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后,好像只有电影 补充:
末代皇后婉容到底有没有跟人私通?
溥仪与婉容关系的彻底破裂是1935年发生了婉容与溥仪的随侍发生暧昧关系而致怀孕的事情。溥仪遭到"御用挂"吉冈安植的训斥,婉容也为此遭到溥仪的暴打,婉容在精神空虚中投入了侍卫李越亭怀抱中。这件事激怒了溥仪,私生的孩子被烧死后,她精神失常。但溥仪仍然认为这是婉容不可饶恕的过错,从此将她打入冷宫。以下是溥仪最后的妻子李淑贤对此事的回忆:
"溥仪与文绣离婚之后,渐渐也对婉容有了反感。一来是,文绣离婚是婉容'逼'的;二来是,婉容不学好,抽大烟上了瘾,而且愈来愈厉害。婉容自觉生活无望,走上颓废的道路。现在,差不多人都知道婉容曾与一个'听差'有染。可我跟溥仪谈恋爱的时候,溥仪对此开始闭口不谈,就是我问起时,他也极力回避。后来,我跟溥仪一次恋爱小风波之后,他为了哄我,才跟我细说起了婉容与那个'听差'勾搭的前因后果。
"在'满洲国'的时候,婉容因为时常跟一个姓李的'听差'接触,一来二去,就产生了感情。为避人耳目,两人很少当面说话,大多数是通过婉容屋里伺候她的一个老妈子来相互递信儿。"
"那个姓李的,在溥仪面前很'红',极得溥仪的信任。过了许久,一个佣人向溥仪告发了这件内廷的丑事,在此前后宫中也有风闻,但溥仪不太相信。谁料到,婉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纸里包不住火,但婉容就是不讲是谁的孩子?
"直到婉容与姓李的偷偷传递条子,被佣人悄悄送到溥仪面前时,他这才相信这是真的。原来,婉容跟那个姓李的听差虽然当面不怎么说话,只要他一到婉容的屋里,两人就以传条子的方式来确定时间约会。"
"据溥仪说,他拿到婉容看过的条子后,没有吭声。当夜,婉容与情人约会的时候,被事先预谋好的溥仪和心腹当场抓住。……对于分娩下的孩子,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溥仪对我讲述的是这样的:分娩的时候,婉容身边没有任何医生。只是在保姆的帮助下,生下来的。这个孩子生下之后,当时就死了。溥仪立即叫人把孩尤拥铰永铩"
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婉容的精神受了刺激,仅仅两年的时间,昔日如花似玉的婉容竟成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她已经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她已经不懂得梳洗打扮,整天喜怒无常。惟有一个习惯还保留着,就是每天还要吸鸦片。打这儿以后,抽大烟抽得更厉害了。其实早年在北京的皇 宫里时,婉容就抽大烟。开始时,是溥仪主张她抽的,因为婉容性生活不正常,每到月经来时就痛经,有时候患头痛病。溥仪又没性能力,就让她抽大烟。一是治肚子疼;二是想以此来麻醉她。一来二去,婉容抽上了瘾,愈抽瘾愈大,一直抽到两腿发软。在伪满洲国后期,婉容因长期躺着不动抽大烟,几乎走路都很困难。
婉容被关在屋子里与外界隔离起来,失去了往日优雅的仪态,变得蓬头垢面,溥仪不许任何人看望她。她病得最严重时两腿已不能下地走路。由于长久关在房子里,本来就有目疾的婉容,眼睛更见不得光亮,要用扇子遮着从扇子骨的缝隙中看人。她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每逢这时,她就哭着骂她的父亲荣源,骂他为了自己要当国丈而断送了女儿的一生。自从婉容精神失常之后,家里的人在北京给溥仪找了一个叫谭玉龄的中学生。溥仪跟谭玉龄结婚七年,直到谭玉龄被日本人害死,婉容始终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照民国廿六年溥仪之妹给溥仪的信中所说,婉容因吸毒之故,面容已变得甚为丑陋,所照的照片亦藏起来不肯给人看见。
婉容是旗人中闻名遐迩的美人,她相貌姣好、身材出众、仪态不凡。而文绣不仅相貌平平,而且生性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生活中,婉容一直百般刁难文绣,文绣是平民出身,母亲是个洗衣服的,所以她的生活方式和婉容相差很大,太监们对文绣也不尊重。到了天津后,婉容更是天天和溥仪打马球,出去游玩,文绣感到无趣、压抑。而且文绣和溥仪只有夫妻之名,结婚九年,淑妃文绣都未与溥仪同居一次,又备受婉容皇 后的欺凌,由于孤苦难挨,不堪忍受,毅然与溥仪诉之法律,决然离婚,掀起一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妃子与皇 帝打离婚的风波。本来,皇权至高无上,皇 后嫔妃可废可贬可处死,离婚是不允许的事。然而,皇权已经落地,时代已经不同,溥仪终于答应妥协,签上离婚和约。为了顾及皇 帝的面子,以示权威犹存,溥仪以皇 帝身份又传谕一道,曰:淑妃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放归母家居住省愆,钦此。"这些文字只能装点一下门面,一旦离婚,溥仪还有什么权力来限制文绣?离婚后,文绣并未回到母家,而是将获得的生活费用来办了一所学校。她没有再嫁,而是亲自任教,把身心全部献给了孩子。史料记载,文绣在和溥仪离婚后一直有恋人,但永远不得再嫁人"的压迫,一直也没有结婚,直到1950年,她才得以解脱,和一位前国民党的军需官刘振东结了婚。但婚后没多久,她的丈夫就因病去世了,文绣也在1953年因心肌梗塞结束了凄苦而颠沛流离的一生。
1946年,随着日本人的投降,撇下了一大群的皇亲国戚,溥仪这个儿皇 帝也仓皇出逃了。剩下的人只好另想办法。11月份,天气渐冷,这一行人由大栗子沟迁至临江县城住下来。不久,临江解放,他们又随着解放军从临江转到通化,经过八个月颠簸流离的生活,于1946年4月又回到了长春。这时,婉容的身体更加虚弱,多亏福贵人李玉琴的同情和照应,才使这位遍尝世态炎凉的昔日皇 后得到了一些人际间的温暖。但是,由于战争的动荡,解放军难以再带着这么多皇族眷属行军作战,所以让他们自谋出路,于是人们先后离去,连关心过婉容的李玉琴也要走了。李玉琴事后曾回忆说:"当时她看我来请安,就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握住我。我悲痛难忍,泪流满面。她眼光露出惊慌焦急的样子,嘴里发出两声'呵!呵!'带哭腔的凄凉声音,含混不清地说了一句什么。她也流泪了!……我给婉容扯平衣服,盖好被,摸摸她枯瘦如柴的手。她转过脸来看看我,一脸的痛苦表情。很快又变成冷淡的样子,又转过脸去.其实,婉容在长春有不少亲友,他们靠国戚的身份曾经得到过那么多的荣华富贵,但这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接她走。后来,解放军撤出长春,只得带着婉容一起走了。不久,婉容病死在敦化,享年41岁。
1962年,三十八岁的李淑贤嫁给了五十七岁被改造成公民的中国末代皇 帝溥仪。溥仪于1967年去世,李淑贤于1997年去世。在李淑贤生命的最后两年,记者胡敏英成为她的知心朋友。她毫无保留地向记者吐露了他们的婚姻生活。
"溥仪原来有生理残疾。新婚之夜,我在悄悄期待中看着丈夫一声不吭地陪着我默默独眠。多少个夜晚过去了,可夫妻生活在我们之间竟一次也没有过,我渐渐生出了一种无以名状的烦恼。每到入夜,只要一听到丈夫那震耳的呼噜声,就更加难以入睡……
"有一天,我突然从护士那里得知:丈夫原来是有生理残疾!得知这一情况时,真如五雷轰顶!我哭着去找媒人,媒人也十分震惊,万分后悔地说:'哎!本来是为了做件好事,可这不是把你坑了么?'
"回到家里,溥仪向我长跪不起,仰头含泪哀求道:'别离开我!你就是找男朋友我也不嫌。'我看到昔日皇权至上、九五之尊的'皇 帝',此刻竟这副模样,既心疼又好笑,赶紧说:'快起来吧!'可溥仪就是不起,一定要我亲口答应不离开他!我是多么盼望能有个可爱的孩子,多么渴望能做个母亲呀!忍不住将委屈的眼泪一滴滴撒在了溥仪的脸上,哽咽着默默扶起了下跪的丈夫,告诉他今生今世不分离!……后来我才知道,都是因为溥仪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才造成当年宫中淑妃文秀闹离婚,婉容皇 后与人私 通。"
关于婉容在《清史稿》里只有一句记载:"宣统皇 后,郭博勒氏,管内务府大臣荣源女。逊位后,岁壬戌,册立为皇 后。"
婉容作为一个女人,面对一座沉闷的皇 宫,内心是何等凄苦!
抽大烟私通行为放纵?末代“国舅”为婉容讨公道
一直以来,影视剧中末代皇后婉容的形象是和“抽大烟、行为放纵、与溥仪的侍卫私通……”这样的字句联系在一起的。《甘肃青年报》刊登的《中国末代皇后——婉容》的文章不仅也是如此描述,还将该文的作者署名为“郭布罗” 婉容同父异母的弟弟 。日前,郭布罗以自己姓名权及婉容的名誉权、肖像权被侵犯为由,将该报社告到朝阳区法院,要求精神损害赔偿30万元。
“这是冒用我的名义登出来的!姐姐不是这样的人,这对婉容太不公平了!”昨天,93岁高龄的郭布罗·润麒老先生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他说,很多影视题材对婉容的塑造都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他要通过法律途径为姐姐恢复名誉。
批驳报道
婉容没有越轨行为
郭老先生退休后,担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郭布罗被特批以行医为生。满头白发的郭布罗老先生思维非常清晰,连电脑、数码相机这些新式玩意他都会摆弄,目前他最气愤和伤心的事情便是对婉容不公正的评价。他已经全权委托高仲律师和黎园女士处理有关婉容被侵权事件。
据郭老先生说,今年5月中旬,他的朋友看到报纸后,律师立刻给报社发去邮件,指出对方的侵权行为。对方很快回复说,文章是从网上转载的,但署名错误确实是他们工作上的失误。“报社后来登门致歉,表示回去考虑5万元赔偿金的事,后来再也没了音讯。”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先生决定起诉。
郭老先生指出,这篇文章有三个严重侵权的地方:一是配有婉容的四张照片未经许可随意使用,侵犯了婉容的肖像权;二是他从未委托任何人写过这篇文章,而署名却是他自己,侵犯了他的姓名权;三是文中写道:婉容越来越放纵自己,她狂躁易怒,她嗜毒成瘾,她甚至与溥仪身边的侍卫私通……郭老说:“婉容根本不是这样的人,这是对她的恶意诋毁和侮辱!”
律师高仲说,曾给婉容当过钢琴老师的现居香港的崔慧梅女士也写文章给香港媒体,为婉容喊冤。她在文章中用人格保证,婉容没有半点越轨行为。她和其他宫女、太监陪婉容睡过多年。如果真有其事,婉容身边的宫女、太监都要受处罚。“我们不说你写得不对,那请你拿出这样写的根据来。退一万步说,假如这些都是事实,那也是婉容的个人隐私,不应该随意披露。”高律师说,他们随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起诉其他媒体。“老人曾多次对媒体说过有关婉容私通等事情根本不存在,然而没有得到回应。因为年事已高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原因,他选择了默默忍受。现在到了该为婉容‘正名’的时候。”
追问:法国末代皇后 玛丽 安东尼 的生平及事迹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又译:玛利亚·泰丽沙)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 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 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很可能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事亦见于斯蒂芬·茨威格传记小说《断头王后》中。)其实,法国革命时期的死刑犯会被绑起来,堵上嘴,玛丽也不应例外。
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奥地利和法国签订了一个新的和平条约,这使得从1494年开始的间歇性的战争有希望结束。 路易十五的继承人是他的孙子路易-奥古斯特,计划中, 他应该与玛丽亚·泰丽沙女王的其中一个女儿结婚。最初订的人选是玛丽的第八个姐姐,约翰娜。但在1762年,约翰娜死于天花,玛丽·安托瓦内特便成了下个人选。如上文所说,1766年法国王室正式提出求婚,并得到应允。
其实,不光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她的姐姐们也都成为这场政治游戏的棋子,先后与欧洲各个皇族结成了联姻。四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嫁给了未来的荷兰总督,六姐玛丽亚·阿玛丽亚与帕尔马公爵结婚,玛丽·安托瓦内特最要好的十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那不勒斯王国国王费迪南结婚。
当玛丽亚·泰利沙女王问预言家她的女儿在法国是否会幸福,他回答:“有十字架来保证。”
1770年4月,还没有过15岁生日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离开了维也纳,踏上和亲之旅。 女王对她呜咽的女儿的告别词是:“别了, 我最亲爱的孩子。 要对法国人民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当然,这是假的,她说的应该是:“别了,我最亲爱的孩子。 要对法国王子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图为路易十六全身像(油画) 而事实上,这场婚姻难说幸与不幸。路易十六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反应迟钝,但同时又十分温柔善良,宽厚仁慈。他体型臃肿,与路易十五年轻时相比,恐怕谈不 上英俊(参考图片为路易十六肖像画)。而且据说他早年在夫妻生活方面有些问题,这一流言当时流传甚广,究竟是真是假则不可知。但反应迟缓,缺乏情趣,这是 事实。他喜欢冶铁、造锁、打猎,而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值豆蔻年华,喜欢的是狂欢、时装、舞蹈、音乐、艺术。同时,她应该也与一般少女一样,有一份对感情的 渴望。面对这样一位丈夫,她内心是否满意,后人虽不可妄揣,但将心比心,我们却也不难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
即便如此,这场婚姻从头到尾,他们都是非常和睦的,夫妇间并没有爆发过什么激烈冲突。而且当时的法国也对这位”最美丽的奥地利公主“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热情和欢迎。
两位年轻王族的婚礼究竟是怎样的排场,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是一场罕见的奢华盛宴。 奥地利与法国的王室为表示双方联姻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期许(同时也可能有炫耀国力的意思),不惜砸下重金,务求婚礼尽善尽美。所有法国的王族都来迎接这位小 公主,且只有真正的名门望族才有资格参加婚礼。
1770年5月16日,法国凡尔赛宫,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式成为法兰西王太子妃。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五因为感染了天花而晏驾,路易十六即位,而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王后。身为王后的玛丽
此时才刚刚19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有着太重太重的责任和压力要面对。要与比她年长的贵族夫人们应对,懂得在这奢华浮靡的凡尔赛宫生存,要适应奥地利与法国政治间的勾心斗角,要正确运用王后的权利,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对直率热情的她的确是一个重大考验。
当然,实际上这些对这位年轻的王后来说统统都不是问题。她天生直率,而且根本懒得思考。对不喜 欢的人,哪怕对方再尊贵,她也不愿给好脸色(例如路易十五的情妇,权倾一时的杜芭丽夫人,据说就受足了玛丽的漠视和轻蔑)。政治家之间的勾心斗角她根本连 问都不问,压根不关心。做不该做的事情一向是她的爱好,破坏王室规矩让她乐在其中。
至于王后的权利,她则用来满足她豪奢极侈的欲望。无数昂贵的宝石、时装汇集入她的宫殿,奢华的时尚风气在她的带领下席卷法兰西的贵族生活圈。之前由蓬帕杜夫人倡导的洛可可艺术风格也在玛丽王后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地流行着(如参考图片,这夸张的绸缎裙子充分体现了当时洛可可式的服装艺术,以及玛丽本人的奢侈)。邀请与她合得来的贵族们参加彻夜的豪赌、狂欢、舞会时,她最为开心。
每当有什么异想天开的新念头,她就象个孩子般撒娇发嗲,大哭大闹,逼丈夫为她实现。而且经常是 管用的。懦弱又容易心软的路易十六,根本无法辖制这位娇蛮的小王后。他对她提建议,婉转地提醒她注意不要太出格,她都充耳不闻。而他又不是那种能拿出国王 威严,声色俱厉地批评对方的人。
于是,惊人的钱财就在她一次又一次的寻欢作乐中耗费掉了。其中最耗钱的一项,可能是再度修建小 特里亚农宫——这座宫殿是路易十六送给王后的礼物,而王后则用无穷的创意,使之更加富有情趣。后来根据统计,前后花在这座宫殿上的钱大概是七十六万六千法 郎!在当时的法国,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在放纵挥霍的同时,她疏远了那些真正对她有帮助的人们,反而亲近那些热衷享乐的年轻人,并不断用王后的权利为其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其中有一位波利纳夫人,通过哄骗王后而使得她的家族甚至远亲、朋友都沾到好处,法国国库一年为波利纳家族所支出的金额竟高达五十万!
当然,在这些人当中也有欣赏玛丽的性格,而愿意与她交往的“真正的朋友”。例如温柔善感的郎巴尔夫人,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玛丽被当做囚徒监禁,郎巴尔夫人不顾自身安全,仍坚定地站在玛丽这边,试图帮助她,以至于自己惨遭横死。
另外一个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是阿尔塞德·费森(又译:菲尔逊),一位 瑞典贵族。据说他们俩是在玛丽16岁时,一场化妆舞会中相识。当时玛丽还是太子妃,依照规定,她不可随便外出,但她偏偏出现在那里。菲尔逊相貌英俊不凡, 谈吐幽默风趣、机智迷人,同时兼具政治天才,还可以带兵打仗。多才多艺又深具领导能力的菲尔逊让玛丽深深着迷,并使她与他之间发展出一段外遇。
玛丽·安托瓦内特奢靡轻浮的作风渐渐传开,由此便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项链事件”。虽然后来证明“项链事件”中玛丽王后是无辜的,却让她声望下跌。而且这时法国的民间正在酝酿一股反皇室的气氛,由于玛丽莽撞下令”处死主教“,她沦为众矢之的。
这个事件应该是1785年8月前后爆发出来的,当时玛丽·安托瓦内特29岁。珠宝商人从供应商那里弄来了一串昂贵的红宝石项链,款式笨拙,造型丑陋,雨果 形容说只配带在马脖子上(又有一说是钻石项链,设计非常古拙别致,十分精美)。它造价极其昂贵,一共镶嵌了3000多颗大小不一的红宝石。珠宝商人曾打算 把它推销给西班牙王后及其他一些贵族,但都失败了。他听说玛丽·安托瓦内特是个奢侈铺张的女人,于是以为她或者愿意为项链买单,竟向她提出160万法郎的天价。但玛丽·安托瓦内特不是傻瓜,也知道这不值得,派人把他轰出去了。
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位关键人物:让娜·德·瓦罗尔。她是前英国公主,由于祖先在王位争夺 战中失败,被贬为庶民,过着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在一位非常同情她的侯爵夫人的帮助下,她得到了培养,并被带入上层社交圈。但是这位公主早已没有王室的尊 严,她经常利用各种手段从各种人手里诈骗金钱,只不过她确实精明,被骗的人大多没有发觉而已。
让娜选择的丈夫是国王卫队长德·拉莫。在让娜的努力下,德·拉莫得到伯爵的爵位,让娜也成了伯 爵夫人。有了体面的身份,让娜开始在社交界大展手脚。不知是由于她自己的吹嘘,或者是旁人的误解,渐渐她在社交圈里被认为是”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闺中 密友”——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后来,这谣言传入红衣主教德雷萨(又译:罗昂)的耳朵里。罗昂当年曾任法国驻奥地利大使。因在 奥地利宫廷里坚持错误的意见,得罪了泰丽沙女王,被遣返法国。同时,泰丽沙写信给女儿,叫她动用王后的特权劝说丈夫路易十六,不要提拔此人。罗昂在法国的 政治前途就此毁掉,他悔恨内疚,想求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放他一条生路。但玛丽·安托瓦内特很听妈妈的话,不仅当面拒绝,甚至连续十五年没有给罗昂任何一 个好脸色。
当红衣主教听说让娜的特殊身份时,他立即相信了,并请求让娜替他向王后美言。让娜骗他说王后要 他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她认错,于是他写了。皇后的回信一开始冷冰冰的表示原谅,后来几次口气总算温和下来。红衣主教很高兴,整整三年都一直以通信的方式和 王后联系,并源源不断地为“好心人”让娜提供金钱,表示感谢。
这三年里,让娜也没有虚度,她勾引了红衣主教的亲信,前龙骑兵队长雷托,让他做内应,后来为节 省时间,让娜直接叫雷托冒充皇后的名义,写回信给红衣主教。这样长久的骗局难免要出问题,红衣主教开始怀疑,因为王后在信里虽然很亲切,但公众场合却仍对 他冷眼相待。他着急地询问让娜,让娜骗他说王后因为政治上的理由,不便在曾经的敌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真实态度。红衣主教则求她让王后来跟他见一面,以证实她 没有撒谎。
让娜决定找人演一场戏。她诱骗15岁的妓女奥莉诺小姐戴上头巾面纱,穿上照王后画像仿制而成的 衣服,乔装成王后的样子。由雷托假扮仆人作陪,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与红衣主教相见,并交给他一封信和一朵玫瑰花。让娜还教她说一句表现王后愤怒而傲慢的台 词,“现在你该知道了吧。”
奥莉诺小姐觉得可以愚弄一个成年人,而且还是高官,这很有趣,就爽快地答应了。但到临场发挥时,她实在紧张,哆嗦地把东西塞给主教,恐惧而结巴地说了句:“让我们忘记过去吧。”
这时,德拉莫伯爵带着让娜伯爵夫人及时地上场,亲吻“王后”的手,之后四人退下。这一举动既是 为救场,防止泄露,也是为表示王后确实与自己有亲密关系。客观来看,这场表演实在很失败,但红衣主教相信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表示过任何怀疑。虽 然他总是诧异雷托签署公文的笔迹和他亲吻过多次的王后的回信很象,也几乎差点认出了那天“王后”身边的侍从就是雷托假扮的。
接下来的事很顺利。让娜欺骗红衣主教,说王后要买那条160万法郎的项链,但国王不许。她想用自己的钱来买,偏偏手头又紧,且又怕国王怪罪。因此王后希望红衣主教作为中间人,订下分期付款协议。
红衣主教终于找到向王后效忠的机会,当然不肯放过。珠宝商、让娜、红衣主教,三人见面并订下协约,160万法郎分四次付清。项链则由让娜带去交给王后——当然,结果是直接进了让娜自己的腰包,后来又拆散,在珠宝黑市上脱手卖掉了。
这串项链的第一次付款日期订在1785年8月1日。当时红衣主教因自身的奢靡生活而负债累累,未能及时筹齐这笔巨款。收不到钱的珠宝商人直接跑去找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诉苦,结果可想而知,王后震怒,这一惊世骗局就此揭开真相。
据说,路易十六最初是想隐瞒此事,私下处理。但王后不肯,对主教的愤恨蒙蔽了她的头脑,坚信主教才是罪魁祸首,目的是借由这项骗局来诬陷她。她利用王后的特权,说服路易十六下令将主教野蛮逮捕,送去最高法院公开审理,并不断怂恿法院处死主教。
1786年5月31日,主教被判无罪,但也遭革职流放。女骗子让娜被鞭笞,打上烙印并终身监禁。但后来她奇迹般地越狱去了英格兰,还写了一本回忆录。不难想象,她在书中是怎样对王后极尽诽谤。
平心而论,这件事中王后完全是个受害者,她什么也不知道。但我们也不得不说,玛丽·安托瓦内特 身为王后,确实有欠检点的地方。若非所有人都知道她穷奢极欲,耗空了国库,又有谁会相信堂堂一国之后会分期付款买首饰?若不是她举止轻浮,不守王室礼仪, 主教又怎么会相信她能在那样深夜秘密接见他?
从这个角度而言,玛丽·安托瓦内特也并不是完全无辜的。
可以说,项链事件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在众人心目中已成为“奢侈”、“靡费”、“荒唐”的代言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命运出现悲剧性转折。在这无可抵挡的反王室浪潮中,国王和王后成了攻击的首要目标——特别是王后。温和仁慈的国王在国 民看来还不是那么有害,但挥霍无度的王后实在令人无法忍受。有人做过统计,在路易十六执政的十二年间,法国负债达到十二亿五千万!国王本身勤俭节约,谁用 了这些钱,答案不言自明。当时的人们将她描绘成邪恶凶残的魔女、无耻的淫妇,人民的怒火几乎全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而路易十六,则被描述成一位仁慈爱民 的好君主,只是被她带累了。
1789年7月11日,法国大革命正式宣告开始。随后,14日,巴士底监狱被攻陷。路易十六很 明白革命的意义,但他毫无办法应对。而玛丽王后,则认定”革命就是造反“,坚决不肯向革命派低头。当整个法国贵族都四散奔逃,甚至有些人自愿放弃贵族身 份,加入革命队伍的时候,玛丽·安托瓦内特却依然在用她微薄的力量捍卫王权帝位。原本只知道享乐的女人,此时终于爆发出惊人的意志力。如法国政治家米拉波所说,”她是当时凡尔赛中唯一的男子汉“。
但是,即便王后如此坚强,一方面贵族的不合作,一方面革命的浪潮又不可抵抗,国王夫妇还是不得不败下阵来。1789年10月5日,凡尔赛宫被女性(和伪装成女性的男性)革命者队伍攻陷。6日,路易十六和王后及王子、公主,被押送往巴黎,住在杜伊勒里宫。
在这里,国王一家所有的举动都被监控,随时防止他们逃跑,并且严格监控所有的信件往来和信息传递。但安托瓦内特不死心,她运用所有的聪明才智与外界联络,向外国求援,向流亡贵族求救。很可惜,人人都想独善其身,甚至想从中渔利,根本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死活。
唯有忠诚的费森,这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为安托瓦内特设计一套精密的逃跑计划,但结果却因为国王一家缺乏应变知识和其他各种各样偶然因素,而最终宣告失败。他们在边境城市瓦伦被发现,押送回巴黎。
重返巴黎后,路易十六接受了革命群众们制订的宪法,并成立国民议会。玛丽·安托瓦内特表面同意,内心却仍不肯屈服。她支持国王拒绝召开三级会议,结果反而使民众的怒火更加高涨。
1792年,奥地利皇帝,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弗兰茨即位。同年,奥地利与法国之间正式宣战。
这一场战争让玛丽·安托瓦内特看到了新的希望。她不断利用自己在国内的优势,用各种各样的密码将情报传递给奥地利军方。毫无疑问,她期待着自己侄子的军队能进入巴黎,解救他的姑姑,帮助他们重振王室声威。
尽管玛丽将所有信件都销毁,各种行动隐藏得非常好,但事情终究还是败露了。再加上当时普奥联军 统帅布伦瑞克偏偏发表了一篇要法国革命群众尊重王室的宣言,其中用词激烈,态度嚣张,大大激怒了革命者。1792年8月10日,愤怒的巴黎人民涌入杜伊勒 里宫,扬言要杀死国王一家。惊恐的国王和王后走投无路,只好带着王子公主寻求国民议会的保护。
1792年8月13日以后,国王一家被转移到丹普尔堡,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9月21日,立法议会宣布废除王政。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安托瓦内特耗费如此心血维护的王权,终究还是烟消云散。路易十六行刑
随着革命的进程,密藏在杜伊勒里宫内 的勾结外敌、阴谋镇压革命的大量文件被发现,路易十六被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刑。1793年1月20日,他最后一次见玛丽·安托瓦内特,次日便被送上断头 台(参考图片,当时法国所使用的断头台就是这种吉伦特式断头台。效率极高)。安托瓦内特就此成为寡妇。传说中她却仍不死心,还是进行了几次逃跑,但皆以失 败告终。
1793年10月12日,玛丽被送上审判席。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其中有些简直匪夷所思,例如与自己的儿子,路易十七发生乱伦关系。这种审判进行了数天,到15日,玛丽被正式判处死刑。
1793年10月16日大约11点,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广场(即协和广场)被公开执行死刑,之后草草下葬。可以说,直到最后死亡,她也未真正低过头,始终维持着王后的尊严。
追问:
末代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秀死后葬在哪里?
北京石景山 婉容因为是皇后,并且在府第时见的世面就多,经常借故找文绣的茬,奚落文绣。文绣是小家子人,只能自怨自艾,忧愁终日。溥仪也喜欢大家闺秀婉容。最后文绣不堪这种非人待遇,同溥仪离婚,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皇妃离婚案”。 评论
末代皇后婉容与侍卫私通,确有此事么?
为什么我没Q蓖 评论
末代皇后婉容是怎么疯的
在天津,为了能获专宠,她挤逼比她还弱小的文绣, 终于让文绣与溥仪离婚。她以为这样文绣就不会幸福了,岂不知不幸的恰恰是她自己,溥仪因此而更加冷落了她。在东北,她的灾难是双重的,她不仅受溥仪的冷落,还受日本人的冷落。那么隆重的“满洲国皇帝”登基大典,却没有“皇后”的一席之地,所有的人眼中都没有婉容。她和溥仪一样被监视,再加上常年吸食鸦片,精神颓废最终疯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