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视剧正文

《月夜》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9 14:58:58 浏览次数:235
关于《月夜》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月夜 杜甫赏析
2、刘方平的《月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杜甫的《月夜》的意思
4、描写月夜景色的作文
5、杜甫的《月夜》中“湿”,“寒”二字的评析
6、东风吹走几多个月夜什么歌?
7、月夜的诗词
8、描写月夜的诗句大全
9、刘方平的月夜中,更深月色半人家的更深什么意思

 

1、月夜 杜甫赏析


赏析:《月夜》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月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全诗原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话文释义: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时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她分忧。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2、 刘方平的《月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
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
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
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
然生趣。表达了诗人热衷于品味生活,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思想情怀。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39345010006s2.html


 

3、杜甫的《月夜》的意思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鄜州月儿明,(如同长安的一样,被叛军拘囚的我独自在望月思家,家中)妻子也在独自望着天上的月(妻子的身边不是有孩子们吗?怎么也会是“独看”呢?)。只因孩子们还小还未谙世事,他们是不会懂得母亲望月是在“忆长安”啊!(月光下,妻子望月一定望了很久了,想来)雾湿云鬓,月寒玉臂。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依靠在虚幌(薄帏)之中,让那皎洁的月光照着我们,不再泪水盈盈呢?

[教师鉴赏文]此诗题为《月夜》,字字从月色中照出。“独看”、“双照”是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方着笔,写妻子“独看”鄜州月“忆长安”,而自己“独看” 长安月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伤今日之“独看”,忆往昔的同看,期待未知何时的将来的共倚“虚幌”,对月舒愁。透过历史的月光,可以看到,“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的是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的是四海升平的理想。诗圣杜甫诗歌中时代的脉搏清晰可辨。(韩冰)
 

4、描写月夜景色的作文


夜,静悄悄地来了,月,也伴着漆黑的夜。新的一天的开始,就出现在这寂静非凡的月夜中。

月,在星的包围下亮着微弱的白光,使得大地,车辆,楼房上穿了一件新的银色衣服。它又被云笼罩着,就使人感到置身于仙地。没有声,没有人影,只留下一片来自静的美。月,它洁白无瑕,如同一块美玉;月,它轻柔无比,不知它有何种神奇的力量,只要人们心烦,望着月亮,那轻柔的它好像在和人们说话,让心烦一点一点的消失下去。它虽然永伴夜晚,可一到早晨,人们又来想念它了……
晚上,我推开了房门,轻纱般的月光一下子泻了进来,每个角落似乎都闪动着活泼的月光,我情不自禁地走向窗户。打开窗户,抬头一看,湛蓝的天空是那样广阔,冰盘似的圆月挂在正空,那么皎洁,那么柔美,像一位美丽的公主在向我微笑呢!夜空中星星不多,却颗颗明亮,如宝石一般。 月亮像水一样在大地上流淌,到处明亮得像白天一样,却一点儿也不耀眼,十分温柔。月光在珍楠树叶上星星点点地跳跃着,像小精灵一样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花儿在夜里多么芬芳啊,轻轻一闻,便沁人心扉。涓涓的溪流轻轻地流淌着,我虽然在房间看不见它,但能听见在明月下动人的诉说。 美丽的月夜,多么迷人哪。我静静地看着它,把自己完全融化进去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里共婵娟”。我的朋友们此时会跟我一样在如此美丽的夜里,遥望月儿吧!
不知不觉中,我已陶醉在温柔的夜里,意识逐渐模糊了,整个身心在不断弥漫,仿佛已融化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不知过了多时,一缕清风送来,我蓦地被惊醒,这才想起,深蓝的天空中繁星闪烁,一轮金灿灿的圆月挂在天边。

夜空,犹如一幅画卷,画着月亮,星星……它的颜色是不变的,有人说它漆黑——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有人说是一种和黑差不多的深蓝,直到现在,夜空还是一种神秘的颜色。

月夜,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平静的美。甚至有些人直到天亮,都没有清醒——他们被那种来自夜的平静的美给吸引住了。
 

5、杜甫的《月夜》中“湿”,“寒”二字的评析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6、东风吹走几多个月夜什么歌?


《爱的故事上集》

歌曲原唱:孙耀威

填词:潘伟源

谱曲:GeorgeTakahashI

星的光点点洒于午夜 人人开开心心说说故事 偏偏今宵所想讲不太易

迟疑地望你想说又复迟疑 秋风将涌起的某夜 遗留她的窗边有个故事

孤单单的小伙子不顾寂寞 徘徊树下直至天际露月儿 冬风吹走几多个月夜

为何窗边的她欠缺注视 刻于窗扉小子写的爱慕字 完全没用像个飘散梦儿

今宵的小伙子倾吐憾事 谁人痴痴的要再听故事 偏偏痴心小子只知道上集

祈求下集是个可爱梦儿 知不知对你牵上万缕爱意 每晚也痛心空费尽心思

这小子欲断难断这故事 全为我爱上你偏偏你不知 春风轻吹点点火花衬月夜

人人开开心心说说故事 终于倾出这小子的往事 长年累月为你怎再自持

今宵知否对你的暗示 为何真的将它当故事 偏偏痴心小子只知道上集

祈求下集是个可爱梦儿 知不知对你牵上万缕爱意 每晚也痛心空费尽心思

这小子欲断难断这故事 全为爱上了你偏偏你不知 知不知每晚想你十次百次

每晚也去等因我极心痴 可不可合力延续这故事 延续这片爱意一生俩相依

知不知对你牵上万缕爱意 每晚也痛心空费尽心思 这小子欲断难断这故事

全为爱上了你偏偏你不知 知不知每晚想你十次百次 每晚也去等因我极心痴

可不可合力延续这故事 延续这片爱意一生俩相依

扩展资料:

《爱的故事上集》是香港演员、歌手孙耀威于1994 年 10 月 22 日发行的同名专辑《爱的故事上集》中的主打歌。作词为潘伟源,编曲为唐奕聪。

孙耀威1994年的歌曲《爱的故事上集》 ,是一首日文的改编歌,原是1993年The 虎舞竜的主唱高桥恭司(George takahashi)的作品,据说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原歌曾在日本获得唱片大奖,后来还拍成了电影,主角就是高桥恭司。

后来这首歌被很多人改编翻唱,英文版,粤语版,国语版都有。孙耀威《爱的故事上集》粤语,李亚明《真情作祟》国语,瞿颖《我终于失去了你的温柔》国语,郑嘉颖《关于我们的爱情》国语。

《爱的故事上集》至今仍是最流行的经典版本,无论是歌曲本身,还是演唱者的演绎,首推孙耀威的《爱的故事上集》。


 

7、月夜的诗词


【标题】:月夜
【年代】:唐
【作者】:卢殷
【体裁】:五律
露下凉生簟,无人月满庭。难闻逆河浪,徒望白榆星。
树绕孤栖鹊,窗飞就暗萤。移时宿兰影,思共习芳馨。

【标题】:月夜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五古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标题】:月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标题】:月夜
【年代】:唐
【作者】:刘方平
【体裁】:七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标题】:月夜
【年代】:宋
【作者】:陈与义
独立夜轇轕,芦声泛遥津。
月下风起波,莽莽白龙鳞。
阴彩凝草木,暑气森星辰。
天地尘未消,江湖气聊伸。
人生几今夕,乱代偶此身。
胡为不少乐,况乃迹易陈。
三更大鱼舞,悄怆惊心神。
永怀骑鲸士,发兴烟中新。
 

8、描写月夜的诗句大全


 1、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别》
  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10、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唐·薛涛《月》
  1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
  1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
  19、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中秋月》
  22、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2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2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26、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唐·曹邺《故人寄茶》
  27、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唐·贾至《别裴九弟》
  2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30、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嘏《江楼有感》
  3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32、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3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34、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韩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唐·杜甫《漫兴》
  36、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7、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3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宋·苏轼《西江月》
  4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苏轼《前赤壁赋》
  4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刘方平的月夜中,更深月色半人家的更深什么意思


更深:夜深。
作者:刘方平
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点评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赏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
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