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小说正文

《明末假太监》资料大全 问答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0 09:41:16 浏览次数:308
关于《 明末假太监 》资料大全 问答知识的知识您了解多少?下面为您介绍更多关于的问题

目录

1、明朝假太监一路行骗有哪些启示
2、男主在圆明园睡觉被上帝弄到明朝当了假太监后来又给小宫女讲西游记那
3、写一个假太监的小说。
4、求 穿越明朝后宫当假太监的小说
5、魏忠贤是个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6、奇怪!!!明朝后期为什么要太监来监军?
7、明朝的太监称自己什么
8、魏县南刘岗古墓是谁的,为什么当地老人说是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呢?老人们都说刘瑾是假太监,当地刘姓村民
9、慈禧身边有假太监吗

 

1、明朝假太监一路行骗有哪些启示


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一个从北京城来的高官搅乱了江南官场的平静。这个高官太监,名叫汪直。汪直是何许人也?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明朝特务机关很多,先有锦衣卫,继之有东厂、西厂,还有一个设立不久就关闭的内行厂。说起来,大明朝的这四大特务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大体相同,不仅是大明朝国营的谍报机构,而且拥有抓捕、审讯、起诉、宣判和处决的特权,是兼间谍、警察、检察官、法官、刽子手于一身的特殊组织。由于拥有正常政法部门难以企及的特权,因此,这四大特务组织的行事作风都是一样的凶狠残暴,一样的肆无忌惮,一样的为所欲为,一样的鱼肉百姓。
众所周知,明代最著名的特务机构是东厂。东厂在明成祖朱棣时设立,此后直到明朝灭亡,历时二百二十多年,东厂一直是直接受皇帝指挥。东厂的一把手,常常是皇帝最信任的人,这个“皇帝最信任的人”,能够左右皇帝的想法,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因此各级官员甚至朝中大员,都以能结交他们为幸。
“西厂”虽然只在明宪宗和明武宗时代存在过,先后加起来时间不过10年。但是西厂的权力比东厂还要大----它不仅能侦查百姓,也能侦查东厂,而且拥有的特务数量比东厂还要多。 试想,这汪直当时的职务是“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说得通俗点,就叫“提督西厂”,是管理西厂的一把手。因此,汪直的到来,在江南引起的轰动可以说是要多大有多大。
汪直打算,沿着南京-芜湖-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宁波这条线,一路巡查过来。听说汪直要来,沿途地方当局和交通部门,都提前预备下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忐忑不安地等着汪直大驾光临。对于汪直其人,各级官员是又爱又怕,一方面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着他来,能结交这样实权人物不说直接通天的途径拥有好处多多,即便是可以受他惠顾一点也益处大大;另一方面对即将见到久负盛名的他,心里又很有些战战兢兢,心中无底。毕竟握有特权的人,慢待了不好,得罪了更不得了。
于是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汪直到江南视察,各地官员自然要小心陪侍,一些有冤屈的老百姓也指望能通过“钦差大臣”讨个清白。一时间,“官民多持讼词往诉,或为之理”。
这汪直视察江南,是沿着台州-温州-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建宁(今福建省建瓯市)-延平(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顺昌、三明市、永安、尤溪一带)继续南下,明里说是钦差办事,暗地却一路搜刮民财。汪直索要钱财的手段很高明,他本人口口声声称要廉洁奉公,手下的校尉却一个劲伸手要钱,就这样一路中饱私囊到了福州。福州的大小官员也是毫不含糊,“自三司官以下,迎候唯谨”,小官吏如果惹恼了汪直,拖出去就是杖责。
就在汪直在福建耀武扬威的时候,却出了一桩意外。福州镇守太监卢胜是个细心人,他发现这个汪直虽然自称提督西厂,是钦差大臣,可是手中却没有任何皇家信物。卢胜仔细盘查后,得出结论----“汪直”居然是假冒的。
有人竟敢冒充汪直行骗,这还了得?在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下,事情很快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原来,假汪直其实名叫杨福,是江西人,曾经到过北京,在崇王府里当过内使。后来,他逃了出来,想回老家。路过南京时,杨福碰到一个熟人,熟人发现杨福长得很像汪直。于是杨福心生一计,决定冒充汪直骗些钱花,那位熟人就扮作他身边的校尉随从。两个“混搭”的骗子先到芜湖敲了一笔,见没有露出破绽,于是他们大着胆子沿江而下,再顺着浙江沿海南下。由于杨福在北京城混过,对朝廷礼数略知一二,所到之处居然没有人怀疑两人的真假。事直至发,假汪直案轰动朝野,自然是罪不容赦。成化十四年(1478年)七月,杨福被处死,他的帮手也被判牢狱。
这件事影响多大,可想而知。笔者在这里说段史料记载的事,各位就明白了此事的后遗症多么厉害。 据《明史·孙懋传》记载,嘉靖四年,有锦衣卫到广东侦查,副使孙懋和按察使张祐怀疑他们是假的,捉住锦衣卫查问。活该他们倒霉,事发后,孙懋和张祐都被投进了大牢。想想,“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特务吓怕了各级官员,以至于有时候连真特务也不敢认了,真是一幕富有时代色彩的悲剧。
假汪直行骗之事到此就说完了,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故事听,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无论是明代还是现代,都有骗子打着高官的幌子招摇撞骗,可笑的是,居然都能行骗得手。可以说,见利动心,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多不能免俗。既然不能免俗,掌握些防骗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太趋炎附势。否则,留下的不止是笑柄。我们当谨记,那些企图攀高门、走关系的官员就更加需要多加谨慎才好。

2、 男主在圆明园睡觉被上帝弄到明朝当了假太监后来又给小宫女讲西游记那


耶稣,穆罕默德,阿弥陀佛,从理上讲是平等的,同一个自性。仁慈博爱!从事上看,做阿弥陀佛的学生,最容易,能力大,可以周游宇宙,可以救苦救难。净空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经为证。
 

3、写一个假太监的小说。


转世小太监
 

4、求 穿越明朝后宫当假太监的小说


痞女囧天下 穿越清朝的太监 穿越之我是女太监 独领风骚 穿越成太监来爱你 疯狂小太监 穿越之叱咤红人假太监 青莲记事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混在后宫假太监 穿越之绝色小太监 穿越之极品太监
 

5、魏忠贤是个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肯定是真太监,魏忠贤的事迹收录在明史宦官传里面,如果没有阉割的话,那么在当初修明史的时候,那些治史书者就不会把他写入宦官传,修明史的时候离魏忠贤的年代并不遥远。还有,魏忠贤是义子多的人,如果他没有阉割的话,至于收这么多义子而不培育自己的儿子。他那时候权倾天下,想要留个后代轻而易举,而且长期生活在后宫,如果没有阉割,他死的时候,罪名应该多一条,那就是淫乱后宫,但是这些都没有。野史毕竟是野史,电影更没必要相信,都是假的。
最重要的一点,花一百两银子不阉割在后宫跑,敬事房的太监有多少个脑袋,敢做这个事
 

6、奇怪!!!明朝后期为什么要太监来监军?


不是啊!
第一,太监监军,是在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时就有了。
第二,原因么,明成祖靖难之乱成功多在太监,比如郑和啊等等,所以很倚重他们,再有太监有功,当
赏官职。明朝综观官场,皇帝认为只有太监最听皇帝的话,能够为皇帝奔走,与权臣制衡。太监
又市废人,应该无所追求,有太监监军正能防止大将造反,小兄弟不然你想想还有谁皇帝能够
信任,用来监视手握重兵的大将呢?
你知道明朝有司礼监等等吧,那是用来制衡朝中文臣的。太监监军,是制衡武将的。
皇帝的本意是好的,可他们哪料到太监不贪色却贪钱贪权!双刃剑在名君手中能够控制大臣更好的治国,在昏君手中却祸国殃民!
 

7、明朝的太监称自己什么


明朝职务高的太监也是自称“臣”的,因为明朝皇帝自己往往称太监为“厂臣”、“内臣”,所以太监也以大臣自居而不是奴才。“奴才”是满清发明的词汇,《明史》是满清政府修的,所以想当然的以为明朝太监也自称为“奴”,所以留下了错误的记载。
正德年间一位镇守太监的奏折:“臣惟鎮守太監,一到地方凡百供應役使與夫無名之徵……”
明朝地位低下的小太监自称“小人”、“小的”,这种称呼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明朝是一个没有奴才的朝代。
 

8、魏县南刘岗古墓是谁的,为什么当地老人说是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呢?老人们都说刘瑾是假太监,当地刘姓村民


不可能,太监没有后人,宫庭制度很严,不会有假太监,而且刘瑾谋反罪,亲戚杀光了
 

9、慈禧身边有假太监吗



  李连英

  李连英(1848—1911年),原名李英泰,字灵杰,道号乐元。入宫后慈禧赐名李连英,后被误写为李莲英,以李莲英之名行于世,而档案和正史记载都用李连英名。祖籍浙江绍兴。“其先世多宿儒显官,后世椒衍瓜行,支分派别”,家道衰落。明末清初,祖辈迁徙山东。后来,辗转流落到直隶河间府大城县。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十月十七日,李连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李家村紧靠子牙河,距北京大约300里,是一个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带。只要小雨连绵,便颗粒无收。因为穷,这里许多人家便把孩子送去当太监。清宫里的太监大多是这一带人。

  李连英家境贫寒。其祖父祖母都饿死在灾荒年代,只留下一个10岁的男孩子李玉。他就是李连英的父亲。李玉在死亡线上挣扎。后来,投靠了同族叔李柱,得以安身立命,娶妻生子。李连英兄弟五人:老大李国泰,老二李英泰(即李连英),老三李宝泰,老四李开泰,老五李世泰。还有两个妹妹。

  李玉在家乡吃不上饭,就通过亲戚的关系,在北京西直门外堂子胡同开了一个作坊,名永德堂李皮作坊。这就是后来李连英被称为“皮硝李”的原因。

  咸丰四年(1854年),因生活艰难,无以为继,不得已将李连英送到专门干净身行当的地方净了身,那时李连英才虚龄7岁。咸丰七年(1857年),李连英进宫,起名李进喜,分配在奏事处当差。

  咸丰十年(1860年),李连英被调到东路景仁宫当差。同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八月八日,咸丰皇帝偕后妃大臣北逃热河,13岁的李连英“以童年随扈奔走跋涉”,也随之逃到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此后,慈禧、慈安两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于九月三十日,在回銮北京的当天,就成功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真正掌握了皇权。野史记载,李连英在这次政变中曾经干过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来往于热河与北京之间,为慈禧传送政变的重要情报。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李连英,既不是东路钟粹宫慈安太后的太监,也不是西路储秀宫慈禧太后的太监。同时,他也只有14岁,还太年轻。慈禧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而且,传送热河与北京之间的情报,不是由某个人单独去做的。而是利用方略馆的正当渠道,通过书写暗语密信,巧妙地完成的。即使李连英的墓志碑文也只是说“虽艰苦备尝,未曾言念及之”,也没有提到他有何功劳。因此,李连英在辛酉政变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此后,李连英得到了人生一大际遇。就是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二十日,17岁的李连英被调到长春宫慈禧太后御前当差。从此,李连英得以近距离地接触慈禧太后,这为他以后的飞黄腾达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此时,李连英同慈禧太后的宠监安得海同为慈禧服务。档案记载,安得海与李连英同时入宫,安得海比李连英年长一岁。安得海很走运,入宫就分到储秀宫为懿贵妃当差。他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很得慈禧太后青睐。慈禧甚至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灵珊。因为得到慈禧的重视,同治七年(1868年),22岁的安得海连升两级,赏戴六品顶戴。但是,好景不长,安得海目光短浅,恃宠而骄,眼睛里只有慈禧太后一人,其他的人,包括恭王奕欣,甚至同治皇帝、慈安太后,都不放在眼里。后来,安得海从慈禧那里得到了一个到广东采办龙衣的机会。他一路之上,大肆招摇,侵扰地方。同治八年(1869年)八月初七日,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在济南正法,暴尸三天。

  22岁的安得海的如此下场,李连英历历在目,铭刻在心。此时的李连英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样,立即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安得海一案,他也受到了牵连。先是被无缘无故地罚掉薪俸,继而又因“滑懒不当差”,被革去八品顶戴及钱粮。后来又官复原职。总之,安得海的被杀,使李连英看清了自己在皇宫中的真正的位置。从此,他在宫内,低调做人,小心谨慎,“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25岁的李连英终于开始走运。同年九月二十一日,他被赏戴六品顶戴花翎,食月薪银8.5两。同治十三年(1874年),27岁的李连英进入更加辉煌的时期。这一年,他三逢喜事:一是三月十日,他被任命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二是九月十五日,他被赏戴四品顶戴花翎;三是十一月十二日,他被加赏貂皮马褂。

  .cn/syrb/html/2007-10/26/content_299287.htm

关键词: 太监 问答 知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