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脱险>外国片,挺好看的。 追问:
关于抗日战争的片
6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取得胜利的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国电影则为这场艰难和胜利之战重要的纪录者和讴歌者之一。如果把中国的抗战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来看,并回顾一下整个世界范围内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抗战题材的电影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
纪录片:最早的抗战题材电影
和世界各国二战题材电影一样,中国最早出现抗战电影的是纪录片。1932年,日军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成为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翌年,上海众多电影制片公司相继推出了《十九路军抗日战史》、《上海抗战》、《上海浩劫记》、《暴日祸沪记》、《十九路军血战史》、《淞沪抗日将士追悼会》等多部表现这次抗战的纪录片以及故事片《上海之战》、《共赴国难》,成为中国抗日电影的先声。其中《十九路军抗日战史》还纪录了上海电影界演艺人员慰问第十九路军的感人情景,成为中国电影人参与抗战的生动纪录。而此时的欧洲,战争的发动者希特勒才刚刚上台,二战的阴云尚未在欧洲大陆上聚集。不过,由于当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对与日媾合仍抱有不少幻想,因此屡屡训令禁止拍摄关于抗战宣传的影片。一些为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所激励电影公司更多地只能以曲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日激情。其间拍摄的《恶邻》和《狼山喋血记》(1936)即为代表性作品。前者中的“恶邻”自然是隐喻日本侵略者,后者则是借助村民们同仇敌忾“打狼”的故事暗示人们应该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抗击外侮。而其后最值得一提的影片应该说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为背景的《风云儿女》。影片主人公之一在沉溺于爱情生活中觉醒,投奔了抗日前线。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充满了爱国和救亡的激情,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也可谓是中外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
七七事变:中国抗战电影题材分化
抗战电影的高潮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初步建立,中国抗战进入新的阶段。而由于中国此时已被战争分成了几个区域,与抗战题材有关的电影也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在国统区,抗击日寇侵略的场面直接成为电影的题材。1937年,费穆导演的《北战场精忠录》是第一部直接表现抗日战争的故事片,影片在故事情节中还插入了一些战场上的激战镜头,令观众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气氛。随后,《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和《八百壮士》同时于1938年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电影制片厂问世,成为中国抗战电影一次真正的热潮。其中的《八百壮士》根据“一二八”事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真实事件改编,尤其受到观众的欢迎。后来该片还在东南亚以及法国、瑞士的反侵略大会上上映,成为对中国抗战的极好宣传。在此期间,隶属于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名下的中国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一大批抗战题材的纪录片和少量动画片,其中还包括对八路军平型关战役的报道。而荷兰著名导演伊文斯来华拍摄的《四万万中国人民》和美国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来华拍摄的《中国的抗战》则意味着中国的抗战电影已经开始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电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八百壮士》虽然这些直接表现抗战内容的电影无疑是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主流,但已被日军占领的上海,一些陷入“孤岛”中的电影公司拍摄的借古喻今一批电影同样令人敬佩。《木兰从军》、《明末遗恨》、《葛嫩娘》、《岳飞尽忠报国》等影片以古喻今,成为侵略者铁蹄阴影下的抗战电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敌后的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事业也正是在抗战中建立起来的。其间成立的八路军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虽然由于战事和器材等原因,八路军电影团未能摄制故事片,但其拍摄的《延安和八路军》、《南泥湾》等纪录片则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生活和斗争的宝贵纪录。
国统区的抗战电影一直贯穿于八年抗战,并延续到抗战胜利之后。武汉陷落后,“中制”迁往重庆,先后拍摄了《保家乡》、《好丈夫》、《胜利进行曲》、《火的洗礼》、《塞上风云》、《日本间谍》、《气壮山河》、《血溅樱花》以及初期由香港摄制的《白云故乡》等抗战电影。史东山、应云卫、孙瑜、夏衍、阳翰笙、田汉、司徒慧敏等一批中国电影的著名人物都参加了这些电影的制作。另一家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的“中央电影制片场”则拍摄有《孤城喋血》、《中华儿女》、《长空万里》等影片。加上由同在重庆的西北影业公司拍摄的《风雪太行山》和《老百姓万岁》,抗战电影在中国达到了高潮。这些影片题材广泛,类型不同:从正面战场到沦陷区军民的斗争,从缅甸远征军的壮烈出击,到表现日军战俘的故事,从激烈的空战,到情节曲折的间谍疑案,基本上构成了一种“全景式”的战争题材电影。
抗战胜利:影片艺术成就突出
从战争电影的一般规律来看,战后才往往是战争电影真正的高潮。而中国随后爆发的内战则使这一高潮出现了顺延并在内容上出现了某种“中断”。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区重要的影片有金山导演的反映东北人民抗战生活的《松花江上》、史东山表现抗敌宣传队及大后方生活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均为1947)以及郑君里表现敌占区生活的《丽人行》(1949)等。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拍摄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才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抗战的内容则转向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斗争。1949年,凌子风导演了根据抗联“八女投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抗战题材影片《中华女儿》。影片于翌年在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自由斗争奖”,因此,它不但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影片。另一部同样以“写实”为特点的影片是沙蒙导演的《赵一曼》(1950),主演石联星则因此片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女演员。
《平原游击队》剧照此后的抗日题材电影不但数量众多,且艺术成就突出,成为新中国以表现新主人公“工农兵”为主的银幕上一批重要的代表作品,其中多部都成为那一时期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同时,这些抗日题材影片在风格和样式上也逐渐超越了仅仅“写实”,而更加充满了传奇色彩。像苏里、武兆堤导演的《平原游击队》(1955)和崔嵬导演的《小兵张嘎》(1963),以及《鸡毛信》(1954)《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6)、《古刹钟声》(1958)《扑不灭的火焰》、《回民支队》、《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均为1959)、《苦菜花》(1963)、《独立大队》(1964)、《节振国》(1965)等等,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深为观众喜闻乐见。这些片中的人物无论正面还是反面,绝大多数都成为新中国银幕上的经典形象。由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主要是敌后游击战争和地下斗争,这些电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上面那些表现游击队神出鬼没传奇英雄的影片;另一类则是如《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51号兵站》(1961)《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表现与日寇敌特进行地下斗争的电影,而其中同样充满了令人感到神奇的色彩。这里特别应该提到的还有八一厂拍摄的两部抗日影片《地雷战》(1962)和《地道战》(1965)。它们不但记述了我党领导的敌后军民队与日寇的独特战法,而且再后来的“文革”期间唯一能够放映的“三战”(含《南征北战》)电影中,就占据了其中的两部。特别是《地道战》原本是做为军教片拍摄,后来竟成为中国观众最多的故事片,高达12亿人次,确实是一个电影史上的奇迹。
当代电影中的抗战题材作品
《晚钟》剧照当代中国电影中涉及抗日题材的影片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同样不容低估。李俊拍摄的《归心似箭》(1979)表现的是负伤的抗联战士一段战场外的经历,却是新时期之始拨乱反正,充满人情味和人性意味的战争题材影片。其后崛起于中国影坛的第五代导演们的处女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喋血黑谷》都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为背景,其在电影影像语言和内容上的反叛和创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令人惊讶的是,其后几部涉及抗日战争的影片几乎都是由第五代导演拍摄的。吴子牛先后拍摄了《南京大屠杀》(1995)和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晚钟》(1988)。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1987)更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的作品。而与第五代导演的抗战题材电影大多以我党所领导的抗战为内容不同,其时,第四代导演杨光远和李前宽、肖桂云夫妇所拍摄的《血战台儿庄》(1986)和《七七事变》(1995)则都是描写国民党与日寇正面作战的影片。尤其是《血战台儿庄》所描写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对日军的一次大捷,片中对中国军人浴血奋战场面的描绘和视死如归精神的刻画在海外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抗战电影的历史在这里终于画上了一个颇为圆满的圆。
评论四人帮照片和资料
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五一.六通知开始,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中间经历了10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全局性的“左”倾严重错误始终占支配地位。正因如此,“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是当时的称呼,实际上它根本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或文化革命,而只是破坏了中国社会主义以展进程的一场长时间的内乱。
“四人帮”由来:
1974年7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批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搞帮派活动,第一次提出“四人帮”问题。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召集在北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谈话,强调要搞马列主义,要团结,要光明正大,再次批评“四人帮”。此后,人们就把王、张、江、姚四人称为“四人帮”。 评论
中国有几代导演?他们生活在哪个年代? 他们的代表作都是什么?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但两人相比,郑正秋比张石川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张石川的制片方针是“处处惟兴趣是尚”,郑正秋则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的影片故事性强,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特别是后期的《姐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赏,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该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创下连映60天的记录。
第二代导演--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
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第二代导演是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开始电影创作的,他们遵循反帝反封建的制片路线,追随时代前进步伐,贴近社会生活,摄制了一大批表现工人、农民、妇女和知识分子生活和斗争的影片。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可以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蔡楚生(1906年—1965年),广东潮阳人,参与了27部影片的创作,
其中任编导的有10部,被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1933年的《都市的早晨》是他的成名作,其代表作有:《新女性》、《迷途的羔羊》、《孤岛天堂》、《前程万里》、《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分别创造了当时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使中国电影首次享誉国际影坛。蔡楚生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刻画细腻入微,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建国后拍摄的《南海潮》,曾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
郑君里(1911年—1969年),原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演员、导
演、电影理论家。1930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曾在《大路》、《迷途的羔羊》等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后与蔡楚生合导《一江春水向东流》,独立导演《乌鸦与麻雀》、《枯木逢春》、《林则徐》、《聂耳》。《枯木逢春》体现了他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上不懈的进取精神。而《林则徐》、《聂耳》则达到了当时传记片艺术创作的高峰。长期以来,他还致力于电影、戏剧的翻译和著述。1936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电影史著作《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论著有《角色的诞生》、《画外音》等,译著有《演讲六技》、《演员自我修养》等。
费穆(1906年—1951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县。他擅长以生
动的细节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调动电影的各种元素为塑造人物服务。1933年,其导演处女作《城市之夜》公映,轰动上海滩。1935年,与罗明佑联合导演的《天伦》开创中国电影的两项第一:第一部从头至尾配上音乐的影片,第一部采用中国传统古乐和民间音乐的影片。1936年导演的《狼山喋血记》,被认为是国防电影的代表作。1947年,他执导了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代表作《小城之春》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电影化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孙瑜(1900年—1990年),曾留学美国,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
专业教育的电影艺术家。其影片借鉴西方戏剧结构和新颖的电影手法,重视镜头的美感和剪辑的流畅,被尊为“电影诗人”。中国最早使用升降机的导演,中国电影歌曲首创者。孙瑜编导的故事片有:《风流剑客》、《故都春梦》、《小玩意》、《大路》、《长空万里》和《火的洗礼》等;1951年因《武训传》遭到批判,后来又执导了《乘风破浪》、《鲁班的传说》和《秦娘美》。著有《孙瑜电影剧本选集》、《银海泛舟》。
汤晓丹(1910年—)出生于福建华安。1932年开始执导影片,是国
内最早一批拍有声商业片的导演。《白金龙》让邵氏公司一炮而红,其后的《糊涂外父》也十分卖座。他的商业片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制造出好的喜剧效果。《南征北战》(与成荫联合)、《红日》、《渡江侦察记》等知名主旋律影片是其代表作。1977年后,他又以极大的热情先后导演了《祖国啊,母亲》、《南昌起义》、《廖仲恺》等片,充分显示了他把握历史、处理大事件、塑造历史人物的艺术功力。他的影片遵循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故事性强,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观。2004年,他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生成就奖,是第二代导演中惟一健在的导演。
吴永刚(1907年—1982年),生于江苏吴县。1932年后参加影片《
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的拍摄工作。1934年编导处女作《神女》,一举成名。他一生共拍摄了27部影片,有《忠义之家》、《终身大事》、《迎春曲》等。1936年的国防影片《壮志凌云》,体现了团结抗敌的时代精神,使他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导演。解放后,他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表现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1961年,他接连拍摄了戏曲片《碧玉簪》和《尤三姐》,堪称戏曲电影的精品。1980年与吴贻弓合作的《巴山夜雨》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之作。吴永刚一生治学严谨,素以“艺贵真实”律己。在导演艺术上讲求质朴、真实,形成了独特的素描风格,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群像。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特殊历史时期,不管是进步电影还是
回避政治的商业片,都空前繁荣,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使上海变成了东方好莱坞。
第三代导演——春华秋实两辉煌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
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谢晋(1923年—
)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
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
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
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茧自缚》。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凌子风(1917年—1999年)原名凌颂强,生于北京,1948年开始执
导影片,主要作品:《中华儿女》(与翟强合作)、《光荣人家》、《陕北牧歌》、《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李四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中华儿女》展示了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1960年执导影片《红旗谱》,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文革结束后,凌子风艺术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把自己的创作视角集中到对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上,将老舍、沈从文、许地山、李劫人的作品接连推上银幕。《骆驼祥子》、《边城》、《春桃》和《狂》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构成了凌子风的创作特色。
谢铁骊(1925年—
)江苏淮阴人,从影五十余载,编导影片二十余部。代表作品:
《暴风骤雨》、《红楼梦》(系列片,共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湾,淡水湾》、《知音》、《大河奔流》、《包氏父子》、《月落玉长河》。其中,《暴风骤雨》、《早春二月》堪为新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谢铁骊把鸿篇巨制《红楼梦》分为六部搬上了银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再现了封建制度的挽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导演了《月落玉长河》、《天网》等优秀影片,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谢铁骊的导演艺术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颖脱俗的艺术魅力,能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缜密的情节结构、精细的人物刻画融会在一起。
崔嵬(1912年—1979年)原名崔景文,主演过《宋景诗》、《海魂》
、《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导演作品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上的红花》等。《小兵张嘎》最具特色的是运动长镜头的运用,当时西方的长镜头理论还没有传到中国,这种探索显得十分可贵。《青春之歌》像一首优美而激昂的长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崔嵬还先后导演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戏曲艺术片。他在传统的戏剧程式化表演中,融入对角色的体验因素,大大增加了原戏的感染力。
成荫(1917年—1984年)原名成蕴保,出生于山东曹县。一生共编
导20余部影片,以拍摄革命战争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著称。代表作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万水千山》、《拔哥的故事》(上下集)、《西安事变》等。《西安事变》标志着成荫导演艺术的高峰。成荫影片的显著特点是:着力于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把历史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起来,把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革命现实主义道路。
水华(1916年—1997年),早在30年代便投身左翼戏剧运动,1949
年后转入电影界任导演,共拍了7部故事片———《白毛女》、《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鸡毛信》、《伤逝》、《蓝色的花》,作品不多却部部精彩。他的成名作是《白毛女》,别具匠心的银幕显现,使原剧固有的民族特色更为鲜明生动。《林家铺子》是水华的颠峰之作,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
王苹(1916年—1990年),本名王光珍,出生于南京。作品有:《
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晚年又成功地执导了另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柳堡的故事》突破了以往表现战争题材只是描写战斗的框框,像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显示了导演的艺术胆识和追求。影片的音乐也十分优美,尤其是插曲《九九艳阳天》,直至今天仍四处传唱。
第四代导演——在夹缝中探索奋斗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
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谢飞,湖南宁乡人,1942年出生于延安,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
学院,是第四代导演中最有成就和有国际影响的导演之一。其代表作品有《我们的田野》、《湘女萧萧》、《本命年》、《香魂女》和《黑骏马》
等。教师职业是谢飞与其他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不同之一,也是他
的作品贯穿着严肃的哲理思考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他的电影受商业化倾向影响较少,娱乐因素很少,保持着一贯的严肃风格。谢飞电影的常见题材,是在大自然的慰藉下人性的复苏,人的心灵创伤和苦难的消解,生命意识和人格理想的重新振奋。谢飞电影中浓郁的民族意味和东方气质,正是他引起欧美电影界注目的原因之一。
吴贻弓,1938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导演系。1980年与第二代导演吴永刚联合执导《巴山夜雨》后开始独立导演生涯。主要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姐姐》、《少爷的磨难》、《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阙里人家》、《海之魂》等。《城南旧事》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难以企及的范本。吴贻弓继承先辈对诗的电影语言的探索成果,大量运用空镜头,使人物融入环境,环境渗透人物性格,营造气韵深远的意境。
黄蜀芹,1939年出生,广东番禺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代表作有《人·鬼·情》、《画魂》、《童年的朋友》、《青春万岁》、《嘿,弗兰克》、《我也有爸爸》等。黄蜀芹是一个不多产却力求完美的艺术家,女性的身份注定她与生俱来的关怀取向:书写女性,关怀女性。《人·鬼·情》以虚实结合的形式描绘一位戏曲女演员坎坷的一生,其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交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吴天明,1939年生于陕西三原,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后做场记、
副导演、导演、厂长。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以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深厚的文学造诣、对电影艺术经验的深厚积累、浓重的民族情感、强烈的艺术责任感,成就了吴天明电影质朴而凝重的独特风格。《人生》、《老井》真实再现了中国北方贫瘠山村的生活风貌;《首席执行官》让人感受到他对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祖国的热切关注,对发展、前进的渴望和企盼;《变脸》、《非常爱情》则是对在商业狂潮中依然涌动的人间真情的倾情颂歌。吴天明以深沉、饱含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手法去发现、弘扬美好的东西,在长期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浓郁的民族特色。
翟俊杰,1941年出生,河南开封人。1963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
表演系,1982年进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进修班学习。1986年执导影片《血战台儿庄》,是国内首次表现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影片强调在纪实的风格中塑造出血肉兼备的人物,在战争影片史上取得了艺术的突破。1988年,他编导并出演了影片《共和国不会忘记》。1989年,《大决战》摄制组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翟俊杰担任第五摄制组导演,真实地再现了决战之际国民党统帅部的情景特别是蒋介石的形象,再次证明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在第四代导演中,翟俊杰擅长导演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代表作有《大决战·辽沈战役》(上下)、《大决战·平津战役》(上下)、《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金沙水拍》、《长征》等。
第五代是文革之后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为主体的导演
有张艺谋 田壮壮 陈凯歌
张艺谋
<<一个都不能少>>
<<红高梁>>
<<大红灯笼高高挂>>
<<活着>>
<<菊豆>>
<<我的父亲母亲>>
<<秋菊打官司>>
陈凯歌
<<黄土地>>
<<霸王别姬>>
田壮壮
<<我们的角落>>
<<盗马贼>>
吴子牛
<<晚钟>>
<<天下粮仓>>
黄建新
<<黑炮事件>>
<<轮回>>
第六代一般指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后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中戏等高校 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青年导演
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作:贾樟柯《小武》,娄烨《苏州河》,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张元《看上去很美》
第七代还未形成
请分别对“四人帮”人员进行评价
四人帮人员介绍 江青(1914~1991.5.14.)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东关街,取名李进孩,乳名二妮。祖父李纯海,父李德文,母李栾氏。1921年夏,考入山东省诸城女子学堂。入学时,学监薛登焕为其改名为李云鹤。 1926年,因侮辱修身老师,被学校开除。同年,父亲李德文病故,母亲带她到天津同父异母姐姐家暂住。 1926~1928年,在天津闲居,曾在天津英美烟草公司烟厂当童工三个月。开始爱上京戏,萌生了当演员的念头。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杀害,李云鹤于姐夫王克铭调防前离开天津市,到济南投奔堂叔李子明。 1929年夏,考入赵太侔与王泊生创办的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学习戏剧表演。 1931年春,因经费困难,韩复榘下令解散实验剧院。李云鹤随王泊生到北平参加晦鸣剧社,演出京剧折子戏,因失败返回济南。 1931年5月,在济南与裴明伦结婚。 1931年7月,与裴明伦离异,到青岛投奔赵太侔。 1931年7月~1933年4月,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并同时半工半读。与俞启威(黄敬)相识、相恋、同居。 1933年2月,由俞启威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4月,俞启威在青岛被捕。下旬,李云鹤经赵太侔的夫人、俞启威的胞姐俞珊介绍,前往上海,由此失掉组织关系。 1933年5月,由田汉之弟田洪介绍,到上海大厦大学做旁听生,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活动,引起左翼教联注意。 1933年7月,由田汉及其弟田源介绍,到陶行知所办晨更工学团工作,化名李鹤,在沪西郊区小学任代课老师。俞启威出狱后曾来探望。 1933年9月,在纪念“九一八”两周年时,参加演出话剧《婴儿杀戮》。此剧演出费用由陶行知先生资助。 1933年10月,由陈企霞、王东放介绍,在左翼教联参加共青团,成为左翼教联正式盟员。 1933年10月,参加左翼剧联的业余话剧团体,演出《锁着的箱子》。经同学魏鹤龄介绍,认识了赵丹、顾而已、郑君里等影剧界人士。 1934年元旦,参加拓声剧社,演出话剧《天外》。 1934年9月,与共青团交通员阿乐在兆丰公园接头后,在曹家渡被捕入狱。 1934年12月,经教联求保获释。 1935年1月,到北平与俞启威同居。 1935年3月,回到上海,进入电通影业公司,并参加左翼剧联的业余剧人剧社的演出,改名蓝苹。 1935年6月,在上海演出话剧《娜拉》,受到好评,结识崔万秋,并与之来往频繁。 1935年,在“电通”参加影片《自由神》及《都市风光》的拍摄,除任配角外,兼任美工助理、场记。 1935年9月,与“电通”同事、影评人唐纳相爱同居。 1936年3月,组织“三八”节游艺活动。 1936年4月,在杭州六和塔下,由沈钧儒证婚,蓝苹与唐纳、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与杜小鹃同时举行集体结婚仪式。参加者还有郑君里、李清以及摄影师马永华。 1936年6月,谎称母病,离开上海到天津找黄敬(即俞启威)。 1936年7月,唐纳在济南第一次自杀,获救。 1936年7月,蓝苹与唐纳双双回沪。蓝苹加入联华影片公司。 1936年7月,参加演出费穆导演的影片《狼山喋血记》,扮演片中刘三之妻。在《联华交响曲》组片之一《两毛钱》中饰一女佣。 1936年8月,与王莹在“业余剧人”中争演《赛金花》。 1936年9月,金山、王莹等组建四十年代剧社,10月公演《赛金花》。 1936年9月,与章泯开始相爱。 1936年12月,“业余剧人”排演《大雷雨》,章泯导演,蓝苹饰女主角卡特琳娜,1937年2月公演。 1937年2月,蔡楚生导演的影片《王老五》开机,蓝苹饰王老五之妻。 1937年5月,《大雷雨》第二次公演。5月30日,唐纳第二次自杀,获救。 1937年6月,章泯与其妻肖琨协议离婚,与蓝苹正式同居。 1937年6月,被联华影片公司解聘。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中旬,离开上海,奔赴延安,章泯与葛一虹相送。 1938年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居。 1991年5月14日凌晨在北京自杀身亡。 姚文元(1931~2005.12.23.)浙江诸暨人。大学毕业后从事宣传文化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卢湾区团工委、中共卢湾区委宣传部、上海《解放日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1965年11月在江青、张春桥授意、组织下,炮制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制造舆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起,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员。1967年初,伙同张春桥、王洪文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刮起夺权风。此后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中共中央组织宣传组成员。他积极参与江青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是江青反革命集团核心人物之一。1974年至1975年,他利用“批林批孔”指挥写作班子著文诬蔑重新出来工作的大批领导干部,掀起批“周公”运动,企图打倒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76年又同江青、张春桥、王洪文一起,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6年10月6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被隔离审查。1977年7月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他的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姚文元因患糖尿病,于2005年12月23日病亡。 王洪文(1935~1992 .8.3.) 吉林长春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复员以后到上海入第十七棉纺织厂当保全工人。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第十七棉纺织厂保卫科任干事。1966年乘“文化大革命”之机,发起组织“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当上司令。同年11月制造卧轨拦车的上海“安亭事件”,要挟中共上海市委。随后纠集打手大搞打、砸、抢、批斗老干部,制造武斗。1967年初,勾结张春桥、姚文元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刮起夺权风。组织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当上副主任,并任国棉十七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8年中共上海市委重新成立,任第三书记,后兼任上海市工代会主任、上海市总工会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委员。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73年8月在中共十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副主席。同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他积极参与江青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成为江青反革命集团核心人物之一。1974年至1975年,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借批林批孔运动大肆攻击周恩来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反对周恩来组阁、反对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企图取而代之。随后积极参与镇压北京天安门四五群众运动。不久亲自到上海建立由他直接控制的帮派武装,预谋策动上海暴乱。1976年10月7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被拘禁审查。1977年7月经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他的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2年8月3日在北京病亡。 张春桥(1917~2005 .4.21.) 山东巨野人。1931年至1934年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33年春参与发起成立华蒂社,成为国民党复兴社的外围组织。1935年5月到上海,从事文化写作,曾撰文指责过鲁迅。其间曾同国民党中统特务有过联系。1937年9月返回济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到达延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隐瞒个人加入反动组织的历史。此后从事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曾在晋察冀解放区先后担任《晋察冀日报》和《石门日报》主编。1949年随军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立后,历任上海《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上海市委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1958年发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一文,宣传“左倾”思想。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时起,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67年初伙同姚文元、王洪文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刮起夺权风。此后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等职。1975年1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被选为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伙同江青等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疯狂地进行夺取党和国家领导权的活动,煽动打倒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挑动武斗,残酷迫害老干部,制造一系列冤假错案,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1977年7月经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被永远开除党籍,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3年1月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剥夺政治权力终身不变。2005年4月21日病亡。 评论
有没有什么书籍或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清朝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的?
去图书馆看看吧,我觉得电影大部分都不真实,劝你还是问问图书管理员!我不敢误道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