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革命摇篮维堡区,革命摇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7 14:27:11 浏览次数:154
适合中学生看的电影?
励志:《冲出亚逊》(学会坚强),《功夫熊》(学会自信)、《台风》(学会奉献) 成长、喜剧:《谁说我不在乎》(关注家庭)《十七岁的单车》(关于成长)、 幽默:《向我开炮》 评论

求肖斯塔科维奇的资源
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是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06年9月25日,肖斯塔科维寄生于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曾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肖斯塔科维奇九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后很快就进了格拉塞尔的音乐小学。
  1917年,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作曲家幼年时期就对一些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有所反映,此时他写了《自由领》《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在十月革命里,还是少年的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喜欢在彼得堡街头徘徊,他亲眼看到沙皇警察打死儿童的悲惨情景,使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后来并把它反映在标题为《十月献礼》的《第二交响曲》中。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主科──钢琴与作曲。他在创作上表现出高度的才能,在他毕 业之前就写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作品第10号)。《第一交响曲》由布鲁诺·瓦尔特指挥俄罗斯境外首演,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1923年、1925年,肖 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奖状。
  二十年代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音乐的现代派、形式主义同正在形成的苏维埃音乐文化展开了激战。肖斯塔科维奇的某些作品也受到了影响,表现了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舆论界的争议。对这位年轻的作曲家来说,他既有令 人喜悦的初步成就,也遭受到最初的挫折。但在这一时期,肖斯塔科维奇极力要求自己广泛地创作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从中不断探索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
  1937年10月21日,在列宁格勒第一次演奏他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第47号),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进入了 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他除了创作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外,还为 一些电影配乐,如:《马克辛的归来》(1936—1937)、《沃洛恰耶夫的日子》(1937—1938)、《革命摇篮维堡区》(1938)、《伟大的公民》(1938—1939)、《枪的人》(1938)等等。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就是在 这些严酷的日子里写成的。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作品编号60的《第七交响曲》。这一年,希特勒的德国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猛烈进攻列宁格勒。
  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于l944年 4月2日在美国初演,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和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评价很高,1945年当全美国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逝世致哀时又演奏了《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于是在苏联重又引起一番对肖斯塔科维奇 创作的批评和争议。直至1947年,在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这部作品再次获得了好评才算了结。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把他的《第八交响曲》与伏契克的不朽之作《绞刑架下的报告》称为姊妹篇。
  战后,肖斯塔科维奇用自己顽强的、创造性的劳动创作了与 自己的人民心心相印的新作──为保卫和乎反对战争而作的《第十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和电影音乐《易北河会师》等,在苏联和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中间流传和演出。
  五十年代以后,肖斯塔科维奇对俄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形象 非常注意,连续写了一大批大型声乐套曲和标题性的交响乐,如以革命诗人的诗而写作的《十首无伴奏合唱诗》和《第十一(1905年)交响曲》。这些作品的音乐语言充满着民间音乐的因素,富有歌唱性。
  六十至七十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又创作了近四十部作品,其 中交响曲四部、弦乐四重奏九部、大型声乐套曲八部。电影音乐两部,重新修改的歌剧一部以及其它器乐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十五部。他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编号为147号,其中获奖作品 为三十余部。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异乎寻常地大胆。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 格纯朴、明朗、清澈。总之,对各种各样的主题形象──悲剧性的、喜剧性的──他都有极大兴趣,他的音乐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这位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在莫斯科病逝。
   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作品一览
  交响曲(15部)
  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最著名者;庞大的结构,黯然的色调,冥想的气质以及间或爆发出的狂烈的激情等肖氏作品的特点在这里得到集中而全面的体现。肖氏的这些作品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夜里,点起火炉,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回想起生活的酸楚。他的作品最好从他的有着贝多芬影子的第五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即“列宁格勒”,其有一段《侵略进行曲》很著名);然后,就是他的第六和第九;而第十五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作品,因为充满对阴谋动机的音乐引用,第四交响曲被许多音乐行家认为是肖氏作品中最杰出的,它是对斯大林统治下的死板,丧失人性的恐怖的社会的刻画;第十交响曲是个人(肖斯塔科维奇) 对抗命运(斯大林)的惨痛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第交响曲是对战争的描写,第十四交响曲则是一系列和死亡有关的歌曲,但当你感到困惑或者刚准备喝一口伏特加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第一交响曲 作品10(1926)
  第二交响曲 作品14(1927)
  第三交响曲 作品20(1929)
  第四交响曲 作品43(1935—1936)
  第五交响曲 作品47(1937)
  第六交响曲 作品54(1939)
  第七交响曲 作品60(1941)
  第八交响曲 作品65(1943)
  第九交响曲 作品70(1945)
  第十交响曲 作品93(1953)
  第十一交响曲 作品103(1957)
  第十二交响曲 作品112(1961)
  第十三交响曲 作品113(1962)
  第十四交响曲 作品135(1969)
  第十五交响曲 作品141(1971)
  弦乐四重奏(15部)
  这是值得用心聆听的作品。这些肖氏在晚年写成的作品,表达了作曲家的内心最真切的感受。我们可以先从著名的第八弦乐四重奏开始,在这里,作曲家用音乐讲述了他生命的故事。而接着的第九则是一部可爱喜乐参半,但却常常被低估的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这部情感丰富的作品和作曲家的战争交响曲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而第十三到第十五弦乐四重奏是充满对死亡省思的作品,只有在作曲充分的思想准备后才能体验其中真味——犹其是第十五号的六个乐章都是慢板。
  第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49(1938)
  第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68(1944)
  第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73(1946)
  第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83(1949)
  第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92(1952)
  第六弦乐四重奏 作品101(1956)
  第七弦乐四重奏 作品108(1960)
  第八弦乐四重奏 作品110(1960)
  第九弦乐四重奏 作品117(1964)
  第十弦乐四重奏 作品118(1964)
  第十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122(1966)
  第十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133(1968)
  第十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138(1969—1976)
  第十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142(1973)
  第十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144(1974)
  协奏曲(6部)
  这是作曲家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绝对不能错过,对许多人而言,这或许是作曲家最好的作品:慢板乐章优美动人,节奏中充满对生活的不可抵御的追问,这里,我们可以从作曲家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开始。这部作品充满生气和夏日的阳光感,慢板乐章犹其动人。接下来,我们又回到令人高兴和充满滑稽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跟着,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第一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有着熙嚷,忙碌的节奏,无与伦比的慢板乐章,但与此同时,它似乎也透露出对生命的不祥的预感。而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则是需要时间钻研理解的作品,其中,第一首作品和作曲家的战争交响曲一样有一种夜曲般的宁静,一种冥想式的气质。与此同时,这部作品的华彩段还被认为是作曲家同类作品中最好的。
  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品35(1933)又名《为钢琴,小号及弦乐所作的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品102(1957)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77(1947—1948)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129(1967)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107(1959)
  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26(1966)
  钢琴独奏作品
  肖氏的前奏曲与赋格是20世纪钢琴文献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你会发现,作曲家的情感是如此坦率地展露在他的作品中,但却不乏深度。这是值得玩味再三的作品,24首前奏曲短小但不乏尖刻,睿智和幽默。
  24首前奏曲 作品34(1932—1933)
  24首前奏曲与赋格 作品87(1950—1951)
  室内乐
  大提琴奏鸣曲是一部易于接受的作品,应该可以取悦听众,而作曲家的晚期作品同样是亲切的,尽管有时显得有些怪异,当你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可以考虑下这些作品。
  大提琴奏鸣曲 作品40(1934)
  钢琴五重奏 作品57(1940)
  第二号三重奏 作品67(1944)
  小提琴奏鸣曲 作品134(1968)
  中琴琴奏鸣曲 作品147(1975)
  歌剧(2部)
  《鼻子》(1927—1928)
  《姆钦斯克的马克白夫人》作品29(1930—1932);1956年修订,改名《卡捷琳娜·伊斯梅洛娃》作品114
   肖斯塔科维奇的主要电影音乐及其录音一览
  新巴比伦 1929/3/18,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配乐】全曲,作品18号;组曲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改编。
  【录音】全曲版:贾德(Capriccio);组曲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Russian Disc);波良斯基(Chandos)。
  孤独 1931/11/6,导演尤特凯维奇。
  【配乐】全曲,作品30号;组曲,作品CW41号。
  【录音】组曲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BMG.,Russian Disc);赛雷布里埃尔(RCA);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
  迎展计划 1932/11/7 ,导演尤特凯维奇和埃尔姆勒尔。
  【配乐】全曲,作品33号;选曲,作品CW34,41。
  【录音】片断: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夏伊(Decca)。
  神甫和他的长工巴拉达的故事 未完成,影片毁于二战期间。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配乐】作品36号。
  【录音】罗日杰斯特文斯基(BMG);科金(Boheme)。
  马克辛三部曲 1935/1/27,1937/1/21/,1938/5/1,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配乐】作品41a(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作品45(马克辛的归来),作品50,(革命摇篮维堡区)。
  【录音】片断:亚诺夫斯基(Capriccio),西奈斯基(Chandos),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Russian Disc-序曲)。
  伟大的公民 1938/2/13,1939/11/27,导演埃尔姆勒尔。
  【配乐】上集:作品52号;下集:作品55号。
  【录音】葬礼进行曲: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夏伊(Decca)。
  愚蠢的小老鼠的故事 1940/9/13,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配乐】作品56号。
  【录音】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蒂勒斯(Boheme),夏伊(Decca)。
  科金基娜历险记 1940/11/11,导演敏茨。
  【配乐】全曲,作品59号;组曲版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改编。
  【录音】罗日杰斯特文斯基(Olympia/BMG)
  丹娘 1944/9/22,导演阿伦施塔姆。
  【配乐】组曲,作品64号,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M·肖斯塔科维奇(BMG),亚诺夫斯基(Capriccio),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
  孤身一人 1956/8/25,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配乐】作品71(未出版)。
  外科医生皮罗戈夫 1947/12/16 ,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组曲,作品76号,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M·肖斯塔科维奇(BMG),赛雷布里埃尔(RCA),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片断:夏伊(Decca)。
  青年近卫军 1948/10/11,1948/10/25,导演格拉西莫夫。
  【配乐】习作,作品75号;组曲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甘堡(Olympia),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
  米丘林 1949/1/1,导演杜甫琴科。
  【配乐】组曲,作品78号,阿夫托米扬改编。
  【录音】M·肖斯塔科维奇(Melodiya),赛雷布里埃尔(RCA)。
  易北河会师 1949/3/16,导演图尔兄弟和西埃宁。
  【配乐】组曲,作品80号。
  【录音】歌曲部分:罗伯逊(Melodiya),布什(Melodiya/Aurora)。
  攻克柏林 1950/1/21,导演切阿列乌里。
  【配乐】全曲,作品52号;组曲版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亚诺夫斯基(Capriccio),赛雷布里埃尔(RCA);全曲:阿德里安诺(Marco Polo)。
  难忘的1919年 1952/3/3,导演切阿列乌里。
  【配乐】组曲,作品89号。
  【录音】片断:高克(Monitor),马克西缪克(HMV);组曲:阿德里安诺(Marco Polo)。
  别林斯基 1953/6/4,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作品85号。组曲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
  大河之歌 1954/9/17,导演伊文思。
  【配乐】作品95号。
  【录音】片断:杰诺娃和迪米特洛夫二重奏(CPO,双钢琴版),奥博林(Delos)。
  虻 1955/4/12,导演范齐美尔。
  【配乐】组曲:作品97号,阿托夫米扬改编。19段配乐,CW42。
  【录音】组曲版:E·哈恰图良(HMV),库查尔(Naxos);片断:夏伊(Decca)。
  第一梯队 1956/4/29,导演卡拉托佐夫。
  【配乐】组曲:作品99号。
  【录音】片断:阿茨舒勒尔(Manchester)。
  霍万斯基之乱 1959/5/23 ,导演斯特罗耶娃。
  【配乐】作品106号。
  【录音】阿巴多(DG)。
  五天五夜 1961/11/23,导演阿伦施达姆和爱勃林。
  【配乐】作品111号,组曲版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片断:E·哈恰图良(MK),赛雷布里埃尔(RCA),弗里曼(Class);组曲版:贾德(Capriccio),库查尔(Naxos)。
  莫斯科,美丽的稠李 1962/12/30,导演拉波波尔特。
  【配乐】作品105号(舞台版);CW24-25,电影配乐。
  【录音】舞台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Chandos),斯托里亚洛夫(Melodiya);片断:科斯特拉内茨(Sony),夏伊(Decca)。
  哈姆雷特 1964/4/19,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作品116号。组曲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拉宾诺维奇(Melodiya),赛雷布里埃尔(RCA),格林(Capriccio)。片断:海尔曼(Decca),弗里曼(Class),夏伊(Decca);全曲:雅勃隆斯基(Naxos)。
  一年如一生 1965/3/18,导演罗沙尔。
  【配乐】组曲:作品120号。
  【录音】M·肖斯塔科维奇(Melodiya)。
  卡塔林娜·伊兹迈洛娃 1966/9/25,导演夏皮罗。
  【配乐】作品114号。
  【录音】托尔查克(Chant du Monte)。
  索菲亚·普罗夫斯卡娅 1968/5/6 ,导演阿伦施达姆。
  【配乐】作品132号。
  【录音】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圆舞曲:夏伊(Decca)。
  李尔王 1971/2/4,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作品137号。
  【录音】片断:赛雷布里埃尔(RCA),亚诺夫斯基(Capriccio),西奈斯基(Chandos)。 追问:

肖斯塔克是谁?
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
  肖斯塔科维奇是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06年9月25日,肖斯塔科维寄生于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曾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肖斯塔科维奇九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后很快就进了格拉塞尔的音乐小学。
  1917年,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作曲家幼年时期就对一些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有所反映,此时他写了《自由领》《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在十月革命里,还是少年的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喜欢在彼得堡街头徘徊,他亲眼看到沙皇警察打死儿童的悲惨情景,使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后来并把它反映在标题为《十月献礼》的《第二交响曲》中。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他在创作上表现出高度的才能,在他毕 业之前就写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作品第10号)。《第一交响曲》由布鲁诺·瓦尔特指挥俄罗斯境外首演,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1923年、1925年,肖 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奖状。
  二十年代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音乐的现代派、形式主义同正在形成的苏维埃音乐文化展开了激战。肖斯塔科维奇的某些作品也受到了影响,表现了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舆论界的争议。对这位年轻的作曲家来说,他既有令 人喜悦的初步成就,也遭受到最初的挫折。但在这一时期,肖斯塔科维奇极力要求自己广泛地创作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从中不断探索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
  1937年10月21日,在列宁格勒第一次演奏他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第47号),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进入了 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他除了创作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外,还为 一些电影配乐,如:《马克辛的归来》(1936—1937)、《沃洛恰耶夫的日子》(1937—1938)、《革命摇篮维堡区》(1938)、《伟大的公民》(1938—1939)、《带枪的人》(1938)等等。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就是在 这些严酷的日子里写成的。肖斯塔科维奇在1941年完成了作品编号60的《第七交响曲》。这一年,希特勒的德国以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4个坦克师和一个骑兵旅,还有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猛烈进攻列宁格勒。
  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于l944年 4月2日在美国初演,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和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评价很高,1945年当全美国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逝世致哀时又演奏了《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于是在苏联重又引起一番对肖斯塔科维奇 创作的批评和争议。直至1947年,在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这部作品再次获得了好评才算了结。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把他的《第八交响曲》与伏契克的不朽之作《绞刑架下的报告》称为姊妹篇。
  战后,肖斯塔科维奇用自己顽强的、创造性的劳动创作了与 自己的人民心心相印的新作──为保卫和乎反对战争而作的《第十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和电影音乐《易北河会师》等,在苏联和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中间流传和演出。
  五十年代以后,肖斯塔科维奇对俄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形象 非常注意,连续写了一大批大型声乐套曲和标题性的交响乐,如以革命诗人的诗而写作的《十首无伴奏合唱诗》和《第十一(1905年)交响曲》。这些作品的音乐语言充满着民间音乐的因素,富有歌唱性。
  六十至七十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又创作了近四十部作品,其 中交响曲四部、弦乐四重奏九部、大型声乐套曲八部。电影音乐两部,重新修改的歌剧一部以及其它器乐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十五部。他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编号为147号,其中获奖作品 为三十余部。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异乎寻常地大胆。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 格纯朴、明朗、清澈。总之,对各种各样的主题形象──悲剧性的、喜剧性的──他都有极大兴趣,他的音乐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这位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在莫斯科病逝。
   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作品一览
  交响曲(15部)
  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最著名者;庞大的结构,黯然的色调,冥想的气质以及间或爆发出的狂烈的激情等肖氏作品的特点在这里得到集中而全面的体现。肖氏的这些作品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夜里,点起火炉,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回想起生活的酸楚。他的作品最好从他的有着贝多芬影子的第五交响曲和第七交响曲(即“列宁格勒”,其有一段《侵略进行曲》很著名);然后,就是他的第六和第九;而第十五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作品,因为充满对阴谋动机的音乐引用,第四交响曲被许多音乐行家认为是肖氏作品中最杰出的,它是对斯大林统治下的死板,丧失人性的恐怖的社会的刻画;第十交响曲是个人(肖斯塔科维奇) 对抗命运(斯大林)的惨痛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第交响曲是对战争的描写,第十四交响曲则是一系列和死亡有关的歌曲,但当你感到困惑或者刚准备喝一口伏特加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第一交响曲 作品10(1926)
  第二交响曲 作品14(1927)
  第三交响曲 作品20(1929)
  第四交响曲 作品43(1935—1936)
  第五交响曲 作品47(1937)
  第六交响曲 作品54(1939)
  第七交响曲 作品60(1941)
  第八交响曲 作品65(1943)
  第九交响曲 作品70(1945)
  第十交响曲 作品93(1953)
  第十一交响曲 作品103(1957)
  第十二交响曲 作品112(1961)
  第十三交响曲 作品113(1962)
  第十四交响曲 作品135(1969)
  第十五交响曲 作品141(1971)
  弦乐四重奏(15部)
  这是值得用心聆听的作品。这些肖氏在晚年写成的作品,表达了作曲家的内心最真切的感受。我们可以先从著名的第八弦乐四重奏开始,在这里,作曲家用音乐讲述了他生命的故事。而接着的第九则是一部可爱喜乐参半,但却常常被低估的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这部情感丰富的作品和作曲家的战争交响曲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而第十三到第十五弦乐四重奏是充满对死亡省思的作品,只有在作曲充分的思想准备后才能体验其中真味——犹其是第十五号的六个乐章都是慢板。
  第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49(1938)
  第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68(1944)
  第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73(1946)
  第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83(1949)
  第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92(1952)
  第六弦乐四重奏 作品101(1956)
  第七弦乐四重奏 作品108(1960)
  第八弦乐四重奏 作品110(1960)
  第九弦乐四重奏 作品117(1964)
  第十弦乐四重奏 作品118(1964)
  第十一弦乐四重奏 作品122(1966)
  第十二弦乐四重奏 作品133(1968)
  第十三弦乐四重奏 作品138(1969—1976)
  第十四弦乐四重奏 作品142(1973)
  第十五弦乐四重奏 作品144(1974)
  协奏曲(6部)
  这是作曲家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绝对不能错过,对许多人而言,这或许是作曲家最好的作品:慢板乐章优美动人,节奏中充满对生活的不可抵御的追问,这里,我们可以从作曲家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开始。这部作品充满生气和夏日的阳光感,慢板乐章犹其动人。接下来,我们又回到令人高兴和充满滑稽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跟着,我们可以尝试一下第一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有着熙嚷,忙碌的节奏,无与伦比的慢板乐章,但与此同时,它似乎也透露出对生命的不祥的预感。而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则是需要时间钻研理解的作品,其中,第一首作品和作曲家的战争交响曲一样有一种夜曲般的宁静,一种冥想式的气质。与此同时,这部作品的华彩段还被认为是作曲家同类作品中最好的。
  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品35(1933)又名《为钢琴,小号及弦乐所作的协奏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品102(1957)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77(1947—1948)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129(1967)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107(1959)
  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26(1966)
  钢琴独奏作品
  肖氏的前奏曲与赋格是20世纪钢琴文献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你会发现,作曲家的情感是如此坦率地展露在他的作品中,但却不乏深度。这是值得玩味再三的作品,24首前奏曲短小但不乏尖刻,睿智和幽默。
  24首前奏曲 作品34(1932—1933)
  24首前奏曲与赋格 作品87(1950—1951)
  室内乐
  大提琴奏鸣曲是一部易于接受的作品,应该可以取悦听众,而作曲家的晚期作品同样是亲切的,尽管有时显得有些怪异,当你对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可以考虑下这些作品。
  大提琴奏鸣曲 作品40(1934)
  钢琴五重奏 作品57(1940)
  第二号三重奏 作品67(1944)
  小提琴奏鸣曲 作品134(1968)
  中琴琴奏鸣曲 作品147(1975)
  歌剧(2部)
  《鼻子》(1927—1928)
  《姆钦斯克的马克白夫人》作品29(1930—1932);1956年修订,改名《卡捷琳娜·伊斯梅洛娃》作品114
   肖斯塔科维奇的主要电影音乐及其录音一览
  新巴比伦 1929/3/18,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配乐】全曲,作品18号;组曲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改编。
  【录音】全曲版:贾德(Capriccio);组曲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Russian Disc);波良斯基(Chandos)。
  孤独 1931/11/6,导演尤特凯维奇。
  【配乐】全曲,作品30号;组曲,作品CW41号。
  【录音】组曲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BMG.,Russian Disc);赛雷布里埃尔(RCA);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
  迎展计划 1932/11/7 ,导演尤特凯维奇和埃尔姆勒尔。
  【配乐】全曲,作品33号;选曲,作品CW34,41。
  【录音】片断: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夏伊(Decca)。
  神甫和他的长工巴拉达的故事 未完成,影片毁于二战期间。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配乐】作品36号。
  【录音】罗日杰斯特文斯基(BMG);科金(Boheme)。
  马克辛三部曲 1935/1/27,1937/1/21/,1938/5/1,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配乐】作品41a(马克辛的青年时代),作品45(马克辛的归来),作品50,(革命摇篮维堡区)。
  【录音】片断:亚诺夫斯基(Capriccio),西奈斯基(Chandos),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Russian Disc-序曲)。
  伟大的公民 1938/2/13,1939/11/27,导演埃尔姆勒尔。
  【配乐】上集:作品52号;下集:作品55号。
  【录音】葬礼进行曲: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夏伊(Decca)。
  愚蠢的小老鼠的故事 1940/9/13,导演特茨哈诺夫斯基。
  【配乐】作品56号。
  【录音】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蒂勒斯(Boheme),夏伊(Decca)。
  科金基娜历险记 1940/11/11,导演敏茨。
  【配乐】全曲,作品59号;组曲版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改编。
  【录音】罗日杰斯特文斯基(Olympia/BMG)
  丹娘 1944/9/22,导演阿伦施塔姆。
  【配乐】组曲,作品64号,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M·肖斯塔科维奇(BMG),亚诺夫斯基(Capriccio),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
  孤身一人 1956/8/25,导演科静采夫和特拉乌别尔格。
  【配乐】作品71(未出版)。
  外科医生皮罗戈夫 1947/12/16 ,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组曲,作品76号,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M·肖斯塔科维奇(BMG),赛雷布里埃尔(RCA),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片断:夏伊(Decca)。
  青年近卫军 1948/10/11,1948/10/25,导演格拉西莫夫。
  【配乐】习作,作品75号;组曲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甘堡(Olympia),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
  米丘林 1949/1/1,导演杜甫琴科。
  【配乐】组曲,作品78号,阿夫托米扬改编。
  【录音】M·肖斯塔科维奇(Melodiya),赛雷布里埃尔(RCA)。
  易北河会师 1949/3/16,导演图尔兄弟和西埃宁。
  【配乐】组曲,作品80号。
  【录音】歌曲部分:罗伯逊(Melodiya),布什(Melodiya/Aurora)。
  攻克柏林 1950/1/21,导演切阿列乌里。
  【配乐】全曲,作品52号;组曲版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亚诺夫斯基(Capriccio),赛雷布里埃尔(RCA);全曲:阿德里安诺(Marco Polo)。
  难忘的1919年 1952/3/3,导演切阿列乌里。
  【配乐】组曲,作品89号。
  【录音】片断:高克(Monitor),马克西缪克(HMV);组曲:阿德里安诺(Marco Polo)。
  别林斯基 1953/6/4,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作品85号。组曲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版:马纳萨卡诺夫(Citadel)。
  大河之歌 1954/9/17,导演伊文思。
  【配乐】作品95号。
  【录音】片断:杰诺娃和迪米特洛夫二重奏(CPO,双钢琴版),奥博林(Delos)。
  牛虻 1955/4/12,导演范齐美尔。
  【配乐】组曲:作品97号,阿托夫米扬改编。19段配乐,CW42。
  【录音】组曲版:E·哈恰图良(HMV),库查尔(Naxos);片断:夏伊(Decca)。
  第一梯队 1956/4/29,导演卡拉托佐夫。
  【配乐】组曲:作品99号。
  【录音】片断:阿茨舒勒尔(Manchester)。
  霍万斯基之乱 1959/5/23 ,导演斯特罗耶娃。
  【配乐】作品106号。
  【录音】阿巴多(DG)。
  五天五夜 1961/11/23,导演阿伦施达姆和爱勃林。
  【配乐】作品111号,组曲版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片断:E·哈恰图良(MK),赛雷布里埃尔(RCA),弗里曼(Class);组曲版:贾德(Capriccio),库查尔(Naxos)。
  莫斯科,美丽的稠李 1962/12/30,导演拉波波尔特。
  【配乐】作品105号(舞台版);CW24-25,电影配乐。
  【录音】舞台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Chandos),斯托里亚洛夫(Melodiya);片断:科斯特拉内茨(Sony),夏伊(Decca)。
  哈姆雷特 1964/4/19,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作品116号。组曲由阿托夫米扬改编。
  【录音】组曲:拉宾诺维奇(Melodiya),赛雷布里埃尔(RCA),格林(Capriccio)。片断:海尔曼(Decca),弗里曼(Class),夏伊(Decca);全曲:雅勃隆斯基(Naxos)。
  一年如一生 1965/3/18,导演罗沙尔。
  【配乐】组曲:作品120号。
  【录音】M·肖斯塔科维奇(Melodiya)。
  卡塔林娜·伊兹迈洛娃 1966/9/25,导演夏皮罗。
  【配乐】作品114号。
  【录音】托尔查克(Chant du Monte)。
  索菲亚·普罗夫斯卡娅 1968/5/6 ,导演阿伦施达姆。
  【配乐】作品132号。
  【录音】马纳萨卡诺夫(Russian Disc);圆舞曲:夏伊(Decca)。
  李尔王 1971/2/4,导演科静采夫。
  【配乐】作品137号。
  【录音】片断:赛雷布里埃尔(RCA),亚诺夫斯基(Capriccio),西奈斯基(Chandos)。
评论

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是那个?
旅游景点 宫殿 * 冬宫(Zimniy Dvorets):原为俄罗斯帝国的皇宫,现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一部分。宫前为半圆形的总参谋部广场和亚历山大纪念碑 * 小爱尔米塔日(俄文音译)(Letny Dvorets):位于冬宫东边,是一座简朴的两层建筑。其附属花园内有“工程师棱堡”(Inzhenerny Zamok),是沙皇保罗一世的遇刺地 * 夏宫(PEtrodvorets):原名“彼得霍夫”(Peterhof),坐落在圣彼得堡以西29公里的芬兰湾,是彼得大帝的夏日皇宫。主要建筑有大宫殿(Bolshoi Dvorets)和蒙普莱西尔宫(Monplaisir Dvorets)。该宫殿以其直通芬兰湾的喷泉阶梯和园林内众多设计巧妙的喷泉而闻名 * 奥拉宁鲍姆(Oranienbaum):位于彼得宫城以西12公里,由彼得大帝宠臣、圣彼得堡市长亚历山大·缅什科夫修建,内有大宫殿、中国宫等建筑 * 皇村(Tsarskoe Selo):现名“普希金城”,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5公里,内有叶卡捷琳娜宫、亚历山大宫等建筑。叶卡捷琳娜宫内的琥珀屋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巴甫洛夫斯克(PAvlovsk):位于圣彼得堡以南30公里,由苏格兰建筑师查尔斯·卡梅隆为保罗一世沙皇建造,其附属园林是俄国最大的公园,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花园之一” * 加特契纳(Gatchina):位于圣彼得堡以南50公里,是保罗一世沙皇的行宫和军事要塞 * 塔夫利宫(Tavricheskiy Dvorets):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送给其情夫波将金的礼物 * 缅希科夫宫(Menshikovskiy Dvorets) * 大理石宫(Mramorny Dvorets) * 尤苏波夫宫(Yusupovskiy Dvorets):位于莫伊卡运河旁,是尤苏波夫家族的住所,1916年“恶僧”拉斯普京在该宫殿里被保皇派贵族谋杀。 教堂 伊萨基辅大教堂 * 伊萨基辅大教堂(Isaakievskiy Sobor):俄罗斯帝国的主教堂,也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以罗曼诺夫王朝的守护神——达尔马提亚的圣伊萨克命名(他的庆祝日和彼得大帝的生日在同一天)。 * 喀山大教堂(Kazanskiy Sobor):由沙皇保罗一世下令仿照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建造。十月革命后成为“反宗教博物馆”。 * 基督喋血大教堂(Khram SpASA Na Krovi),修建于亚历山大二世的遇刺地点之上。外观与红场的瓦西里·勃拉仁内教堂相似。 * 切斯马教堂(Chesmenskaya Tserkov),以1770年俄国舰队打败土耳其海军的切斯马海战命名,外观红白相间的条纹,十分醒目。 * 主显圣容大教堂(Spaso Preobrazhenskiy Sobor) * 三一大教堂(Troitskiy Sobor) * 参孙大教堂(SanPSonievskiy Sobor) * 施洗者约翰教堂(Tserkov Ioana Predtechi)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Aleksandro-Necskiy Lavra) 博物馆 *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Muzey Ermitazh) * 俄罗斯博物馆(Eusskiy Muzey) * 历史蜡像馆(Istoricheskiy Muzey Voskovykh Figur) * 人种学和人类学博物馆(Muzey Anropologii i Ernografii) * 动物学博物馆(Zoologicheskiy Muzey) * 基洛夫博物馆(Muzey S.M.Kirova) * 列宁格勒保卫战博物馆(Muzey Oborony Leningrada) * 海军博物馆(Voenno Morskoy Muzey) 其他 * 马林斯基剧院(Mariinskiy Teatr):创建于1730年,俄罗斯最著名的歌剧和芭蕾舞剧都在这里上演 * 彼得-保罗要塞(Petropavlovskaya Krepost) * 海军部(Admiralteystvo)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斯莫尔尼宫(Smolniy Institut):即斯莫尔尼女子学校,十月革命中成为革命的指挥中枢。现为圣彼得堡市长办公地 * 皮斯卡廖夫公墓(Piskaryovskoe Memorialnoe Kladbishche) 评论

圣比德堡位于哪个国家?
俄罗斯 评论

圣彼得堡 简介 风格 历史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是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的行政中心,它座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个岛屿及河漫滩组成。包括卫星城和郊区共占地1350平方公里,有人口500万。

  圣彼得堡曾作为俄国沙皇首都达两个世纪之久。1703年,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从瑞典人手中夺得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把它命名为圣彼得堡——一个带有鲜明的日耳曼语系特征的名字,以此显示俄国向西方敞开大门的决心,俄国终于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一个面向西方的户。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此后一直到1918年3月,在这200余年的时间里,圣彼得堡一直是俄国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在1914年去掉了首都名称中的日耳曼语系色彩,将其更名为彼得格勒(petergrad)。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leningrad),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恢复了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国革命的摇篮。1825年十二月党人举行的要求废除沙皇、解放农奴的武装起义,1905年至19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19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发生在这里。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经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近900天的围困。 1965年,它荣获了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的“英雄城”称号。 圣彼得堡地势较低,海拔仅1.2-2米。属受海洋性影响的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8℃,积雪期持续132天,结冰期从11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下旬。夏季温和,7月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585毫米。市内水道纵横,仅涅瓦河的分支就达50条之多,桥梁遍布,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风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在圣彼得堡众多的桥梁中,其中的21座桥梁在凌晨2至5点之间打开,以让轮船通过。每到夏季的夜晚,河边总是聚集着许多旅游者前来观看吊桥开启的情景。 圣彼得堡因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

  大圣彼得堡市在芬兰湾东端(包括科特林岛)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城镇群:北岸是居民区、疗养区和旅游区;南岸是文化和商业中心;东面溯涅瓦河伸展到伊万诺夫斯科耶。市区被涅瓦河支流分成4个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是“海军区”,大、小涅瓦河之间是瓦西里耶夫斯基岛区,小涅瓦河与大涅瓦河之间属彼得格勒区,大涅瓦河以东是维堡区。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工业装备、化工品、食、棉花和水果;出口机器、木材、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内陆水系相联,经拉多加湖、斯维尔河、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联,经奥涅加湖、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亚速海。

  城市交通发达,有10条路干线呈放射状通向赫尔辛基、华沙、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大城市。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724年成立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电机和兵器。其次为化学工业,生产过磷酸(以科拉半岛的灰石为原料)、轮船和其他合成橡胶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工业也很发达,有棉、麻纺织品、服装及靴鞋业等。工业所需电力来自附近的泥炭发电站以及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上的水电站。

  圣彼得堡1988年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文字图片资料由新华网提供)
评论

关键词: 摇篮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