高记忆力?

新起点速读速记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记忆。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它是指大脑保存信息能力。记忆是一科学,更是一种技能,它应该成为一种人人必备的基本学习手段。
    传统的记忆从分类上分为情景记忆和语意记忆。从记忆的提取上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面已经提到感觉记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无论是情景记忆或语意记忆都属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只有经过不断的回忆、重复和温习才能变成长时记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对我们所有需要记忆的材料,不需要经过大脑的不断的回忆、重复和温习,就能变成长时的记忆?回答是肯定的,它就是全脑快速记忆。
    全脑快速记忆不是每个人天生固有的,它是一种方法,是需要后天训练出来的。我们大家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脑。左脑负责处理人类的抽象思维,如文字、数字、计算和阅读等等;右脑负责处理人类的形象思维,如图象、颜色、气味以及故事情节等等。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说,抽象的概念比较乏味,难以记忆,而对形象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特别是对独特、新奇的事物更能刺激人的大脑感官,产生强大的“快乐荷尔蒙”,留下深刻印象和永久的记忆。如荒谬的故事、浪漫的爱情、探险与暴力等等。据科学家研究,人类的思维是一个全脑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平时的任何行为(包括记忆),都是全脑思维的结果,比如记东西和写文章,既有左脑的抽象思维,又有右脑的形象思维。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记东西记得快、文章写的好!而有些人记东西,记了即忘,文章写的不好!问题是他没有把左右脑思维功能有机地结合和调动起来!有些人记东西死记硬背;写文章既空洞又乏味,这是因为左右脑分叉思维,没有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造成我们学习效率低,大脑思维迟钝。反之,将学习的材料经过左右脑交叉思维,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我们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快速地产生“快乐荷尔蒙”,大幅度地提升了大脑的记忆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电影的印象与记忆比记单词、背政治与历史知识要深刻的原因——是因为电影和小说已把文字图像化和故事化,而单词、词语与政治、历史的记忆材料仍然是放在抽象的概念层里。因此,从左右脑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将需要记忆中的抽象的东西如文字、数字,转为有趣的形象记忆。所以说它具备了快速、持久不忘的效果。
    全脑快速记忆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五大智力的综合体现,缺一不可。五大智力分别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注意能力。因为在培养全脑快速记忆能力时,首先要从训练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速度以及想象力和注意力(也称抗干扰能力)入手,只有这四大能力提高了,才能形成快速的记忆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全脑快速记忆能力培养也就是全脑潜能开发和人类五大智力训练。



大陆漂移的证据有
大陆漂移说 1912年由德国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图)提出。魏格纳以科学家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观察地图上海洋两侧的陆地轮廓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以后他又通过考察、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岩相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特征中,找到大西洋两岸陆地吻合的证据;进而推断早在三亿年前,地上曾有一片广阔而连续的水域——“泛大洋”,其间包围着一块庞大的原始古陆——“泛大陆”。大约在2亿年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长期作用。这块联合古陆开始出现裂缝,并渐渐分离漂移。比重轻的层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海陆分布。 在当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被人们视为荒谬的奇谈,他本人也遭到非难。为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他只身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不幸在50岁生日那天遇难。不过,值得告慰的是,魏格纳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大陆漂移的新证据,大陆漂移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大陆为什么会在硅镁层上漂移?人们着种种疑问,继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随着古地磁学的新发现及海洋科学的新进展,一个崭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大陆漂移说 1912年由德国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图)提出。魏格纳以科学家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观察地图上海洋两侧的陆地轮廓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以后他又通过考察、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岩相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特征中,找到大西洋两岸陆地吻合的证据;进而推断早在三亿年前,地球上曾有一片广阔而连续的水域——“泛大洋”,其间包围着一块庞大的原始古陆——“泛大陆”。大约在2亿年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长期作用。这块联合古陆开始出现裂缝,并渐渐分离漂移。比重轻的硅铝层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海陆分布。 在当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被人们视为荒谬的奇谈,他本人也遭到非难。为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他只身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不幸在50岁生日那天遇难。不过,值得告慰的是,魏格纳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大陆漂移的新证据,大陆漂移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大陆为什么会在硅镁层上漂移?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继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随着古地磁学的新发现及海洋科学的新进展,一个崭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曾被拒绝的“大陆漂移说” 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 海洋阻隔的两岸具有相似海岸线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人注意到了,魏格纳对这一事实从地质学、古生物学、气候学等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推敲。他提出,根据造山带等的地质构造,以及不能越过大洋的齿类植物、蜗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他得出结论:大约3亿年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统统属于一块“超级大陆”,后来这块“超级大陆”分裂为若干块大陆,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位置关系。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大陆漂移说”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解答迄今为止包括古生物、古气候、地质构造、地形等广阔领域里,为数众多疑问的理论。然而,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却没有轻而易举地被人接受,它虽然得到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首肯,但受到了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的不屑,有人提出了份量不轻的反驳。 持反对论者的最主要的论据是:没有发现能让大陆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公里的原动力。地质学家阿尔萨·霍姆兹虽然考虑到地幔对流有可能是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但曲高和寡,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大陆漂移说”遂渐趋冷落,以致到本世纪40年代时,人们把“大陆漂移说”忘诸脑后。“大陆漂移说”终于再沐春风 进入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今天,地球的两个磁极———南磁极和北磁极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根据古地磁学,科学家复原了以往各个地质时期生成的岩石当初的磁场,由此推定了南北磁极的位置。磁极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移动轨迹,被称为“极移动曲线”。1950年,英国的基斯·兰卡恩和帕特里克·布兰科特等,根据对欧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各地质时期岩石中残存磁场的精确测定,成功地得到了“极移动曲线”。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海洋扩大说”崭露头角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 根据以上探测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大说”,而“海洋扩大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大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 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观测了能够解释美国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壳形成原因的地磁异常情况,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宽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场异常,在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呈条纹状分布。此外,随着同时期岩石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弄清了以往数百万年间曾经多次反复的地磁场逆转历史。 1963年,弗莱德·瓦因和德拉蒙多·修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加利福尼亚的地磁异常带是地球磁场逆转的反映。在中央海岭,由于高温岩浆的冷却生成了海底地壳,也就形成了具有当时地球磁场方向的磁场的岩石。瓦因等人认为,地球磁极曾多次逆转,具有各个地质时期磁场方向特征的海底地壳,在海底并列呈条纹状,这个事实为观测所确定。由于海底向海岭两侧扩张,如果瓦因等人的见解符合实际,那么观测得到的反映磁场异常的条纹,相对海岭两侧应当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也被实际观测所确认。汇集来的有关观测数据都在支持“海洋扩大说”,而且根据海底磁场异常的数据,使迄今科学家掌握的只有几百万年的地球磁场的逆转史,一下子扩大至2亿年。板块构造学说 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197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确立,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比如海岭就是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海沟则是在海洋板块彼此碰撞,一个板块俯冲至另一板块的下方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则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转换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解读整个地球的历史 板块构造学说证实了魏格纳当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由于“大陆漂移说”凭借板块运动,于是很长时间里被视为待揭之谜的“大陆漂移说”的原动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并没有搞清所有的地球活动,板块构造学说证实的只是历经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最近2亿年的事实,此前的地球活动仍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留至今天,而且导致板块运动的地幔深处的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对于地球的下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8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被称为“地震学X射线断层摄影法”的技术,利用地震波研究了地球内部的不均匀构造,这种科学手段使研究得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曾被认为是板块运动原动力的地幔对流的实际状态似乎可以触摸了。对于地球板块构造是从地球演化史的哪一时刻开始形成的,科学家将对部分比2亿年前更古老的海底地壳进一步研究

为什么说“大陆漂移”形成了现在的地形构造?
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的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直到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大陆与海洋的形成》问世,才引起地质界的震动。在这本不朽的著作中,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由于当时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局限,大陆漂移和动力学机制得不到物理学上的支持。魏格纳学说的不幸遭遇在于他倡导大陆漂移的同时却认为大洋底的稳定。直到他去世的20年后,抛弃洋底稳定不动的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人们对大陆漂移的兴趣又复萌了。  早期的世界地图已清楚地表明非洲和南美洲相对海岸线的“齿状拟合”。远在1801年,洪堡(A.Humboldt)及其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们已经提出,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和岩石都很相似。魏格纳首先提出,应该用深海中的大陆坡边缘进行大陆拟合。凯里(S.W.Carey )证明,两个大陆的外形在海面以下2000米等深线几乎完全可以拟合。布拉德(E.Bullard)等人借助计算机计算,发现无论用1000米或2000米等深线拟合的结果差别不大。复原拟合工作证明,各大陆可以通过复原形成一个超级大陆,即魏格纳所命名的“泛大陆”。泛大陆是由冈瓦纳大陆(南方各大陆加上印度)和劳亚大陆(北美和欧亚)组成的复合古大陆。  魏格纳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观点时,许多证据来自他对古气候的研究。他注意到,各大陆上存在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类型出现在现代条件下不该出现的地区:如在极地区分布有古珊瑚礁和热带植物化石;而在赤道地区发现有古代的冰层。运用将今论古的原则,魏格纳把冰川活动的中心放在当时的旋转极附近,而珊瑚礁和蒸发岩分布的地带放在赤道附近,用这种方法确定了各大陆当时的古纬度。对古纬度和现代纬度的比较,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的结论。  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对现代由海洋分隔的各大陆上动物群和植物群的显著相似性提供了最好的解释。使魏格纳和以后的调查者们获得深刻印象的一些例子有:南美和非洲都能见到的具有类似蝾螈的骨骼构造的淡水爬行动物中龙(Mesosaurus),它不可能游过大洋;大西洋两岸的古生代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很相似;南极洲三叠系中有许多陆生爬行动物的化石在其它大陆上同样存在;二叠纪舌羊齿植物群(一个独特的植物组合)的种子蕨化石,见于南方的各个大陆和印度。古生物学的证据曾引起过人们众说纷纭的争论,迪茨(R.S.Dietz)在1967年就人们争论的证据发表了一篇评论,其中有霍尔登(J.C.Holden)所作的若干饶有趣味的图群。  如今,这些争论都已是历史的陈迹,从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以旧框架收集新事实只是徒劳,用旧理论去解释事实又往往导致荒谬。  南美、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地层两两相似,使魏格纳获得了深刻的印象。大西洋两岸所共有的地质现象更加证明这两块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在北大西洋两岸的两块大陆,有一条非常重大的古山系,被称为加里东山脉。如今在大西洋东岸的挪威看到的是山系的西段,这条山系通过爱尔兰以后似乎淹没在大西洋下。可是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则有一个古山系仿佛从大西洋里爬上来,它和欧洲的加里东山脉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个在北美出现的山系被称之为老阿巴拉契亚山脉。魏格纳认为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曾一度和欧洲的加里东山脉相连。如果把大陆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条连续的山系。  岩石中含有磁性矿物,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岩石形成时就受到磁化,从而保存了它们形成时间和地点的地球磁场方向的古地磁记录。通过对岩石所记录的古磁场的倾向和倾角的测量,可以计算岩石形成时地球磁极的位置。  人们从各个大陆不同时代的地层里测出几千个古磁极的位置,连接任一大陆不同时期的古磁极的线,就是那个大陆的视极移曲线。将各大陆视极移曲线比较,调整的结果表明,在2亿年前的所有大陆曾是一块共同的大陆——泛大陆。  魏格纳最后却因为寻找证据而去世了,他的尸体在第二年才被发现.

有什么证据可证明大陆飘移说是正确的?
大陆漂移说 1912年由德国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图)提出。魏格纳以科学家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通过观察地图上海洋两侧的陆地轮廓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以后他又通过考察、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岩相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特征中,找到大西洋两岸陆地吻合的证据;进而推断早在三亿年前,地球上曾有一片广阔而连续的水域——“泛大洋”,其间包围着一块庞大的原始古陆——“泛大陆”。大约在2亿年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长期作用。这块联合古陆开始出现裂缝,并渐渐分离漂移。比重轻的硅铝层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海陆分布。 在当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被人们视为荒谬的奇谈,他本人也遭到非难。为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他只身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不幸在50岁生日那天遇难。不过,值得告慰的是,魏格纳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大陆漂移的新证据,大陆漂移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大陆为什么会在硅镁层上漂移?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继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随着古地磁学的新发现及海洋科学的新进展,一个崭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曾被拒绝的“大陆漂移说” 1910年有人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疑问: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为何如此相似?这个人就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阿尔弗莱德·魏格纳,这个念头成为他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契机。 海洋阻隔的两岸具有相似海岸线的现象,很早以前就有人注意到了,魏格纳对这一事实从地质学、古生物学、气候学等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推敲。他提出,根据造山带等的地质构造,以及不能越过大洋的羊齿类植物、蜗牛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他得出结论:大约3亿年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统统属于一块“超级大陆”,后来这块“超级大陆”分裂为若干块大陆,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位置关系。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后来发展成“板块构造学说”,并成为20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流。“大陆漂移说”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解答迄今为止包括古生物、古气候、地质构造、地形等广阔领域里,为数众多疑问的理论。然而,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却没有轻而易举地被人接受,它虽然得到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首肯,但受到了大多数地球物理学家的不屑,有人提出了份量不轻的反驳。 持反对论者的最主要的论据是:没有发现能让大陆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公里的原动力。地质学家阿尔萨·霍姆兹虽然考虑到地幔对流有可能是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但曲高和寡,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大陆漂移说”遂渐趋冷落,以致到本世纪40年代时,人们把“大陆漂移说”忘诸脑后。“大陆漂移说”终于再沐春风 进入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今天,地球的两个磁极———南磁极和北磁极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根据古地磁学,科学家复原了以往各个地质时期生成的岩石当初的磁场,由此推定了南北磁极的位置。磁极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移动轨迹,被称为“极移动曲线”。1950年,英国的基斯·兰卡恩和帕特里克·布兰科特等,根据对欧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各地质时期岩石中残存磁场的精确测定,成功地得到了“极移动曲线”。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海洋扩大说”崭露头角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 根据以上探测结果,科学家得出结论:中央海岭下的地幔对流升腾形成海洋地壳,海底由此扩大,这种结论支持了“海洋扩大说”,而“海洋扩大说”也解释了大陆的分裂和移动。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密度小,地幔就会上浮。根据“海洋扩大说”,大陆下的地幔对流升腾造成大陆分裂,进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运动将大陆推开。 此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观测了能够解释美国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壳形成原因的地磁异常情况,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宽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场异常,在南北几百公里范围内呈条纹状分布。此外,随着同时期岩石年代测定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弄清了以往数百万年间曾经多次反复的地磁场逆转历史。 1963年,弗莱德·瓦因和德拉蒙多·马修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加利福尼亚的地磁异常带是地球磁场逆转的反映。在中央海岭,由于高温岩浆的冷却生成了海底地壳,也就形成了具有当时地球磁场方向的磁场的岩石。瓦因等人认为,地球磁极曾多次逆转,具有各个地质时期磁场方向特征的海底地壳,在海底并列呈条纹状,这个事实为观测所确定。由于海底向海岭两侧扩张,如果瓦因等人的见解符合实际,那么观测得到的反映磁场异常的条纹,相对海岭两侧应当是对称的。这种对称性也被实际观测所确认。汇集来的有关观测数据都在支持“海洋扩大说”,而且根据海底磁场异常的数据,使迄今科学家掌握的只有几百万年的地球磁场的逆转史,一下子扩大至2亿年。板块构造学说 由于“极移动曲线”和海底扩大等提供的证据,大陆漂移的确是正在发生的事实。1965年,科学家运用计算机使地球各个大陆以现有的形状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跃部位都连接成为带状,于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革命性的见解应运而生。 197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确立,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地壳),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由于地球表面积是有限的,地球板块分类为三种状态:其一为彼此接近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其二为彼此远离的分离型板块边界;其三为彼此交错的转换型板块边界。板块本身是不会变形的,地球表面活动便都在这三种状态下集中发生,比如海岭就是在分离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海沟则是在海洋板块彼此碰撞,一个板块俯冲至另一板块的下方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则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转换型板块边界下形成的。 由于与被称为“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的状态相关,这个地区内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在大陆板块彼此碰撞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下,形成了大陆与大陆间的冲突带,也造成了大褶皱山脉。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进展,迄今被视为不解之谜的地球活动大多得到了解释。70年代以来,以证实板块构造学说为目的的世界规模的地球观测蓬勃开展。通过这些观测,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详尽确定,弄清了以往地质时期板块运动的过程,更由于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就连每年一厘米的板块运动,也能够连续数年进行观测。解读整个地球的历史 板块构造学说证实了魏格纳当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由于“大陆漂移说”凭借板块运动,于是很长时间里被视为待揭之谜的“大陆漂移说”的原动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板块构造学说并没有搞清所有的地球活动,板块构造学说证实的只是历经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最近2亿年的事实,此前的地球活动仍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留至今天,而且导致板块运动的地幔深处的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对于地球的下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80年代以来,科学家采用被称为“地震学X射线断层摄影法”的技术,利用地震波研究了地球内部的不均匀构造,这种科学手段使研究得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曾被认为是板块运动原动力的地幔对流的实际状态似乎可以触摸了。对于地球板块构造是从地球演化史的哪一时刻开始形成的,科学家将对部分比2亿年前更古老的海底地壳进一步研究。 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就是在上述曲折的过程中探索并发展的,直到70年代被科学界首肯的板块构造学说问世。最新的地球观测获得的成果,为解开板块构造学说也颇感踌躇的地球深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动等待揭之谜,以及弄清长达46亿年的地球演化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回顾20世纪的地球科学发展史,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为研究地球活动创造了契机,同时,对我们综合理解已细划为地质学、古生物学、观测学、地震学等的地球科学领域,提供了良机。从以上意义说,“大陆漂移说”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2000.6.19——科技日报)

关键词:
上一篇:荒漠人
下一篇:黄金时间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