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国人阅读习惯报告,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6 13:44:04 浏览次数:225
飞碟说,国人阅读习惯报告的台词谁有阿,急需!!!
估计没人会有哦,说的那么快,也没人会去整理的
评论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评估测试题(B卷)答案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 的散文,作者借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和内心情感。阅读本文,试分别说出作者的所见、所想及其所感。所见: 评论

《探究乐园》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答案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后记

名家名篇,短小而精悍,博大而精深。名篇课文的教学,历来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解读过多过细,小学生难以接受;草率了事,又有亵渎之嫌。近日教学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感受颇多。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淳朴恬澹,于天然本色中见“繁定绚丽之美”,总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令人难记忘、发人兴思的艺术境界”。他的文章意蕴丰富而深远,大气磅礴,意味隽永。《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短文选自《再返哥廷根》,文章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重返哥廷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早在1935年,25岁的季羡林先生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图大志远赴德国,求学于歌廷根大学。他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三十五年后,1980年当他再次踏上这第二故乡的土地,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再返哥廷根》一组散文。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一篇五百字的美文,篇幅不长,却包容了一个相当广阔的世界:德国的人情风俗,作者的求学经历,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以及奇花共赏的奇情异景,再加上作者独特而精深的思想感悟,创造出一个浪漫温馨的美好世界。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季羡林先生从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中,领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是一篇十分经典的美文,语言朴素而洗练,含蓄而蕴籍,既有娓娓动听的故事,又有色彩瑰丽的描写,既有淡远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议论,既充满着异国他乡的奇情异彩,又渗透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感悟与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在文章的结构上,季先生首先从人类爱美的天性写起,从宇宙间堪为美之典范的鲜花,写到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大气磅礴,自然晓畅,浮想联翩,而又结构绵密,紧扣主线。接下来,季先生带我们来到一个奇异的国度——德国,把我们引入德国的普通民居中,把德国人奇特的养花方式展示给我们看,“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的确,从德国居民的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满窗的绿色,凌乱的花枝,很难看到鲜花的烂漫。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么做似乎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习惯了孤芳自赏,习惯了关起来欣赏自己的花。但是,随着镜头逐渐伸展,季先生带我们来到大街上,抬头仰望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家家户户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在这片花的海洋中,人们不禁感慨万端,很自然地体验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最后,作者又回到故事中,用总结和回味的语言,再次让读着陷入深深的思考。

读过养花的诗文不少,大多以花反观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自己的人生际遇。古人从养花中感悟到情感的细腻和精神的高远,曹雪芹从黛玉葬花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怜悯,老舍从养花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但国人对花的感情,大多局限于一己之世界,有秉烛夜游式的及时行乐,也有惜香怜玉式的温柔缱绻;有走观花式的狂放不羁,也有孤芳自赏式的对镜自恋。国人写花,大多都是个体生命状态的自我写照,这与中国文人亘古而来的自恋情结一脉相承,总让人觉得美中不足。而季先生从德国人养花中,看到了德意志民族的大气和风尚,把养花上升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当“我”为别人奉献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营造并享受生活的美丽。这正应了那句国人耳熟能详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可惜的是我们只将这种爱挂在嘴上,而德国人却不声不响地将其发扬光大。这是一种开放的美学境界,是一种平易而淳厚的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彼此奉献的民族传统。

花朵相似,芬芳不同。心随花动,感慨良多。

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揣摩再三,总觉得难以入手。文章的语言之美,意蕴之丰富,让我不敢轻易触及,唯恐亵渎了这道美丽的风景。

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在教学时尽量少讲,把课堂的时空让给学生,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受语言的美,想像文中的情境之美,进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义。

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领略文章大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各组交流资料。一是有关德国民俗风情的资料,对德意志这个“奇特的民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查阅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了解季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历史,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微妙心理。

接下来,组织学生通读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中心,找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中心句,借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然后,再由中心句展开,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内容具体表达这一中心的,并找出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交流欣赏。重点理解“莞儿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这是对文章中心的展开,由点再回到面,借以对文章进行细致的揣摩和研究。学生在个体研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重点感受和理解“看花”一段。教师朗读,学生想像。想像鲜花的美丽,体验美好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感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小组交流评改,再全班展示。

下课后,总觉得意犹未尽。短短一节课,很难把文章的全部魅力展示给学生,由于朗读指导不到位,渗透在字里行间中的美,蕴含在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始终没有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去领略。名篇的教学总是带着缺憾。也许,缺憾也是一种美。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感受和想像。

就我个人而言,在教学方法上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优势,也许大家集思广益,才能真正把名篇教学做得更好。

 

评论

求尼各马可伦理学 读书心得
  • 明察地生活   
  •     发表于:2008-10-21

  •   刚刚放下手中的亚氏所作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从这本儿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清晰地逻辑思维,整本儿书的编排,无论是从整体上讲,还是以部分的角度看,都显得非常有逻辑性。当然,说一本儿哲学书有逻辑好比是夸葫芦甜真好吃一样无聊。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强调其突出的逻辑性。
      对我来说,作者在这本儿书中进行关于“善”"快乐"“幸福”等部分的讨论时,对这些东西的下定义的方法很有借鉴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方法,假如说我们在讨论善的问题。他会先列举出诸多与这个品质相似的品质出来,然后分别进行区分。通过区分比较,来使得要讨论的概念的定义明朗化。或者通俗一点儿说,就是通过讨论一个东西不是什么,而去它是什么的方法。
      抛开这些不谈,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这本儿书对于我们生活是有切实的帮助的。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刘小枫写的关于“当代中国的教育”的评论文章。作者不无感慨,“我国名牌大学生的素质从整体上讲还不如美国的州立大学学生素质”。因为中国的大学生有太少的机会与大师接触了。而这些大师,交给我们的不是点金术,而是如何幸福的有德性的生活。在这本儿书中,作者谈到了知识。知识分为可以使人生存的知识(也就是比如说法律,金融,计算机等等)和使人有德性的知识。后者不能带给你任何钱财,但是他们告诉你怎样做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怎样生存才能幸福。所以这本儿书,从根本上讲,我认为也是在谈论人怎么才能活的幸福这么一个话题。
      那么,人怎么才能幸福的生活呢?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一种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品质。按我们现在的话讲,幸福在于人生的过程,不是一种结果。具体怎样去做呢?他认为,我们应当按照自己的性情去做事。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禀赋与天性。我们应当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有天赋可以做好的事情,然后去做。当然,还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需要知道并尽力去做到---这也是这本儿书的着力点。如果要获得幸福,从总体上讲,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自己的逻各斯之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情始终主宰着自身,那么无法通向幸福的道路。其次,概括的说,就是应当适度的生活。这个适度比较难以解释清楚,但是以直觉看来,这本儿书中讨论的适度是一个多维的。如果把它量化到坐标轴上,至少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的坐标来衡量适度。long story short,适度就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去做事。这里还有一个很启发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适度的时候,列出了一个德性表。比如温和是一种德性,温和的不及是麻木,过度是愠怒。但是在麻木与愠怒两者间,也有一个是相比另一个更不好的德性。假设麻木与愠怒更不好,那么我们就应当使自己的行为偏向愠怒,而这样我们就能更靠近适度了。至于怎么判断两种德性那种更不好呢?一般的来讲,人最容易获得的那种品性是更不好的。假如人更容易变得麻木而不是愠怒,那么人就可以更加愠怒一点儿,而不是麻木。这样,他就近似达到适度了。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比我国的“中庸”之说更为进步,至少前者更容易使大部分人应用。亚里士多德切实告诉了人们怎样做到中庸,怎样做到适度。而不是止步于简单的去谈论这种德性的好,而不去谈怎样获得这样的德性。
      看完这本儿书,我更加懂得如何明察地生活,明白了一些社会上的伏在表面却一直没有观察到的道理,也更加懂得怎样使自己幸福的生活。当然,对于古希腊罗马的阅读还会继续。毕竟,没有一本儿书会告诉你所有的道理。我们只能尽力多接触古典,接触大师。然后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体悟人生,不断思考怎样更幸福的生活。

     

     

  • 希腊文明的《论语》   
  •     发表于:2008-09-24

  •   最近在读,没有详细比较和思考,只是谈谈个人的感想。
      我是从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到霍布斯的《利维坦》、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在看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而后《伦理学》。因为听说,霍布斯的利维坦中许多话是亚氏的,也注意到,这三个人所讨论的似乎是一个大概相同的问题,于是想到他们可能有共同的源头。于是找来亚氏的书读。
      读了亚氏的《政治学》之后,就发现:原先听说过的一句话说得没错!大概是说,西方哲学都是在给柏拉图做注脚。但是,如果柏拉图换作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换作西方社会思想,我认为也是合适的。
      该来说说伦理学了。
      我是看了政治学再看伦理学的,发现政治学中许多内容都设计到伦理学的思想,甚至于以伦理学的思想作为基础,因此,引诱我去读他的伦理学。
      好像,一说到“尼各马可”“伦理学”有90%以上的人就望而却步了,再看到亚里士多德就有99%反胃了。其实,这是一种严重而可悲的误解。
      看到《论语》大家没有却步的,尽管也是二千多年的语言,而解释的人又那么多,还是有人愿意随手翻一翻。其实,《伦理学》也是古希腊的《论语》,讲的也是做人的道理,而且保存了演说人更完备、更详细的论证与分析,这一点又胜于《论语》。《伦理学》也是一种讲话体裁,是老师与学生上课后的讲义整理,也有老师与学生讨论后再进一步完善与充实的内容。这样的本子,不是像大学者在书斋里独自冥思的产物。理论体系宏大复杂、概念名词古怪新奇,语言冗长拖沓,读起来简直如自虐。
      《伦理学》中看不多这些。用词都很平实通俗,论述简单明了有如《论语》,各个章节篇幅也不大,很容易把握。感觉比读《论语》这样二千对年前的文要好理解得很多,当然,这也感谢廖先生的智慧和辛劳!
      读过该书后,我很为它至今在国人心中影响微小而感到惊讶与遗憾。因此,在这里冒昧地发表一点点个人想法,希望能让更多地人了解真实情况。

      

  • 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     发表于:2009-08-10

  •   读的是一个不太好的版本,不过有英译可以对照,但编辑上的问题不少,翻翻而已。
      p11 享乐的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以及沉思的生活。
      p53 我们习惯于藐视恐惧就变成了勇敢之人;而我们成为勇敢之人后则更能够无畏。
      汉语典籍中讨论相似的问题时,与此书相比要欠缺思辨和详尽性。也许大量的口头研讨在编辑经典过程中被删去了。
      亚里士多德对于友爱的重视。
      p483 有智慧的人是最幸福的(一个核心的论断)。
      p485 事实上,谈论和写作虽然有能力引导和鼓励心胸开拓的青年人,使那些生性道德优越、保持原泽、热爱正确行为的青年获得一种对于德性的认识,但他们却无力引导多数人去追求高尚和善。因为,多数人本性上不知道荣誉,只知道恐惧。他们不去做坏事不是出于羞耻,而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这实际上也隐含着在教育和治理上的区别对待的必要性)
      p489 斯巴达的集体生活在现代公社的实践对德行的要求 评论

    你对中国古典名著有什么看法
    千人经验智慧的结晶 很好 ~ 鉴定完毕~ 补充:

    大学如何号召大家学英语

    英语不好,找工作都不好找,英语是种能力,对自己的发展都好,这样说应该可以吧!

    英语不好,可以慢慢学,但是不能放弃,可以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啊!

     

     

    评论

    关键词: 习惯 国人 报告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