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视剧正文

《纸屋》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05 12:38:34 浏览次数:208
关于《纸屋》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什么是合成纸屋?
2、纸皮屋是什么意思?
3、纸屋子的做法(二层 )
4、用纸做桥梁结构
5、如何DIY纸屋子方法图解
6、坂茂的坂茂作品
7、湘潭纸殡葬纸屋批发
8、杭州地区丧事风俗
9、梦见拉着一车很高大的小纸屋

 

1、什么是合成纸屋?


中国人常说,“低褙的”,意即不牢固。纸张大多又薄又软,不近水火。这样的材料如何造得了房屋呢?

其实,用来建筑房屋的纸,并非平时用作书写、印刷和包装的普通纸张,而是一大类新颖的合成纸。合成纸的原料并不是天然纤维素,而是以合成树脂为原料,因而在强度、柔韧性、耐水性、耐折性、耐光性、耐高温性及耐腐蚀性等方面,都比普通纸强。从本质上来说,合成纸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纸张形式和功能(如书写、印刷)的薄膜。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出现了用纸造的房屋。这种纸屋的板壁,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波纹状或夹层式纸板,厚度约为5厘米。纸板外涂有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使其强度大大超过了同样厚度的木板,而且能耐受高温、虫蛀和水浸。

科学家还在空心的纸夹板外涂上聚氨酯涂层,用它做的墙壁,保温隔热性比砖墙还好;合成纸中加入芳香族聚酰胺,不但比重轻,而且绝缘性极好,熔点也高达400℃以上;纸板用料中加入硫以后,既能增加强度,也提高了防水性能;用乙烯材料、普通纸、铝箔制成的多层复合型合成纸,具有出色的保温性,用它做房屋的墙壁,能节约20%的空调能耗。

美国一家造纸公司建造的一间“纸屋”,有效使用面积为6.1×6.2米,整个纸屋重量仅为204公斤。安装时,不需使用钉、铆、焊、栓,只需用胶粘剂粘结就能解决问题了,三人仅花了5个小时就安装完毕;拆卸后,纸板可被装在两个大纸盒里,搬迁十分方便。

一种用聚氨酯做夹心的合成纸房屋,其外壳结构预先折叠成型,造屋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把纸房拉开就行了,当然,搬迁时也只要把它推紧缩拢,就可以装车运走。

据测算合成纸屋的使用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它建筑方便,成本低廉,非常适合林场、牧区、旅行或野外工作者居住,也适合作临时仓库、售货亭之用,当遇到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时,还能用纸屋来解决一时的住房问题。

这真是既经济又方便的建筑,作为临时性的过渡住房,它的前途大有可为。

2、 纸皮屋是什么意思?


是纸牌屋吧
 

3、纸屋子的做法(二层 )


几一号一又
 

4、用纸做桥梁结构


“281个纸筒,每个纸筒直径约11.5厘米,厚度为1.19厘米。桥梁的台阶由纸和塑料材料做成,固定桥梁的桥基则是装满沙子的木盒子。整座桥梁总量约7.5吨”

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27日为自己在法国南部一条河流上设计建造的桥梁揭开神秘面纱。与坂茂秉承的环保、轻质建筑理念相一致,这座桥梁的建筑原材料几乎全部是可循环利用的纸。
坂茂说,建造一座“纸桥”是自己长期以来的梦想之一。

这座桥梁建在加尔东河一段宽度约10米的河段上。桥呈弧形,类似石拱桥,两端分别固定在略高于水面的沙石堆中,周身呈原木颜色,由类似扶杆的纸筒相互连接而成。
法新社27日报道说,建造这座桥共耗费了281个纸筒,每个纸筒直径约11.5厘米,厚度为1.19厘米。此外,桥梁的台阶由纸和塑料材料做成,固定桥梁的桥基则是装满沙子的木盒子。整座桥梁总量约7.5吨。
虽然主材料是纸,可桥的质量却不是“纸糊的”。坂茂说,这一纸筒结构桥梁比较坚固,可以允许20个人同时在桥上走动。
坂茂的助手马克·费朗介绍说,桥梁完工后,他们还用装满1.5吨水的气球测试“纸桥”的坚固程度。
倡导环保理念
“(建)一座(纸)桥是我的梦想之一,”坂茂说。他感谢自己的20名法国建筑学生和3名日本学生和他一起历时1个月将这一梦想化为现实。
法新社说,坂茂在建筑设计领域始终倡导环保理念,力求采用轻质原材料。而可循环利用的纸正好满足了上述两个要素,成为坂茂的灵感来源。
有意思的是,这座“纸桥”的选址也颇为特殊。距离它不足1公里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法国著名的古罗马水道加尔桥。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古罗马石桥和纸桥,”坂茂说,“纸其实也可以变得永久、坚韧和耐用。我们应该抛弃掉那些偏见。”
根据计划,这座“纸桥”将从30日起开始对公众展示,展期为6周。不过,“纸桥”和石桥比起来还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难以在雨季保持原来的坚固程度。在法国当地9月进入雨季后,坂茂准备将这一桥梁拆除。
“纸屋”一举成名
坂茂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涉足建筑设计领域后,纸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后,坂茂便为当地灾民设计了一种由纸筒建成的简易房屋。由于拆建方便、简单实用,这种“纸屋”颇受欢迎,并为坂茂在建筑界赢得声誉。
此后,坂茂还接受联合国邀请,为卢旺达难民设计简易避难场所。他自己还成立了名为“支援建筑师网络”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为世界上居住条件恶劣的穷人免费设计房屋。
2004年,坂茂的“纸屋”在南亚大地震中为土耳其和印度灾民充当过避难所。
2005年4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以坂茂在人道主义、环保以及建筑设计理念方面做出的贡献授予他“托马斯·杰斐逊建筑奖”。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具体对结构的讨论可见
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id=335668677

参考资料: abbs


 

5、如何DIY纸屋子方法图解


先用尺子在白纸上打好格子
将纸的两侧剪出
将剪出的用胶水粘好
画出屋顶-窗子门
用剪刀把门窗子剪出来就OK了
 

6、坂茂的坂茂作品


1993年双顶屋(HouseofDoubleRoof)
1994年MDS画廊
1995年窗帘墙屋(CurtainWallHouse)
1995年家具屋(FurnitureHouse)
1996年纸屋(PaperHouse)
1997年东京都世田谷地区羽根木森林住宅
2000年汉诺威建筑展日本馆
2002年长泉町「PAM- 纸的资料馆」
2007年银座尼古拉斯·G·海耶克中心
2013年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常设展览“人道历程”:减轻自然风险展区


 

7、湘潭纸殡葬纸屋批发


长沙墓葬保护棺,瓷釉质,骨灰盒保护罩。
 

8、杭州地区丧事风俗


葬礼前三天在家里设三天灵堂。三天里村里人陆续到访给慰问金,但是主人一般都马上返回慰问金,只收取很少一部分(大概只拿了5~10元),并且要给一包大豆(商店里有卖),和一条新毛巾。信奉基督教者要给来访者挂白色头绳。信奉佛教者要给来访者一杯茶水。
三天后一大早将死者送去火葬场。如果信奉基督教,就要吹奏乐曲,并在送葬的车上摆花圈。
如果信奉佛教,在人死后每隔七天给死者上香。(如果死者不是死在家里,一般就去死亡地点点香)。

清代民间丧葬习俗  民间对死亡的重视不亚于对诞生、成年、婚姻的重视程度。它的重要性   不仅表现在它是人生历程的终结,而且更表现在它是人的信仰意念中新生的   开始。死亡不过是肉体的终结,人的灵魂是永生的,灵魂离开了旧有的肉体,   寻求新的生命载体。这一载体或许是物,或许是新生婴儿,或许是鬼,或许   是天上的精灵,所以,为了使灵魂重获新生,人们对丧葬投注了更隆重的礼   仪,更神圣的祈祷,更奇异的爱。   清代,流行的主要丧葬方式为土葬,因此土葬礼仪习俗更具代表性。   1.丧葬俗制   清代民间丧葬习俗已十分繁缛,并形成了相应的礼节。整个程序包括:候夜、送终、落地、报丧、戴孝、落材、封材、立孝堂、做道场、做七、出殡、安葬、点主等等。各地区又因地而有些差异,但大体内容基本一致。在这里,我们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浙江杭州地区流行的丧葬习俗做一详细描述①:   ①参见《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9~91页。      (1)候夜   当长辈病情加重时,他的子女都要守在床边,以尽子女最后孝心。这谓之“候夜”。假使某家长辈病重,而无子女守候于身边的,其子女就会被邻里视为不孝子女。      (2)送终   当病人即将咽气时,其家中无论大小,都必须聚集在病人的床前,眼看着病人咽气。当病人一断气,全家大小立刻要嚎啕大哭,同时还要烧一些纸绽、锡箔之类的东西,称做“烧落地纸”。富人家还要烧包袱、雨伞等等,还要请和尚念“开路经”、“往生咒”,边念边给死者换衣服。死者所换衣,要改成明代服饰。除外,家人还要拿三枚铜钱,分别放在死者的两手心和口中,俗称“含口钱”。      (3)落地   当为死者更换好衣服后,马上把尸体从床上移至门板上,俗称“落地”。落地后要将其抬至堂左侧摆好,再在死者脸上盖上一张纸,尸体覆盖被单。尸体旁边要点盏油灯,摆上香碗,碗中烧一大把香。有的地方还供一碗饭,饭上放两只剥了壳的鸡蛋,插几柱香。死者睡过的席子、稻草,这时都必须拿到村外烧掉。      (4)报丧   人死后,要立刻派人到亲友家报信,有的要送“报丧帖”。报丧人要拿一把伞,到了亲友家,将雨伞头朝下,柄朝上竖在堂前,主人一看,就知道该人是来报丧的,于是,马上给报丧者做些茶点吃,同时,为死者准备“纸火”(即蜡烛香纸一类东西)。      (5)戴孝   死者为长辈的话,其全家大小都要戴孝。孝服分为5种:第1种名为“斩衰”,用最粗的麻布做成,不缝边,以示无饰。一般死父之子女,死夫之妻要穿“斩衰”,服制三年。第2种名为“齐衰”,用粗麻布做成,缝边,一般死妻之夫,死祖父母之孙都穿“齐衰”,服制一年。第3种名为“大功”,也叫“布衰”,用熟麻布制成,较齐衰的布质细,为死者的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姊妹等穿戴,服制9个月。第4种名为“小功”,用较细熟麻布制成,为死者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外祖父母、母舅等服之。服制5个月。第5种叫“缌麻”,也叫“麻衰”,布质更细,或兼有丝麻,为高祖父母、族兄弟岳父母等服之,朋友参加吊唁者也可服之,服制3个月。在服制期间,做官的要回家服丧,在家时,禁忌参加宴会,禁忌看戏,禁忌穿红衣,禁忌夫妻同房,否则会被视为不孝。      (6)落材   到了晚上,尸体便要从门板移至棺材内,名曰“落材”,全家人和亲友都要手持燃香相送。      (7)封材   第二天封材。若子女在外地工作,要在封材前赶到。封材时要给死者整容,让亲人见最后一面,全家人和亲友要围着棺材,边转边看。之后,要将亲友送的殉葬物一件件放进棺材,边放边讲是某人所送某物,以告死者。到此,即钉棺材盖,俗称“盖棺死钉”,再在外面糊上棉纸。      (8)立孝堂   将封材后的棺材横着摆放,外挂一白布帘,谓之“孝堂”或“灵堂”。一般人家,放三五天即出殡,有钱人家则要放七七四十九天。每天吃饭时,都要盛饭菜供于棺材前。若有亲友前来祭奠,家人要陪哭,直至出殡。      (9)做道场   立孝堂后,死者家属要请道士超度亡灵。道场上挂满“十殿阎罗”、“三尊大佛”图像。孝子脚穿草鞋,身穿麻布衣,跟着道士跪拜,并不断焚烧锡箔、纸钱。      (10)做七   人死后,7天为“一七”,到49天为“七七”,各地均有做七的仪式,有做“三七”的,有做“五七”的,有做“七七”的。清阎若璩《潜丘札记》中载道:“今人以初丧四十九日,居于柩侧,谓之七七。”民间认为:此俗可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狱。有钱人家请道士来念经做七,烧香烛,化纸钱。没钱人家则到坟上烧纸、拜祭、名叫“烧七”。      (11)出殡   幡幛引路,鸣锣喝道,孝子披麻戴孝,手持灵丧棒扶棺,家属亲友后继。人数可多可少,声势亦可大可小,这要由死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决定。沿途还有亲友“路祭”,水路有“船祭”。凡送至墓地者,均可分得馒头。      (12)安葬   棺材抬至坟前,八仙们(抬棺人)在得到死者女儿送的红包后,才肯解开绳索,这钱俗称“解索钱”。这时,一家人要围着棺材转三圈,每人手上抓一把土,撒在棺材盖上,谓之“盘丧”。时间一到,把棺材放入墓穴内,由道士一人在坟上念词,谓之“喝丧”。墓穴分为“熟墩”、“生墩”、“石墩”,还有茅坟。   送殡人返回家后,要从门口烧的火堆上跨过,以示除秽驱邪。道士还要到每间房去“赶煞”。      (13)点主   这是最隆重的仪式。在死者牌位前,摆香案,吹奏哀乐,地方有名之士用朱笔在死者牌位上的“王”字点一点,点主后,牌位被人用红布包头送进祠堂,并给点主人酬以重礼。      (14)圆坟   死者葬后三天,其孝子要率全家大小到坟上添土、奠纸、举哀,俗称“圆坟”。之后,要围绕新坟哭绕三匝后归家。      2.苗族丧葬习俗   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汉族的相比较,既有相融一致的部分,亦有相异   的部分,这里仅以苗族丧葬习俗为例加以说明。   苗族的丧葬仪式由该民族的巫师主持。   老人寿终,苗族视其为“最大的悲恸”,全寨都来帮忙,亲戚朋友都来   吊唁,在老人咽气时,全家人必须围在死者周围哭泣,《清一统志》载:“丧   则环哭尽哀”。接着为死者梳头、洗尸、更衣,把尸体放在堂屋的正中或火   铺边。停柩时间不等,可一天,也可数天。   黔东南一带要把尸体、棺材分别运到墓地后入殓。从江地区要待老人死   后,现砍木材到地穴里镶成棺材,用“丧桥”(像担架似的)将尸体抬到穴   地装入棺内埋葬。儿子、女婿必须送一幅垫尸布作为殉葬物,还有的人家送   几钱纯银。   坟地选择亦很讲究,依汉族堪舆家风水说,请巫师或堪舆家选择定向,   采用顺葬的方式,脚朝前,头在后。   丧葬习俗中以为老人“砍牛”最为隆重。老人死后,要杀牛祭奠。在巫   师做法事后,还要指定一头“鬼牛”,于几年后再杀以祭奠。   除外,据《乾隆志》载,苗族丧俗中还有“鬼堂”,“黑苗,人死殓后,   停于寨旁或至20年,合寨共择一期,百数十棺同葬。每寨公建祖祠名曰鬼   堂。刻男像,裸体。不令女人入见。遇鬼延鬼师于堂,持咒。”   苗族送葬不用铜锣开道,而是吹芦笙开道,送葬。   苗族对夭殇、凶死、产死的丧俗不同于寿终丧俗。凡产死和麻风病亡者   都要采取火葬。夭殇、凶死者的尸体不得入家族坟地,只能在乱坟岗草草埋   掉,未有隆重的葬礼。   3.丧葬习俗中“纸”的文化意义   当我们稍微留意一下中国的丧葬习俗的方方面面,会发现“纸”在整个   丧葬习俗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人死后,要烧落地纸;死者的脸上要盖一纸;前往吊唁的要为死者准备   一份纸火;做七时要烧纸钱;出殡时,有专职撒纸钱者,最多可撒纸钱百余   斤;圆坟时,家人仍要奠纸。   在晋中地区,清末流行的丧葬纸扎,不仅可以表示亡者的年龄,而且也   可作为丧亲之家的标志。亡者谢世后第2日为烧纸日,此时,要把岁纸挂到   大门外一侧,摆设香案、阳寿牌位、祭祀等物品,以此说明亡者的姓名、享   年、生前身份等,同时也昭示了主丧人家的门户地址。假使年岁不足享寿(60   岁)的,其死后不得用岁纸。岁纸的条数越多,说明亡者的年龄越大。按当   地方言,“岁纸”读作“xùzǐ”,即“岁纸”谐音词“续子”,以象征招魂,   繁衍子孙。由此,在当地还形成了一种抱岁纸的习俗,人们将抢到的岁纸用   红纸扎成三角小包,或“手圈”、“戒指”,别在腰间,或佩戴于身;甚至   还为满月婴儿做“满毛圈圈”(将岁纸卷成条状缝在孩子佩戴的“长命锁”   的颈圈上),以期婴儿能够长命百岁。在晋中祁县一带,丧葬岁纸又另有特   色,要用整张粗麻白纸剪条,每一条为一岁,死者寿终为多少岁就剪多少条,   然后再多剪两条以祭天地万灵。这些岁纸要扎成幡状,出殡日,与其它纸扎   一同拿到坟地焚烧①。   在广东,办丧事要用纸、竹等扎成各种物具,像纸屋、纸轿、纸人、纸   牛、纸马等等,统称“冥器”。在这些冥器当中,纸屋占据了重要的不可或   缺的位置。纸屋制做得十分讲究,包括墙院窗户、楼台厅堂、书斋、花圃,   桌椅几案等,有的甚至还包括金银仓库和箱笼橱柜等,其中贮藏着金银纸绽   和经牒。在清代风俗画中就有此类绘画。清光绪年间,上海点石斋发行的《吴   友如画室》中有一幅《冥宅宏开》图。这张画上的纸屋再现的是一座高一丈   四五尺,宽四五丈的纸屋,门前挂有“奉政第”匾额,左右分门房、茶房,   中有大堂、边堂、卧室,室内挂灯结彩,陈设十分华丽,应有尽有,还有如   同真人般的纸人身着真衣,侍立两旁。这纸扎屋或其它纸扎物具要先放在灵   前祭奠,待死者下殓后用火焚烧,以象征死者到了阴间仍然能享受阳世的生      ①参见杨文龙、王岩《纸——晋中的一种丧葬纸扎》,载《民俗》1989年第5期。   活。   清代,四川巴渝地区、陕西华县等地流行一种丧葬习俗,名为“路引”。   “路引”是死者赴阴间的通行证,民间认为,只有持路引入地府才能不受阎   王小鬼的阻拦。“路引”是一张木刻印纸,上印有籍贯、姓名、年龄、出生、   住址等等,要由治丧人将死者的情况一一填写清楚,纸上印有这样一段话:   “尊奉佛法僧三宝,愿我佛大慈大悲,兹因大限已到,持此路引前往丰都阎   罗天子殿前报到。伏愿怜悯,大施慈悲,度信士××极乐世界,不胜哀祷之   至!”“路引”上面还盖有3个大印,一个是“阴天子印”,一个是“城隍   印”,一个是地方衙署印。当人死,其家人在烧了“例头钱纸”之后,便把   “路引”填写好,然后焚烧掉,以示死者顺利通过阎王殿。四川丰都为鬼城,   是十殿阎王所在地,因此,该地出售的“路引”价格最贵。人们逢到此地总   要多买几张,以送亲朋好友之长辈。   清末宗月锄的《寓崇杂记》中谈及上海烧楼库丧葬习俗时指出:“架芦   作屋,招亡者之魂以居之,名曰‘库’,……。”这句话一语道破用纸做成   的纸屋、楼库、纸扎等物具完全是为了招亡者之魂,并借火之烟,使亡者之   魂升天,或转世。它不仅保留着火崇拜信仰习俗的遗痕,而且也反映了中国   传统孝道和对繁衍子嗣的刻意追求。
 

9、梦见拉着一车很高大的小纸屋


不怎么好

关键词: 剧情简介 演员 专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