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移让太常博士书翻译2、汉书中的《刘歆传》的白话译文,急用。谢谢
3、“封禅祭礼”仪式是什么意思?
4、查询二OO一年第八十七期开什么生肖
5、天汉什么意思
6、秦汉文化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7、苏子卿是谁﹖
8、中国有几大战役
9、苏武是我国的什么人物?
1、移让太常博士书翻译
【译文】
以前唐尧、虞舜衰落,夏、商、周三代交替兴起,圣达贤明的君王,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他们的治国之道十分显著。到了周朝王室衰微的时候,礼制音乐就已不是很纯正了。高深的学问很难保证它的系统完整。因此孔子担心学术不能推广施行,便周游列国希求聘用,最
后从卫国回到了鲁国,这样乐礼才得到纠正,《雅》、《颂》才各自得到了恰当的地位。孔子还整理《周易》,给《尚书》作序,编写《春秋》,以总结帝王治理天下的规律。及至孔子去世,微言大义便失去了传人,孔子弟子七十贤人死,儒家的大道理就背离了正道。后又遭
遇战国时期的纷乱,祭祀之礼被废弃,人们热心于布阵行军之术。孔子的理论受到压抑,相反的是孙武、吴起的用兵之法兴起。渐渐发展到了残暴的秦代,烧毁儒学的经典著作,成批地活埋残杀钻研儒学之士,订立惩罚私藏书籍的法律,施行处置认为古代正确的人的罪条,
儒学的学术从此便是彻底灭绝了。汉代兴起,距离古代圣明的帝王已十分遥远,而孔子的学说又已断绝不传,因而治国的礼法制度便失去了依据。当时只有一位叔孙通,大略地制定了一些礼仪,而且天下普通流传的只有一部用于占卦的《易经》,再就没有其他的书籍。到了
惠帝时代,才废除了有关私藏书籍的法律条文。但朝廷中的公卿大臣像绛侯周勃、灌夫之类的人,都是戴盔披甲的武将,没有谁把这种状况当做一回事。到了文帝在位时,才使晁错以掌故的身份去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尚书》是在房子的夹壁墙中发现的,书简朽烂、折
断、散乱的地方很多,这部书现在仍然保存着,被各代的儒师传讲阅读。这时,研究《诗经》的学问开始出现,处于萌芽状态。这时天下的书籍才出现较多,但都属于各家学派的传述解释,在学校中都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在学校中为这些学科设立了博士。在汉代各朝中称得
上儒士的,只有一个贾谊而已。到了武帝朝,才出现了邹、鲁、梁、赵各国众多的研究《诗经》、《礼记》、《春秋》的先辈大师,都是在建元年问兴盛起来的。在这个时候,一个人不能独自全面贯通地研究那些经典著作,有人传《雅》,有人治《颂》,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一门系
统的学问。《尚书·泰哲》一篇是后来发现的,诸位博士聚集一起去研读它。所以武帝发诏令说:“礼仪乐制毁坏崩溃,书简大量的残缺脱漏,对此我非常痛心!”这时汉朝建立已经有了七八十年,距离完整的经典本来就已经很远了。
到了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旧宅,想要建自己的宫殿时,在残墙断壁中发现了古文字写成的书籍,其中有散失了的《礼记》三十九篇,《尚书》十六篇。武帝天汉年以后,由孔安国献上朝廷,恰好又遇到了朝廷中发生的巫蛊事件,没来得及在学官中建立学科。再说《春秋》,左丘明研究取得的成果,都是古文字书写的古代书籍,最多的有二十多种,收藏在朝廷秘府,未能在天下流传。成帝担心学术残缺,文字不全,渐渐远离其本来面目,就陈列发布朝廷秘藏的珍本,校勘整理旧的书籍,发现了《礼》、《书》、左氏《春秋》三部著作,对照它们来考察学官传讲的内容,发现经典原文有的中间脱失了简册,对经文的解释也有编辑零乱不接的现象。成帝又派人到民间调查,就有了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遗传的学说,与古文《礼》、《书》和左氏《春秋》相同,只是没能传播开来。这种局面实在是令有高远见识的人士怜惜伤心,令有学问的人嗟叹不已啊!
以前许多搞学问的人,不去考虑学问系统的缺失,只是因陋就简,埋头于支离破碎的文字分析,语言烦琐零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直到年老也不能系统深入地弄通一部经典著作,只是信口胡说,死记硬背,固执地附从一些学术不深入的经师的意见,而否定往古的
真知灼见;一旦国家将要有大的事情,如制定辟雍、封禅、巡狩的礼仪,这些人就糊里糊涂,不知道这些礼仪的源流。就这样还要抱守残缺不全的知识,坚持唯恐被别人点破而难以下台的私心,没有服从道义和向真正学问高的人学>-7的想法。有的人心怀妒意,不去深入考察
真实情况,没有主见,只要大多数人观点相同便盲目随从,附和别人,不明是非。以上三种搞学问的人,认为《尚书》只有二十八篇,不肯承认孔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认为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不得《春秋》妙旨。这些不是令人悲哀吗?
当今圣上仁德普施天下,见识神明无比,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前代天子的伟业,也痛心儒学理论错杂零乱,痛心搞学问的人像前面所说的那几种情况。圣上虽然清楚地了解现实状况,还不擅自决断,虚心谦让,很高兴和诸位君子共同考虑。所以才下了圣明的诏令,讨论
《左传》能否在学官建立学科,使亲近的大臣们奉旨进行辩论,将要来扶助已经衰微了的儒学理论。我本想按天子的意思和几位君子同心尽力,希望能使衰微和遗失了的儒学重新兴盛并确立它崇高的地位。谁知现在情形完全不是这样,你们几位紧闭尊口,固执拒绝,不肯讨
论这个问题,随随便便地以对几部古文著作不读不学为借口来回绝,想用这种做法来杜绝堵塞别的途径,使本来就已衰微了的学术彻底灭绝。能与他们享受成功的果实,但很难和他们共同考虑艰苦的开始,这是众多的世俗百姓的做法,我不希望各位君子也像这样。这几部古
文经典的事,都是已故天子亲自提到,当今天子所重视的问题,那些用古文字写成的旧书,都有大量事实作证,而且朝廷内外的材料交相验证,难道是随便说说的事情吗?
古人早说过:礼仪遗失了,便要去民间访问寻求。古文写成的典籍难道不比去民间访求更可靠吗?以前五经博士中《尚书》有欧阳生,《春秋》有公羊高,《周易》有施仇、孟喜,但宣帝还广泛地置立谷梁的《春秋》,梁丘的《周易》、大小夏侯的《尚书》,他们所讲述
的义理虽然观点相反,但还一并置立。这是为什么呢?与其因见解上有些失误而废止,还不如连错误的观点一并建立使他们公布出来。史书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的话说:“周文王、周武王的仁义理论没有掉到地底下去,在人的身上:见识高的人记下了大的方面,见识差一些
的人记下了小的道理。”现在发现的几个学派的言论,全面包容了大大小小的道理,怎么能够偏废呢!假如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死守着残缺不全的学说,以同一师门的人结成小团体,而嫉恨别人坚持学问的真理,就违背了天子诏书的圣明,违背了天子的心意,把自己置
于被文吏们非议的境地,我认为这样做是非常不可取的。
2、 汉书中的《刘歆传》的白话译文,急用。谢谢
刘歆字子骏,年轻的时候因为精通《诗经》、《尚书》,擅长写文章被汉成帝召见,在官府等待诏令,官任黄门郎。河平年间,奉旨与父亲刘向主持校勘皇家书籍,讲解《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书的注解,对于诸子学说、诗赋、算数、医术,没有他所尚未研究到的。刘向死后,刘歆又当上了中垒校尉。
汉哀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大司马王莽举荐刘歆作为皇家宗室的才华与品行,官任侍中太中大夫,又升任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常常受到皇帝的宠信。并且主持讲解《五经》的工作,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刘歆搜集了有关六艺的丛书,并替它们分类,写成了一部书名为《七略》。在《艺文志》中有所记载。
刘歆和刘向开始都致力于研究《易》,汉宣帝时,朝廷命刘向讲授《春秋谷梁传》,十余年后,刘向已经对其熟习不过。到了刘歆校勘皇家书籍的时候,看见了古文(也就是篆书的)《春秋左氏传》,非常喜欢。当时的丞相史尹咸擅长研究《左传》,和刘歆共同校勘经书的注解。刘歆曾经跟从尹咸和丞相翟方进学习,(研究左传主张)问疑而质证经传的主旨。一开始的《左传》多是古字古言,研究者的注解只是训诂字义而已,到了刘歆研究《左传》,则引用左传的文字来解读春秋经,互相阐发主旨,从此字义、章节、句读、主旨才开始完备。同时,刘歆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沉着冷静而有谋略,他们父子都喜好研究古典,博闻强识,远超世人。刘歆认为左丘明的喜好与憎恶与圣人相同,曾经亲自见到了孔夫子,而《公羊传》、《谷梁传》的作者公羊高、谷梁赤是在孔子亲授之七十二贤之后,依靠传闻而得知的圣人言论的和亲身见到的,它们的详尽程度不同。刘歆数次以此驳难刘向,刘向不能非难、反驳他的观点,然而仍然坚持《谷梁传》的主旨。到了刘歆在皇帝身边任职的时候,就想把《春秋左传》和《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一起列入学官,设博士。汉哀帝令刘歆和《五经》博士讲解论述左传的大义,诸位博士都不支持他的建议,刘歆因此把左传这部书移交太常博士管理,责备那些五经博士说:“当年尧舜老去,而夏商周三代依次兴盛,圣明的帝王,不断地乘袭,其中的大道非常明显。周朝衰微,礼崩乐坏,想要保全大道也就十分困难了。所以孔子忧虑大道难以实行,到各个国家去推销自己的学说。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礼乐才得到了修正,《雅》、《颂》才各得其所,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功用;修撰整理《易》,为《尚书》作序,写作《春秋》,用来记录帝王的大道。等到夫子去世,他的精微的言论也就绝迹了,七十二个贤人死去,圣人思想的主旨也就偏离了。再加上遭遇战火,(各国)废除礼法,专心于军队建设,孔子的思想受到了抑制,而孙膑、吴起的学术兴起。这种衰微的情况发展到暴虐的秦朝,焚烧经书,诛杀儒士,设严禁私藏书籍的法令,认为古代制度正确的都被判罪,圣人的大道从此湮灭了。汉朝兴起,离圣明的帝王生存的年代已经很遥远了,孔子的大道又绝灭了,法律、制度都没有可以承袭的对象。当时唯有一个叫叔孙通的人粗略地制定了礼仪,天下除《易经》中的占卜外就没有其他书籍了。到了孝惠帝时,才废除了严禁私藏书籍的法令,然而公卿大臣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是穿着盔甲的武将,没有人对此在意。到孝文皇帝之时,才开始让掌故(官名,隶属于太常)晁错跟从伏生学习《尚书》。《尚书》一开始出自于孔子宅的墙壁中,竹简腐朽散乱,如今发现了它的存在,也只是老师们私自传授而已。《诗经》之学开始萌芽。天下众多藏书书纷纷出世,都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尚且广泛立于学官,为它们设置博士。汉朝的儒者,只有贾谊而已。到了孝武皇帝之时,邹、鲁、梁、赵国原来的领地颇有《诗》、《礼》、《春秋》的先师,都兴起于建元之间。那个时候,一个人不能独自凑齐一部经典,有的拿出《雅》有的拿出《颂》,合在一起而成为一部书。《泰誓》是后来道得到的,博士们聚集在一起读。所以圣旨上说:礼崩乐坏,书简残缺,朕感到十分的惋惜。当时汉朝兴起已经七八十年,距离那些经典完好的年代,固然已经很遥远了。到了鲁恭王破坏了孔子的住宅,想要把它改造成一座宫殿,却在破败的墙壁之中得到了古书,《逸礼》有三十九篇,《尚书》十六篇。天汉年间,孔安国献上朝廷,遭遇了巫蛊之难,没有来得及施行。等到左丘明整理《春秋》之时,都是古文旧书,多的达到二十余部,藏在秘府之中,潜伏着没有被发现。孝成皇帝叹惋经学残缺,书籍破败,稍加整理,才发掘出了沉积的藏书,校勘整理旧时文章,得到了这样三部书,用来考察学官所传下来的,经书有的脱了简,注解有的错了位置。来自民间注解,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的遗留下的学问与此相同,都被抑制而未施行。这是有识之士所痛惜叹惋的,士大夫、君子所嗟伤的。以往的补缀经典的人不考虑经书废绝的缺漏,如果就着缺漏的经文,分析文字,言辞繁琐细碎,就算到老也不能穷尽一部经书。相信口口相传的学说而背离注解本身,这是背弃祖师、古典的行为,到了国家将要举行祭祀大典的时候,想要设立辟雍、封禅、巡狩的仪式,就茫然不解,没有能知道它们的起源的。(这些人)仍想要保残守缺,害怕被人发觉了自己的私心,而没有依从道义的公德心,有的人心怀妒嫉,不考察情理事实,只是人云亦云。这三门学问,以《尚书》最为完备,他们认为左传不能注解《春秋》,难道不是很悲哀吗?当今圣上的品德上通神明,继承弘扬了祖业,也叹惋文学的错乱,像这样的学士们,即使明白其中的情理,也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喜欢人云亦云。所以圣上明确下诏,考察《左传》是否可以立于学官,派遣近臣奉旨执行命令,将以此辅助微弱的正统之学,与几位君子齐心协力,希望能将废弃的遗留下来的书籍传承不绝。如今就不是这样了,大家固步自封,不肯试行,污蔑左传不诵,企图阻塞我的道路,绝灭衰微的学问。大家都喜欢成功的喜悦,忧虑困难的开始,这是百姓们的所做所为,没想到士大夫君子也是这样。况且这几家的注解,都是先帝所亲自论定的,如今圣上所考视的古文旧书,都有征验,外来的民间传书和内府藏书相对应,难道是偶尔相合的吗!礼仪缺失了,在民间征求,古文难道不更应该在民间吗?过去的博士《尚书》有欧阳的注,《春秋》有公羊氏的注,《易经》则有施、孟氏的注,然而孝宣皇帝仍然又广泛地设立《谷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主旨即使相反,犹然并立设置。这是为什么?与其经手废弃它,宁可过手设立它。经书的注解说:文武的大道未衰败之时,在于人;贤者志于宏大的部分,不贤者志于微小的部分。如今这几家的言论兼包大小之义,难道是可以偏废的吗!如果一定要专于己见抱残守缺,结党营私,妒忌真正的大道,违背明确的诏令和圣上的意志,让大道陷于文人的议论之中,实在是君子所不能容忍的。”
他的话很激进,诸位儒者都很怨恨他。当时,名儒光禄大夫龚胜因为刘歆移书上疏而深深地自责,希望能告老还乡。到了儒者师丹做大司空的时候,也大怒不已,上奏朝廷说刘歆破坏了旧的规章,非难毁弃了先帝所立下的典范。皇上说:“刘歆想要弘扬儒家之道,怎么能以为是非难和毁弃呢!”刘歆因此得罪了执政大臣,被众位大儒所讪谤,他害怕被杀,请求出任补官,任河内太守。因为皇家宗室不适合在三河以外的地区做官,改为镇守五原,后来又转为涿郡,一共做了三郡的太守。数年之后,因病免官,重新做官又做了安定属国的都尉。到了哀帝驾崩,王莽持政,王莽年轻时曾与刘歆同为黄门郎,看重他,把他举荐给太后。太后留下刘歆任右曹太中大夫,升任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让他管理明堂辟雍,封红休侯。他还考察记录了儒林史卜的各类官职,考定律历,写出了《三统历谱》。
当时,刘歆在建平元年改名为刘秀,字颖叔。到了王莽篡位,刘歆为国师,后来的事迹都在《王莽传》里。
作者的评论:孔子说:“人才是难得的,难道不是这样吗!”自孔子之后,补缀经典的文人众多,只有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杨雄这几位,都是博闻广识,通达古今,他们的言论对社会是有益的。经书的注解说:“圣人不出,这期间必然有引领时代的人物。”和这不是很相近吗?刘歆的《洪范论》发扬阐明《大传》,使天人感应的道理显著;《七略》剖析评判文艺类的文章,归纳总结了百家的线索;《三统历谱》考正日月五星的运行规律,有推求世界本源的意向。唉!从前说帝王的禁戒,如今看来,是多么悲哀啊!指明前朝的历史用来推求朝代废兴的道理,这是明明白白的!难道不是正直多闻,古时传说中的益友吗!
(这是我自己做的翻译,仅供参考。有些名词由于篇幅限制没有特别作注,望谅解)
3、“封禅祭礼”仪式是什么意思?
封禅祭源于中国古代祀拜天地的一种仪式,封为报天,禅为报地。
首位封禅泰山皇帝编辑
秦始皇
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位,22岁亲政,39岁称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而把古时的皇与帝合称为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废封建,行郡县,以集权中央;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开辟驰道,修筑长城,以巩固国防;为消除反侧与箝制思想,没收民间兵器,偶语诗书者弃市,又有焚书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于始皇三十七年 (公元前210),死于巡游途中(河北广宗西北 )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东方,依照“五德终始”理论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泰山封禅大典。
关于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过程,《史记·封禅》书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 ,就率文武大臣开始了千里东封泰山。
秦始皇一行先到峄山(今山东邹城市境内),在山上立 石铭记秦之功业。向齐鲁人士明确展示秦朝的千古功勋,表示自己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资格
之后秦始皇才来到泰山脚下,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但商议的结果不符已意,于是决定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
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首先辟山修路,从泰山之阳登上山顶,“立石颂秦始皇帝德 ,明其得封也。”是为封礼。
从泰山之阴下山,“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天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 也”是为禅礼。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撰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2封禅泰山皇帝次数之最编辑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西汉第六位皇帝,汉高祖刘邦之曾孙,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 15岁登基,在位54年,开创了西汉自高祖以来的鼎盛局面。
武帝一生在位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二是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
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三是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以及价值标准。四是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五是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
汉武帝登基后,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泰山必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不断有吉祥的天象出现。 在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封禅之礼便行了8次之多。
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是在他即位后的第30年(公元前110年),
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率18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东巡。先到嵩山祭中岳,而后兴致勃勃地东往泰山。此时泰山花草未生,登山未免扫兴,武帝便命人立石于泰山顶,自己则转而往海边巡游去了。四月,泰山草木已生,武帝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
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已故将领霍去病的儿子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今莱芜市西北) 。
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泰山脚下的明堂接受群臣朝贺,并因首次封禅改年号元鼎为元封。
然后,武帝广赐牛羊酒布等,又免奉高、历城等地年租,大赦天下,而且诏许凡天子车驾所经之处,免除一切劳役。
武帝封禅后广施仁德,俨然盛世天子,他随后下令,在泰山脚下为诸侯修建官邸,以备他们随驾迎驾封禅泰山之朝宿,泰山附近因此宫殿馆舍群起,常年有达官要人往来住宿,逐渐繁荣起来。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从记载来看,汉武帝封禅泰山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 。
历代史家评价汉武帝最多的有三件事:一是平定边患,扩大疆土;二是独尊儒术,治国安邦;三是“尤敬鬼神之祀”。
汉武帝封禅泰山留下的遗迹,比较有名的有三处:明堂、汉柏和无字碑。
3、
3东汉开国皇帝编辑
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庙号世祖,谥光武帝。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舂陵军”。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经过12年时间,刘秀终于完成了统一事业。
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光武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集权于尚书台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提倡儒学,表彰气节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大度。他长于用兵,知人善任,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刘秀于公元二十五年称帝,至公元五十七年逝世,在位三十三年。关于他封禅泰山,说来还有一点戏剧性的变化。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五六年)正月,刘秀夜读《河图会昌符》,决定要到泰山进行封禅。
在即位32年后,东汉光武帝刘秀才以“受命中兴”的理由,于公元56年二月东去泰山封禅。
秦始皇上泰山,其事皆秘,司马迁慨叹无从述证。汉武帝上泰山,随从极少,所以《史记》和《汉书》都语焉不详。只有东汉光武帝刘秀上泰山,随从众多,有关记载较细:
刘秀封禅泰山后,中国进入三国二晋南北朝等近500年的大混乱大分裂时期。泰山也因此寂寞冷清了500年。
4唐代封禅泰山的皇帝编辑
唐高宗、唐玄宗
唐太宗欲封禅泰山而未成。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为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后娶妻长孙氏,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贞观五年(631年),群臣请求唐太宗封禅泰山,遭到了太宗的拒绝。
贞观六年,公卿大臣们再次请求举行封禅大典。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魏征引喻确切,言词诚恳,忠贞之情溢于言表,唐太宗无言反驳,便决定暂时不去泰山封禅。
公元641年,唐太宗终于下诏有事于泰山,但车行到洛阳,一颗彗星划过天空,不久边境传来战事,太宗只好打道回府。他的梦想最终由他的儿子李治和曾是他小妾最后成儿媳的武则天实现了。
唐高宗和武则天同封泰山
唐高宗李治(628~683) ,太宗第九子 ,公元643年以“仁孝”被立为太子,22岁即位,在位35年,显庆(656~661)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而高宗也因此被后人评为“昏懦”。
李治即位后,虽无能但仁厚,有“贞观之治”的基础,加上著名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辅助 ,武则天的精明强干,在位34年,却也天下太平,生产发展,史家有“永徽之治”的美誉 。
在大臣的敦请,特别是皇后武则天的“密赞” 之下,李治决定携皇后同封泰山。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封禅的时间,选取在一年的开始——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并且随从众多,各国的蕃王和少数民族的首领皆参与盛会,令人瞩目。
据《旧唐书》记载,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于这一年阴历的腊月中下旬到达当时的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在齐州住十天,于除夕的那天,从齐州到泰山。中经灵岩寺佛教胜地,于正月初二(公元六六六年二月十一日)在泰山开始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现存岱庙中的“双束碑”,俗称:“鸳鸯碑”。这块碑上刻着高宗李治、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等七人在泰山建醮造像诸事。唐玄宗封禅
李隆基(685~762),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李隆基713年先发制人,尽诛太平公主及其余党。改元开元。唐代进入了开元至天宝长达40余年政局比较稳定的鼎盛阶段。史称“开元盛世”
作为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唐玄宗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公元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唐玄宗于开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 封泰山神为“ 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
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礼部尚书苏撰《朝觐坛颂》,均刻石纪德。
唐摩崖碑,高13.3米,宽5.7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碑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摩崖碑上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歌功颂德的纪事碑,曾多次贴金。它体伟幅巨,飞龙蟠首,金光夺目,蔚为壮观。碑文共分五段:首先叙述封禅的始因及唐玄宗东封泰山的气派“张皇六师,震叠九寓,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第二段考证了封禅的来历,
改革“秘而不传”的封禅旧制,公开宣称自己是为“苍生之祈福”;第三段叙述了封禅仪典的过程,并颂扬天下太平、国富民强;第四段是李隆基向昊天上帝表示“永保天禄”的决心;第五段则以铭文的形式歌颂了高祖、太宗、高宗及中宗、睿宗等五圣的功绩,进一步表明“至诚动天,福我万姓”的改革精神,并谆谆告诫后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雄心壮志和务实的特点。
碑文通篇为隶书,文词雅驯,字体遒逸,既有古隶遗意,又有唐代新态。明代史学家、文学家王世贞评论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午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由于此碑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所以保护较好。铭文的西侧原有从封者诸王群臣的题名,作数层而刻;又有唐高宗封泰山时中书舍人李安期于乾封元年即公元666年撰写的《封禅朝觐坛颂》,后来均被铲毁。
唐玄宗玉牒文: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不定。上帝眷,锡臣忠武,底绥内艰,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唐玄宗禅社首玉册文:惟开元十三年,岁次乙十一月辛已朔十一日辛卯,嗣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皇地祗:臣嗣守鸿名,膺兹丕运,率循地义,以为人极,夙夜祗未,迄未敢康。赖坤无隆灵,锡之景,资植庶类,屡惟丰展。式展时巡,报功厚载,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备兹瘗礼,式表至诚。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飨。
、
5末位封禅泰山皇帝编辑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
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一、帝王封禅的由来
1、封禅的含义。所谓“封”,是在泰山极顶聚土为坛以祭天。所谓”禅”,是在泰山脚下找一座小山,扫出一片净土来祭地。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于是,凡是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祭祀:积土为坛意味着增泰山之高,表示对浩荡天恩的感激;到泰山附近的梁父、社首等小山丘堆积泥土增加地的广厚,以酬谢大地之神对万物苍生的恩赐。
2、封禅来源于人类的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包括自然崇拜、祖宗崇拜、生殖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准宗教形式之一。崇拜的对象是日、月、星、辰、山河、土地等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物。
太阳为世上万物带来光明、温暖和生命,人类自古就有太阳崇拜。
太阳升起于东方,所以东方就是万物发育、阴阳交替之所,于是又产生了东方崇拜。
在地理位置上,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东方,因此就成为历代帝王与天对话的最佳场所。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头化为东岳,向着东方。
3、封禅制度的前身-“柴望”
“柴望”是最古老的祭天仪式,是原始崇拜与原始统治结合的产物。
当原始社会进化到氏族部落并向国家的雏形发展时,部族首领往往要通过大山崇拜等原始崇拜来体现自己的统治区域。
这种统治手段,有史记载的形式为“巡狩“
巡狩是一种带有视察性质的政治典礼,巡狩要到四岳,主要与原始自然崇拜中的大山崇拜有关。
巡狩到泰山,舜在极顶亲手燃起柴火,“燔柴以祀天”,意味和上天沟通,代天理民,为天行远,替天行道,愿天保佑。此谓“柴于上帝”。同时,舜依次四面遥望。同时,四方部族也各自登上境内高山向泰山遥祭。此谓“望秩山川”。
整个仪式合起来就叫“柴望”
显然,巡狩和柴望的结合,是部落联盟时期的统治手段。它的制度化,表明了原始国家雏形的出现。这种宗教仪式,使生活在黄河领域的部落逐渐形成了朦胧的民族意识,培养了共同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这一地区最终进入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进行了神学和世俗的政治准备,完成了文化和意识的铺垫。
而作为东方最高大的山岳,泰山把原始宗教中的太阳崇拜、东方崇拜、大山崇拜集合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泰山崇拜。并理所当然的成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神山。
此后,祭祀泰山成为历代君王的心中梦想。《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
春秋时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欲行封禅之礼,被名相管仲以祥瑞不现即天帝不承认而阻止;鲁之季孙氏亦有泰山之旅,结果被孔子所讥,理由是资格不够。
4、封禅理论的提出
从最后一位君王周成王祭祀泰山后,泰山寂寞了800年。这时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从奴隶制走向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统一国家。
在激烈冲突的战国时期,学者们预感到更高形态的大一统国家即将出现。而在理论上,他们为这种新变化开始制造理论依据。其代表人物为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里的一位思想家邹衍。他的理论为“阴阳五德终始说”
邹衍认为,江山不可能为一姓永久天下,江山易姓是控制宇宙的五种力量“木、火、水、土、金”相克相生,循环运转的结果。朝代更替是“顺天而行、受命于天”。而为了新朝代取得“应运承天”合法性,向天下昭告德运转移,应到泰山上举办一个仪式祭天祭地,即封禅泰山。为何到泰山?一是泰山自古就是天子祭天的神坛,二是泰山居于东方,按“五行”理论,东方是阴阳交代、万物发生发育的地方,今泰山近南天门的盘道东壁上,刻有“峻极于天,发育万物”八个大字。
邹衍把古代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的“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糅合到一起,倡导阴阳五行说,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朝代兴替的原因.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
显然,阴阳五德终始说是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随着五行思想的盛行,它被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赋与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成为两汉纤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
摘自百度百科——封禅祭
4、查询二OO一年第八十七期开什么生肖
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是在他即位后的第30年(公元前110年),此前30年他集中精力处理边患和修治内政。边境既定,内政已修,他便开始了频繁而盛大的祭祀封禅。此后,他又六次驾临泰山封禅,分别是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从记载来看,汉武帝封禅泰山平均不到三年即有一次,频繁程度大大超出“古者天子五年一巡狩,用事泰山”的古制,他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5、天汉什么意思
本意
汉者,天汉,银河之古称也。古代指银河,也有浩瀚星空、泛指宇宙之意。
天汉与汉朝、汉族
史书有云:“刘邦始封‘汉中王’,初不欲就国。有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乃就汉中王。”刘邦取天下后,国号仍称“汉”;武帝年号有“天汉”,盖以苦旱连年,欲“天汉”降雨,故名之。
汉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宛如壮丽恢宏的银河,汉民族有“天汉”为族名之说
汉中别称
天汉,还是陕西省汉中市的别称。 汉中正是当年汉高祖刘邦获得天下,建立汉朝的根据地。 汉中人自称:“天汉儿女”,汉中亦有:“天汉大道”,“天汉广场”。
历史年号
天汉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帝王年号: 1、天汉 (汉武帝) 天汉(前100年-前97年)是汉武帝的第八个年号。汉朝使用天汉这个年号一共四年。太初四年破大宛,汉武帝欲乘势征匈奴,改年号为“天汉”。天汉二年秋,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等出征匈奴。 2、天汉 (王建) 天汉(917年)是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的年号,共计1年。
6、秦汉文化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秦汉之经学
1. 经学
嬴政
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 今文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释文谓之传。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学博上,由今文经学家充任,以备顾问。武帝时,置五经博士,亦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弟子。从此,今文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 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宜帝时,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为十四博士。 古文经 商鞅
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这样的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书。武帝时,下今献书。成帝时,设官负责收集古书,并着手进行整理。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令文经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如《礼》多三十九篇,《书》多十六篇。《毛诗》和《左氏春秋》等则为今文经所不载。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经”。 刘歆对于古文经很赞赏,建议在太学立学宫,但却遭到今文经学博士们的激烈反对。刘歆批评这些博士“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可是由于执政大臣也反对,刘散的建议未被采纳。平帝时,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进行“改制”,就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氏春秋》四个博士。东汉初,又被取消。 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古文经中固然有些内容是经过两汉学者窜改或增加者;但总的说来,古文经学家是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话方法。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令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经今、古文斗争。贾逵的学生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收古文(战国文字)、籀(zh騯宙,西周、春秋文字)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音读,推究字义,全书分为五百四十部,全部解说不过十三万三千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2.哲学
秦国官制
两汉时期,哲学的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汉中期的董仲舒,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东汉前期的王充。 唯心主义 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派的《公羊》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一书中。他反对天道自然观,进一步发展了先秦的“天人同一”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又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法则、规律,这里借为封建制度。由此看来,董仲舒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 唯物主义 秦国半两钱
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他著《论衡》一书,计八十五篇(今存八十四篇),二十余万言。 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及其分离,轻者为天,浊者为地。”人和禽兽也是由元气演化而来。他认为元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他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又说:“人之死,犹火之灭也。”他认为鬼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 王充的论证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是比较科学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不甚发展,引作论据的事物有些不真实,因之做出的结论也难免有错误。他在对社会问题或历史人物评述时,往往归之于命,这是唯心主义。
3.宗教
两汉时期的主要宗教有道教和佛教,都是在东汉时期开始流传的。 咸阳
道教 道教是由黄老学说与巫术结合而形成的。东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向朝廷献其师干吉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今存的《太平经》残本基本上保存了这部经典的面貌。 东汉末年,道教分为三大支派,一支为太平道,以张角为教主,在黄河南北传教,另一支为天师道,亦称为五斗米道,以张修和张鲁为教主,在仅中、巴蜀一带传教;第三支以于吉(与上同名)为教主,在长江下游传教。三派的信徒多为贫苦农民,这些信徒的多数成为农民大起义的主力。 佛教 佛教是迦毘至印度研究佛学归来,在雒阳建寺译经,中国开始有汉译本佛经。东汉末年,安息(今伊朗)僧人安世高、月氏僧人支谶(ch镴衬)等相继来到雒阳,翻译佛经。汉人严浮调从安世高学经,并参与翻译。从此,佛教教义也在中国流传。
编辑本段秦汉之文学艺术
1.文学
秦汉时期的文学,以散文、赋和诗歌为主。 散文 战国兽带纹鼎
散文可以《史记》为代表,这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集,许多篇传记具体生动地记述或刻画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事件或人物,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 两汉时期有很多文字生动、说理深刻的政论文章,其中以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徙民实边策》最有代表性。桓宽撰的《盐铁论》是一部以讨论西汉王朝的盐铁政策为中心内容的著作,文字生动,语言流畅,是一部优秀的对话体文学作品。 赋 春秋鼠季鼎
赋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材,一般文人都喜作赋。西汉的赋起初尚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西汉中期以后,成为最高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这样的赋篇幅很长,叫做大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是这样一些典型。虽有一点讽刺统治者的味道,但不起什么作用。 东汉时期的赋篇幅短小,向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叫做小赋。张衡的《思玄赋》、《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都表达了作者讶当时社会的不满,揭露了宫场的黑暗腐朽,对于人民的贫困生活也有一定的同情。 诗歌 两汉的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乐府》也叫做《乐府诗》,是汉武帝时期由乐府采集民间诗歌选编配乐而成的诗集,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平陵东》、《思悲翁》、《东门行》、《有所思》、《陌上桑》等,分别反映了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繁重徭役、横征暴敛的不满,反映了妇女不幸的命运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中后期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这些知识分子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为求功名利禄,背井离乡,四处奔走。他们把对社会的感触,倾注到作品之中。如《冉冉孤生竹》、《孟冬寒气至》、《明月何皎皎》、《迢迢牵牛星》等,就是倾述生离死别、情感追求、仕途坎坷的诗篇。《生年不满百》、《青青河畔草》等,则充满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反映了作者走投无路,内心苦闷的境况。 两汉的诗歌形式自然朴素,用语通俗深刻,与赋体大不相同。它发展了《诗经》中的《国风》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后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艺术
绘画 刘彻
两汉时期的绘画艺术很发展。宫廷府寺的墙壁上,贵族、官僚、地主的宅第的墙壁、墓壁上,盛行以绘画装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景帝子鲁恭王在曲阜修建的灵光殿。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记载,壁画先是太古裸体粗犷(guǎng广)奇怪的神话人物,其次是穿戴冠冕的黄帝、尧、舜,再次是夏、商、周三代兴亡。凡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的事迹,国君的贤愚,政事的成败,莫不绘载。主题之外,饰以天文、万物、神怪、异事,是一组色彩鲜明、情态生动的巨幅图画。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彩绘帛画,全长二○五厘米,上部宽九二厘米,下部宽四七·七厘米。帛画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部左右分别绘扶桑九日和嫦娥奔月两个神话故事,中部绘贵妇出行图,下部绘宴饮图。主题之外,饰以飞龙、异兽、特钟、巨磬等等,以朱砂、石青、石绿绘制,线条流畅,着色鲜艳精细,人物情态自若,鸟兽栩栩(xǚ许)如生。 雕塑 秦始皇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很发展。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是一座雕塑艺术的宝库。这个俑坑是1974年发现的,陈列着武士俑六千余个,每个武士身高1.8~1.86米,有的身着短褐,有的外披铠甲,有的持弓,有的执剑,都生气勃勃。出土陶马,高1.7米,长两米多,都翘首仰颈,双目前视,四腿挺立,气宇轩昂。这实在是一个强大的军阵,似在待命出征。 西汉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其中的“马踏匈奴”刻石是为纪念霍去病的战功而刻的,形象生动逼真,最为著名。其他石刻都是用巨大完整的天然石料顺势加工而成的。有伏虎、卧马、牯(gǔ古)牛、跃马、卧象、人熊相搏,猛兽食羊等。 东汉时期的雕塑,以1969年在甘肃武成雷台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铜马、铜俑最有代表性。有铜马四十匹,铜奴婢二十八件。有一匹天马,凌空飞驰,形姿矫健,头微左扬,三足高举,一足踏一飞燕,燕展翅疾飞,作惊悸回首状。这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件极为优秀的代表作。 东汉时期主要用于垒砌墓葬的画像石(砖),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雕刻艺术。画像多用单线阴刻或阳刻技法,内容有官吏出行图、狩猎图、战争图,还有农业生产、煮盐、锻铁、木工、纺织、宴饮、百戏、烹调等场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浮雕艺术。
编辑本段秦汉之史学
两汉时期,封建统治者继承了前代由国家修史的传统,在中央设史官,编修历史。其中最有名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武帝时,为太史今,学识渊博。原拟撰写一部史书,未及撰述,就因病去世。司马迁幼时聪慧,十岁开始诵习古文。二十岁时,周游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山东、河南的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了解了各地的一些风尚习俗和民间传说,接触过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后为郎中,奉使到今四川、云南等地,对当地少数民族等有所了解。继父任太史今后,又得博览史官所藏图书。他的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这是后来他撰写《史记》的极有利的条件。 《史记》的撰述,开始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约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撰成。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二千年间的正史编纂创立规范。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原来写作目的是为了宣扬“明圣盛德”,“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先人所言。”以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服务。可是天汉二年(前99年),他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腐刑(宫刑),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思想上起了某些变化。他说:“诟莫大于宫刑”。他当时极度悲愤,曾想到死;可是为了完成《史记》一书的写作,还是需要活下来。他孙子膑脚、屈原放逐等古人古事来自勉,借撰述以抒发郁结,申述己志。他对西汉统治者极不满,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则给予同情。他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因而为陈胜、吴广作“世家”,同五霸、七雄等诸侯并列,评价很高。除此以外,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班固与《汉书》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史学家。因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以补足《史记》的西汉部分。书未成,彪死,其子固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他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修成《汉书》一百卷(后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二百三十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全书体例也仿照《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人“列传”。《汉书》十志比《史记》八书的内容详备。《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等是班固的新创。《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各传、志多载录有关学术、政论文章,因之又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班固死时,“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写好,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和史学家马续完成。 《汉书》的主要缺点是封建正统思想严重。晋人傅玄在评论《汉书》时说:“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书。”《汉书》的思想性远不如《史记》。
编辑本段秦汉之科学技术
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算学 稍晚于《周髀算经》的算学著作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前期。全书分为九章:(1)方田(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2)粟米(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8)衰(cuī催)分(分配比例的算法),(4)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5)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6)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法),(7)盈不足(盈亏类问题解法),(8)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9)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的测量问题的解法)。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全书由二百四十六个算术命题和解法汇编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的完整体系的形成。 天文学 两汉时期,关于天体结构,有三种说法,一是宣夜说,已失传;二是盖天说,《周髀算经》即持此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种说法违失太多,史官多不采用。三是浑天说,认为天地之象如卵之裹黄,“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这种说法对于天体结构的设想比较近于实际,多为史官采用。 东汉安帝时,太史令张衡掌天文,撰《灵宪》一书,比较正确地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如说:“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他在西汉的浑天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浑天仪,以漏水转动,星宿出没,与灵台观象所见的情况相符合。 张衡还作候风仪和地动仪。候风仪制法失传。地动仪是用精铜制造的,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内置机关,在八个方向各安一个龙头,口衔铜丸一枚。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同方向的龙头就口吐铜丸,发出警报。 张衡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造,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一大成就,还促进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对东汉喧嚣一时的谶纬迷信思想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崔瑗在张衡的碑文中称赞他“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历法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一回归年为365日,一朔望月为29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为后九月。武帝时,《颛顼历》已行用百余年,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情况。武帝以司马迁、星官射姓、历官邓平和民间历算家唐都、落下闳等二十余人修改历法,于太初元年(前104年)编成新历,这就是有名的《太初历》。《太初历》比四分历科学,行用一百八十九年才出现重大差误。《太初历》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少年来史官的记录,制定了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称为“朔望之会”,约在十一年中有二十二次日食)。自有了这个周期,历家可以校正朔望,预知日食。太初历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太初历》的编制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医学 两汉时期,医学很发展,宫府设有医官,民间医师也很多,多数方士兼通医道。 西汉初年,著名的医学家有淳于意,因曾任齐的太仓长,号仓公。他年少时,从同郡人阳庆学“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西汉后期的楼护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医学家,他读过医经、本草、方术书计有数十方言,在长安一带行医很有名。 东汉时期的医学更加发展。最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名机,南阳人。东汉末年,南阳一带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为了给人治病,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至北宋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当时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妇科、内科等多种常见病。 张仲景还从临床实际出发,吸取当时医学上的新成就,把《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同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辩证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法则,还论述了一些处方用药的加减变化规律。这些都是对祖国医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华佗五禽戏
华佗字元化,沛国樵(今安徽亳州)人,约于张仲景同时。他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亦精干针灸技术。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我国的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学。他施行手术时,先使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然后破开腹或背,剜去瘀积,或清洗内脏,然后缝合,敷上药膏,四、五天伤口便愈合,一个月后,就能痊愈。华佗的麻醉学和腹腔手术,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编成“五禽之戏”,传授给人们,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 《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共著录药物三百六十五种,计有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如桂枝、麻黄、杏仁、石膏、附子、黄芩、黄连、知母、柴胡、地黄、当归、芍药等,在临床上有卓越的疗效。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纸 造纸术
周秦时期,以竹木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绘画材料。简重帛贵,不便使用。西汉中后期,宫廷中已使用一种丝质纸,薄而小,叫做赫蹏。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将树皮、麻头、敝布、渔网等植物纤维捣成浆液,制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张,于元兴元年(105年)献给和帝。从此,这样的造纸方法得到推广,造出的纸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又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到了晋朝,有很大进步,纸张成本低廉,平滑合用,完全代替了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中国的造纸术约在公元三、四世纪传入朝鲜半岛,后又传到日本。唐中期,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非和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秦汉之历史地位
秦的历史地位 1.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2.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 3.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4.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5.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以及道路的宽度,即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 汉的历史地位 1.开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黄金之路,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开创了历史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基本奠定了我国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了汉民族。 3.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因子在汉时期经长期融汇,打破了先秦时期南北文化相对较少联系接触的状态,形成了具有统一风貌的汉文化,同时亦由此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为突出标志的适应专制主义政治的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更对后来的历史与文化发生了规范性的影响。 4.“大一统”的社会环境为许多学科的高度成熟与充分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使中国古代史学建树达到辉煌顶点,就是这方面很有说服力的典型例子。
参考资料:/view/491831.htm
7、苏子卿是谁﹖
苏子卿,西汉大臣苏武。
苏武(公元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武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单于刚刚即位,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和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朝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他是神仙,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了穷困。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棫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李陵不好意思亲自送礼物给苏武,让他的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后来李陵又到北海,对苏武说:“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说是皇上死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放声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说:“今天你还归,在匈奴中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怎能超过你!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差不多,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逮捕杀戮我的全家,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再顾念什么呢?算了吧,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我已成异国之人,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李陵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李陵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永别。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常惠后来做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自己也有传记。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替他抱不平,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过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汉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邴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苏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皇帝答应了。后来通过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
8、中国有几大战役
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应是秦赵长平之战,此战赵前后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几乎是赵国当时壮丁的大半,而秦除了白起的主力军外,在战役后期更是“尽发河内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几乎也是倾国之力了,而且秦军虽胜也是伤亡过半,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事。
楚汉相争事大规模的战役有两次,分别是彭城和垓下之战。 彭城之战刘邦率诸候联军五十六万,项羽率精兵三万,经过两次大的战斗,先是刘邦大败损兵十几万,尸积于河“雎水为之不流”,后又被项羽击败只剩十余骑逃窜,吕后和太公也做了俘虏。
垓下之战韩信率兵三十万,刘邦率诸候联军也有数十万,项羽兵十余万,最后结果是项羽乌江自刎,不过这一仗战场上的死伤倒不是特别重,汉军就不用说,楚军也是逃兵比较多(四面楚歌的威力)。
两汉之际的大战当是西汉武帝时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和两汉相交时绿林与王莽新王朝的昆阳之战最重要(当然,窦宪出塞击北匈奴登燕然刻石那次也很有名,不过相对规模要小一些)
卫青于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动用了骑兵十万,步兵数十万,马十数万匹,斩匈奴首九万余级,自损数万,战马十一万匹,几乎是完全歼灭了匈奴的主力。
0 L; y) Z/ Q3 {" b3 Z: t9 L昆阳之战王莽军动员四十二万人由王邑王寻率领,几乎倾库藏而出为军辎重,号称百万,昆阳绿林军守军八九千人,刘秀又于外围调集了数千援军,近激战后绿林军杀了王寻,王邑只率几千人逃脱,此战后王莽新政权已经蚀尽老本,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比较大规模的战事有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南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与宋的瓜步之战,隋灭陈之战。(官渡之战虽也很有名,不过史载此战袁军不过十余万,曹军不过万余,规模不算很大)
赤壁之战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大概在二十几万上下,孙刘联军一线兵力在五万左右,战役的结果虽然是曹军败退回北方,但交战双方到底有过多大规模的战斗历来有分歧,伤亡数也未有定论。
* e; p% T, m! f$ I; A2 H% k淝水之战前前秦在境内十丁抽一,征集了先锋步骑二十五万,后继主力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先期进行过前哨战的苻融兵三十万,合计一百四十余万(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兵力尚未来得及投入战场就已经战局已定了),东晋军队主力是以谢玄所建北府兵为骨干的精兵八万,前秦兵在前哨战斗的接触战中损失万五千人,后期决战时由于指挥的失误大败,被晋军追杀三十多里,自相践踏,随后有冻饿而死者十之七八,苻坚本人也中流矢,只带少数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战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北方再次陷入了分裂(我本人是很替苻坚惋惜的,如果当时前秦统一了中国,对中国也许是一件好事)。
瓜步之战起于王玄谟北伐的失败,北魏太武帝拓拔焘随后起兵数十万,号称百万侵宋,宋临时收集残兵和征发百姓迎战(人数当在数万吧,不过瓜步之战实际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主力决战,战斗是分散在长江至淮河间的多个战场进行的),北魏围瓜步而不克而后主动退兵,随后又经过了纡眙等战斗最后结束,双方都损失很大,相对而言宋受创更深。不过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也开始稳定下来。
隋灭陈战役隋动员兵力五十一万八千,所向披靡,未有重大伤亡而灭陈,中国在分裂数百年后复归统一。
隋唐时的大战役有隋三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唐虽然武功也很盛,不过每次战役基本上都在十数万至二十万的规模,不能算大了)
/ Z( T9 v% g" J/ ?4 I2 O" m征高丽的第一次战役隋动员兵力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后勤运输人数倍之。在萨水战败,前线三十五万五千作战部队只剩二千七百人逃回。
五代两宋期间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集中会战,除元灭南宋动员过数十万规模的兵力外其他战事规模都相对较小,而元灭南宋之战也没什么特别重大的战斗,除了南宋贾似道领兵十三万与元军主力在丁家洲打了一场大败战外南宋基本上是兵败如山倒,元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正统的南宋,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
元明时期大规模的战役有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与建文帝军在白河沟之战,明永乐年间成祖五次亲征漠北的战役,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战,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
朱元璋与陈有谅的鄱阳湖大战陈军发兵六十万,朱元璋援军主力二十余万,两军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二十一日在鄱阳湖开始激战,先是朱元璋作战不利,本人也几乎丧命,二十二日朱军借风发动火攻,是日陈军被烧死近六万,朱军也淹死七千余人,再经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激战,陈军败退,二十七日陈友谅也中箭死,次年二月朱元璋就势一鼓灭掉了陈氏割据势力,开始了他的统一战争。(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白河沟之战建文军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领兵六十万,燕王军十数万(其中有宁王辖下的八万精锐蒙古骑兵),两军在白河沟交战,燕军第一天作战失利,第二天也先是作战不利,朱棣也几乎被射中,后来天突刮大风刮断官军将旗,官军军阵因之震动,朱棣乘机亲带劲骑绕袭官军后方,官军溃败,被杀及淹死者十余万,横尸百余里。朱棣的靖难之师经此战取得了战略主动,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
成祖五征鞑靼瓦刺每次作战动员人数都在四五十万上下,但只有第一次战果辉煌,杀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只以七骑逃跑,第二次明军以五十万对三万瓦刺军也只是获得小胜,后几次都没什么战果,成祖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榆木川军中。 ) a. k1 l% h8 }" W% A: W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率的五十万明军惨败在瓦刺骑兵手下,几乎全军覆没,军马辎重全失,皇帝本人也被俘,明朝由此开始衰落,国势日渐不振起来。
万历年间的两次援朝之战是明应朝鲜之请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丰臣秀吉侵朝军的战争,日军前后两次分别动员十八万人和十四万人,而明军前后动员数十万人,在苦战七年后终于获胜,但明军亦“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极大的消耗了明的国力,使明朝业以存在的危机加剧,终于在其后后金与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清时期当然也有数次大战,但清的历史时期横跨古代与近代,而且战争中不同于古代战争的因素也大大增加,因此我就不再列举了。
参考资料: /view/27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