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直走咸阳( 趋向 )
③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⑤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三、词类活用:
1、六王毕(形作动 灭亡)四海一( 数作动 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名作状 从骊山;向北;向西 )3、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名作动 飘来云彩;出现蛟龙;出现彩虹)4、辇来于秦(名作状 乘辇车 )④朝歌夜弦( 名作动 奏乐)5、尽态极妍(名作形 姿态的美好)6、鼎铛玉石,金块珠(鼎 玉 金 珠 名作状 把宝鼎、把宝玉、把黄金 把珍珠)( 名作动 当作铛 石 块 砾 )7、族秦者秦也(名作动 灭族 )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为鉴 ) 9、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动作名 收藏的,搜集保存的 )
四、文言句式
①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后置 )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判断句 )
五、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
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三、文言虚词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其
(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
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楚人一炬 (火把) 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
(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五.文言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
译文: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评论
爱是一瞬间的感动,还是日积月累的喜欢?
爱可以是一瞬间的感动,也可能是日积月累的喜欢!有的两个人会一见钟情!这便是一瞬间的感动!两个人就在一起了,就有了爱
还有的会是朋友!慢慢的对彼此产生了好感!这便是日积月累的喜欢!日久生情!时间长了也可以滋生出爱的火花
评论
道德经八十一章中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怎么解释?
圣人不积累钱财,把自己的学问给了别人,可自己却更加富有,把自己的财物施舍给了别人,可自己却拥有更多财物。
评论
我处心积虑的爱一个人,为什么她迟迟不答应呢??哎....... 谁能告诉我啊!!
两个人的相遇都是老天早就为你安排好的。有些人有缘无份,有些人有份无缘。爱情就是个因果关系。可能命中注定你俩没有爱情的缘呢?还有处心积虑的感情是不牢靠的,感情是需要努力,但是是共同的。其他的就是顺其自然了,你懂吧。不答应你或许你在细节上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呢?自己想想吧。但是感情的东西强求不来,如果不能在一起做个朋友也不错,是吧,毕竟友情是一辈子的啊。
评论
梦幻西游的战神山任务题目答案谁知道啊
一、古代数学科技问题:
1、《九章算术》章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个问题的解法。如联立议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等 (D)
A、56 B、123 C、23 D、246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 (D)
A、方田 B、衰分 C、粟米 D、筑房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C)
A、商功 B、均输 C、积多 D、少广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九章算术》的章节?(B)
A、方程 B、均不剩 C、勾股 D、盈不足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的作品(D)
A、《续笔谈》 B、《补笔谈》 C、《梦溪笔谈》 D、《九章算术》
6、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沈括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 (A)
A、沈括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问题
B、沈括绘制了一套中国地图集《天下州县图》
C、沈括利用组合思想计算了一切可能的棋局布局数
D、沈括创立了“隙积术”,解决了累积、层坛什么的(记得不是很清楚)
7、计算国圆内接96边形才求得圆周率=3。14,若设想祖冲之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圆周率并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话,
就要计算到圆内接()形(D)
A、1356 B、982 C、35528 D、16384
8、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祖冲之独自一人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B、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领先一千多年
C、祖冲之在三十三岁时成功编制了《大明历》
D、祖冲之在天文方面也很有造诣
9、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M.Ricci)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请问利玛窦是哪国人? (C)
A、法国 B、英格兰 C、意大利 D、葡萄牙
1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徐光启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B、徐光启依照传统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
C、徐光启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
D、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率先将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
11、刘徽在《海岛算经》一书中精心选项编了()个测量问题? (A)
A、九 B、二十四 C、六 D、十八
12、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下列哪部作品是他的杰作之一? (A)
A、《九章算术注》 B、《大明历》 C、《九章算术》 D、《黄帝九章算术细草》
13、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刘徽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
B、《九章算术》是刘徽的杰作之一
C、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
D、刘徽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
14、“杨辉三角”出现在下列哪部古代数学著作中 (D)
A、《田亩比类乘除捷法》 B、《续古摘奇算法》
C、《乘除变通运算宝》 D、《详解九章算法》
15、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程大立相关的表叙中不正确的是?(B)
A、《算法统宗》全书其涉及了595个问题
B、 程大立年轻的时候对数学发生浓厚兴趣,写成《算法统宗》一书
C、《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
D、《算法统宗》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的计算工具
16、为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编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小行星”。(A)
A、1802 B、1008 C、1200 D、1208
17、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郭守敬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
B、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精灵的历法
C、郭守敬是我国元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
D、郭守敬提出并完成了自大都到杭州的运河工程
18、现代人研究类似田忌赛马这种竞赛策略的数学分支,叫作博奕论。请问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 (C)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赵国
19、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衡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张衡创制了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B、张衡观测并记录了五百多颗恒星
C、张衡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D、张衡指出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
20、下列与中国古代数学家张逐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A、张逐用“浑天仪”测定了多颗恒星的位置
B、张逐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
C、张逐修订的《大行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
D、张逐为避开武三思的拉拢而一度剃度为僧,学习佛教经典、天文和数学
二、计算题
1、一块传说中的大陆被巫师下了这样的诅咒,每个果园每年只有一颗果树能够结出果子。
东果园有A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南果园有B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西果园有C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北果园有D棵苹果树和一颗蟠桃树,
请问在一年中,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和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哪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A、东,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
B、西,北果园同时结出蟠桃
计算方法:把东南园和西北园的苹果树数量分别相加,和最少的那2个就是答案。
2、1+2+3+4+"""+N=?
计算方法:(1+N)/2*N
3、 A+B=X C-B=Y A-C=Z 求A+B+C的平方
计算方法:(3X+Y-Z)/2的平方为A+B+C的平方
4、有这样一段文字“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我爱梦幻西游………………”,请问
这段文字中的第X个字是什么?
计算方法:X/6,余数为0.1666的是我字;余数为0.3333的是爱字;余数为0.5的是梦字;余数为0.6666的是幻字;余数为0.8333的是西字,能够整除的是游字。
5、在一个平面上距离(X,Y)的点最近的是以下的哪一个点?
计算方法:把选项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加,与XY的绝对值相加的数字最接近的就是答案。
6、在一个平面上,在(X,Y)点上以Z为直径画一个圆,以下4点不在圆内的点是?
计算方法:将X和Y分别与Z/2相加,再分别去减选项中的纵横坐标的绝对值,得数有负数的,就不在园内。其实这个题目也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计算,因为往往与X和Y相差最大的那个就是答案。
还有一些需要纯粹计算的题目就不发到这里了,总之,只要看题目仔细,熟记公式,按键速度够快,30秒内答对上述的题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评论
武王问治国之道 翻译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则民倍贷以给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则民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翻译 但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耕田锄草都有季节限制,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从高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这样,农民专—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安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次迁徙建成“都”,第三次迁徙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重的刑罚和禁令,而人民都跟定他了。因为离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所谓兴利,就是有利于农业。所谓除害,就是禁害于农业。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富,国富则人民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虽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以至于有所杀戮,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人君不发展农业则粮食必少,粮少则人民贫困,贫困则轻视家园,轻家则容易外逃,人民轻易外逃则君令不能做到“必行”,君令不能行则禁律也不能做到“必止”,禁律不能必止则战争不能做到必胜,防守也不能做到必固了。法令不能必行。禁律不能必止,出战不能必胜,防守不能必固,这叫作寄生的君主。这都是不发展农业缺少粮食的危害。所以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 注释 富民:使老百姓富裕起来。富,使······富裕。 奚以:即“以奚”。以,介词,根据。 奚:何。 重:重视。 敬上畏罪:尊敬官吏,害怕犯法。敬上:尊敬官吏。敬:尊敬。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这里用作动词,犯罪。 犯禁:违反禁令,犯法。 陵:同“凌”欺凌,侵犯。 者:.....的人。 则:就。 然:这样。 是以:因此,所以。 奚以知其然也?:那是怎麽样知道这个道理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