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 2004年四川考生 一片片麦地仰望着天空,那里有他戴着眼镜的笑容。他不会忘记,“麦地和光芒的情义”,麦地也不会忘记,在那个有风有光,有云有雨的天空,他在那里。 他住在山间的木屋里,繁华的城市几乎要把他忘记。对着窗子,他只会看见荒凉的山岗、黑色的土地,只会看见美丽苍白的手和月形的山峰。 带上《圣经》。他说,他跟过去隔着黑色的土地,他和未来,隔着无声的空气。他忘记了自己。 但是,他永远都会铭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他永远都会铭记,“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他永远都会铭记,因为这些都是他心的伤痕,都是他心中安安静静的愿望。(这一节追忆海子的“生”。作者熟悉海子的诗歌,熟悉海子的人生,选摘了海子《麦地与诗人》《活在珍贵的人间》《四姐妹》中的诗句,通过“麦地”等海子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表现了海子执着追寻精神世界的高贵人生以及生命中的苦痛。海子的“忘记”与“铭记”为文章增添了厚重感) 二月二十六日,他说:“母亲如门,对我轻轻开着。”他穿着鞋子走在大地上。这坚实干净的土地,总是护卫着他柔弱的身躯。土地忘不了他。他就是土地王,他一直就这么走着。跨过他曾经写下的“横陈于地的骸骨”的沙滩,跨过“众神死亡的草原”,也跨过“跑着雪和太阳光芒”的“麦地”,跨过马群,跨过闪电。在两行铁轨间,他躺下去发呆,忘了站起来! 那一夜,他血淋淋地走向天堂!天堂不会忘记他,早早地唤他回去。 那一夜,世人渐渐发觉他用自己最后的身躯在地上铭刻的诗句。如今,他和他的诗永远不会被忘记。(这一节诗意地表现海子的“死”。引用了海子《思念前生》《秋》《九月》《讯问》中的诗句,诗行中表现出海子对圣洁母爱的向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海子 “忘了站起来”,天堂和世人 “不会忘记”他,巧妙地对比中,诗意地表现出对海子的永远的忆念) 梦中,我常常来到他的棺木前,而他却静静地躺在棺木里发呆,不肯站起来。 梦中,我常常来到他的坟茔前,而那坟茔像一只圆圆的眼睛,望着天空。梦里是永远没有天空的,而我抬头却看见了他戴着眼镜的笑容,他诗一样的头发盖住了天空,也盖住了我的神州以及世界的土地。 君生我未生,君死我未死。在我的白驹过隙的人生中,我路过了一片不可及的天空,它却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我愿他在天堂飞翔的影子也在大地上继续飞翔,我也愿以跨越时空的凝望到达没有天空的天涯,去拥抱永远属于我们的海子。(这一节写“我”的凭吊与追寻。“梦中”的寻找,永远的祈愿,沉痛而深情地表现了作者对海子及其诗歌世界的认同与追慕)(2005年四川考生《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 点评:海子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他却以他对纯粹的诗歌世界的追寻而成为永恒。选择海子为题材,表达对海子及其海子的诗歌世界的追寻,足见作者和海子之间的心灵相通。本文的成功处主要表现在:一、意境深远,有厚重感。一方面,作者对海子及其诗作情有独钟,因而善于引用,信手拈来。海子诗歌中的安静、悲伤和执着,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另一方面,作者对永远的海子的深情怀念,对海子诗歌世界的渴望和追寻,使文章有了超越时空的人文魅力,增添了浓烈的诗意而有厚重的内涵;二、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海子是浪漫的,追慕海子的作者也是浪漫的。作者打破了常见的结构模式,运用丰富的想象分小节再现了海子的“生”、海子的“死”、海子死后“我”的凭吊与追慕,节与节之间是跳跃的,也是富于想象的,字里行间巧妙地蕴蓄了自己激越跳荡的情感,隽永而深沉。本文能得高分,与它严谨而巧妙的结构,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评论
求都灵之马演员表,都灵之马女主角都灵之马男主角是谁?
屬於大銀幕的電影!也考驗觀眾的專注力。驚人的攝影構圖和場面調度,長鏡頭緩慢的節奏堆砌,呈現出末世紀崩解的人性寓言。主角父女在日復一日重覆性的生活動作中,展現動物性的堅忍和無奈。看到最後那匹馬的表情大特寫,我幾乎要流淚了。結尾更是難以抵禦的絕望,看完電影心理很不好受 评论
求都灵之马演员表,都灵之马女主角都灵之马男主角是谁?
屬於大銀幕的電影!也考驗觀眾的專注力。驚人的攝影構圖和場面調度,長鏡頭緩慢的節奏堆砌,呈現出末世紀崩解的人性寓言。主角父女在日復一日重覆性的生活動作中,展現動物性的堅忍和無奈。看到最後那匹馬的表情大特寫,我幾乎要流淚了。結尾更是難以抵禦的絕望,看完電影心理很不好受 评论
电影都灵之马内容简介
这个比较详细,望采纳。1889年1月3日,都灵。弗里德里克·尼采在维亚·卡罗·艾尔波特酒店的六号门前驻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个马车吸引。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小马车。马车的车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强的马。不管车夫怎么喊叫,马匹根本没有要移动的意思。最终,车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马匹打去。尼采见到此番情景,挤进人群,冲到马匹跟前,阻止住马夫,抱住马的脖子,痛哭起来。酒店的主人赶来,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采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了两天。随后,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就是尼采精神错乱、神经颠颠的十年,由他的妹妹和母亲照顾的日子。谁也不知道,在都灵,在那匹马的身上,在尼采的心理,发生了什么。”
追问:
谁能给我尼采的小故事,哲学课需要,在线等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著名德国哲学家。1844年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尼采自幼相信自己有着波兰贵族血统并为此而感到自豪。1865年,尼采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并开始接触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年,尼采与世长辞,享年55岁。
尼采的生日恰好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辰。由于尼采的父亲曾执教过四位公主,于是他获得恩准以国王的名字为儿子命名。尼采回忆:“无论如何,我选在这一天出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整个童年时期,我的生日就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尼采学话很慢,他老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一切,老牧师非常喜欢他,经常带着他一起散步。尼采5岁时,父亲不幸坠车震伤,患脑软化症,不久就去世了。
不久他随全家搬到了南堡(Naumburg),但是尼采并没有忘记父亲,父亲的身影早已刻入他的记忆当中,他希望以父亲为榜样成为一名牧师,因此他时常给伙伴们朗诵圣经里的某些章节,为此,他获得了小牧师的称号。由于父亲过早去世,他被家中信教的女人们(他的母亲、妹妹、祖母和两个姑姑)团团围住,她们把他娇惯得脆弱而敏感。在尼采的成长过程中,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后来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犹如石雕一般纯朴。
10岁时他就读于南堡文科中学,对文学与音乐极感兴趣。14岁时,进入普夫达中学,这个学校课程都是古典的,训练很严格,出了很多伟人,如诗人和剧作家Novalis,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Schlegel,以及哲学家和爱国者费希特。可是尼采却难以接受这种新生活,他很少玩耍,也不愿意接近陌生人。这时的他除了理智的发展有着惊人的进步外,音乐和诗歌已经成为他感情生活的寄托。
1864年,尼采和他的朋友杜森(PAul Deussen)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便不再学习神学了。他常听同学们交谈,有些人毫无信念和激情地重复黑格尔、费希物、谢林的各种公式,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丧失了激发人的力量;还有一批人喜欢实证科学,阅读福格特和比希纳的唯物主义论文。这些都没能吸引尼采,他是一名诗人,需要激情、超常和具有神秘性的东西,他不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尼采在修养和气质上更是一名贵族,所以他对平民政治不感兴趣,而且他从没想过要过一种安宁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不会对有节制的欢乐和痛苦这样一种可怜的生活理想感兴趣。尼采有自己的喜好,他热爱希腊诗人,喜欢巴赫、贝多芬和拜伦。
1865年,他敬爱的古典语言学老师李谢尔思(F. W. Ritschls)到莱比锡大学任教,尼采也随之到了那里。当时的尼采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开始哲学沉思了。那时,叔本华是这个青年心中的偶像,此外他还从朗格、施皮尔、泰希米勒、杜林、哈特曼那里汲取了传统的抽象概念。
1867年,23岁的尼采应征入伍。他是近视眼,又是寡妇的独子,本来可以幸免,但在萨多瓦和色当的神圣日子里即便是哲学家也要去当兵。后来他在行军中从马上摔下来扭伤了胸肌并因此而退役。
1868年,他的导师李谢尔思向巴塞尔大学推荐他:“39年来,我亲眼目睹了这么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我还从未见到有一个年轻人像这位尼采一样如此早熟,而且这样年轻就已经如此成熟……如果上帝保佑他长寿,我可预言他将来会成为第一流的德国语言学家。他今年24岁,体格健壮,精力充沛,身体健康,身心都很顽强……他是莱比锡这里整个青年语言学家圈子里的宠儿……您会说,我这是在描述某种奇迹,是的,他也就是个奇迹,同时既可爱又谦虚。”李谢尔思第一个向世间预言尼采是位天才。
1869年2月,尼采被聘为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系副教授。此后的十年是尼采一生中相对愉快的时期。在巴塞尔,他结识了许多年长和年轻的朋友,例如瑞士著名文化艺术史学家雅可布•波克哈特(Jakob Burckharat)。1869年5月17日,尼采初次到瑞士卢塞恩城郊的特利普拜访了华格纳。同月28日,他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题为《荷马和古典语言学》。当时,巴塞尔城里所有贵族家的大门都对他敞开,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1870年,尼采被聘为正教授。不久传来了德法开战的消息,尼采主动要求上前线。在途经法兰克福时,他看到一队军容整齐的骑兵雄赳赳气昂昂地穿城而过。突然间尼采的灵感如潮水般涌出:“我第一次感到,至强至高的‘生命意志’决不表现在悲惨的生存斗争中,而是表现于一种‘战斗意志’,一种‘强力意志’,一种‘超强力意志’!
1870年10月,尼采重返巴塞尔大学讲坛。他结识了神学家弗兰茨•奥弗尔贝克(Franz Overbeck),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并共居一所住宅。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odie)。这是一部杰出的艺术著作,充满浪漫色彩和美妙的想象力;这也是一部幼稚的哲学作品,充满了反潮流的气息。尼采并不就此止步,他毅然攻击最受尊敬的典范—大卫•斯特劳斯,以此抨击德国人的粗俗的傲慢和愚笨的自得:“司汤达曾发出忠告:我一来到世上,就是战斗。”《悲剧的诞生》和《不合时宜的思考》(Unzeitgemabe Betrachtungen)的第一部发表之后,引来了一片狂热的喝彩声,同时也遭到了维拉莫维茨领导的语言学家圈子的排斥。
1873年,尼采写了《希腊悲剧哲学》的片断(后以未完成的手稿出版)。1874年,尼采又完成了《不合时宜的思考》的第二部分《论历史对生命的损益》、第三部分《教育家叔本华》。在这部作品中,他猛烈抨击各沙文主义大学:“经验告诉我们:国立大学惯于支持低劣哲学家,这是伟大哲学家发展的最大障碍……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国家会庇护柏拉图和叔本华这样的人……国家总是惧怕他们。”1875年10月,尼采结识了音乐家彼德•加斯特(P. Gast)。1876年,尼采完成了《不合时宜的思考》的第四部分《理查•华格纳在拜罗伊特》。在这部作品中,他称华格纳为齐格弗里德,“他从不知道害怕为何物”,甚至把华格纳称为惟一真正艺术的奠基人。到了1876年8月,情况急转直下。尼采出席了华格纳主持的首届拜罗依特音乐节。当时华格纳创作的歌剧一夜一部地全部被搬上
1883年,他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第二部分,1884年完成了第三部分,1885年完成了最后一部分。尼采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恒轮回”的思想。这是他的两个主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而另一个“趋向权力的意志”的构思,由于他的身心崩溃而半途夭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尼采评价自己这部著作:“在我的著作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我给予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馈赠。这部著作发出的声音将响彻千年,因此它不仅是书中的至尊,真正散发高山气息的书—人的全部事实都处在它之下,离它无限遥远—而且也是最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核心财富的深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放下去的每个吊桶无不满载金银珠宝而归。这里,没有任何‘先知’的预言,没有任何被称之为可怕的疾病与强力意志混合物的所谓教主在布道,从不要无故伤害自身智慧的角度着眼,人们一定会首先聆听出自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的这种平静的声音的。‘最平静的话语乃是狂飙的先声;悄然而至的思想会左右世界。’”
1886到1887年,尼采把他浪迹天涯时写下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 1886年)和《道德的系谱》(1887年)。在这两个集子中,尼采希望摧毁陈旧的道德,为超人铺平道路,但是他陈述的一些理由却难以成立。此外,这两个集子中所阐述的伦理学的体系还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充满刺激性的夸张。以下五部著作—《华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看那这人》、《尼采反驳华格纳》都是以极快的速度一气呵成的。它们写得标新立异,很有深度。但同时这些书也具有闻所未闻的攻击性和令人瞠目的自我吹嘘。
1889年,图林的灾难降临了。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的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惟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了。“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如果我们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尼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结局是悲惨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他的思想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够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可怕的孤寂始终包围着他;最后,病魔缓缓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反过来,人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的患病与疾病的折磨,他的生平与著作都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任何一个没有偏见的人拿起尼采的著作,都会发觉它们才气横溢、光彩夺目、豪气冲天。当然,这里面也夹杂了夸张和神经质式的自我陶醉。在这些著作中,尼采以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洞察力轻而易举地颠倒了各种公认的观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赞扬了所有的邪恶。尼采并没有建立一个封闭而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只写散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里行间并不证明什么,只是预告和启示;但恰恰不是凭借逻辑推理而是凭借神奇的想象力,他征服了全世界;他献给人类的不只是一种新的哲学,也不仅仅是一首诗或一段警句,而且还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希望、新的宗教。很可惜,尼采的生命历程太短暂,阅历太简单,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片面真理发展成智慧。如果他能活得更长一些,如果他能再多得到一些鼓励,也许他会把自己那粗糙混乱的观念梳理成和谐优美的哲学。
无论如何,尼采思想是现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耸立的里程碑。在尼采去世后的一个世纪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如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里尔克、赫塞、托玛斯•曼、斯蒂芬•乔治、萧伯纳、纪德、萨特和马尔卢这样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在德、法语区域闻名遐迩,而且还流传于遥远的北美、南美、亚洲、大洋洲、非洲。
尼采大无畏地反对哲学形而上学及其在认识论方面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性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庞大思辩体系;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间的价值,并且视自然界为惟一的真实世界,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开辟了古典语言学的崭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哲学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后来划分。在尼采之后,传统的哲学体系解体了,哲学由非存在转变为存在,从天上回到了地上,由神奇莫测、玄而又玄转变为引起亿万人心灵的无限共鸣。 追问:
“尼采说他是太阳,所以他疯了”这句话出自哪里,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出至《尼采语录》:
尼采说:“我是太阳,所以我疯了。”他不愿做太阳,即使太阳被万人敬仰着。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善良,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我们赞扬他们,把他们捧作高高在上的太阳去崇拜,总以为已经给了他们最高的荣誉,他们会快乐,会满足,然后暗赞自己的感恩胸怀,真的不知道,那些赞誉和奖杯颁给的是那些英雄还其实是颁奖者自己,满足的是别人的欲望抑或是自己的。那些被捧的愈高的人,愈是会感到人情的冷漠和孤独吧!所以尼采说我疯了,在那些掌声和鲜花的空洞中。
不同的人对尼采的思想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时对于他的疯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的说法也许能帮你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尼采。
悲观和高傲是尼采最为典型的个性特征,也是尼采矛盾的所在。个性即命运,这两种个性的交织便就是尼采命运的开始了。
从以上尼采的两个个性特质中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终极的悲观和伟大的高傲和绝望的孤独使尼采的人格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然而,尼采对于人类的伟大的爱——超人学说——是他终生的追求,所以即使在绝望的孤独中尼采依然在救赎着自己,超越着自己。可是想救赎人类却反被人类深深的误解。这之于基督教的创立者耶酥的遭遇不是一样的吗?
在尼采发疯的前夜,他寄给丹麦史学家乔治*勃兰兑斯的最后一封信中是这样写的“您曾经发现过我,找到我是很容易的但现在的困难是,如何摆脱我……”署名为:钉在十字架上的人;还有一封寄给另外一个朋友的信的署名是:“尼采——恺撒”。从这两个他发疯前夜的署名来看耶稣和恺撒是他念念不忘的人,为什么?——耶稣和恺撒的遭遇和自己不是一样的吗?耶稣传道是为了救赎人类,然而最后的结局不是被自己的门徒出卖,惨遭钉十字架而死吗?恺撒不也是被自己的属下所刺杀了吗?!这两个署名不正暗示着他也是被人类——他所要救赎的人类——深深的刺杀了吗?那颗敏感、高傲而孤独的心再也经受不起人类对他的胡言乱语地攻击了。
孤独而高傲的尼采也许曾不止一次的深深自问: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战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如此的热爱着人类,然而人类却把我刺杀。我追求生命的意义,但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既然一切都是绝对的循环。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⑦“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⑧“向我传来的友好的声音如此之少。我如今孤单极了,不可思议地孤单……成年累月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没有一丝人间气息,没有一丁点儿爱。”⑨“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刻,寂寞的人想要拥抱随便哪个人!”⑩“有一天孤独当使你倦怠;有一天你的骄傲败退,你的勇敢切齿。那时你要哭喊:‘我是孤独呀!’”⑴在这绝望的孤独里,尼采那天生的悲观情节又向他袭来了。“永恒之循环”的思想诞生了,尼采生命的意义开始走向终结。
“万物方来,万物方去,存在之轮永远循环。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之时间永远运行。万物消灭了,万物又新生了;存在之自身永远建造同样的存在之屋宇。万物分离而相和;存在之循环对于自己永久真实。“‘你所倦怠的渺小的人类永远循环’——我的悲哀如是张口说。“唉,人类永远循环,渺小的人类永远循环!”⑵那好,既然“一切都是绝对的循环”那“一切价值的重新评估”,“超人的进化”还有何意义呢?!人生又有何意义呢?尼采所终生追求的 又有何意义呢?“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人生是否真有意义仍然是怀疑。‘……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虚伪,残酷,矛盾,有诱惑力,无意义……这样一个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存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复可疑的特征。’他还说,悲观主义是真理,但是人不能靠真理生活。世界和人生是无意义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是人为了生存替自己编造的谎言”⑶由此,尼采所努力构建,苦心经营的思想体系便动摇了,尼采所为之苦苦奋斗的伟大目标——救赎人类——便陷入了无意义。这对于一个敏感而高傲的灵魂不啻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此可见,尼采的疯也是必然的了。
1889年1月3日,在都灵的卡尔洛阿贝尔托广场,看见一个马车夫在残暴地鞭打牲口,尼采又哭又喊,扑上前去抱住马脖子,疯了。尼采在那匹受虐的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为人类做出那么多的牺牲,而人类却从没有理解过自己,承认过自己;反而攻击我鞭打自己,在精神上虐待自己,在灵魂上折磨自己。这压抑已久的沉重的悲哀和痛苦便在这一瞬间爆发了,把那颗敏感、疲惫的心深深击碎了。再加上原有的极其恶劣的健康和长期的头痛病史,尼采的精神崩溃也就是一种必然了。那匹受虐的马只是一个引发刺激而已。
悲观、孤独、高傲的尼采就这样疯了,精神崩溃了。在他发疯的日子里念念不忘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如此如此的一个人,千万不要把我同任何其他的人混在一起!”至疯至死他还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尼采的伟大在于他对人类的爱,尼采的悲哀也在于他对人类的爱;没有爱之深就没有恨之切,也就没有绝望的孤独。悲观、孤独、高傲的个性所造成的他心灵上的痛苦和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在哲学的思考中又陷入了绝对循环的无意义里。这就是尼采至疯的因素。后来恶毒的攻击尼采说他至死的原因是梅毒,后来又有人反正说尼采死与脑病,但不管怎样,这都证明了尼采生理健康的极其恶化。一个在生理和心理都疲惫不堪的人(从身心交互作用的角度说)怎么会不疯呢?在那匹受虐的马身上所引起的强大的共鸣并不是偶然的,尼采的疯是他个性的结果,也是他哲学的结果。尼采是被他深爱着的人类刺杀了。
太阳攀得太高,以至就算是众星捧“阳”,最近的行星依然距它光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