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大全正文

空山灵雨,空山灵雨电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1 13:13:34 浏览次数:218
仔细评价介绍一下许地山的《空山灵雨》
许地山
[空山灵雨]

《空山灵雨》是许地山早期的小品散文集,阐扬平民主义。其小品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宗教色彩。
这一时期,他把文学看作“济世救人”的工作,致力于人生观的探讨。其友沈从文曾称《空山灵雨》为“妻子文学”,因为集中四分之一的文章出现妻子或隐藏妻子的形象。虽以闺房情趣,妻子的形象不过是许地山借此阐明佛理,以使读者得到智慧罢了。此时的许地山,处于人道主义与佛教思想的矛盾中。他曾想用佛教的观点使世人从痛苦中得到解脱,而现实的一再打击使他作为凡人的一面终于觉醒。反映在《空山灵雨》中,是“花花相对,叶叶相当”的七宝池上,人间爱欲与庄严佛法的交锋。
迷路

周末,又买了一千多元的衣服,因为上个月的信用卡还没还清,所以暂时收敛一些,见好就收。朋友说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吧,于是去了二年前常去,而现在已经很久没去的一个餐厅,在梅陇镇伊势丹对面。重新装修过了,所以,从前的感觉再也没有了。没有关系,应该是朝前看的,从前的感觉,我宁愿扔进废品箱。
我们拎着大包小包冲进去,显得很突兀。幸而灯光昏暗。侍应也都很绅士,看得出都很训练有素。一个很有味道的老男人在唱smooth jazz,结束一曲,下面零零落落的一些掌声,老男人很绅士得用上海话说:谢谢大家。
旁边一桌,一个老妇人在写着什么,侧眼,好像是一些五线谱。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啊,我肃然起敬。
和朋友很久没有这样坐下来聊了,一直很忙,忙得脑子总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这样的我,是不是有天会提前进入老年痴呆。曾经也很痛苦得挣扎过,工作不应当这样累的,生活除了工作应该还有很多内容。但当我看见美丽的衣服,鞋子,化妆品时,我又不能理直气壮得舍得这一切。我喜欢美好的东西,所以我需要钱,所以我必须工作。生活有时真是让人清高不起来。
我看到很多朋友像我一样,七十年代生人,一半传统一半叛逆的矛盾,我们很想为自己而活,但传统教育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太深,我们不能让身边的人失望。痛苦有时到了最后,也就麻木了。还有什么能让我们疯狂得大笑?还有谁会为了爱谁能拼得一生休?还有什么还能让我们执着得坚定不移?
我似乎预计得到我将来的路,没有阳光灿烂,只有云淡风清。
一杯白水般的人生......


赋闲两月,却一事无成,如今又要上班了,不免有些耿耿。唯一有些收获,读了些平日无暇读的书。却也是雁过寒潭,雁去潭不留影。没有刻意记其中的内容,为下一次无所事事时还能专心专意。

也把当初的一些音乐整理成册,在网上有时遇见朋友,心血来潮,也传予他们,然后聊聊各自对这音乐的感觉。权当午后偷懒时的寥寥。

那日,脑中突然出现: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偷笑,从前信,如今,不再信。偶记起那年,那腼腆的男生写予我的一封信,只字片语,只是聊些俗事,看罢,从信封内又滑落一叶,杏树的叶。男生在信的末尾写着,回宿舍的路上,这片叶落在他头发上,于是拣了,寄予我。一叶知秋,记得加衣。为这一句话,喜欢了六年。而今,想这段事故,真是笑煞,怎么有单纯到傻的人,如此执迷不悔的。而今,看妹妹作陶醉状聊男友的种种好,只想睡去。爱,若然分享的人多了,便不真切了。不真切了,也就不是自己的了。

有些爱,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是浮光掠影。那只是寂寞的人之间的游戏,只有输或赢,没有恩情可言。“我爱你”三字本是千斤重,于现时,却鸿毛一落,不知落到何处人家。

多年的枕边人受得起你这颗心吗?而你,也受得起他(她)的吗? 评论

求书,《湮没的辉煌》《空山灵雨》《记忆像轨一样长》《秋天里的春天》这四本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发表评论(0)编辑内容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轨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足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车。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一路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至于轮轨相激枕木相应的节奏,初则铿锵而慷慨,继则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呆在半空。黑暗迎面撞来,当头罩下,一点准备也没有,那是过山洞。惊魂未定,两壁的回声轰动不绝,你已经愈陷愈深,冲进山岳的盲肠里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头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这一连串的经验,从惊到喜,中间还着不安和神秘,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坐火车最早的记忆是在十岁。正是抗战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乘船到安南,然后乘火车北上昆明。滇越铁路与富良江平行,依着横断山脉蹲踞的余势,江水滚滚向南,车轮铿铿向北。也不知越过多少桥,穿过多少山洞。我靠在窗口,看了几百里的花映水,真把人看得眼红、眼花。

    入川之后,刚亢的铁轨只能在山外远远喊我了。一直要等胜利还都,进了金陵大学,才有京沪路上疾驶的快意。那是大一的暑假,随母亲回她的故乡武进,铁轨无尽,伸入江南温柔的水乡,柳丝弄晴,轻轻地抚着麦浪。可是半年后再坐京沪路的班车东去,却不再中途下车,而是直达上海。那是最难忘的火车之旅了:红旗渡江的前夕,我们仓皇离京,还是母子同行,幸好儿子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行李。车厢挤得像满满一盒火柴,可是乘客的四肢却无法像火柴那么排得平整,而是交肱叠股,摩肩错臂,互补着虚实。母亲还有座位。我呢,整个人只有一只脚半踩在茶几,另一只则在半空,不是虚悬在空中,而是斜斜地半架半压在各色人等的各色肤体之间。这么维持着“势力平衡”,换腿当然不能,如厕更是妄想。到了上海,还要奋力夺窗而出,否则就会被新拥上来的回程旅客夹在中间,挟回南京去了。

    来台之后,与火车更有缘分。什么快车慢车、山线海线,都有缘在双轨之上领略,只是从前京沪路上的东西往返,这时,变成了纵贯线上的南北来回,滚滚疾转的风火车轮上,现代哪吒的心情,有时是出发的兴奋,有时是回程的偷懒,有时是午晴的遐思,有时是夜雨的落寞。大玻璃窗招来豪阔的山水,远近的城村;窗外的光景不断,窗内的思绪不绝,真成了情景交融。尤其是在长途,终站尚远,两头都搭不上现实,这是你一切都被动的过渡时期,可以绝对自由地大想心事,任意识乱流。

    饿了,买一盒便当充午餐,虽只一片排骨,几块酱瓜,但在快览风景的高速动感下,却显得特别可口。台中站到了,车头重重地喘一口气,颈挂零食拼盘的小贩一拥而上,太阳饼、凤酥的诱惑总难以拒绝。照例一盒盒买上车来,也不一定是为了有多美味,而是细嚼之余有一股甜津津的乡情,以及那许多年来,唉,从年轻时起,在这条线上进站、出站、过站、初旅、重游、挥别,重重叠叠的回忆。

    最生动的回忆却不在这条线上,在阿里山和东海岸。拜阿里山神是在十二年前。朱红色的窄轨小火车在洪荒的岑寂里盘旋而上,忽进忽退,忽蠕蠕于悬崖,忽隐身于山洞,忽又引吭一呼。回声在峭壁间来回反弹。万绿丛中牵曳着这一线媚红,连高古的山颜也板不起脸来了。

    拜东岸的海神却近在三年以前,是和我存一同乘电气化火车从北回线南下。浩浩的太平洋啊,日月之所出,星斗之所生,毕竟不是海峡所能比,东望,是令人绝望的水蓝世界,起伏不休的咸波,在远方,摇撼着多少个港口多少只船,们不到边,探不到底,海神的心事就连长钱千丈也难窥。一路上怪壁碍天,奇岩镇地,被千古的风浪刻成最丑所以也最美的形貌,罗列在岸边如百里露天的艺廊,痕刚劲,一件件都凿着时间的签名,最能满足狂士的“石癖”。不仅岸边多石,海中也多岛。火车过时,一个个岛屿都不甘寂寞,跟它赛起跑来。毕竟都是海之囚,小的,不过跑三两分钟,大的,像龟山岛,也只能追逐十几分钟,就认输放弃了。

    萨洛扬的小说里,有一个寂寞的野孩子,每逢火车越野而过,总是兴奋地在后面追赶。四十年前在四川的山国里,对着世界地图悠然出神的,也是那样寂寞的一个孩子,只是在他的前,连火车也不经过。后来远去外国,越洋过海,坐的却常是飞机,而非火车。飞机虽可想成庄子的逍遥之游,列子的御风之旅,但是出没云间,游行虚碧,变化不多,机窗也太狭小,久之并不耐看。哪像火车的长途,催眠的节奏,多变的风景,从阔窗里看出去,又像是在人间,又像驶出了世外。所以在国外旅行,凡铿铿的双轨能到之处,我总是站在月台——名副其实的“长亭”——上面,等那阳刚之美的火车轰轰隆隆其势不断地踹进站来,来载我去远方。

    在美国的那几年,坐过好多次火车。在爱奥华城读书的那一年,常坐火车去芝加哥看刘鎏和孙璐。美国是汽车王国,火车并不考究。去芝加哥的老式火车颇有十九世纪遗风,坐起来实在不大舒服,但沿途的风景却看之不倦。尤其到了秋天,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耗尽的橡叶,一路艳烧到天边,谁见过那样美丽的火灾呢?过密西西比河,铁桥上敲起空旷铿铿,桥影如网,张着抽象美的线条,倏忽已踹过好一片壮阔的烟波。等到暮色在窗,芝城的灯火迎面渐富,那黑人老车掌就喉音重浊地喊出站名:Tang lewood!

    有一次,从芝城坐火车回爱奥华城。正是耶诞假后,满车都是回校的学生,大半还背着、拎着行囊,更形拥挤。我和好几个美国学生挤在两节车厢之间,等于站在老火车轧轧交挣的关节之上,又冻又渴。饮水的纸杯在众人手上,从厕所一路传到我们跟前。更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去厕所,因为连那里面也站满了人。火车原已误点,我们在阿气翳窗的芝城总站上早已因立了三四个小时,偏偏隆冬的膀胱最容易注满。终于“满载而归”,一直熬到爱大的宿舍。一泻之余,顿觉身轻若仙,重心全失。

    美国火车经常误点,真是恶名昭彰。我在美国下决心学开汽车,完全是给老爷火车激出来的。火车误点,或是半途停下来等到地老天荒,甚至为了说不清楚的深奥原因向后倒开,都是最不浪漫的事。几次耽误,我一怒之下,决定把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不问山长水远,都可即时命驾。执照一到手,便与火车分道扬镳,从此我聘我的高速路,它敲它的双铁轨。不过在高速路旁,偶见迤迤的列车同一方向疾行,那修长而魁伟的体魄,那稳重而剽悍的气派,尤其是在天高云远的西部,仍令我怦然心动。总忍不住要加速去追赶,兴奋得像西部片里背上的大盗,直到把它追进了山洞。

    一九七六年去英国,周榆瑞带我和彭歌去剑桥一游。我们在维多利亚车站的月台上候车,匆匆来往的人群,使人想起那许多著名小说里的角色,在这一生之漩涡”里卷进又卷出的神色与心情。火车出城了,厂路开得不快,看不尽人家后院晒着的衣裳,和红砖翠篱之间明艳而动人的园艺。那年西欧大旱,耐干的玫瑰却恣肆着桥红。不过是八月底,英国给我的感觉却是过了成熟焦点的晚秋,尽管是迟暮了,仍不失为美人。到剑桥飘起霏霏的细雨,更为那一幢幢严整雅洁的中世纪学院平添了一分迷蒙的柔美。经过人文传统日琢月磨的景物,究竟多一种沉潜的秀逸气韵,不是光闪闪的新厦可比。在空幻的雨气里,我们撑着黑伞,蹁过剑河上的石洞拱桥,心底回旋的是米尔顿牧歌中的抑扬名句,不是硖石才子的江南乡音。红砖与翠藤可以为证,半部英国文学史不过是这河水的回声。雨气终于浓成暮色,我们才提别了灯暖如桔的剑桥小站。往往,大旅途里最具风味的,是这种一日来回的“便游”(sidetrip)。

    两年后我去瑞典开会,回程顺便一游丹麦与西德,特意把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的机票,换成黄底绿字的美丽火车票。这一程如果在云上直飞,一小时便到了,但是在铁轨上轮转,从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却足足走了八个小时。云上之旅海天一色,美得未免抽象。风火轮上八小时的滚滚滑行,却带我深入瑞典南部的四省,越过青青的麦田和黄艳艳的芥菜花田,攀过银桦蔽天杉柏密叠的山地,渡过北欧之喉的峨瑞升德海峡,在香熟的夕照里驶入丹麦。瑞典是森林王国,火车上凡是门窗几椅之类都用木制,给人的感党温厚而可亲。车上供应的午餐是烘面包夹鲜虾仁,灌以甘冽的嘉士伯啤酒,最合我的口胃。瑞典南端和丹麦北部这一带,陆上多湖,海中多岛,我在诗里曾说这地区是“屠龙英雄的泽国,佯江王子的故乡”,想象中不知有多阴郁,多神秘。其实那时候正是春夏之交,纬度高远的北欧日长夜短,柔蓝的海峡上,迟暮的天色久久不肯落幕。我在延长的黄昏里独游哥本哈根的夜市,向人鱼之港的灯彩花香里,寻找疑真疑幻的传说。

    联邦德国之旅,从杜塞尔多夫到科隆的一程,我也改乘火车。德国的车厢跟瑞典的相似,也是一边是狭长的过道,另一边是方形的隔间,装饰古拙而亲切,令人想起旧世界的电影。乘客稀少,由我独占一间,皮箱和提袋任意堆在长椅上。银灰与桔红相映的火车沿莱茵河南下,正自纵览河景,查票员说科隆到了。刚要把行李提上走廊,猛一转身,忽然瞥见蜂房蚁穴的街屋之上峻然拔起两座黑黝黝的尖峰,瞬间的感觉,极其突兀而可惊。定下神来,火车已经驶近那一双怪物,峭险的尖塔下原来还整齐地绕着许多小塔,锋芒逼人,拱卫成一派森严的气象,那么崇高而神秘,中世纪哥德式的肃然神貌耸在半空,无闻于下界琐细的市民。原来是科隆的大教堂,在莱茵河畔顶天立地已七百多岁。火车在转弯。不知道是否因为微侧,竟感觉那一对巨塔也峨然倾斜,令人吃惊。不知飞机回降时成何景象,至少火车进城的这一幕十分壮观。

    三年前去里昂参加国际笔会的年会,从巴黎到里昂,当然是乘火车,为了深入法国东部的田园诗里,看各色的群,或黄或黑,或白底而花斑,嚼不尽草原缓坡上远连天涯的芳草萋萋。陌生的城镇,点名一般地换着站牌。小村更一现即逝,总有白杨或青枫排列于乡道,掩映着粉墙红顶的村舍,衬以教堂的细瘦尖塔,那么秀气地针着远天。席思礼、毕沙洛,在初秋的风里吹弄着牧笛吗?那年法国刚通了东南线的电气快车,叫做Le TGV(Train a Grande Vitesse),时速三百八十公里,在报上大事宣扬。回程时,法国笔会招待我们坐上这骄红的电鳗;由于座位是前后相对,我一路竟倒骑着长鳗进入巴黎。在车上也不觉得怎么“风驰电掣”,颇感不过如此。今年初夏和纪刚、王蓝、健昭、杨牧一行,从东京坐子弹车射去见都,也只觉其“稳健”而已。车到半途,天色渐昧,正吃着鳗鱼佐饭的日本便当,吞着苦涩的札幌啤酒,车厢里忽然起了骚动,惊叹不绝。在邻客的探首指点之下,讶见富士山的雪顶白矗晚空,明知其为真实,却影影绰绰,一片可怪的幻象。车行极快,不到三五分钟,那一影淡白早已被近丘所这。那样快的变动,敢说浮世绘的画师,戴笠跨剑的武士,都不曾见过。

    台湾中南部的大学常请台北的教授前往兼课,许多朋友不免每星期南下台中、台南或高雄。从前龚定囗奔波于北京与杭州之间,柳亚子说他“北驾南舣到白头”。这些朋友在岛上南北奔波,看样子也会奔到白头,不过如今是在双轨之上,不是驾马舣舟。我常笑他们是演《双城记》,其实近十年来,自己在台北与香港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在台北,三十年来我一直以厦门街为家。现在的订洲街二十年前是一条窄轨铁路,小火车可通新店。当时年少,我曾在夜里踏着轨旁的碎石,鞋声轧轧地走回家去,有时索性走在轨道上,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的长梯。时常在冬日的深宵,诗写到一半,正独对天地之悠悠,寒颤的汽笛声会一路沿着小巷呜呜传来,凄清之中有其温婉,好像在说:全台北都睡了,我也要回站去了,你,还要独撑这倾斜的世界吗?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张继。而我,总还有一声汽笛。

    在香港,我的楼下是山,山下正是九广铁路的中途。从黎明到深夜,在阳台下滚滚辗过的客车、货车,至少有一百班。初来的时候,几乎每次听见车过,都不禁要想起铁轨另一头的那一片土地,简直像十指连心。十年下来,那样的节拍也已听惯,早成大寂静里的背景音乐,与山风海潮合成浑然一片的天籁了。那轮轨交磨的声音,远时哀沉,近时壮烈,清晨将我唤醒,深宵把我摇睡。已经潜入了我的脉搏,与我的呼吸相通。将来我回去台湾,最不惯的恐怕就是少了这金属的节奏,那就是真正的寂寞了。也许应该把它录下音来,用最敏感的机器,以备他日怀旧之需。附近有一条铁路,就似乎把住了人间的动脉,总是有情的。

    香港的火车电气化之后,大家坐在冷静如冰箱的车厢里,忽然又怀起古来,隐隐觉得从前的黑头老火车,曳着煤烟而且重重叹气的那种,古拙刚愎之中仍不失可亲的味道。在从前那种车上,总有小贩穿梭于过道,叫卖斋食与“凤爪”,更少不了的是报贩。普通票的车厢里,不分三教九流。男女老幼,都杂杂沓沓地坐在一起,有的默默看报,有的怔怔望海,有的瞌睡,有的啃爪,有的闲闲地聊天,有的激昂慷慨地痛论国是,但旁边的主妇并不理会,只顾得呵斥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要香港社会的样品,这里便是。周末的加班车上,更多广州近来的回乡客,一根扁担,就挑尽了大包小笼。此借此景,总令我想起杜米叶(Honors Daumier)的名画《三等车上》。只可惜香港没有产生自己的杜米叶,而电气化后的明净车厢里,从前那些汗气、土气的乘客,似乎一下子都不见了,小贩子们也绝迹于月台。我深深怀念那个摩肩抵肘的时代。站在今日画了黄线的整洁月台上,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记起了从前那一声汽笛长啸。

    写火车的诗很多,我自己都写过不少。我甚至译过好几首这样的诗,却最喜欢土耳其诗人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的这首: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一九八四年五月

追问:

空山灵雨
  许地山
  [空山灵雨]

  《空山灵雨》是许地山早期的小品散文集,阐扬平民主义。其小品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宗教色彩。
  这一时期,他把文学看作“济世救人”的工作,致力于人生观的探讨。其友沈从文曾称《空山灵雨》为“妻子文学”,因为集中四分之一的文章出现妻子或隐藏妻子的形象。虽以闺房情趣,妻子的形象不过是许地山借此阐明佛理,以使读者得到智慧罢了。此时的许地山,处于人道主义与佛教思想的矛盾中。他曾想用佛教的观点使世人从痛苦中得到解脱,而现实的一再打击使他作为凡人的一面终于觉醒。反映在《空山灵雨》中,是“花花相对,叶叶相当”的七宝池上,人间爱欲与庄严佛法的交锋。
  迷路

  周末,又买了一千多元的衣服,因为上个月的信用卡还没还清,所以暂时收敛一些,见好就收。朋友说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吧,于是去了二年前常去,而现在已经很久没去的一个餐厅,在梅陇镇伊势丹对面。重新装修过了,所以,从前的感觉再也没有了。没有关系,应该是朝前看的,从前的感觉,我宁愿扔进废品箱。
  我们拎着大包小包冲进去,显得很突兀。幸而灯光昏暗。侍应也都很绅士,看得出都很训练有素。一个很有味道的老男人在唱smooth jazz,结束一曲,下面零零落落的一些掌声,老男人很绅士得用上海话说:谢谢大家。
  旁边一桌,一个老妇人在写着什么,侧眼,好像是一些五线谱。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啊,我肃然起敬。
  和朋友很久没有这样坐下来聊了,一直很忙,忙得脑子总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这样的我,是不是有天会提前进入老年痴呆。曾经也很痛苦得挣扎过,工作不应当这样累的,生活除了工作应该还有很多内容。但当我看见美丽的衣服,鞋子,化妆品时,我又不能理直气壮得舍得这一切。我喜欢美好的东西,所以我需要钱,所以我必须工作。生活有时真是让人清高不起来。
  我看到很多朋友像我一样,七十年代生人,一半传统一半叛逆的矛盾,我们很想为自己而活,但传统教育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太深,我们不能让身边的人失望。痛苦有时到了最后,也就麻木了。还有什么能让我们疯狂得大笑?还有谁会为了爱谁能拼得一生休?还有什么还能让我们执着得坚定不移?
  我似乎预计得到我将来的路,没有阳光灿烂,只有云淡风清。
  一杯白水般的人生......
  闲

  赋闲两月,却一事无成,如今又要上班了,不免有些耿耿。唯一有些收获,读了些平日无暇读的书。却也是雁过寒潭,雁去潭不留影。没有刻意记其中的内容,为下一次无所事事时还能专心专意。

  也把当初的一些音乐整理成册,在网上有时遇见朋友,心血来潮,也传予他们,然后聊聊各自对这音乐的感觉。权当午后偷懒时的寥寥。

  那日,脑中突然出现: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偷笑,从前信,如今,不再信。偶记起那年,那腼腆的男生写予我的一封信,只字片语,只是聊些俗事,看罢,从信封内又滑落一叶,杏树的叶。男生在信的末尾写着,回宿舍的路上,这片叶落在他头发上,于是拣了,寄予我。一叶知秋,记得加衣。为这一句话,喜欢了六年。而今,想这段事故,真是笑煞,怎么有单纯到傻的人,如此执迷不悔的。而今,看妹妹作陶醉状聊男友的种种好,只想睡去。爱,若然分享的人多了,便不真切了。不真切了,也就不是自己的了。

  有些爱,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是浮光掠影。那只是寂寞的人之间的游戏,只有输或赢,没有恩情可言。“我爱你”三字本是千斤重,于现时,却鸿毛一落,不知落到何处人家。

  多年的枕边人受得起你这颗心吗?而你,也受得起他(她)的吗?

  http://sPAces.msn.com/members/thankgodness/ 评论

空山灵雨好看吗?
05.26:喔!這簡直是質的飛躍!可惜一如既往:爛尾了。(這部片的英文才該叫A touch of Zen吧!) 评论

空山灵雨好看吗?
画面当真好啊。不过单从剧情来说,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是不是有点刻意了。 评论

求《古剑奇谭》电视剧里所有歌的歌曲名。=
主题曲 ‘剑心’ , 片尾曲 ‘远方’ 评论

关键词: 电影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