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2、如何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5、历史上因为一个选择而改变了一生的人
6、关于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的论文
7、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历史
8、小学生历史故事
9、我的历史学观是怎样形成的
1、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人类不能没有历史,人类更不能忘记历史,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记忆一样可怕。认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进而有助于洞察未来,看清历史前进的方向。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同样如此。中华民族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从五千年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正如邓小平所说:“要懂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国情学、世情学。马克思说:历史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某些相似性,会给后人一种启迪,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借鉴。
扩展资料:
历史作为反映过去事实的工具,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为人类整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奠定基础。因此,合情合理的历史应具有以下特点:
1、有一定的史籍史料为依据。人们了解古代的历史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内容翔实的古书大大提高了历史的透析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有古物或遗址可以做比较。从古墓中发掘的古物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可以使人们了解古物所属年代的风土人情。而对于遗址(如三星堆遗址)而言,科学家通过化学元素分析法(如C14检测法),或对地质层进行研究,就可以对历史有一段明晰的了解。
3、符合人们的普遍意愿。即使是神话传说,也绝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经过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被广大劳动人们一直接受的故事。而对于童话而言,是人全凭自己的思想编造的故事,并非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2、 如何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摘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该文把对历史知识的理 解表现行为界定为能够解释、转换和推论历史知识。并通过史料引用、问题探讨和多角度认 识问题等途径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知识;理解;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感觉不够准确、完整,把握不住 问题的实质,进而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把问题表述出来,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没 有完全理解。那么,怎样才算对历史知识真正的理解,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知识呢?笔者试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对历史学科知识理解的认识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实施教学所追求的目 标。虽然每个教师对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标准,但它们有相通之处,即理解需要学生对 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在全新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实 际问题。 历史学科的理解,是要求在历史学习中,不单单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而且要在记忆的 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和 特征性的认识,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 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的联系性,达到能够运用理解 的知识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简而言之,理解是指能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从 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其主要表现行为是解释、转换和推论。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够解释、 转换和推断有关历史知识,就达到理解的要求了。 1.解释,即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历史知识的含义,包括概述一个历史事件,说明一个历 史概念,解释一个历史现象,举出一个历史实例等等。对历史知识的解释要注意内涵的准确 和外延的完整。如说明“自然经济”的含义,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又如 如何解释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历史现象。因为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家庭农业和 手工业的结合和自给自足。外国的经济侵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造成农业和手工 业的分离;同时由于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自给自足的程度日 益减弱。如果学生能抓住自然经济的特征来说明自然经济的解体原因和表现,这就表明学生 理解了自然经济解体这一历史现象。 2.转换或转化,指学生能将历史知识准确完整地从一种特定术语,或一般叙述的语言 文字,或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特定术语,或一般叙述的语言文字,或形式。转换不是双向 的,而是多向的,实际上,转换是另一种解释的形式。例如,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对“近代化”这一概念如何理解呢?“近代化”我们可以转换为“资本主义化”, 因为 近代化指的是16 世纪以来主要是在西方世界出现的社会变革浪潮,其核心内容就是资本主 义化,也就是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用资本主义的新文化代替传统的 旧文化,用资本主义的新制度代替落后的旧制度。尽管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近代政治体制,更 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洋务派兴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打下了基础。又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如何准确理解这一现象 呢?由于受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 地,在这个世界市场中,中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所以,中国沦为世界市场也可表述为中国 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这样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了。 3.推论或推断,由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如根据给定的有关历史事物的材料,估 计或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特定历史事件的条件,对其后果、影响等进行多角度的有逻辑性 推断。当然,推论出的发展趋势或后果等,必须与给定材料或条件相一致。同时要准确把握 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所处的时代特征。例如对洋务运动结果的推论:从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看, 洋务派官僚都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士,他们也就不可能学习资本主 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中积极倡办洋务者,表面上大力引进西方 的机器和技术,但本质上他们的骨子里却对西学特别是政治、经济体制相当的抵制,坚决捍 卫中国传统秩序和伦理;再从洋务运动的目的看,他们大办洋务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发展军事、民用工业,为的是对付外来威胁和镇压人民革命,并 没有意识到要改造中国的传统社会,相反的是为了维护业已腐朽的封建统治。所以洋务派是 想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来维护落后腐朽的上层建筑,其结果必然是失败。“自强”“求富” 的梦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甲午海战的结局证明了这一推论是正确的。 历史学习中,理解的能力最为重要,如果说记忆是基础,那么,理解就是核心。且“理 解”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承前“记忆”,理解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同时它对记忆又 有反作用,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效记忆。后启“应用”,历史知识的应用是建立在理解基础 之上的,没有理解的知识是无法应用的。况且,转换、推断本身就已涉及到应用层次了。对 历史知识的把握如果能达到理解的层次,即对历史知识能够解释、转换和推断,对历史知识 的掌握就基本到位了。 “理解”,既是“学会”的基础,也是“思想”的根据。在历史教育中,它是全部历史 学习的核心部分。我们必须从较高的层面上来理解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历史学科的理解能 力。若从学习的认知过程来看,“知道”不等于理解,如知道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 身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步解 体;“记忆”不等于理解,如能回答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照本解释”不等于理解,哪怕是可以原封不动的背下教科书的内容,如中国自 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是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的分离,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照本运 用”不等于理解,如我们仅知道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评价洋务运动。因为真正的“理 解”需要具有以下特点:一、能够解释,而不仅仅是照本解释,这包括:口头或书面解释; 并找到佐证或范例。二、能够归纳、概括事物特征、规律,综合得出结论。三、能够表达清 楚一个丰富的具体内容彼此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四、能够把一个概念、原则、结论、规律、 主题思想运用到新的事物、事件、场合中去,并产生新的思想和概念。五、能够通过运用使 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修改和扩展。 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方法 “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在于理解,而不在于认知与回忆,知识教育 中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行为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推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除此之外,理 解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在高中历 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呢? 1.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历史学科有其特殊的学科 性质,即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随着新史料的出现或新史观的提出,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与评价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如克罗齐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提醒我们要不 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本课中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就是不断发展的。 建国以后,著名学者胡绳等人运用阶级的分析方法,把洋务运动放在不同阶级对立和斗争中 来考察,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以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妥协 投降,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的路线是反动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近代 化史观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重要标准,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和评价虽然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但都基本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它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主 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新的史学观点和对洋务运动的新评价有利 于我们进一步去理解洋务运动。我们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不断更 新知识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为我们只有实现教师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才会有学生对知 识的深入理解。 2.注重史料引用,向学生真实展现历史原貌。就历史本身而言,要实现对知识的理解 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在历史教学 中又如何帮助学生达成对历史的理解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抛 却那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即以论带史的行为,尽可能地还原历史记录,恢复历史原貌,从而 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认识历史。那么如何向学生再现历史原貌呢?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 堂上呈现真实、丰富、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将占有的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重建 史料与“历史原貌”之间的联系。如为了说明自然经济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片 《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学生通过分析图片的内容而理解自然经济的特点 是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又如为了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历史现 象,我向学生提供如下材料:“今自夷人来厦开市,�6�7�6�7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6�7�6�7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1844 年,茶的出口量达 到53 万担,超过战前最高出口量13 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 材料内容,可以认识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洋布、洋纱、洋袜、洋巾”等外国的商品输 入和对中国茶叶等农产品的掠夺,解体的表现是传统手工业的被破坏和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通过对直观的原始材料的解读,学生就能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现象, 有利于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并透过现象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3.强化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没有 “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是否解决是衡量学生对知识理 解程度的重要表现。从教学论上讲,“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多元 智能理论关于知识理解也是以如何思考和如何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志的。那么,如何以“问 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呢?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构 建知识并运用已知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置身历史情境,通过对历史 材料的阅读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教师依据材料进行设问,以明确要探究的对象。其次,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们的探究结果得到汇总 与碰撞。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与总结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使学生 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因和表现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问 题。我从复习自然经济的特征入手,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 生动写照》和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相关史料后,学生生成如下问题:图片反映了自然经济的 什么特征?“吾村�6�7�6�7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的原因是什么?茶叶大量出口 又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此时农民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再经过教师点 拨逐一解决问题。“无纱可纺”说明外国商品的输入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布市,消 减”又说明“织”与“耕”发生分离,这就使得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被破坏了,农民、 手工业者走向破产,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第一步。而材料中茶叶的大量出口说明农业生产的 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减弱了,这是其解体的第二步,即个体农业由自 给自足走向商品化。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梳理就能使学生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表 4.运用多元史观,鼓励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有历史学家把追寻历史的真相比喻为找寻庐山的真面目,并认为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过程。 这里揭示了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奥秘,即同一个历史史实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就可 能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 角度对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探讨。以求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例如 我在评价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置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影响时,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 加以认识:从社会史观看,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通商口岸把廉价的工业品输入中国,掠夺原材 料,建立工厂企业,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而从现代化史观看,通商 口岸的设立有利于瓦解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产生中 国最早的工人阶级,使中国开始了步履维艰的近代化历程。再以洋务运动的影响为例,从文 明史的角度看,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首先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可见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节点;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 貌。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顺应了工业文明的世界潮流,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就能加 深对洋务运动的理解和认识19 世纪后半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善 于引导学生结合多元史观多角度地分析、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从而达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度 理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个单独的方法就能实现的,它是渗透在我们教学的全过程 中,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因此,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 的条件,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并进行准确的讲解和精巧的引导,以促进、深化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历史素材,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通过对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素材的归纳,得出如下结论: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有三种,分别是显性的、隐性的和中性的,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科学家的事迹、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而辛勤耕耘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事迹、为抵制外国的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事迹、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制度而前仆后继斗争的革命家的事迹,是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国家的发展而默默奉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事迹、思想家提出的理论,是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历史事件、历史图片、历史遗迹,是中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根据上述分类,我在历史教学中,对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直接展示的策略,对隐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挖掘的策略,对中性的爱国主义素材采取赋予情感的策略。通过对历史教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挖掘,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倍增。
二、从历史文化遗迹中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都较为欠缺,对历史上发生的事很难理解,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如我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威严雄壮的军阵中感受到秦国气吞山河、横扫六国的气势,从兵马俑栩栩如生的造型中体会了祖先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从旅途中感受到祖国的广阔和壮美,来自风光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学生目睹了莽莽的黄土高原之后心胸也开阔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空喊口号,它要有实际的内容,学生要从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从接触历史文化遗迹中感悟历史,从感悟历史中升腾起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参观历史遗迹为历史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三、从角色扮演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新课程的改革由于教师观念的转化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了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由感悟历史到理解历史,由理解到体验,进而探索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角色扮演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学生演讲是角色扮演的方式之一,演讲能够把学到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更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就教材中爱国主义的素材开展演讲活动,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组织学生开展以“缅怀先烈丰功伟绩,90后有何担当”为题的演讲活动,学生以辛亥革命的史实,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自拟题目。这次演讲活动很成果,学生不仅掌握和深化了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而且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四、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一些问题讨论是历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义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方法。如学完《洋务运动》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就李鸿章的评价问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李鸿章是民族败类、卖国贼,并以他代表清朝政府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证据,这些条约使得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中国经济更加萧条,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最终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有些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李鸿章是功臣,并以他领导洋务运动的史实证明,他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创建中国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表现出一定的爱国性。李鸿章创建了近代史上第一支海军力量,创办了一些军用、民用企业等,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经济的发展。有的同学进一步补充说:李鸿章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不属于个人行为,他代表的是清朝皇帝,其罪恶应加在清政府身上,不能由李鸿章来承担。这一讨论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引申出一个历史学与历史教学的人物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问题,同学们增强了证据意识,树立了全面的观点,掌握了评价人物的标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升华了学生的爱国
4、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历史课内容庞杂,学生不易掌握,缺乏学习兴致,长期以来,历史课被看作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许多学生、家长更加不重视。如何改变人们对历史课的偏见,真正让学生喜欢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让学生爱上历史课的妙招。
一、活用、巧用历史新教材
历史教材是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最直接的工具。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认为新教材版面活泼,图片清晰,主题鲜明,时代感强,且不再讲究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善于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适宜的教学素材和信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益于教师打开思路、选择方法,追求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但毋庸讳言,许多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仍是照本宣科,认为只要把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理念与新课改是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我们的课改将流于形式,甚至夭折。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只是一种工具和中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实现教材观的转变,真正树立“教材是范例”的崭新教材观,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旨在引起学生的认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意义建构,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同时,教师使用新教材要有创造意识,把握好教材的弹性,能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重组、取舍、再创造,使教材更适合自己及学生。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和谐的课堂环境,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每一个学生,爱生如子,听取学生合理的建议,尊重学生的感情和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把学生看成和你一样的需要人格尊严,需要维护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平等对待学生,与他们民主相处,即使他们犯有错误,进行教育,也必须尊重他们,创设一个比较宽裕、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坐着与你谈话;课堂上每天送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依赖带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可亲、可敬的老师形象,打造和谐课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张扬的空间,自我满足得以实现。有很多以前被认为是“差生”的,在别的课堂上不被搭理的学生,在我的历史课上却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护,像一株株不再害羞的幼苗迎着阳光茁壮成长。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渐渐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教学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提高。身为新世纪的历史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努力探索最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时代需要的有理想、有见解、有个性的人才。
三、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学教师教育不需要“成品”,未来社会更不需要只会念经的“和尚”,封闭、正统、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早已成为过去。更新教学观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历史教学来说更为重要。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以学生的无知和被动来建立自己的权威,而要把学生当作具有无穷潜能的资源来开发,敢于把学习工具交给学生,将探究知识的心理历史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与引导,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做一个简单的带路人,而应融入其中,以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修养,使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事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只有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和发展。其次,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专业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历史是一门与自然、社会、人类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历史老师肩负着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责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为都要力求做学生的榜样,这就要求他们向着“完整型”的标准努力。
四、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教师要会营造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秦汉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时候,我让学生扮演罗马商人,然后问他:“你要经丝绸之路到中国长安,沿途该怎么走?”“为了能购买更多的丝绸,你要带些什么东西到中国出售?”通过让学生融进角色,体验历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经济史部分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借助虚拟的历史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活用诗歌,活跃历史课
诗歌,是传递情感中风情万种的使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魂丽的奇葩。历来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说。没有诗的史是沉寂的,没有史的诗是苍白的;史赋予诗以内容,诗赋予史以活力。诗与史之间由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彼此有血有肉,内涵丰富。既然史与诗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我们作为传授历史或者重现历史过程中重要的一员——历史教师,更应该做到史中有诗,并且让诗注入历史,使得历史课增加耀眼的人文光环。
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首先,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教师在授课中,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东北军一员,你是否主张杀掉蒋介石?为什么?把学生引入问题,引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抒发自己的看法。学生们感悟程度不一,看法不同,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触,有效地培养了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从而使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了培养。其次,要逐步放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且要使学法渗透到教法之中,在引导学生质疑、思疑、追疑、释疑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
总之,历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对历史的不重视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学历史老师要努力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5、历史上因为一个选择而改变了一生的人
朱元璋,因为选择不再继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参加了反元起义军,因此,成为一代帝王。
齐桓公,因为选择放弃心中对管仲曾经行刺自己的仇怨,任用管仲为相,从此他成为春秋时期最有成就的霸主。
韩信,因为选择了听从萧何的建议,放弃了逃离刘邦战营的想法,从此造就了一生的功业,同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终被萧何施计害死。
朱棣,因为选择了反叛朱允文,胜利后,也成为一代帝王。
鲁迅,本来从医,但最后他选择了从文,在思想拯救麻痹的中国人,从此他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文人。
林青霞,因为选择了改变演艺造型,女扮男装,从而为中国电影史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影视形象。
6、关于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的论文
古人云“授之以渔,非授之以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教育尤其是讲授法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和标准化,在头脑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势,用单一的固有的,常规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各种问题,从而缺乏思考的独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象,反而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的意识。例如,我在讲“春秋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这一内容时,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国有一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法令这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去了,他果然获得五十金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决执行。同学们知道这位改革家是谁吗?学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兴趣盎然,我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实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和结果怎样?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何被施以车裂之刑?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为了让学生理解1977-1978年中国“在徘徊中前进”,我把当年的 “你办事我放心”、“黑龙江省委敬迎华国锋主席像”、“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等宣传资料展示出来,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由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由于资料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有的想到了虽然“文革”结束,但个人崇拜现象依然存在,并且还在制造新的个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错误仍在继续;还有的想到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等等。这样,学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诱发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外,高中学生很喜欢在历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启发引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学会阅读课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一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组织语言表达。三是教会学生构建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网络。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引导。如我在讲“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秋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决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为什么不把八路军直接调到正面战场上作战,而要开赴敌后战场呢?开赴敌后战场以后,又为什么不立即组织百团大战呢?”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1937年,八路军3个师才3万人左右,若与强敌硬拼,不仅达不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反而会达到蒋介石对红军五次围剿没有达到的目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既避免了国民党可能的挟制、吞并,又能够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开展敌后武装斗争。这样,既有利于持久抗战,又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设疑,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解决疑难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不断转换分析问题的视角,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维历史联想能力。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结论,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课堂首先就要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破除迷信,畅所欲言,容忍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说“不”,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灵自由。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我在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目时,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我启发学生把民族资产阶级对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分析对照,并引导学生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教材不只是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的思维回到历史中,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如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环境的变化,气候的演变,经典作家的论述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缘由,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做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使思维向多维的方向发展,更好拓宽了思维视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什么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问答题来做。各种题型可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第四、逆向发散性。逆向发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指向与题目意义的方向相异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时归纳整理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应用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势,对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有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规定性发生变化时造成误判。善于运用逆向发散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思维的失误,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评价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从整体上逆向思考,而且要从局部去思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点。例如我在讲解内阁的设立时,我要求学生顺着我设立的问题去整理教材看书。明成祖为什么设内阁?明太祖为什么要废丞相?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何时产生?有何变化?变化的趋势的是什么?逆向思维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很多,要多选择相关的高考题去训练学生。
第五、写作实践。事实证明,让学生写史学小论文,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写作,可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阐述出某种新观念。通过锻炼,其思维能力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途径可以探究。所谓“教无成法,教学有法”,这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究、总结。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在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7、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学好历史
初一新生刚刚入学时对历史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学对历史渐渐失去了兴趣,觉得历史要死记硬背,很难学得好,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就越觉得很多历史知识混淆在一起,经常搞错。那么怎么才能学好初中历史呢?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知识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 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 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 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总之,要学会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交织成网络,达到纵横有序,左右逢源,学会以重大线索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并能自行归纳总结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那么大家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便会在巧结知识网络中得到提高。
8、小学生历史故事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一天半夜,少年祖逖被野外传来的鸡鸣声吵醒了,便用脚踢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于是,两人相邀到户外,拔剑起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闻鸡起舞”的佳话。
西晋末年,匈奴人占领中原,北方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来。祖逖也带了几百家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行列中,祖逖主动出来指挥,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坐,自己的粮食、衣服给大家一起吃用。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他做首领。到了泗口(今江苏清江市北),祖逖手下已经有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北方人,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恢复中原。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皇帝位。祖逖渡江到建康,劝琅琊王司马睿说:“晋朝大乱,主要是由于皇室内部自相残杀,使胡人乘机会攻进了中原。现在中原的百姓遭到敌人残酷迫害,人人想要起来反抗。只要大王下令出兵,派我们去收复失地。那么北方各地的人民一定会群起响应。”
司马睿并没有恢复中原的打算,但是听祖逖说得有道理,也不好推辞,勉强答应他的请求,派他做豫州(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办法。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家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他的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大名鼎鼎的“杨震四知”。——司马光《资治通鉴》
东汉名臣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白银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清正廉洁,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从中可见杨震的廉洁品德与高尚情操。
以上可以扩充,可以缩减,都能控制在3分钟左右。
9、我的历史学观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学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门人文学科,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知识系统中历史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性质的一门学科,作为社会科学它极具人文色彩,而作为人文学科它又严谨得像是一门科学;在复原历史原貌、追求历史真实的时候它是科学,而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它是人文学科。
现在,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也是科学,其实在历史上历史学一直被视为是一门人文学科,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视为科学,这是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而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物。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甚至有人把人文学科也称为“人文科学”,那就更离谱了。
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能否成为科学
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成就,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能够通过掌握科学规律来控制自然,并且认为可以通过以精确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获得可靠的知识。近代这种科学至上的观念和科学主义的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学科,它们纷纷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门科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来都被看作是人文学科的历史学也开始了迈向科学的历程。
19世纪西方史学的中心在德国,兰克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的发展过程,他在《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序言中有一句名言:“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兰克十分重视档案资料的运用,并发展出“外证”和“内证”相结合分析批判史料的方法,他认为真正负责任的研究必须利用原始档案和文献,强调只有“如实直书”,才能实现史学的目的。所以,兰克学派被尊为“科学的历史学”的圭臬而风行一时。经过兰克的努力使尼布尔首创的客观主义史学,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史学思想的主流。在中国,主张“史料即史学”的傅斯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兰克”。
兰克在史料考证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却避而不谈,而实证主义史学家则力图从史料记录下的现象中去发现历史规律,以便用规律的绝对性来代替历史事实的绝对性。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巴克尔(1821—1862)、法国的泰纳(1828—1893)和古朗治(1830—1889)、瑞士的布克哈特(1818—1897)、德国的兰普勒希特(1856—1915)等人,他们坚信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认为文明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巴克尔说:“观察应当在发现之前,收集了事实才能发现规律。”他认为支配人类社会的规律有3种:自然规律,道德规律,知识规律,社会进步是知识规律起主导作用的结果。他把人类文明分为欧洲文明和非欧文明两类,在欧洲是人类支配自然,而在欧洲以外是自然支配人类。泰纳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酷爱自然科学,他把历史称为“心理解剖学”,认为文明是种族、环境和时机相结合的产物。他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先作假设,再搜集证据来加以论证。
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等“科学”的史学派别是19世纪自然科学深入人心的产物。这是科学理性的胜利,但却是人文精神的悲哀。有人批评道:巴克尔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混淆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区别,无视社会的历史发展自身的特点,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历史,因而导致了把社会历史现象简单化、公式化的流弊。他的史学体系是非科学的。”因此,实证主义虽然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史学的主流,但是它并不能取代人文主义和历史哲学,浪漫主义的史学思想仍然存在,德国的赫尔德(1744—1803)和缪勒(1752—1809)、英国的柏克(1727—1797)、法国的梯叶里(1795—1856)等都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代表。浪漫主义史学家在撰写历史的时候并不追求统一的理性原则,他们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不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历史应该充分展示各国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特征,体现每个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因此他们特别重视编写民族史和国别史。他们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并且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地位。他们崇尚直觉与情感的作用,重在对历史的描述,借以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怀。在浪漫主义史学家看来,历史学是人文的,然而在当时和后来他们都被排斥在历史学家的主流之外。
如果说19世纪是历史学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时代,那么20世纪就是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交流融合并日益趋于整体化、综合化的时代。德国的兰普勒希特在《文化史的方法论》中主张要拓宽史学研究的题材,不能只写政治史和英雄豪杰,而应该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他认为传统史学只考虑如何记叙历史,只满足于事实是怎样发生的,而我们应该探明事实为什么发生及其理论依据。他期望用一种心理学的方法为历史提供真正的解释。法国的贝尔在《历史综合评论》中认为,要克服传统史学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加强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来探求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规律。美国的鲁滨逊在《新史学》中认为,凡是人类全部过去的活动都应该包括在“新史学”的范畴之内,历史不能只记载朝代兴替、军事成败、外交阴谋、宫廷丑闻。他主张普及历史知识,广泛开展历史教育,认为历史研究的方法需要革新,历史学家应该掌握广泛的知识,如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地理学等等。20世纪“新史学”兴起以后所批评的“传统史学”就是指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史学,“新史学”批评它们把历史“砸得粉碎”,变成了“没有人的历史”,使历史作品变成一大堆宏论而失却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于是叙事的方式又重新受到历史学家的青睐。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风靡于欧美的文艺界,后来又迅速扩展到哲学、社会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90年代前期西方史学家开始关注后现代主义与史学之间的关系,伊格尔斯在《20世纪的历史学》中说,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叙事史的复兴,二是日常生活史的兴起,三是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历史学作为学术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远不及它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影响,它对中国史学的影响更小,然而它在未来的影响可能是革命性的。
可以这么认为,近200年来历史学并没有彻底地使自己从人文学科变成一门科学,而是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徘徊着前进。那么历史学能不能成为科学呢?如果历史学要成为科学,其障碍究竟在哪里呢?
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但是当历史学接受自然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来研究过去的社会时却遇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社会是由人类自己所组成的,而不是一个存在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物”。虽然社会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而且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操纵着整个社会运行,但是社会运行的结果却分明不是服从这个人或这群人的意志,就是服从那个人或那群人的意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既然如此,那么凭什么把某个人或某群人的意志说成是“规律”呢?凭什么把某些实现了“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例如秦始皇兼并六国,说成是“客观规律”呢?
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之下,不仅历史学,诸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各门学科都在试图使自己科学化,而要使这些传统的人文学科变成关于社会的科学,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发现本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有没有规律呢?在20世纪坚持认为社会发展有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汤因比的文化史观,文化史观对中国的影响很小,而对中国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唯物史观,然而唯物史观在中国却发展演变成了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
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总是顺着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这样一个方向发展的,这个发展过程必然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5个段落。尽管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在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已经意识到“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顺序发展”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根本不能成立的伪问题,已经没有几个史学家还相信这一套了。但是这一观点仍然被立为主流话语,而更严重的问题是5种社会形态的术语已经进而成为一种通俗的熟语,以讹传讹、“语乱天下”(侯外庐语),要想改变它必须花大力气了。
一、客观与主观
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运行一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称之为“客观规律”。
什么叫“主观”?什么叫“客观”?主观是自己的认识,客观是别人的认识,主观和客观其实都是人的认识,所谓“客观”其实只不过是别人的“主观”而已。既然主观和客观都是人的认识,那么为什么一些人的认识是错的,而另一些人的认识却是对的呢?如果每个人的认识都是错的,那么谁的认识是对的呢?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不自信地要“客观地看问题”?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其实都是人的认识,所以并不存在什么“人的认识”以外的“客观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世界”,其实是指人以外的自然界和自己以外的社会,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规律”,其实是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然而问题是:自然界和社会有规律吗?唯物史观所谓的“规律”是自然界和社会本身的法则呢?还是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呢?
二、自然规律是自然的法则还是人类的认识
人其实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实质上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界”却是指不包括人在内的外部世界。这个自然界当然是先于人就存在的,它的存在当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按照自己的法则在运行,但是它知道自己遵循的“规律”吗?自然界当然是无知的、是没有意识的,它并不知道自己的规律。所谓“自然规律”其实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它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这就好比自然界存在着无数的东西却没有一个“数字”一样。自然界既没有“数”,也没有点、线、面、体,更没有加、减、乘、除,所有这一切都存在于人的脑子里,所以数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逻辑、哲学、美学、心理学也是。
地球永不停歇地绕着太阳转,地球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转,太阳也不知道万有引力,但是地球上的人每天都看到了太阳东升西落。在好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都不在乎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慢慢地他们才开始好奇地想这究竟是为什么?于是就提出了种种学说来解释这一自然现象。中国人在汉代的时候提出了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欧洲人提出了地心说,还有本轮与均轮说。这些说法在后人看来都是错误的,但在当时都是人们试图解释太阳东升西落和行星逆行现象而提出来的学说,是他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自然规律。等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只是人的一种错觉,行星逆行是因为它们和地球都绕着太阳在转。后来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学说,这才让人们心悦诚服地相信地球绕太阳转的真正原因。人们又一次次地用实验与观察验证了牛顿定律,于是牛顿定律才无可辩驳地成了科学。科学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一种认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是因为它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科学只是人的认识符合了自然的法则,而不是自然在按照人类提出的“规律”运行。
人类认识自然所采用的方法无非就是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都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由于演绎推理所依据的大前提本身也需要用归纳得出来,因此最基本的方法其实就是归纳。归纳有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种不同的方法,完全归纳法是真正科学的归纳法,但是它只能在数学中推演而无法在现实中做到,因此一切自然规律的得出实际上都是不完全归纳法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所发现的自然规律总是相对的,没有终极的认识。自然界没有终极规律不仅因为自然界是不可穷尽的,而且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也永无止境,所以一切所谓的“自然规律”都只是某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的一种认识。科学研究的实质就是不断地寻找“规律”的漏洞,一旦发现“规律”不能说明的例外,这就意味着找到了发展“规律”的突破口,人类认识自然的进步,正是从“规律”的破绽开始的。
三、社会发展是人类的创造还是规律的作用
所谓“社会规律”也是如此。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群体,但是当我们去认识社会的时候,我们却是把社会当作自然界一样的外部存在来进行考察和探索的,我们用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运行的法则,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规律”。无论是唯心史观还是唯物史观,“五德终始”也好、“三统论”也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好、“史料就是史学”也好、“英雄造时势”也好、“社会进化论”也好、“社会退化论”也好、“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顺序发展”也好、“多线发展论”也好,都是人们探究社会运行法则的结果,都是人们在某一个时期对社会运行法则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社会规律”。
然而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社会有没有终极的规律,而在于社会是由有意识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体,并不是像自然界那样无知的、没有意识的一种自然存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思考与行动,个体的意志与行为汇集成集体的意志与行为,集体的意志与行为互相较量、博奕、斗争,这就使得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与自然界的演变完全不同的状态。
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精辟地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更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过程。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历史,虽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创造历史,但是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却都是人类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归纳法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然后得出与自然规律类似的社会规律来。
四、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规律吗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善良的误解。
事物存在的状态有4种:必然、偶然、或然和混沌。
必然的事物是有规律,只要知道它的过去,就能预测它的未来,根本不需要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因为必然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所以都可以为其建立数学模型。必然事物的变化有两种形态——渐变与突变,微积分是描述渐变的数学模型,突变论是描述突变的数学模型。渐变与突变的区别仅仅在于实现变化所需时段的长短不同:渐变是在较长时段内完成的,人们可以觉察到它的变化,突变是在极短时段内完成的,人们觉察不到它的变化,所以人们就把前者误以为是渐变,而把后者误以为是突变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量到质的转化=‘机械的’世界观,量的变化改变着质。这是绅士们从来没有嗅到过的。”[3]所以“从量变到质变”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抛硬币会出现哪一面?结果纯属偶然,但是可以肯定出现国徽或文字的可能性都是50%。可能性并不是偶然事物的内部蕴藏着的必然性,它对事物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加速或缓慢的作用,而只是其发生的概率,即使像赌博这样复杂的事物也可以计算出输赢的概率,事实上也正是为了预测赌博的结果才导致产生了概率论。概率论可以为偶然事物提供数学模型,而模糊数学还可以为不精确、不清晰的模糊概念提供数学模型。
然而诸如地震、车祸和小行星撞击地球之类事件都是突发的随机事件,连概率也计算不出来;还有一些事物例如布朗运动,完全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一点规律可寻。前者叫做或然,后者叫做混沌,它们都是没有规律的。新产生的混沌学就是专门以混沌的事物为研究对象的。
既然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的和有规律的,还有很多事物只有可能发生的概率或者根本就没有规律可寻,那么人类社会属于哪一类性质呢?如果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像牛顿的苹果一样自己掉下来,我们何必还要为之奋斗?
五、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规律
人们之所以要探索规律,并不是因为好奇,而是为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人们总是想知道它为什么会是那样的;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但是却又无法把握。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归纳、总结、解释、说明过去,于是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历史观;人们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预测未来:占卜、卦象、相面、手相、称骨、算命、测字等等方法来预测未来,甚至企图用巫术、作法来控制和操纵未来。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们不仅相信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正确的,而且相信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正确的,于是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学者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试图把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变成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是过去的社会的历程,它从来都被看作是一门叙述故事的人文学科,现在也成了历史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有规律,于是就有了对社会规律的探究。寻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过去,而且和探究自然规律一样,更是为了预测未来。提出“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顺序发展”的社会规律,在说明奴隶社会必然走向封建社会的同时,也预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胜利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实现。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100年以来全世界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并没有日薄西山,共产主义也没有在原先预想的地方实现,现实社会的发展并不符合唯物史观的预测,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当“规律”出现例外的时候正是预示着旧的“规律”将被突破、新的“规律”将要诞生。
当我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社会的时候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组成社会的是有意志的人而不是无意识的物,他们决不会消极被动、随波逐流、任凭“规律”摆布。这是社会科学所遇到的普遍挑战。由于我们只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过去,因此所得出的结论都只能说明过去,而难以预测未来。因为人类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他们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设计与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但是想以此来预测未来则总是难以如愿。
六、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最大的毛病在于它蔑视人的创造性,认为人只不过是在历史的棋盘上被用来实现社会规律的棋子;它认为人类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在冥冥中受到“规律”的制约,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其实与“天意神旨”、“命中注定”、“上帝保佑”没有什么两样。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说过“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还指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4]他们的这些论述都是对机械唯物史观最好的批判。
例如,历史教科书上总是把秦始皇统一中国说成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必然趋势和人心所向,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甚至说秦始皇并吞六国是为了“天下”,而抹杀了这个暴君极端膨胀的私欲。如果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必然趋势,那么为什么他还要用10年时间南征北战?如果秦始皇知道统一中国是历史规律,那么他为什么要暴虐天下以致二世而亡?如果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人心所向,那么为什么陈胜吴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起义而天下又群起响应?如果秦始皇废分封是历史潮流,那么为什么陈胜要分封诸侯、项羽也要分封诸侯、刘邦还要分封异姓王和同姓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明只是因为他不仅具有统一中国的意志,而且具有统一中国的力量。秦汉之际所发生的这一场生死角逐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客观规律”在起作用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了吗?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吗?是奴隶主阶级企图复辟吗?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吗?显然都不是。这一场生死角逐只不过是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和英雄豪杰在为各自的利益而奋斗、争夺与厮杀而已,最后的结果也不是“规律”事先安排好的一个“必然”,而是恩格斯所说的“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但是合理的并不都是正确的,也并不是唯一的。张艺谋运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在电影《英雄》里为荆轲刺秦王作了4种设想,形象地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选择的,这一弦外之音不知道张导想到过没有?历史是过去的社会,社会是未来的历史。过去的历史当然是唯一的,不存在“也许”和“可能”,然而并不是“必然”的,因为当现实社会还未成为历史之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们选择哪一条道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各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并不受制于什么“客观规律”。
上述推论可见,我们研究历史,并不是为了信而好古,也不是为了献媚当代,而是为了设计未来,因为社会的历史并不是被“规律”预先设置好的,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既然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的创造过程,那么历史学还能成为科学吗?
历史学的特点与学科位置在哪里
其实,在历史学内部可以运用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来进行考证研究的,除了考古学以外就只有史料学了。然而史料本身也是前人的记录,它难免因为记录者的立场偏见和情感好恶而有所增删、取舍、褒贬,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因此对于同一个史实会有不同的记录,而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解释更是见仁见智、五花八门。由于历史已经逝去而不可再现,既无法用实践去检验史书上的记载,也无法用今天的实验去验证过去的历史,因此我们只能考证文献的是非对错,而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证实历史的是非对错,于是历史就无可奈何地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难以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
尽管历史学无法成为一门真正的、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但是当历史学家根据史料来恢复历史原貌的时候与考证史料一样也存在着求真的问题。在这方面,历史学要使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得出的结论也要接受史实的检验,并且有是非对错之分。我们说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正是从这个角度给历史学定位的。
然而历史学的功能并不只是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也不只是仅仅为了总结经验与教训,历史学家不仅要向内行的专家解释社会发展的道理,而且要向外行的民众讲述历史的故事。在这方面,历史学又像人文学科一样,需要用形象的语言与手段来表述,而不只是用科学的语言与方法来论证。我们说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则是从这个角度给历史学定位的。
因此对历史学的定位应该是:历史学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性质的学科,它的学科位置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作为社会科学它极具人文色彩,而作为人文学科它又严谨得像是一门科学;在复原历史原貌、追求历史真实的时候它是科学,而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它是人文学科。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