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跪求经典古言啊 谢谢大神们*^_^*2、古代皇帝成就东汉开国霸业的两个女人是谁
3、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个痴情的人吗
4、东汉汉明帝刘庄是个怎样的皇帝?评价一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观点越丰富越好
5、东汉光武帝之妻阴丽华生平
6、东汉光武帝刘秀是怎样灭亡的?
7、历史张王两家关系
8、东汉豪强为什么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9、东汉汉明帝刘庄是个怎样的皇帝?评价一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观点越丰富越好
1、跪求经典古言啊 谢谢大神们*^_^*
[穿越架空言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y关心则乱(男主忠犬腹黑强大用尽心机娶女主、童穿庶女宅斗从小养在祖母身边、女主美貌聪慧乐观、我最喜欢的言情文、HE)【3.1M】
[穿越架空言情]《庶女攻略》by吱吱(宅斗、位高权重姐夫的继室渐得丈夫爱重、HE)【5.1M】
[清穿随身]《穿越之慧贤皇贵妃》by浅浅星光(男主乾隆弘历、宫斗修仙无虐、HE)【429K】
[清穿随身]《随身空间之佟皇后》by少辛(男主康熙、宫斗、有子有宠无憋屈、HE)【789K】
[穿越架空随身言情]《女配不狠难翻身》by弦歌雅意(女主微狠毒、穿到小说里)【734K】
[穿越架空随身言情]《女配后宫升级记》by九月微蓝(宠、宫斗、小白YY、HE)【700K】
[穿越架空随身]《一生为配》by夜冬凌(宫斗、修炼、1V1)【238K】
[穿越古代随身]《唐朝笔记》by羽外化仙(男主忠犬、挫折非爽文)【1M】
[穿越架空言情]《表妹难为、玉貌绮年》by朱砂(男主忠犬、宅斗、女主不小白、HE)【2.4M】
[穿越架空言情]《嫡女千金》by夜悠(男主忠犬、宅斗微金手指、庶爹继室娘、HE)【893K】
[穿越架空言情]《妃嫔这职业》by月下蝶影(无金手指无虐、宫斗、女主不小白、HE)【759K】
[穿越架空言情]《十八钗》by暮兰舟(男主忠犬、婴穿宅斗丧母嫡长女美貌聪慧、HE)【2.3M】
[穿越架空言情]《系统之宠妃》by朱女(轻松有趣、系统、宠、宫斗、小白YY、HE)【597K】
[穿越架空言情]《争宠这技能》by甄栗子(系统网游宫斗、轻松有趣、宠、小白、HE)【868K】
[架空女尊言情]《虐来虐去压倒你》by祈容(1V1、男生子、波折、微虐、HE)【471K】
[清穿随身]《我是胤禛福晋、穿越胤禛福晋》by假驸马(穿到康熙朝、宅斗、HE)【3.5M】
[武侠重生言情]《重生芷若之只想种种田》by暗影留香(男主被养成忠犬、胎穿女强)【1.1M】
[现代重生言情]《重生之方若绮》byAgate(男主腹黑忠犬强、甜宠、女主粗线、HE)【750K】
[穿越古代随身]《带着空间穿郭皇后》by九月微蓝(男主汉光武帝刘秀、小白宫斗HE)【574K】
[穿越古代言情]《皇后别闹了》by御井烹香(童穿1V1、正德、男强女强搞笑微虐HE)【1.5M】
[穿越洪荒系统言情]《仙本纯良、仙道生莲》by揽清月(男强女强、HE)【918K】
[穿越洪荒言情]《太古虚实案》by长寐生(虐、悲、女主最后无敌)【626K】
[穿越架空随身]《福慧双全》by倾咔(童穿、种田、家长里短)【2.2M】
[穿越架空随身]《女配不狠难翻身》by弦歌雅意(宫斗、女主未投入感情)【734K】
[穿越架空言情]《誓不为妃》by云外天都(第一人称、宫斗、狗血、HE)【1.4M】
[穿越女尊]《冷心女王爷》by火焰传说(种马、虐、男生子、第一人称)【2M】
[穿越女尊]《四时花开》by宫藤深秀(小白、女主王爷、种马、妇人之仁、虐)【1.5M】
[穿越唐朝随身]《穿越空间之唐妃》by元羽(修炼、宫斗、不虐主、无感情)【470K】
[穿越武侠言情]《尊主恕罪》by东尽欢(男主忠犬魔王女主古灵精怪、情有独钟HE)【761K】
[穿越修真]《在异界的日子》by水心清湄(童穿、修炼、斗争、单打独斗、女强)【1.2M】
[穿越重生架空随身]《重生之侬心》by冰水中的鱼(种田文、1V1)【475K】
[古代重生随身]《重生之东汉皇后》by江上余波(婴重生复仇宫斗、渣转忠犬男主)【919K】
[架空言情]《公主贵性》by则慕(搞笑、灵魂互换、1V1、男主果决睿智女主会武)【409K】
[架空重生言情]《阿莞》by予方(宅斗、穿越婆婆、男主忠犬)【2.4M】
[清穿]《平凡的清穿日子》byLoeva(男主武官勋爵、婴穿温馨、宅斗两情相悦1V1)【2.2M】
[清穿]《清朝穿越之德妃》by背着壳的蜗牛(微小白、有些虐、狗血)【477K】
[清穿魔法言情]《清穿之我是宁妃》by九月微蓝(四四、宅斗多穿别人木金手指HE)【1.1M】
[清穿随身]《清风过晓》by轻风过晓(婴穿、男主弘历乾隆、穿到康熙朝、宅斗)【514K】
[清穿随身]《清宫我最大》by假驸马(兽语、微小白、挫折、YY非爽文)【1.2M】
[清穿随身]《清色莲华》by深海人鱼(男主重生四四、侧福晋、修炼、HE)【1.4M】
[清穿随身]《清穿之惟有清风》by紫墨海(男主四四、童穿、修炼、女扮男装、谋士、微小白、男女主爱情观不和、女主携子离去)【557K】
[清穿随身]《随身空间之大福晋》by少辛(温馨、种田、HE)【884K】
[清穿随身]《完美四福晋》by悄然花开(重生四四、胎穿、有灵泉武功秘籍、HE)【1.3M】
[清穿随身]《我的阿玛是康熙》by凤栖桐(和太子是龙凤胎、姐姐)【2.6M】
[清穿随身]《一世清华》by夏晓水(婴穿佟侧福晋、小白、守心离开四四求而不得)【770K】
亲,╭(╯3╰)╮~
资源已上传~
满意请采纳~
如有问题可追问或hi我~
【赞同】个就更好啦\(^o^)/~
祝亲阅读愉快~
欢迎下次求助我!~
发件人:小刁。百度ID:钓鱼鹰
——来自《我爱电子书》团队。
2、 古代皇帝成就东汉开国霸业的两个女人是谁
是阴丽华和郭圣通。
结发妻子奠定了刘秀远大的志向。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重要女人阴丽华系南阳新野人,也是刘秀的的结发妻子,第二任皇后,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之后,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备受光武帝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即刘秀扫灭群雄、统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阴氏被册封为皇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与刘秀合葬于原陵。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的父亲刘钦和母亲樊娴都于公元前6年生下了他,那一年,方圆百里任何一家的收成都比不上刘家,刘家的田地还出现了一茎九穗的现象,刘钦对这个时候出生的刘秀非常疼爱,兴奋地为他取名为“秀”,意思就是庄稼出好穗。刘秀的家境在当地还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好歹是一个县令,母亲呢,还是当地巨富的女儿,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也非常好,所以少年时的刘秀不愁吃不愁穿,过年还有新衣服和压岁钱。
刘秀的姐姐刘元嫁给了邓晨。邓家和阴家有一定的姻亲,所以经常走动。刘秀游学回来后就住在姐姐家里,由于志趣相投的缘故,刘秀和姐夫成了死党。阴丽华是刘秀的老乡。那时候,阴丽华是刘秀的家乡最美丽的女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刘秀也不能免俗。刘秀是通过他的姐夫认识阴丽华的。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当时汉代已经历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帝,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刘秀起兵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谨慎决断的,当时天下确已大乱,刘秀打出“刘邦九世孙”的旗号,建立了自己所向披靡的“绿林军”。
即公元23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对于此,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只是迫于在联军之中,绿林军人多势大,又有强敌在前,只得暂且作罢。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室,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昆阳之战新莽四十几万大军溃败,当时刘秀和绿林军的将领们是抱着死战的决心,无不以一当百,势不可挡,故能在昆阳城下,以少胜多,力破强敌。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3、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个痴情的人吗
刘秀和阴丽华的传奇爱情故事 刘秀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而阴丽华又近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后。两人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尤其是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加入,在中国历史上,演绎了一段凄婉美丽、感人肺腑的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他们之间的故事,在东汉开国时期,几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一生下来就是个帅哥。他出生那年,刘家田间稻谷丰收,甚至出现一茎九穗,父亲认为是刚生的儿子带来了好运,于是给他取名为“秀”。可好景不长,在刘秀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刘秀跟哥哥刘演、刘仲在叔父家长大,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跟着母亲生活。他的童年十分快乐,整天往田地里跑,跟着下人一起干活。他哥哥刘演看了直摇头,“三弟长这么帅,却没什么出息,看来一辈子只能做农夫。”
刘演长得五大三粗,整日游荡乡里,不学无术,却自认是个人物,在家乡南阳一带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刘秀十四岁的时候,天下突然改姓了王,再没他们刘家什么事,一个个立即变成了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窘迫。
刘演不能像从前那样吃喝玩乐了,大发牢骚,在刘家村中扬言要重新夺回天下。可刘秀整日仍然是无动于衷,除了往田间干活外,隔三差五就要跑到新野的二姐和二姐夫邓晨家,骗吃骗喝,还赖着不走。原来,新野有个大户叫阴家,阴家有个美人叫阴丽华。阴丽华七岁丧父,跟着哥哥阴识和母亲过。才十一二岁,她的美貌与孝顺已是远近闻名。而阴丽华的母亲也姓邓,于是刘秀老要扯着说自己是阴家的远房亲戚,跑到阴家去***,别人看了,都说他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在当地传为笑柄。
刘演很爱惜自己这个弟弟,看他不是想着女人就是去干农活,于是舍了自己的酒钱,送他到京城西安去读书。那时刘秀已经二十岁,身高有一米八左右,面容俊俏,玉树临风。他跟从许子威学习了《尚书》。他天资聪慧,举一反三,对这部深入政事的著作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书读多了,他的人生观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里,他还遇到他的同窗好友邓禹,两人卧则同榻,常常促膝谈心。那时,他情窦已开,读书的时候也整日想着那个他暗恋多年的阴丽华。有一次,在长安街头,他看见雄壮威仪的“皇家骑警”列队而过,热血上涌,不禁发出一句千古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在京城里钱花光了,《尚书》也学得差不多了,刘秀就兴冲冲返回家乡,直奔新野的二姐夫家,从此赖着不走了,过着骑牛卖谷的生活,时不时跑到阴家后院去***,令他魂牵梦饶的小美女阴丽华。
刘秀就是这样一个善良温厚的人,人如其名。乡里人都知道他家,他大哥霸道,而他这个三娃厚道。后来他当皇帝了,回家乡请父老们吃饭,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阿婆还说,“三娃,你从小就温柔,人老实,可是现在你已经都当皇帝了,就不要再那么温柔了,还是要摆出个皇帝的架子来啊。”
刘秀笑笑说,“四婆,温柔有什么不好?我刘秀就是以温柔治天下的呀。”
二、洞房花烛,是甜蜜还是苦涩?
刘秀二十多岁了,人家早已娶妻纳妾,享受天伦。可他却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骑着他那头青牛,翻看着古书,到南阳的郡府宛城去卖谷。在人们眼中,刘秀就是个“小白脸”、“书呆子”、“老实人”。
当时天下能看出刘秀不是个普通人的,应该有三个。一个是他在太学时的同窗好友邓禹。邓禹觉得刘秀身上有一种“天下之思明君,如游子之思慈母”的气质。
4、东汉汉明帝刘庄是个怎样的皇帝?评价一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观点越丰富越好
您好
就汉朝而言,明帝重师长 ,限制外戚功臣豪强,国富民安。但在西汉前期诸帝皆有所为,在汉代影响并不算大
高祖创立汉朝;;文帝平定诸吕;武帝开疆扩土;景帝,昭帝,宣帝虽治国未必高于汉明,但在位之时国库殷实;光武帝复国之君 以上诸人,影响皆大于汉明
另外元帝,成帝之流,虽治国无方,但元帝改革,成帝淫乱,导致汉朝日暮,对于汉朝的影响不下于明帝【如果您说的影响不单单指正面的话】
就东汉而言,刘庄可以说是除光武之外影响力最大的皇帝:
东汉皇帝自和帝之后,无一满二十岁,且不掌权,影响甚微
掌权的前四帝中,光武复国之君,文治武功,影响第一。另外章帝掌权仅12年,又奉行休养生息之道;和帝用宦官导致政权分散,影响皆不及刘庄
【东汉获得庙号且没在献帝时废除的皇帝只光武,明帝,和帝三人】
在中国历史上,明帝的经营西域 ,治理黄河,注重农业科技可谓有一定影响。
但在中国几百皇帝中,也就中等吧
前文也已提到了,一些极端开明或堕落的皇帝对一个朝代的影响很大;而诸如明帝等守成之帝,则影响就要打折扣了
答案已经修改过了,均系自己手打
望对您有所帮助
5、东汉光武帝之妻阴丽华生平
阴丽华(公元4—64),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刘秀的结发妻子,为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后人。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之后,阴丽华成为了他的宠妃,备受光武帝的宠爱。建武十七年,即刘秀扫灭群雄、统一天下之后的第5年,阴氏被册封为皇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与刘秀合葬于原陵,东汉君臣上其谥号为“光烈皇后”。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 ,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提到刘秀与阴丽华,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但是,后世的很多人往往都误读了这句名言的含义。之所以容易被人误读,关键就是后世之人把这句话从《后汉书》中孤零零的提取出来,离开了前后文的表述而单独的来看这句话,自然就容易误读了。从这个方面来讲,此句名言同曹操的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遭到误读是一个原因。
执金吾,位同九卿,为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的最高统帅。更为通俗的讲,基本上类似于近现代的中央卫戍部队总司令。但是,误读往往就发生在这里,单独的来看这句话,后世很多人会认为:刘秀想做中央卫戍部队的司令,想娶阴丽华那样的美人。
如果把这句名言放回到史书当中去,就能理解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了。
这句名言出自《后汉书 · 光烈阴皇后纪》: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有了前后文,才能够真正让人领会这句名言所表达的含义。光武之所以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完全是因为刘秀见执金吾“车骑甚盛”,而不是因为“官职甚大”。所以,探讨“执金吾”官职的大小,对理解刘秀的这句名言来说,不但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已经完全背离了史书记载的本意。
在《后汉书 · 百官志四》注引《汉官仪》中,就已经非常清楚的解释了刘秀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的原因:
“执金吾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髃僚之中,斯最壮矣。世祖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
注:“髃僚”,就是文武百官的意思;刘秀庙号“汉世祖”,故这里的“世祖”即刘秀。
《汉宫仪》中的这段话是说:执金吾出行时,统骑兵二百人,持戟甲士五百二十人,前呼后拥,光耀无比。“髃僚之中,斯最壮矣”,就是说文武百官之中,谁的声势也不能同他(执金吾)相比。故汉世祖感叹说:做官就要做执金吾这样的官。
刘秀的这番感叹,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
据《旧五代史 · 元贞皇后列传》注引《北梦琐言》记载:作为大唐王朝终结者的一代枭雄朱温,在其还未发迹时有一次见宋州刺史的女儿张惠貌美,就发出了“丽华之叹”,后两人果结为连理,张氏女助朱温成就了一番大业,成为五代十国的一段佳话。
据清代的《吴三桂考》引笔记杂文《觚剩》记载:明末清初,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之称的吴三桂,在其青年时代读到史书中的“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时,不禁感慨:“余亦遂此愿,足矣!”。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出身显赫,生逢乱世
《后汉书 · 阴识列传》记载:阴丽华出生在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阴氏家族是春秋时期以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相管仲的后裔。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氏为姓。不但出身显赫,阴氏家族还是当时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户,《后汉书 · 阴识列传》记载:阴家“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就是说:阴家有良田万亩(700倾相当于35000亩左右),车马和奴仆都可以和诸侯王相比了。
虽然有着显赫的出身,但是阴丽华却并未能像其祖先那样能够安享太平盛世与繁华,这位阴家大小姐所生长的时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王氏、傅氏等外戚明争暗斗,轮流把持朝政,加之成、哀两朝皇统沦丧、政治黑暗,历经200余年的西汉王朝即将走到了她的尽头。公元前9年,集朝政大权于一身的安汉公、外戚王莽废西汉末帝刘婴而称帝,建国号“新”,西汉灭亡。王莽建国之后,面对着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先后颁布了“王田令”和“私属令”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然而,改革遭到了豪强官僚们空前激烈的反对与抵制,而新政的措施又过激过猛,新政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加之新莽末年的水旱等天灾不断,广大人民为求生路,只得铤而走险,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绿林与赤眉大起义。一时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
英雄佳丽,共度时艰
正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每一次乱世到来,总会有王者出世,来终结乱世,还天下以太平。在新朝末年的大混战中,一个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日后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刘秀,本是一个没落的西汉皇族后裔,其祖先向上可以追溯到西汉景帝。虽然名义上身为皇族后裔,但实际上传到刘秀这一代的时候,和皇室已经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关系了。刘秀这一支族人在家乡基本上与布衣平民无异。刘秀有一个姐夫名叫邓晨,家在南阳郡的新野,因此刘秀也常去新野姐夫家,而邓晨与新野的世家大族阴家有亲缘关系。借助于这层机缘,少年时代的刘秀有机会接触到了这位新野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阴丽华。史书中并没有交代刘秀和阴丽华到底有多深的接触和情缘,但是有一个事情却交代的非常清楚:那就是阴家小姐的美貌给了刘秀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刘秀去长安求学,一次无意中看到了执金吾率众出行,盛大的场面深深的震撼了刘秀。一时间,刘秀思潮涌起,不禁感叹道:“做官就要做执金吾这么大排场的官,娶妻子的话就要娶阴丽华那样美貌的女子”。据《后汉书 · 百官志四》注引《汉宫仪》记载:在百官之中,执金吾的官职并非最大,但是在声势与排场方面,执金吾则居于百官之首,故其出行场面极其盛大,这才引得后来的汉世祖刘秀感慨不已!
新朝末年,兵戈四起,刘秀同兄长刘縯一起趁乱在舂陵起兵,并与早于他们竖旗造反的绿林军合兵一处,打着“反莽兴汉”的旗号举兵造反。随着绿林军规模的壮大,西汉宗室刘玄被推立为起义军的皇帝,史称“更始帝”。绿林军将领们借助于自己势大人多,拥立刘玄为帝,从此更加加剧了绿林军与以刘縯为首的南阳宗室兵马的矛盾。新莽地皇四年五月末,刘縯率军攻克了中原重镇宛城,刘縯声名更盛,引发了刘玄及绿林军将领的极大不安。终于,在攻克宛城不久,因为一名部将的问题,刘縯与更始君臣的矛盾更加的表面化,更始帝遂以“冒犯皇威”为由,将刘縯斩杀于宛城。史载刘縯立志于天下,作战勇猛无比,连莽军都闻刘縯之名而敬畏,谁知最终竟落得如此结局。六月,王莽为了彻底剿灭日益壮大的绿林军,发各州郡兵马共计42万扑向昆阳,两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刘秀沉着冷静,说服其他将领守城,自带13骑冒死突围搬取救兵,最终在刘秀军与昆阳守城之军的内外夹击下,王莽42万大军全军覆没,被杀与自相践踏、淹死者不计其数,滍水为之不流。刘秀为昆阳之战的第一功臣,自此名震天下。此役之后,刘秀又马不停蹄的率军北上,再攻父城。这时,刘縯的死讯传来,刘秀在震惊之余,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了。除了回宛城谢罪外,在深思之后做了三件事:
一 不表昆阳之功,以免引起更始君臣的嫉妒和不安。
二 不与刘縯部属私下接触,并表示刘縯犯上,自己也有很大责任
三 不为刘縯服丧,并决定立即娶阴氏丽华为妻。
与其兄锋芒外露的性格不同,刘秀性格比较内敛。在更始君臣眼中,刘秀比较恭顺,远不如其兄对他们的威胁大,加之四方战事未平,刘秀还有利用价值,故刘玄不但没有加害,反而封其为武信侯。更始元年六月,刘秀终于在宛城迎娶了他多年来朝思暮想的佳人阴丽华为妻。五月末,XX被杀,六月,刘秀就娶妻进门,这是有悖于古人婚丧嫁娶的常理的,甚至是要被人背后责骂的。据《东观汉记 · 世祖光武皇帝纪》载:世祖“多权略”,从这件事上看,所言非虚。借娶妻之机,刘秀既了却了多年来的心中夙愿,又让更始君臣对其更加放心。刘縯被杀,如果不多做几件事情,更始君臣是不会轻易放过刘秀的。有一个事实值得玩味,那就是阴丽华此时嫁给刘秀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的,既然成了刘秀的人,很可能就会因为受刘秀的牵连而丧命,甚至一门都会受到株连。包括后来的郭圣通在内,对刘秀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女人,居然没有一个是在太平盛世的情况下嫁给刘秀的,都是从刘秀于乱世的危局之中。十年之后,即建武九年,刘秀伤感于阴氏家族遭逢变故(时“群盗”趁皇帝身在陇右前线,不在京师的机会,举兵作乱,杀死了阴丽华的母亲与弟弟),在诏书中引用古语道:‘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就是说:“惶恐危难的时候,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现在安乐富贵了,你却将我抛弃了”。刘秀仿佛是借用阴丽华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自责,对阴丽华只能列为“滕妾”的身份表达一种深深的内疚。可见,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刘秀对当年阴丽华在宛城中陪伴自己度过那段人生中最为惶恐煎熬的时光仍然是念念不忘。
经略河北,再娶贵妻
更始元年九月,在刘秀与爱妻阴丽华仅仅相处了三个月之后,因为更始遣刘秀西去洛阳,刘秀只好将阴丽华送回新野娘家,只身前往了洛阳。新朝灭亡之后,天下秩序顿无,各种势力纷纷登场。在诸多的势力当中,摧垮了新莽主力、占有关中与中原大部并打着复兴汉室口号的更始帝政权开始以新的天下共主的姿态发布诏令。但在乱世,“兵强马壮者为王”的规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在新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诸多割据势力岂肯受制于更始政权?赤眉军的统帅樊崇虽来长安觐见刘玄,但实为来观望形势,他的数十万大军仍抑留在山东一线;河北的形势更是鱼龙混杂,河北三王各握有重兵自据,各怀异心。为数达近百万的铜马、尤来、高湖等农民起义军也活跃在黄河以北地区;此外窦融守河西、公孙述据巴蜀,均拥兵自重,以观天下大势。当时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意即更始政权能不能真正据有天下,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能不能使赤眉臣服,二是能不能牢固的掌控河北之地。更始帝决定:“遣重臣镇慰河北”,但在人选问题上,刘玄犹豫不决,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派刘秀持节以巡河北。
除了少数随从之外,更始帝并没有派发给刘秀任何兵马,刘秀只是持有一根代表更始政权的节杖,故有“刘秀单车空节巡河北”之说。刘秀刚进入河北境内不久,一个叫王郎的人自称是当年为逃避赵飞燕姐妹迫害而流落民间被迫隐姓埋名的成帝之子刘子舆,在赵缪王刘林等人的拥护下王郎在邯郸登基称帝了。一时间,天下皆惊。河北诸王本就怀有称帝自立之心,现在见更始帝的使节到了河北,干脆就彻底的建号自立了。王郎清楚,刘秀是他在河北最大的敌人,于是以十万户的悬赏追捕刘秀,此时广阳王刘接也起兵响应王郎,闭门捉拿刘秀。史载:刘秀等人“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旁”,非常的狼狈。然河北豪杰并非全部响应王郎的命令,信都太守任光、和成太守邳彤、刘植、耿纯等俊杰先后慕名投入到刘秀的麾下。刘秀收信都、和成两郡兵马后,发兵讨伐王郎。然而这时,河北三王中拥兵十余万、实力最强的真定王刘扬亦归附邯郸的王郎,这给刘秀一个不小的打击。冷静下来之后,刘秀觉得河北三王中,真定王并非死心塌地的追随王郎,刘扬还有被争取过来的可能,遂派刘植去游说真定王。刘植领命后,去真定府游说,竟真的说动了真定王刘扬,他愿意弃邯郸而追随刘秀,只不过,他真定府的十万大军不是白归属于刘秀的,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刘秀要同他真定府联姻,迎娶他的外甥女—郭圣通。这位郭圣通,出身可是了不得,她的外公是汉景帝的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说起来她竟与刘秀一样都是汉室宗亲,同为汉景帝之后。虽有宗室亲缘,但刘秀并不想结这门姻缘,“娶妻当得阴丽华”,几个月前,刘秀已迎娶了这位他梦寐以求的佳人,可谓心愿已了。但仅仅对王郎方面用兵,刘秀已感到兵力单薄了,如果再加上真定府的十余万大军,刘秀一方的处境将更加危险。为了能争取真定府的兵马为己所用,刘秀最终决定,亲自到真定府去迎娶这位真定王的外甥女。更始二年,即公元24年,继在宛城迎娶了阴丽华仅仅数月之后,为经略河北,刘秀又亲赴真定府,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郭圣通。
更始二年五月,刘秀发本部兵马与刘扬合兵一处,共击邯郸,耿弇、景丹等所率之幽州突骑大破敌军,王郎部众死伤惨重,刘秀不禁感叹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王郎见大势已去,遂派使臣请降,使臣见到刘秀后说:“我主确系成帝之子”,刘秀曰:“即使汉成帝本人复生,也不能得到天下了,何况一个诈称其子的人”,使臣愤而返回。不久,邯郸城破,王郎也被击杀于路上。此王郎是否真的为当年为了躲避赵飞燕姐妹迫害而流落到民间的皇子,已经成为了千古之谜。而刘秀之所以能击灭王郎,除了真定府大军的归附之外,天下闻名的渔阳、上谷之突骑亦起了关键的作用。从此,北州突骑跟随刘秀,为扫平天下,建立东汉基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击破邯郸之后,刘秀又陆续平定了铜马、尤来、高湖等大小数十万农民军,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尽归刘秀所有。公元25年,刘秀在众将拥戴下,在河北鄗城千秋亭登基称帝,建元“建武”。此时的刘秀,据《后汉书》记载,已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有了与群雄逐鹿天下的资本。
建武元年七月,刘秀挥师南下,派建威大将军耿弇陈兵五社津,阻赤眉东进;同时遣大司马吴汉、骠骑大将军景丹等十一将直取洛阳,将洛阳层层包围。九月,身为更始悍将的朱鲔见洛阳已是孤城一座,走投无路之下举城而降。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后世论曰:“高祖兴于关中,故定都长安;光武起于东方,故定都洛阳”。
建武元年,不但对刘秀来说是开基立业的一年,对于刘秀的两个女人—阴丽华与郭圣通来说,同样是不平静的一年。这年,在刘秀河北时一直伴驾左右的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刘疆。这不但是对刘秀的一件大事,对整个东汉王朝来说都是一件大事。郭氏除了喜悦之外,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件事情,侍中傅俊奉命护送刘秀的另一个女人阴丽华来到了洛阳。对于阴氏,郭圣通是陌生的,阴氏娇美异常,显然她并不是郭圣通愿意见到的人。而对阴丽华来说,两年前,刘秀与她离别而去,之后她随家人几经辗转,惶恐度日,好不容易盼到两人再聚,却已是物是人非。昔日的夫君不但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了他们的骨血,阴丽华的心境是可想而知了。古语道:“帝后同体”,东汉建立之初,有帝无后,郭、阴二女均同封贵人。两位贵人中,刘秀本就迷恋阴丽华,故欲立阴氏为后。古之女子,未有不以登后位为人生至荣,可阴氏坚辞不受,“自陈不足以当大位”(见《东观汉记》卷六),阴丽华之所以坚辞后位,其原因颇为复杂:
其一,虽深得帝宠,然众心难服
相对于郭圣通来说,阴丽华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貌美,甚得刘秀宠爱。虽然天子宠爱,但是其手下的文臣武将,尤其是来自河北的众功臣岂能心服。郭圣通虽然比阴丽华晚几个月嫁与刘秀,但真定府十余万大军因此联姻而归附,顿使河北局势骤变;而郭圣通也在刘秀平定河北之时伴驾左右,可谓于社稷有大功。追随光武帝平定河北的文臣武将们,只知有郭圣通而不知另有一位阴贵人。此外,郭氏同刘秀一样,同为汉室宗亲,都有前朝血脉,在这一点上,郭氏的身份远比阴氏高贵。更有利于日后刘秀的统一大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郭氏已经生下了皇长子刘疆,而阴氏尚无皇子。故立阴氏为后,实难服众心。
其二,社稷为重,性本宽仁雅致
从后来的历史看,阴丽华是一个很重大局而轻私利的人。汉明帝永平三年,有司奏请仪立皇后,汉明帝不语,而已经身为皇太后的阴丽华则表示:“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皇太后开了口,群臣与后宫诸多嫔妃都无话可说。马贵人,就是为东汉开基立下赫赫战功、以“马革裹尸”而闻名的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马贵人聪慧清秀,有母仪之德,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但她自明帝为太子时就陪伴左右,却始终不能生下一儿半女。而明帝身边还有阴贵人、贾贵人等其他嫔妃,其中这个阴贵人正是出自阴氏家族。阴丽华并没有利用自己太后的权利和马氏不能生育这一点趁机将自己宗族的阴贵人推上后位,而是以大局为念,力挺德才最为突出的马援之女为后,这在是难能可贵的。纵观西汉与东汉,后系家族把持朝政,是两汉政治的一大特色。阴氏不但自己追随光武帝一生,贤德而识大体,还把另一个被后世史家誉为“千古贤后”的明德马皇后扶上了东汉王朝的后位。而明德马皇后作为一代贤后,深深的影响了明、章两朝的政体。
建武二年六月,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其子刘疆被册封为太子。
刘秀虽已定都洛阳,但事实上,刘秀集团还只不过是当时众多裂土称王的割据政权之一。更始二年(公元24年),赤眉兵分两路进击长安,更始部将数败,三辅震动。此时刘秀命邓禹所率西征大军也迫近关中。在赤眉与邓禹两路大军的夹击下,更始政权已陷入绝境。更始三年十月,刘玄向赤眉大军投降,献上得自王莽处的帝王玉玺,更始政权灭亡。击灭更始后,赤眉拥兵号百万,占据旧都长安。然而,数十万大军的粮草筹措是一个大问题,此时,邓禹的西征军已接近长安近郊并迅速占领了屯粮之地,赤眉粮荒,只得率部离开长安,企图西进陇右补充粮草,结果遭到了割据陇右的隗嚣大军之阻击,只得东向折回长安。此时正赶上天降大雪,赤眉军损失极大,《后汉书》载:“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赤眉军经过血战,击退了占据长安的邓禹,复据长安。之后,赤眉又数次击败邓禹军。远在洛阳的刘秀见邓禹屡战不利,遂派冯异前来替换邓禹指挥西征军。邓、冯二将合兵一处再战赤眉,结果又遭惨败,邓禹自惭,上表请辞。建武二年十二月,“关中大饥,人相食”,赤眉大军只得再次放弃长安东进,途中与西进的冯异部作战,赤眉大败,损失甚重。刘秀料赤眉必东进,决心进行一场大的战略决战,力图一战而解决掉这个关中最大的军事集团。刘秀遣破奸将军侯进部屯军新安;建威将军耿弁部进驻宜阳地区;大司马吴汉统率的大军作为机动力量集结于洛阳附近地区。再加上冯异的西征军,此时的赤眉军已陷入了刘秀布下的战略大包围之中。建武三年正月,内无粮草,又走投无路的赤眉十几万大军被迫向刘秀出降,并呈献出了得自更始那里的传国玉玺。至此,起自王莽天凤五年,纵横于中原大地近十年之久的赤眉起义军被刘秀扼杀在了血泊之中。就在邓禹与赤眉在西线大战的时候,前西汉梁孝王的八世孙、梁王刘永在睢阳称帝,史称:“董宪、张步等与共连兵,遂专据东方”。为了剪除刘永军事集团对京师洛阳的巨大威胁,自建武二年至建武六年,经过五年的激战,梁王刘永及其部下齐王张步等均被一一平定,其中建威大将军耿弇所率的幽州突骑战功赫赫,一举平定齐地七十余城,后世那句著名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就是出自刘秀对他的夸奖。中原初定之后,盘踞在陇右的隗嚣与巴蜀的公孙述就与刘秀形成了鼎足之势。建武六年四月,刘秀亲临长安,部署对陇右的作战。五月,盖延等七将军发动了对陇右的作战,陇坻之战,汉军大败,只得退回长安。建武八年,刘秀再次对陇右用兵,双方激战于略阳、西城等处连日激战,隗嚣部伤亡颇重。此时,大将王元、周宗等率领西蜀援军杀来,本已疲敝不堪的汉军慌乱中未及成阵,全线大败,隗嚣部于后掩杀,加之粮草将尽,汉军只好一路败回关中。刘秀两次对陇右用兵,均遭失利,这是刘秀自统一战争以来所未曾遇到的。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得隗嚣集团的处境已经相当困难,建武九年春,隗嚣忧愤而亡,隗嚣部将拥戴其子隗纯继位。建武十年秋,刘秀亲至陇右一线,第三次对陇右用兵。最终,汉军攻破落门,周宗等陇右诸将与隗嚣之子隗纯一同出降,陇右遂平。陇右自古就是盛产马匹与精锐骑兵的西北多山之地,易守难攻。长达四年之久的陇右争夺战,双方反复拉锯,极为艰苦,连“常胜将军”刘秀都留下了“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的千古感叹!平灭陇右之后,收取西蜀就成为了统一大业的最后一步了。“成家天子”公孙述此时已称帝十余年,西蜀之民归心,多次援助陇右的隗嚣共同对抗东汉王朝。陇右一平,六分天下,刘秀已得其五,西蜀势单力孤,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建武十二年,刘秀手下的悍将吴汉攻破成都,“成家帝”公孙述灭亡。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历时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落下帷幕。
在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中,刘秀的两个女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建武四年,贵人阴丽华在跟随刘秀北征彭宠的路上,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皇子,即日后的汉明帝刘庄。身为皇后的郭胜通逐渐失宠,在刘秀面前“数怀怨怼”,来表达自己的愤懑与不安,帝后关系颇为紧张。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决定废皇后郭氏为中山王太后,立贵人阴氏为后。光武帝制诏三公曰: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阴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汉明帝即位后,尊阴丽华为皇太后,永平七年,阴丽华驾崩,在位24年。 [编辑本段]【史料记载】 《后汉书》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及光武为司隶校尉,方西之洛阳,令后归新野。及邓奉起兵,后兄识为之将,后随家属徙淯阴,止于奉舍。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与胡阳、宁平主诸宫人俱到洛阳,以后为贵人。帝以后雅性宽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辞,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故遂立郭皇后。建武四年,从征彭宠,生显宗于元氏。九年,有盗劫杀后母邓氏及弟??,帝甚伤之,乃诏大司空曰:“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小雅》曰:‘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魂而有灵,嘉其宠荣!”十七年,废皇后郭氏而立贵人。制诏三公曰:“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七岁失父,虽已数十年,言及未曾不流涕。帝见,常叹息。显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永平三年冬,帝从太后幸章陵,置酒旧宅,会阴、邓故人诸家子孙,并受赏赐。七年,崩,在位二十四年,年六十,合葬原陵。明帝性孝爱,追慕无已。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焉。 [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范晔: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范本《后汉书》
司空第五伦:近世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资治通鉴》
李贽:“此后(指阴丽华皇后)手段不减武才人(即武则天)。” “英雄到头来往往在妻子上乱弄。(此句指刘秀)”——出自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的《史纲评要》。
李白:“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南都行》
庾信:“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出自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庾信之代表作之一的《春赋》
南怀瑾:自秦、汉以后,可以称为帝王体制时代较为贤良的后妃,为数实在寥寥无几。以开国创业的那些帝王来说,除了汉光武的阴丽华和朱元璋的马皇后以外,即如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还当退居其次才对。——出自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
6、东汉光武帝刘秀是怎样灭亡的?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战争时期
时值王莽当朝,天下大乱,赤眉军与绿林军起兵反王莽。刘秀此时亦与其兄刘縯在舂陵(今湖北枣阳县)起兵,与绿林兵共同拥护更始帝刘玄。23年,刘秀率绿林军3万以少胜多于昆阳灭王莽军42万,杀其主帅王寻,取得昆阳大捷。
此后刘縯兄弟威望大盛,遭到刘玄的猜忌。刘秀有所察觉,但刘縯不以为意,终被刘玄借故杀死。此时刘秀也处于危险之中,只得向刘玄谢罪,并不敢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如常。后刘玄占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
刘秀在河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但刘秀手下不断劝进,终于在25年,刘秀于鄗城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次年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傀儡皇帝,击败刘玄,刘玄投降后被杀。刘秀先后荡平赤眉、张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于建武十二年(37年)统一中国。
刘秀的军事才能很高。称帝之后遣众将攻伐四方,往往能从前方上报的排兵布阵形势中发现问题,有时因前方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便为敌人所败。此外,刘秀待人诚恳简约,宽厚有信,窦融、马援等均由此归心。
在新末的军阀混战中,刘秀的军纪相对较好,但手大将吴汉等仍然多有屠城、暴掠之举。天下未定之时刘秀对诸将的约束显然不够,造成手下大将邓奉因家乡遭吴汉军劫掠,忿而反叛。直到吴汉与刘尚攻灭最后一个敌人公孙述,纵兵大掠成都,刘秀才肯斥责他们。然而诏书虽写得声情并茂,吴汉的官爵却并未受到影响。
刘秀死后,其子汉明帝刘庄将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人的影像画在云台阁,称云台二十八将。
执政时期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刘秀统一中国后,厌武事,不言军旅,建武二十七年(51年),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却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不同于先祖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诛杀功臣的无情,刘秀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其实,在统一中国之前,他就开始削弱国防建设,废郡国兵制,罢郡国都尉。削弱地方兵权的同时,导致后来无力抵御外患,而豪强地主的部曲家兵则迅速发展,像东汉末年的董卓就是一例。刘秀以后不设丞相,而是“虽置三公”但“事归台阁”;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使三公成为虚位,另一方面又扩大尚书台的职权,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后汉书·申屠刚传》说:“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自是大臣难居相任”。建武二十八年(52年)他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严禁结党营私。
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崩于洛南宫前殿,享寿63岁,在位33年。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县铁谢村附近),庙号世祖,谥光武皇帝。
评价
范晔评价刘秀:“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刘秀是个宽厚简易的人。在统一过程中,刘玄的一些手下曾参与谋害他的哥哥,他能够不计前嫌地招降并厚待;分封功臣时,不顾他人劝说,将最大的封地划到了四县之广;战争尚未结束,就将原来十分之一的税率减到三十分之一;马援为隗嚣所使,分别访问公孙述和刘秀,独为刘秀的人格魅力折服;耿弇、窦融曾专制一方,以兵多权大心不自安,而刘秀对他们未有半点疑虑。凡此种种,都成为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甚至在统一之后,他废郭皇后及太子刘强,立阴皇后及次子刘阳(后改名庄),犹能令郭皇后到其子中山王的封国安享余年,两子之间不生嫌隙,也没有受到臣下及后人的议论。
而刘秀的明智也颇有限。他迷信图谶,时而感情用事,处事不公。以直谏逼死韩歆,因包庇险些杀死董宣,都是其帝王生涯的污点。
轶事
刘秀以谨慎闻名,与哥哥刘縯热血性格不同。王莽篡汉后,刘縯身为皇族之后一直忿忿不平,准备找时机起义,后赤眉军起,刘縯号召乡里对抗王莽,乡里青年纷纷走避,直呼刘縯害人,但看到刘秀抛弃平民服饰,改穿军服后,才又更改志向起兵。
西汉末年,有预言“刘秀当天子”,后却是王莽当皇帝,当时王莽国师刘歆认为是说自己,于是改名刘秀,最后却身死。当时仍在南阳当平民的刘秀,有次在宴会上跟朋友笑闹说:“你怎知当天子的不是我?”当场哄堂大笑,但姐夫邓晨却暗喜。
登极之后,刘秀仍与平民时代好友互通。有次天文师警告,天象显示将有臣下侵犯主上,刘秀笑说:“不是啦!昨天我老友严光跑来找我,我们一起睡觉,结果他把脚放到我身体上。”所谓的帝座指的是武仙座α星,当天象有客星(平时不应出现的星,一般是新星或超新星)出现在帝座附近,即有臣下侵犯主上之兆。
但也因为宽厚简易的性格,造成东汉制度不立,过于依赖皇帝的明智,遂在明章之治以后陷入了长期的黑暗和混乱。
7、历史张王两家关系
王世襄老人于年前逝世,舆论有“斯人一去,大雅云亡”之叹。老人生前对故乡风物念兹在兹,著述言谈之中一再表示想回福州转转看看,可惜天不假时,故乡百姓无缘亲炙“京城第一玩家”的风采,实在是一大憾事。
年来,媒体与学术界也有很多追思之作,但都仅限于老人的艺术造诣与文化贡献,对王老家世的研究似嫌苍白,尤其是王老的伯祖王仁堪、祖父王仁东兄弟,与当代另一文化名人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之间的恩怨,直接触发了光绪十年(1884年)初的“甲申枢变”,这次政坛动荡是清末政局的一大拐点,又与马江海战、中法战争、清流分野相互交织,影响深远。
历史往往只记录结果,而政坛秘辛、人事情伪又最为幽微吊诡,难得见诸正史。对于王张两家交恶的原因,野史、笔记、日记、信札、个人文集也各说各话,莫衷一是,成为一大公案。这倒便宜了小说家,扑朔迷离的素材,有助于发挥想像力,曾朴的《孽海花》、高阳的《慈禧全传》都有生动的细节描述,而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因为祖父牵涉其中,也有专文发微(见寒柳堂集《记梦未定稿》及《记梦未定稿(补)》)。近年来,随着一些史料的新发现,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再认识、再评价也在进行中,加之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如前一段热播的电视剧《船政风云》),以及王世襄、张爱玲持续的文化影响力,有必要对王张两家的关系再作梳理,以厘清哪些是戏说,哪些是史实。
訇状元世家 “清流”后劲
西清王家,是清末福州望族。王世襄的高祖王庆云,进士出身,为道光、咸丰两朝显宦,精通盐务、河工、财政、防务,曾被曾国藩保举出任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后任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两广总督、工部尚书,死后谥“文勤”,《清史稿》说他“综覈精密,治防井井,尤为可称”(意思是做事计划周密,民政、军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特别值得称道)。王庆云的儿子王传灿本人没有什么出息,只中个秀才,但却生了一个状元儿子,就是王世襄的伯祖王仁堪。
有清一代,福建出过两个文状元,都是福州人,前一个是林鸿年,后一个就是王仁堪。王仁堪(1849~1893)是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状元,他文章、书法和品貌都十分端正秀润,初期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的爱重,“以翰林院编撰入直南书房,颇邀辰宠,频颁上方珍物,甚至腊月廿三日之祭灶糖,亦蒙赐赏。”(见郑逸梅《艺林散叶》第2794条)。王仁堪的弟弟王仁东(1854-1918),也很出色,诗文俱佳,以光绪二年举人任内阁中书。此外,王家的一位姻亲不能不提,那就是末代帝师陈宝琛(1848~1935)。陈宝琛的夫人王眉寿,是王氏兄弟的亲姐姐——清史研究专家姜鸣先生在《龙旗飘飘的舰队》中说王仁东还是陈宝琛的妹夫,笔者查了陈氏家谱,陈宝琛三个妹妹所适者皆不姓王,此处存疑,望博闻君子赐教。螺洲陈家更加显赫,曾祖父陈若霖(1759~1832)进士出身,曾任六省巡抚,湖广总督,工部、刑部尚书,死后谥“文诚”,是嘉庆、道光两朝著名的廉能之吏,闽剧有《陈若霖斩皇子》。到陈宝琛这一辈,“兄弟六科甲”,3个进士,3个举人。陈宝琛虽然只长王仁堪一岁,但科名早达,13岁秀才,18岁举人,20岁登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王家兄弟进京时,陈宝琛已经是当时名震京华的“清流四谏”之一(不同史料对清流四谏的记载有所出入,一般认为是张佩纶、张之洞、宝廷、陈宝琛)。
“清流”是同治末年光绪初年形成的一大政治势力,以科甲出身的在京言官为主体,地方上以一些廉洁能干的督抚为羽翼,持儒家传统观念,以奏疏为手段,议论国事,搏击权要,发挥传统制度中的监察功能,这批官僚常以集体行动相互声援,有“清流党”之称。
陈宝琛是王家兄弟的政治引路人。王家兄弟进京后与姐夫一起,住在丞相胡同,而张佩纶就住在与之相连的北半截胡同。陈宝琛与张佩纶是“石交”(友谊坚如磐石),王家兄弟经常跟着姐夫与张佩纶诗酒唱和。由于陈宝琛、张佩纶等人的接引揄扬,王家兄弟很快名倾公卿,自然而然也成为“清流”干将。
匐“青牛”之角 风厉无匹
因为谐音,“清流”被时人喻为“青牛”(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牛头”是李鸿藻。李鸿藻(1820-1897),直隶高阳(今河北保定)人(注:李鸿藻与李鸿章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李家兄弟用章字排行,老大李翰章,老二李鸿章,老三李鹤章),同治帝师,为人廉洁有操守,早期深得慈禧太后信任,辅佐恭亲王奕主持军机处,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剿灭太平天国、捻军和回民起义,实现“同光中兴”;由于长年主持科考,李鸿藻门生弟子遍天下,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清流”骨干。在李鸿藻的带领下,从同治末年起“清流”基本掌握了舆论导向和批判工具,“一时言路大开”,对贪官污吏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史载“南街(北京南城,”清流“的聚居地)弹章一出,公卿震怖”。
“清流”中最出风头的却是“牛角”张佩纶。张佩纶(1848-1903)祖籍直隶丰润,他与陈宝琛同龄,也和陈宝琛一样少年科第,春风得意。他之所以得到“牛角”的称号,是因为他的奏章极高的杀伤力。有专家统计,光绪初年至光绪十年(1875-1884)间,张佩纶共上奏折127件,其中弹章(弹劾人事的奏章)占三分之一,所奏劾的三品以上官员,钩沉而得21人之多。《清史稿·张佩纶传》载“如侍郎贺寿慈,尚书万青藜、董恂,皆被劾去。”其实远不止这些,仅军机大臣中就有恭亲王奕欣、宝鋆、沈桂芬、翁同龢、潘祖荫、王文韶吃过他的弹章,其中沈桂芬郁郁以终,王文韶卷铺盖走人。
张佩纶受李鸿藻影响,以理学自命,又年轻气盛,喜欢他的人钦佩他“直谏敢言,不避亲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搏击务名(为追求个人名气,进行人身攻击),诳语多事”。陈寅恪先生的祖父陈宝箴,是清末著名的开明官吏,作文、练兵、治河、办教育、搞洋务,样样精通。光绪九年(1883年)“王树汶冤案”平反,此前陈宝箴曾在河北道任上参与会审,但不是主审,这时又已经升迁浙江按察史,按以往的规矩批评警告就完了。所以陈宝箴“陛见未行”(地方官赴任之前要向皇上汇报之后再走),是想等处理结果出来后再赴任,不料与陈家无冤无仇的张佩纶“劾其留京干进”(弹劾他不去上任,留在北京跑官)。陈宝箴也是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上疏抗辩,说“一官进退,轻如毫毛比,岂足道哉?然朝廷方以言语奖进天下,士不思竭忠补阙,反声气朋比,颠倒恣横,恐且败国事。……推及言路挟持弄威福之由”(意思是一个官员的升降轻如鸿毛,本来没什么可说道的。但朝廷现在鼓励天下士子直谏敢言,有些人却不去想如何弥补政策的过失,反而串通一气,结成帮派,颠倒黑白,放肆霸道,恐怕将来要败坏国家大事。……因此要追究那些人把持舆论、作威作福的根子)。这下得罪了所有“清流”,有人接着就上疏弹劾陈宝箴“哓哓失大臣体,请再下吏议”(喋喋不休,有失大臣体统,请有关方面再议一议怎么处理),三罪并罚,陈宝箴落得“降三级调用”,他咽不下这口气,愤而辞官,直到七年之后才复出。
这还不是最牛的。同年,朝廷派张佩纶去陕西查个案子,他回来赋诗一首,其中有“往还五千里,咒骂十三家”,气焰之盛,实在不愧“牛角”(恐怕得是犀牛角)之誉。张佩纶的弹章风厉无匹,所击几中,后人做过分析,谓“其奏疏深文周内,恒以诸臣恣纵、蔑视两宫为言。适如孝钦(慈禧)意,故所言无不行,往往劾人不待覆按,即罪之,旧所鲜有也,言路益发扩,朝士多持清议,辄推佩纶为主盟。”(见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论赞)大意是张佩纶的弹章总是给人扣上不尊重两宫太后(即慈安、慈禧,但慈安不争权)的大帽子,满足了慈禧太后的权力欲。笔者以为这一论断虽然以偏盖全,有个人成见,却洞察了清末权力格局,较之其他皮相之谈尤有见地,具体内容在下文细述。
张爱玲对时装极有研究,她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设计的,这很可能来自她祖父的遗传。史载张佩纶“仪容俊伟”,“喜穿竹布长衫,当时士大夫争效之”(见郑逸梅《艺林散叶》第2363条)。这不禁让人想起东汉末年的“清流”领袖郭泰(字林宗),他“曾途行遇雨,头巾垫其一角,人争效之,故折巾一角,称为林宗巾”(事见《后汉书·郭泰传》)。总之,张佩纶不仅是当时的“清流”头牌,影响所及,连官场时尚也唯他马首是瞻,风头之劲可见一斑。
凫三军败绩 “清流”内讧
话说光绪八年(1882年)初,法国人想把越南变成殖民地,越南国王向中国求救,“清流”一致主战,张佩纶联合陈宝琛、张之洞保举徐延旭、唐炯出任广西、云南巡抚。这两位老进士论诗作文还行,行军打仗的本事真是一点没有,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初,连丢北宁、太原、谅山(越南境内军事重镇),法军直逼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并要挟清廷赔款2000万两,朝野哗然。连“清流”内部也觉得丢人现眼,虽然朝廷已将徐唐二人革职查办,但追究保举人责任的呼声四起,王仁东激于义愤,想请张佩纶上疏自劾,没承想连吃两回闭门羹,王仁东一气之下写了封绝交信,信里说——
前闻越南北宁失守,由于徐某调度乖方,两次走访,拟请吾丈以徒采虚声、贻误大局自请议处,惜未得面谈……唐徐拿问,惜未明发谕旨,不足以昭赫怒,而振军心也……拟一以声罪致讨,布告中外,一以举荐失人,自请罢斥……吾丈虽滥保匪人,此前不免訾议,尚可告无罪于后世……某谬附故交,又复长承教益,故敢以古谊责备贤者,如谓所见大谬,即以此纸为绝交书,可也。
平心而论,王仁东这封信虽嫌过激,但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张佩纶回信说,徐延旭、唐炯战败的原因是战备不足,贸然出师,并举出陈宝琛三年前的一个条陈为证,隐约提醒王家兄弟再闹下去,会把姐夫也牵扯进来,信最后说,“鄙人怨家甚多,不患无人弹劾”,“不肯劾他人自解,亦何必自劾以为人解”,至于绝交与否,你们兄弟看着办。依旧名士作派。偏偏陈宝琛此时已外放江西学政,中间少了圆场的人,双方激成水火,都下不了台。正如信中预言,这时张佩纶的一个怨家出场了——也是“清流”中人,外号“牛靴”的张华奎。
张华奎是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的儿子(合肥张家也是名门望族,最近热炒的张氏四姐妹是张树声的曾孙女,四姐妹之一的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颇有才干,又慷慨倜傥,受乃翁之托,结交“清流”,因此有了“牛靴”的外号(意思是抱牛腿)。光绪八年(1882年)初,李鸿章母亲去世,丁忧守制(封建官僚父母、祖父母去世,要回家守孝27个月),时任两广总督的张树声调任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张树声知道张佩纶是李鸿章的“世家子”(张佩纶父亲张印塘,官至安徽按察使,曾经与李鸿章并肩抗击太平军和捻军,后来死于浙江任上,墓志铭就是李鸿章写的,李鸿章一辈子挨“清流”的骂,但张佩纶却从来不弹劾李鸿章),于是奏请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巴结也好,拉拢也好,都是很大的面子。传闻张佩纶私下已经首肯,奏章上去后李鸿藻不赞成,张佩纶于是变卦,这还不够,又让密友陈宝琛参上一本,说张树声“擅调近臣,实属冒昧”,一番好意酿成怨恨。
张华奎和王家兄弟本来交情就好,三人同仇,于是一起找了另一位“清流”盛昱。盛昱出身宗室(皇族后裔),是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此时也看不惯张佩纶的踞傲,于是参上一本。先说张佩纶“滥保匪人”,再骂全班军机大臣袒护包庇张佩纶。盛昱的本意不过是堵军机处的嘴,灭一灭张佩纶的威风。但此时,等待已久的慈禧太后出手了。
夙
甲申枢变 大权独揽
从太平天国失败(1864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间,清廷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权力格局。首先是地方实力派的崛起,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取代了原先的八旗、绿营和蒙古骑兵,成为镇压人民起义、抵抗外国侵略的国防力量,重要的督抚职位都成了这三系人马的囊中物,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在中央,以恭亲王奕和汉大臣李鸿藻为首的军机处、总理衙门与地方实力派关系密切,足以和慈禧太后相抗衡。这二十年间,慈禧太后尚不能为所欲为,然而盛昱的奏折却给了慈禧太后借题发挥的绝好机会。
光绪十年(1884年)4月8日,太后懿旨发布,以恭亲王奕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为由,将军机大臣奕、宝鋆、李鸿藻、景廉、翁同龢全班开缺。另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日又颁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着会同醇亲王商办;不久又任命贝勒奕劻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班子,除了阎敬铭外,不是贪墨成性,就是唯唯诺诺的和事佬,班子的实际领导是慈禧的妹夫、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班子的最大特点是唯慈禧之命是从。光绪十年是甲申年,这次政坛大地震史称“甲申枢变”,从此往后,慈禧真正实现了大权独揽。
“甲申枢变”后更奇怪的事出现了。5月9日,朝廷明发了一道极为引人瞩目的上谕,任命通政使司通政使吴大澄会办北洋事宜,内阁学士陈宝琛会办南洋事宜,翰林院侍讲学士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均准其专折奏事;过几天又任命山西巡抚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这四人都是“清流”台柱,其中张佩纶、陈宝琛、张之洞三人还是“滥保匪人”的直接责任人,又正值朝廷与法国开战之际,然而他们不降反升,全部外任军国重职,似乎“清流”帘眷不衰。这四位也意气风发,领命赴任,不久中法战争爆发。
书生典兵的结局可想而知。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马尾造船厂毁于战火,福州船政局从此一蹶不振,在京闽籍官员士子群情激愤,由潘炳年(长乐籍进士)、万培因(崇安籍进士)接连上奏,要求严惩张佩纶,潘炳年的奏章就是由王仁堪代笔的(见郭则沄《知寒轩谈荟》)。张佩纶作为福建前线的最高统帅,自然罪责难逃,这时又重新追究“滥保匪人”的责任,两罪并罚,谪戍军台。这事累及张之洞、陈宝琛,张之洞命好,由于老将冯子才临危受命,取得镇南关大捷,功大于过,还有封赏;陈宝琛在任上就与主和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曾国荃发生矛盾,被“降五级调用”,终光绪一朝不再出山。这时大家才明白,所谓重用,其实是慈禧太后要把这些自命敢言的“清流”大将赶出京城,放到那些地方实力派身边掺沙子;“清流”之于她,就如同夜壶,有用的时候便拎起来,无用的时候则踢到床下,“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慈禧太后,才是这场权力战争的唯一胜利者。
从此张佩纶与王家兄弟彻底决裂,他戍边五年,回来后进入李鸿章幕府,不久又成为李鸿章的女婿,二人生下一子张志沂,就是张爱玲的父亲。而陈宝琛则认为王家兄弟不谙大势,被人利用,导致朝局翻覆,也与两个小舅子渐行渐远。光绪十四年(1888年)军机大臣中的唯一正直能干的阎敬铭,因反对动用国库修颐和园,被慈禧太后赶回出西老家,朝局越发不堪。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仁堪上书再次反对修颐和园,终于失宠,兄弟二人相继出京游宦江南。二人为官都有惠政,王仁堪死后还入《清史稿·循吏传》,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青天大老爷”。
8、东汉豪强为什么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豪强产生于秦汉时期,而它真正的黄金发展期却在东汉,这是因为东汉政权就是依靠他们这些大姓豪族而创建的,这样,在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起来。他们在政治上,把握选举,世代为官;在经济上,疯狂兼并土地,广占田园;在文化上,宣传儒学,奴化百姓;同时,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用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
9、东汉汉明帝刘庄是个怎样的皇帝?评价一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观点越丰富越好
明帝实际上是继承了光武帝的事业,最主要的施政方针依然是打击兼并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使人口渐渐恢复。对内,汉明帝十分注意吸取西汉的教训,严防勋戚跋扈。对外部,明帝的主要功绩乃是派遣窦固、班超等人出击匈奴联合西域,燕然勒铭,三十六国来归,恢复了西汉的一部分领土。
对他的评价,班固是这样说的: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钟离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为言,夫岂弘人之度未优乎?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备章朝物,省薄坟陵。永怀废典,下身遵道。登台观云,临雍拜老。懋惟帝绩,增光文考。——《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以现在的史观来看,汉明帝也仍然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他在位时期,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大的变化。
另外,明帝时正式引入了佛教,对日后的中国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非百度,完全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