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古诗古文是描写小人得志,仗恃欺人的.
红楼梦: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评论
许昌有什么名胜古迹
小西湖 在许昌市。东汉末年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导入水,汇聚成湖。北宋韩持国修展江亭,欧阳修建欧阁。文人学士如眉山苏氏、洛阳二程、朱熹、范仲淹等慕名云集。苏氏昆仲卜居于此,书酒自娱。文彦博治许时又建曲水园。屡经扩建,浚湖引水,亭台楼阁,石桥曲径,为历代诗人墨客咸集胜地。苏轼为官杭州时,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许州西湖更名为小西湖。
文明寺塔 在许昌市东南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相继修葺塔顶。平面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52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砖砌塔身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塔身各壁皆有门窗,由底层南塔门入内为八角形塔心室。塔内有盘旋梯道,可登塔顶。此塔造型优美,为河南省明代砖塔之冠。
春秋楼 在许昌市关帝庙内。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式,殿顶覆绿琉璃瓦。楼上楼下均带回廊。建筑雄伟,金碧辉煌。相传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俘关羽,拜关羽为偏将军,并以厚礼相待,赐关羽一府。关羽把一宅分两院,皇嫂住内院,自已住外院。春秋楼就是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地方。
灞陵桥 在许昌市西郊的石梁河上,距城4公里。传为关羽辞曹挑袍处。东汉末,关羽被曹操所获,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不忘旧主,思兄心切,欲往谷城寻找利备,曹操追羽至此,赠其锦袍,关羽恐有诈,立马以刀挑之而去。桥系青石栏杆,盘龙相交,镶有碑碣两方,一曰挑袍图,线刻图案,栩栩如生,传为唐呈道子所画;一曰辞曹书,清代书法家滕之湖楷书。桥西有关帝庙,古柏参天。桥旁立一碑刻,大书“汉寿亭侯挑袍处”,系明将左良玉手笔。
天宝宫 在许昌市区西北25公里。北有石梁河,河上有古石桥,“石梁皓月”号称“许昌十景”之一。面积约2万平方米。宫内,前有宋秦桧跪拜岳飞亭,后有吕祖大殿,中轴线上殿宇7座,和廊庑桥坊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相传北宋太祖死后,长子赵德元未继位而生厌世之心,到此出家。宋苏轼游此,在吕祖殿书写对联云:“庙貌与天齐云来云去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常新真乃蓬莱仙景。”吕祖殿高10米许,面阔11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绿琉璃瓦覆盖殿顶,檐下施七彩重昂斗拱。殿正面有11根浮雕滚龙石柱。宫内现存“大元宣谕圣旨碑”二通。
华陀墓 在许昌市北10公里苏桥村南。墓高5米,周围百余尺。墓前立一碑楼,碑上刻有正书“神医华佗之墓”。碑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当地从医者为颂华佗的功德集资而立。碑楼经修复,高约2米,楼顶的构造为典型北方农村门楼式样。
禹州市
夏台 在禹州市北门里。又称钧台。夏代历史遗迹之一。禹治水有功,舜封禹为夏伯于夏邑,即今禹州。钧台原在市南15里,早圮。明嘉靖十年(1531年)知州刘魁在县治北门内建禹、汤庙。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州于国璧在庙前建大门,题名“古钧台”。清末毁于兵火,仅存台基,略呈方形,高4.4米,阔7.4米,长6.15米。
钧台窑遗址* 在禹州市北门里。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地近钧台,故也称钧窑。窑地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堆积一般在1米左右,厚者达2米以上。窑址分4个不同的烧造区域:钧瓷区、汝瓷区(包括影青瓷)、河南黑釉天目瓷区、磁州窑系的白黑花瓷区。产品种类繁多,造型优异,釉色光亮莹润。特别是钧瓷,窑变美妙。窑创烧于北宋初年,北宋晚期专为宫廷所烧。
北宋钧窑炉—1962年禹县出土,高13厘米、口径14厘米。
宋 钧窑—粉青窑变粉红碗。
禹王锁蛟井 在禹州市区古钧台左前方。禹州古为夏禹国,相传大禹治水,降服兴风作浪的水怪蛟龙,将其锁在都城内的深井中,使它不再危害人民。井上有亭榭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井口左侧矗立一石柱,柱身系一千钧铁链,一端下垂井底;俯视水中,被锁之蛟似隐约可见。传谓铁链不得随便抽动,动则井内腥风阵阵,水波翻涌,蛟怪即跃跃欲出。
吴道子故里 在禹州市西南约20公里的山底吴村。吴道子(685-758),唐代杰出画家。入吴村,街两边陈列著各种石碑雕刻,或人物,或风景,或文字,风格迥异,不少碑石是采来的天然石块,不加修饰,自然成趣。1990年村里成立了吴道子国画院。吴道子五十一代孙吴光明任院长。
神垕镇 在禹州市区西南30公里。号称钧都。以盛产钧瓷而驰名中外。唐宋以来,瓷商、陶贾云集此间,促进神垕镇经济上的繁荣。明弘治八年(1495年)镇中心建有伯灵仙翁庙,祀窑神(已不存)。清在庙前建有一戏楼建筑,华丽奇特,今存斗拱别致,浮雕精美。
刘知远墓 在禹州市区西北30公里的柏嘴山下。即后汉高祖睿陵。刘知远(895-948),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其墓冢高10米,头向正北,冢前有石俑、石兽组成的仪仗,长达300余米(现大部不存)。东距高后陵18公里,西距其子后汉隐帝颍陵4公里,为五代后汉陵墓群之一。
长葛市
石固遗址 在长葛市老石固村东南0.5公里的台地上。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括居住遗迹和墓葬。考古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内含裴李岗和仰韶两期文化遗存。清理出房基、窖穴和灰坑等重要遗迹和遗物。一般文化层堆积1.3-1.7米。底层为裴李岗文化,上层为仰韶文化。
明建和尚桥 在长葛市和尚桥镇。
清末翰林杨佩璋故居 在长葛市后河镇。
葛仙灵池 在长葛市后河镇。传为灵人葛玄避暑处。
子产墓、祭仲冢 在长葛市山孔村。附近陉山为战国魏襄王大败楚师处。
东汉名士陈太丘祠故址 在长葛市赵楼村东北。
东魏敬史君碑 在长葛市老城镇。
古社柏 在长葛市老城镇。
泰山庙大殿 在长葛市老城镇。
许昌县
曹魏故城 在许昌县古城村。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原城已毁,仅存遗迹。内城系皇城,宫殿遗址,历历在目,砖瓦残片随处可见。城内原有汉献帝庙,今已不存。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平方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台西5里处有汉献帝墓,南有张、潘二妃墓。城北6公里许,五冢巍然高耸,是伏皇后五姊妹墓,俗称五女冢。古城北15公里许田村有射鹿台,清人滕子胡石刻尚在。汉献帝与曹操“许田射猎”的故事即发生于此。
鄢陵县
尹宙碑 在鄢陵县第二中学(原为孔庙)内。立于东汉熹平六年 (177年)。碑长方形,通高2.5米,宽0.95米,厚0.24米。小篆书题额,仅存“从铭”二字。碑文为隶书,凡15行,满行27字,左下部文字已磨损,现存339字,传为蔡邕书。碑文主要赞颂尹宙的功德。尹宙字周南,鄢陵人。元皇庆二年(1313年)鄢陵县达鲁花赤阿八赤为修孔子庙,到各地寻找石材,在洧川发现此碑,移置孔子庙内。后没于土中,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因洧水泛涨,岸崩而出土,重置于孔庙戟门内。
乾明寺塔 在鄢陵县城西北乾明寺内。平面呈六角形,为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8.3米,每层下都有斗拱承托。第三层嵌砌有佛像砖雕8块。塔身各层共有券洞门10个、佛龛14个、佛室1个。塔内有台阶可旋登。塔身外部呈浅橙色。视塔之造型和结构特征,可能建于北宋中晚期。
兴国寺塔 在鄢陵县南5公里马栏镇原兴国寺西侧。寺已毁,砖塔尚存,塔建于北宋初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塔为砖结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高约27米。每层都有斗拱装饰。塔刹为铁质,塔身内部中空,为典型北宋建筑。
襄城县
文庙 在襄城县城内西北隅。建于明代,屡有修葺。庙内现存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为重檐庑殿式建筑,屋檐斗拱承托,屋顶琉璃瓦覆盖。庙前泮池之南有琉璃影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高9.5米,长24.45米,厚1.63米。全壁由三组彩釉方砖浮雕组成,主体画面长13.5米,为四龙戏二珠,为明代琉璃砖雕艺术的珍品。
乾明寺 在襄城县城南1.5公里、首山西北隅。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建。元初焚于兵火,至治二年(1322年)重建,明清屡次修葺。占地25亩,现存大雄殿、元神殿、知客房等50余间。其中大雄殿为九脊八坡歇山顶式,进深12.46米,面阔14.24米,高12米,木构斗拱形制特殊,为豫中之仅有。山门外照壁,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12.93米,高4.66米,厚0.73米,上嵌青方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饲图,背面为七圣迷路图,造型古拙质朴。
紫云书院 在襄城县城西南10公里的紫云山中。紫云山乃伏牛山余脉,主峰海拔375米。山上遍植槲树,有泉水涌出,山石嶙峋。沿小溪入山半里许,小石桥之北,苍松翠竹中掩映古建筑一组,即紫云书院。明成化四年(1468年),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丁忧回乡,爱此山秀丽幽静,建屋3楹,读书讲学。成化十八年,奉诏赐名“紫云书院”,乃扩建殿宇堂斋,如文庙之形制。次年李敏病归,养病于此,与诸生讲习程朱之学。自此以后,文人学士,络绎不绝。现存大殿和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各3间,门楼1间。
评论
古时候为什么会有三妻四妾制?
中国古代的姬妾制度,堪称世界奇观。此一制度,打从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开始萌芽,然后茁壮成长、势不可挡。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式的“姬妾制度”,是一种极度没有人性、极度残忍无情的制度。因为它将“阶级”带进了家庭、带进了同床共枕的人儿、带进了手足之情中间,强行把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分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两类。这实在是对人性莫大的嘲讽。光从制度含义来讲,姬妾制度连阿拉伯国家的“四妻制”都不如。不能不说,这是“仁恕”之道背后的黑色幽默。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对姬妾制度提出了异议。《易经》言:“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然而,远见卓识和人性平等,强不过享乐主义和独裁专制,姬妾制度仍然存在,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规矩。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话错了,如果你当真生在古代而说这句话,一定会被人目为不守礼法之徒。中国古代,仍然是一夫一妻制,姬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
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妾的身份,至此已经成了定局,到唐宋,更是成了铁律。《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
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但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样得离异。这样的法律之下,做姬妾的女人便已经不是人了,丈夫或嫡妻凌虐姬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汇苑》:“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原来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用,她们只能与丈夫亲昵,却没有资格称夫妻。
《礼记》:“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同样是与丈夫共枕、为丈夫生育儿女,妾的身份却只不过是买来的物品。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是一个绝对的阶级社会、家长制社会,儿女婚姻都要由父母决定。也许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青年男女、尤其是不同阶层间的自由恋爱,法律条文就更要严格规定妻妾之分。
《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良贱不婚”。那就是说,假如小儿女们自由恋爱受阻,相约私奔的话,则女方没有资格为妻,双方家族都只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唐朝时白居易便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过一首长诗《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一个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侍奉公婆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姬妾制度,所蹂躏的,不仅仅是这些误终身的女子,爱她而无自主权的男人、以及她的儿子,都在这种制度下有苦难言。男子只能与父母认可的嫡妻同床异梦,眼巴巴地看着心爱的女人成为嫡妻的生育工具。
再换一个角度:姬妾制度,大前提就是男尊女卑。为什么同是私奔,女子便为妾,男子便安然无恙?这是个什么道理?——此外,在这种情形下成为男子嫡妻的女人,又能有多少幸福可言?
此外,在礼法中,妾的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
《礼记》规定:“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周礼》:“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天子可以拥有以皇后为首的一百二十个女人,皇后为嫡妻,她拥有单独与皇帝相处的资格,其它姬妾不能与丈夫独处,而且是否陪伴丈夫要经过皇后的批准。——这种制度在明清皇宫更进一步:皇帝选中侍寝的妃嫔后,要将名单送给皇后审阅,假如皇后应允,便加盖皇后印。假如皇后坚决不盖此印,皇帝也往往没有办法。如想废后、更换嫡室,那往往要影响皇帝的身后名誉,除了昏君,没有谁愿冒这个风险。
皇帝乃是天子,他的姬妾数目最多,天子以下,妾的数目便在礼法上锐减:
大夫只能纳两妾,士族只能纳一妾。普通富民则要到嫡妻年过五十无子的时候才能纳一妾。而且,所有的妾都不可以陪丈夫整夜,丈夫入睡后,她便必须离开。
这个规矩对帝王的妾也一样管用。 不过,规矩归规矩,肯照办的没有几个。
姬妾制度,原本就是拥有财富特权男子的享乐方式,他们又岂能让规矩约束手脚?
于是,在“妾”之外,更有“姬”、“婢”、“伎”等等名目。每一个名目之后,都有一群生活在痛苦中的女子。
“姬婢伎”,她们事实上就是妾,但是由于没有法律地位,她们的遭遇连妾都不如。
《国语》: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文伯去世,他的母亲警告他的姬妾:举行祭典有外人的时候,你们不准哭,也不准愁眉苦脸,更不准肿着眼睛给人看!可不能丢我儿子的脸,让外人说他居然与姬妾有情!
光是不与姬妾有情,那倒也罢了,何况,更多的男子,都把姬妾视作取乐之具、任打任骂。
莫说寻常人家,就是皇宫,也不遑多让。汉献帝生母王美人,乃是五官中郎将的孙女,本是贵族小姐,但是她嫁的是皇帝,而且不幸为妾,那就只能在嫡妻皇后手下认奴认婢。她为丈夫汉灵帝生下了儿子刘协,惹得皇后妒火中烧,连产床都还没有来得下,就被一杯毒药葬送了性命。
灵帝做为丈夫,并没有把王美人当一回事,她不过是姬妾而已,所以何皇后有惊无险地过了关。而献帝后来虽然成为皇帝,也不曾当真为母亲报仇雪恨:何皇后是他的嫡母,就算死了,刘协也不能怎么着她。王美人(其实她死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孩子)就此死得无声无息。
北魏皇室更将杀妃视作理所当然。按规矩,太子生母必须自尽。那么自然地,不会有哪个皇后愿意去送死,所有无辜被杀的都是妃妾。在北魏皇宫,妃妾不但成了嫡妻的代孕工具,更成了嫡妻的替死鬼。
明朝有宫妃殉葬制度,这些殉葬的女子,都是姬妾,从来也没有过一个嫡后。清朝时,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殉葬,成了史书奇谈。所有的人都议论皇太极逼宫杀继母,为阿巴亥鸣不平——其实同时被逼殉的还有努尔哈赤的两个姬妾,几曾又看见有人注意过她们的姓名和遭遇、为她们鸣冤了?阿巴亥这个正妻死得冤,她们做姬妾的难道就该死吗?
评论
三妻四妾指的是什麽?
成语:三妻四妾
【解释】:妻妾众多的意思。
【示例】:在今天,男人三妻四妾是可耻的事,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妻妾众多
“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发妻持家,平妻在旁辅佐,偏妾则要尽心伺候夫君与三房夫人。
古代人娶三妻四妾,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三妻四妾的意思应该多妻的意思,古代的皇帝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
古时所谓的三妻四妾主要是指封建时期的一种婚姻制度。是一种对女子的迫害。同是丧偶,男子再娶为续弦,女子再嫁是坏节。男尊女卑,女子只能依附于男子,是社会制度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加剧了男女的等级分化,于是出现了男子妻妾成群,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
古书有明确的记载,所谓三妻,是指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得一段佳话,传说当年齐国君主立后不决,乃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来君主戏言称立后三人,而事未成则卒,乃至史官未知其意,故称三妻,至于四妾,则是为了凑个押韵而已。阿联酋男人,个个都是“三妻四妾”。
"三妻四妾"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姬妾制度,堪称世界奇观。此一制度,打从母系氏族消失那天起,便开始萌芽,然后茁壮成长、势不可挡。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式的“姬妾制度”,是一种极度没有人性、极度残忍无情的制度。因为它将“阶级”带进了家庭、带进了同床共枕的人儿、带进了手足之情中间,强行把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分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两类。这实在是对人性莫大的嘲讽。光从制度含义来讲,姬妾制度连阿拉伯国家的“四妻制”都不如。不能不说,这是“仁恕”之道背后的黑色幽默。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对姬妾制度提出了异议。《易经》言:“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然而,远见卓识和人性平等,强不过享乐主义和独裁专制,姬妾制度仍然存在,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规矩。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这话错了,如果你当真生在古代而说这句话,一定会被人目为不守礼法之徒。中国古代,仍然是一夫一妻制,姬妾是不能算做合法配偶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只能是“一夫一妻多姬妾制”。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再往后,便正式出现了“妾”。妾在家庭中,虽然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义务,却享受不了“妻”的待遇。为什么呢?最初的原因很简单——为妻的女子,家庭出身都要高于妾。妾一般都来自卑贱低下的家庭,甚至是战败方奉献的礼品。
因此,妻为“娶”,而妾为“纳”,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纳妾时给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
《谷梁传》:“毋为妾为妻”。就是说,妾没有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人,仍是未婚的“钻石王老五”。而嫡妻死了,丈夫哪怕姬妾满室,也是无妻的鳏夫,要另寻良家聘娶嫡妻。
妾的身份,至此已经成了定局,到唐宋,更是成了铁律。《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
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但事发,是要两口子一齐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样得离异。这样的法律之下,做姬妾的女人便已经不是人了,丈夫或嫡妻凌虐姬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汇苑》:“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原来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用,她们只能与丈夫亲昵,却没有资格称夫妻。
《礼记》:“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同样是与丈夫共枕、为丈夫生育儿女,妾的身份却只不过是买来的物品。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是一个绝对的阶级社会、家长制社会,儿女婚姻都要由父母决定。也许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青年男女、尤其是不同阶层间的自由恋爱,法律条文就更要严格规定妻妾之分。
《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良贱不婚”。那就是说,假如小儿女们自由恋爱受阻,相约私奔的话,则女方没有资格为妻,双方家族都只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唐朝时白居易便就这种“奔者为妾”的社会现状写过一首长诗《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一个好好的良家女子,只因为随爱人私奔,便从此失去了为人妻的资格,“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侍奉公婆丈夫五六年之久,都换不来男家的认可,她没有资格参与家族祭祀,她生的儿子算不得夫家首选的继承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姬妾制度,所蹂躏的,不仅仅是这些误终身的女子,爱她而无自主权的男人、以及她的儿子,都在这种制度下有苦难言。男子只能与父母认可的嫡妻同床异梦,眼巴巴地看着心爱的女人成为嫡妻的生育工具。
再换一个角度:姬妾制度,大前提就是男尊女卑。为什么同是私奔,女子便为妾,男子便安然无恙?这是个什么道理?——此外,在这种情形下成为男子嫡妻的女人,又能有多少幸福可言?
此外,在礼法中,妾的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
《礼记》规定:“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周礼》:“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
天子可以拥有以皇后为首的一百二十个女人,皇后为嫡妻,她拥有单独与皇帝相处的资格,其它姬妾不能与丈夫独处,而且是否陪伴丈夫要经过皇后的批准。——这种制度在明清皇宫更进一步:皇帝选中侍寝的妃嫔后,要将名单送给皇后审阅,假如皇后应允,便加盖皇后印。假如皇后坚决不盖此印,皇帝也往往没有办法。如想废后、更换嫡室,那往往要影响皇帝的身后名誉,除了昏君,没有谁愿冒这个风险。
皇帝乃是天子,他的姬妾数目最多,天子以下,妾的数目便在礼法上锐减:
大夫只能纳两妾,士族只能纳一妾。普通富民则要到嫡妻年过五十无子的时候才能纳一妾。而且,所有的妾都不可以陪丈夫整夜,丈夫入睡后,她便必须离开。
这个规矩对帝王的妾也一样管用。 不过,规矩归规矩,肯照办的没有几个。
姬妾制度,原本就是拥有财富特权男子的享乐方式,他们又岂能让规矩约束手脚?
于是,在“妾”之外,更有“姬”、“婢”、“伎”等等名目。每一个名目之后,都有一群生活在痛苦中的女子。
“姬婢伎”,她们事实上就是妾,但是由于没有法律地位,她们的遭遇连妾都不如。
《国语》: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文伯去世,他的母亲警告他的姬妾:举行祭典有外人的时候,你们不准哭,也不准愁眉苦脸,更不准肿着眼睛给人看!可不能丢我儿子的脸,让外人说他居然与姬妾有情!
光是不与姬妾有情,那倒也罢了,何况,更多的男子,都把姬妾视作取乐之具、任打任骂。
莫说寻常人家,就是皇宫,也不遑多让。汉献帝生母王美人,乃是五官中郎将的孙女,本是贵族小姐,但是她嫁的是皇帝,而且不幸为妾,那就只能在嫡妻皇后手下认奴认婢。她为丈夫汉灵帝生下了儿子刘协,惹得皇后妒火中烧,连产床都还没有来得下,就被一杯毒药葬送了性命。
灵帝做为丈夫,并没有把王美人当一回事,她不过是姬妾而已,所以何皇后有惊无险地过了关。而献帝后来虽然成为皇帝,也不曾当真为母亲报仇雪恨:何皇后是他的嫡母,就算死了,刘协也不能怎么着她。王美人(其实她死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孩子)就此死得无声无息。
北魏皇室更将杀妃视作理所当然。按规矩,太子生母必须自尽。那么自然地,不会有哪个皇后愿意去送死,所有无辜被杀的都是妃妾。在北魏皇宫,妃妾不但成了嫡妻的代孕工具,更成了嫡妻的替死鬼。
评论
三妻四妾的的意思?
通俗的讲就是三个大老婆四个小老婆
评论
河南省许昌市名胜是?
小西湖 在许昌市。东汉末年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导入水,汇聚成湖。北宋韩持国修展江亭,欧阳修建欧阁。文人学士如眉山苏氏、洛阳二程、朱熹、范仲淹等慕名云集。苏氏昆仲卜居于此,书酒自娱。文彦博治许时又建曲水园。屡经扩建,浚湖引水,亭台楼阁,石桥曲径,为历代诗人墨客咸集胜地。苏轼为官杭州时,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许州西湖更名为小西湖。
文明寺塔 在许昌市东南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年),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相继修葺塔顶。平面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52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砖砌塔身巍峨挺拔,高耸入云。塔身各壁皆有门窗,由底层南塔门入内为八角形塔心室。塔内有盘旋梯道,可登塔顶。此塔造型优美,为河南省明代砖塔之冠。
春秋楼 在许昌市关帝庙内。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式,殿顶覆绿琉璃瓦。楼上楼下均带回廊。建筑雄伟,金碧辉煌。相传东汉建安五年 (200年) 曹操东征,俘关羽,拜关羽为偏将军,并以厚礼相待,赐关羽一府。关羽把一宅分两院,皇嫂住内院,自已住外院。春秋楼就是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地方。
灞陵桥 在许昌市西郊的石梁河上,距城4公里。传为关羽辞曹挑袍处。东汉末,关羽被曹操所获,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不忘旧主,思兄心切,欲往谷城寻找利备,曹操追羽至此,赠其锦袍,关羽恐有诈,立马以刀挑之而去。桥系青石栏杆,盘龙相交,镶有碑碣两方,一曰挑袍图,线刻图案,栩栩如生,传为唐呈道子所画;一曰辞曹书,清代书法家滕之湖楷书。桥西有关帝庙,古柏参天。桥旁立一碑刻,大书“汉寿亭侯挑袍处”,系明将左良玉手笔。
天宝宫 在许昌市区西北25公里。北有石梁河,河上有古石桥,“石梁皓月”号称“许昌十景”之一。面积约2万平方米。宫内,前有宋秦桧跪拜岳飞亭,后有吕祖大殿,中轴线上殿宇7座,和廊庑桥坊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相传北宋太祖死后,长子赵德元未继位而生厌世之心,到此出家。宋苏轼游此,在吕祖殿书写对联云:“庙貌与天齐云来云去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常新真乃蓬莱仙景。”吕祖殿高10米许,面阔11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绿琉璃瓦覆盖殿顶,檐下施七彩重昂斗拱。殿正面有11根浮雕滚龙石柱。宫内现存“大元宣谕圣旨碑”二通。
华陀墓 在许昌市北10公里苏桥村南。墓高5米,周围百余尺。墓前立一碑楼,碑上刻有正书“神医华佗之墓”。碑为清乾隆年间 (1736-1795) 当地从医者为颂华佗的功德集资而立。碑楼经修复,高约2米,楼顶的构造为典型北方农村门楼式样。
禹州市
夏台 在禹州市北门里。又称钧台。夏代历史遗迹之一。禹治水有功,舜封禹为夏伯于夏邑,即今禹州。钧台原在市南15里,早圮。明嘉靖十年 (1531年) 知州刘魁在县治北门内建禹、汤庙。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 知州于国璧在庙前建大门,题名“古钧台”。清末毁于兵火,仅存台基,略呈方形,高4.4米,阔7.4米,长6.15米。
钧台窑遗址* 在禹州市北门里。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地近钧台,故也称钧窑。窑地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堆积一般在1米左右,厚者达2米以上。窑址分4个不同的烧造区域:钧瓷区、汝瓷区 (包括影青瓷)、河南黑釉天目瓷区、磁州窑系的白黑花瓷区。产品种类繁多,造型优异,釉色光亮莹润。特别是钧瓷,窑变美妙。窑创烧于北宋初年,北宋晚期专为宫廷所烧。
禹王锁蛟井 在禹州市区古钧台左前方。禹州古为夏禹国,相传大禹治水,降服兴风作浪的水怪蛟龙,将其锁在都城内的深井中,使它不再危害人民。井上有亭榭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井口左侧矗立一石柱,柱身系一千钧铁链,一端下垂井底;俯视水中,被锁之蛟似隐约可见。传谓铁链不得随便抽动,动则井内腥风阵阵,水波翻涌,蛟怪即跃跃欲出。
吴道子故里 在禹州市西南约20公里的山底吴村。吴道子 (685-758),唐代杰出画家。入吴村,街两边陈列著各种石碑雕刻,或人物,或风景,或文字,风格迥异,不少碑石是采来的天然石块,不加修饰,自然成趣。1990年村里成立了吴道子国画院。吴道子五十一代孙吴光明任院长。
神垕镇 在禹州市区西南30公里。号称钧都。以盛产钧瓷而驰名中外。唐宋以来,瓷商、陶贾云集此间,促进神垕镇经济上的繁荣。明弘治八年 (1495年) 镇中心建有伯灵仙翁庙,祀窑神 (已不存)。清在庙前建有一戏楼建筑,华丽奇特,今存斗拱别致,浮雕精美。
刘知远墓 在禹州市区西北30公里的柏嘴山下。即后汉高祖睿陵。刘知远 (895-948),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其墓冢高10米,头向正北,冢前有石俑、石兽组成的仪仗,长达300余米 (现大部不存)。东距高后陵18公里,西距其子后汉隐帝颍陵4公里,为五代后汉陵墓群之一。
长葛市
石固遗址 在长葛市老石固村东南0.5公里的台地上。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括居住遗迹和墓葬。考古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内含裴李岗和仰韶两期文化遗存。清理出房基、窖穴和灰坑等重要遗迹和遗物。一般文化层堆积1.3-1.7米。底层为裴李岗文化,上层为仰韶文化。
明建和尚桥 在长葛市和尚桥镇。
清末翰林杨佩璋故居 在长葛市后河镇。
葛仙灵池 在长葛市后河镇。传为灵人葛玄避暑处。
子产墓、祭仲冢 在长葛市山孔村。附近陉山为战国魏襄王大败楚师处。
东汉名士陈太丘祠故址 在长葛市赵楼村东北。
东魏敬史君碑 在长葛市老城镇。
古社柏 在长葛市老城镇。
泰山庙大殿 在长葛市老城镇。
许昌县
曹魏故城 在许昌县古城村。东汉建安元年 (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此。原城已毁,仅存遗迹。内城系皇城,宫殿遗址,历历在目,砖瓦残片随处可见。城内原有汉献帝庙,今已不存。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平方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台西5里处有汉献帝墓,南有张、潘二妃墓。城北6公里许,五冢巍然高耸,是伏皇后五姊妹墓,俗称五女冢。古城北15公里许田村有射鹿台,清人滕子胡石刻尚在。汉献帝与曹操“许田射猎”的故事即发生于此。
鄢陵县
尹宙碑 在鄢陵县第二中学 (原为孔庙) 内。立于东汉熹平六年 (177年)。碑长方形,通高2.5米,宽0.95米,厚0.24米。小篆书题额,仅存“从铭”二字。碑文为隶书,凡15行,满行27字,左下部文字已磨损,现存339字,传为蔡邕书。碑文主要赞颂尹宙的功德。尹宙字周南,鄢陵人。元皇庆二年 (1313年) 鄢陵县达鲁花赤阿八赤为修孔子庙,到各地寻找石材,在洧川发现此碑,移置孔子庙内。后没于土中,明万历年间 (1573-1620) 因洧水泛涨,岸崩而出土,重置于孔庙戟门内。
乾明寺塔 在鄢陵县城西北乾明寺内。平面呈六角形,为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8.3米,每层下都有斗拱承托。第三层嵌砌有佛像砖雕8块。塔身各层共有券洞门10个、佛龛14个、佛室1个。塔内有台阶可旋登。塔身外部呈浅橙色。视塔之造型和结构特征,可能建于北宋中晚期。
兴国寺塔 在鄢陵县南5公里马栏镇原兴国寺西侧。寺已毁,砖塔尚存,塔建于北宋初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塔为砖结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高约27米。每层都有斗拱装饰。塔刹为铁质,塔身内部中空,为典型北宋建筑。
襄城县
文庙 在襄城县城内西北隅。建于明代,屡有修葺。庙内现存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为重檐庑殿式建筑,屋檐斗拱承托,屋顶琉璃瓦覆盖。庙前泮池之南有琉璃影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 (1585年)。高9.5米,长24.45米,厚1.63米。全壁由三组彩釉方砖浮雕组成,主体画面长13.5米,为四龙戏二珠,为明代琉璃砖雕艺术的珍品。
乾明寺 在襄城县城南1.5公里、首山西北隅。后唐清泰元年 (934年) 建。元初焚于兵火,至治二年 (1322年) 重建,明清屡次修葺。占地25亩,现存大雄殿、元神殿、知客房等50余间。其中大雄殿为九脊八坡歇山顶式,进深12.46米,面阔14.24米,高12米,木构斗拱形制特殊,为豫中之仅有。山门外照壁,建于明嘉靖三十年 (1551年),长12.93米,高4.66米,厚0.73米,上嵌青方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饲图,背面为七圣迷路图,造型古拙质朴。
紫云书院 在襄城县城西南10公里的紫云山中。紫云山乃伏牛山余脉,主峰海拔375米。山上遍植槲树,有泉水涌出,山石嶙峋。沿小溪入山半里许,小石桥之北,苍松翠竹中掩映古建筑一组,即紫云书院。明成化四年 (1468年),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丁忧回乡,爱此山秀丽幽静,建屋3楹,读书讲学。成化十八年,奉诏赐名“紫云书院”,乃扩建殿宇堂斋,如文庙之形制。次年李敏病归,养病于此,与诸生讲习程朱之学。自此以后,文人学士,络绎不绝。现存大殿和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各3间,门楼1间。
评论
井底村三姊妹,电影井底村三姐妹
发布日期:2020-08-12 14:24:16
浏览次数:550
上一篇:警匪警,警匪警电影
下一篇:镜泊湖的枪声,电影镜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最新资讯
-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