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十二怒汉》有多个版本,你认为哪个版本最值得看,为什么?2、电影《十二怒汉》的结局是什么意思? 有点困惑 。。。
3、十二怒汉最后的陪审员为什么改变了想法
4、12怒汉中的5处合理怀疑是什么?
5、请帮我分析下电影十二怒汉其中三个的人物性格
6、十二怒汉1957百度云
7、《十二怒汉》中最后那个人为什么在强力坚持“有罪”的情况下突然变成“无罪”了?还哭了?
8、十二怒汉的剧情简介
9、《十二怒汉》里面最后那个人为什么也承认那男孩无罪
1、《十二怒汉》有多个版本,你认为哪个版本最值得看,为什么?
这还用说,当然是原版!!!
1957年,当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在美国上映的时候,世人应该就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留名影史的作品。一个在封闭空间拍摄完成的悬疑推理故事让当人大跌眼睛。在一年中最热的一天里,12个男人围坐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少年的死亡,短短的95分钟内,伴随着导演精湛的运镜技术和毫无挑剔的悬念设置,奠定了吕美特在好莱坞称帝的地位。从此之后,此类电影开始变得流行,拿近几年类似的电影举例,比如《完美陌生人》、《罪恶之家》。
从电影开始,编剧似乎就在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必须在95分钟内把所有人物的性格、出身、态度、立场诠释干净,并且还要写出每一个人改变的过程。整个电影看下来,看不到任何的时间跨度,就好像一场发生在真实时空的直播。这功力有多深,怕是现在任何一个中国编剧都无法复制。尽管中国改编版的《12公民》确实拍的不错,但是往往从无到有的创作才是最艰难的部分。
除此之外,看看演员阵容,全TM是演技派啊。就拿主角的履历来说说吧,亨利·万达,两次最佳男主角提名,一次影帝,另外,在53届的时候获得终身成就奖。这闪亮亮的奖状已经让其他版本的(中国、俄国、日本)无法比拟了。亨利·万达在电影里饰演的是那个舌绽莲花,用一人之力说服所有评审,最后挽救了孩子生命的男人。其他人,包括马丁·鲍尔萨姆、李·科布等等,都是纽约最棒的演员。感谢他们的演技,在这95分钟内,他们吸着雪茄,汗流浃背,说着粗话,为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法机关而愤怒不已。
不是每一个原版都可以被超越,但《十二怒汉》绝对不在这个名单上。原版强大的制作功底已经把后面所有的版本限定死了,你只能讲述一个在封闭空间内完成不可能任务的故事,除此之外其他编剧能做的似乎就是把它变得本土化一点,比如中国版的《十二公民》改成了,为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的家长被学校要求进行模拟法庭。尽管日本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里,大家最初投的都是无罪,除了一个搅局者试图引导大家投有罪,但是人物背景的模糊和性格缺失让这部本来可以令人眼前一亮的电影,在原作面前依旧暗淡无光。
2、 电影《十二怒汉》的结局是什么意思? 有点困惑 。。。
你说的是俄罗斯翻拍版。
狗叼断臂是对车臣战火连绵死伤惨重的描绘;
少年最后是被艺术家带走收养了;
有个男的看着他,是应了艺术家的担心:因为少年是无良房地产商欲除去的最后一个钉子户,所以少年若无罪释放反而会有生命危险。
这部翻拍影片和原作比起来,除了陪审团针对被告是否有罪的辩论过程以外,增添了对俄罗斯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反映和批判。
3、十二怒汉最后的陪审员为什么改变了想法
这部片子很经典,最近看了不少电影,看到快要反胃了,很多都快进看掉,但是这部黑白纯对话电影竟然让我从头看到最后。
非常精彩,其他不说,只想说一下最后一个怒汉在1时31分54秒看到照片的那一秒半的时间为什么就改变了主意。
电影在闷热的气氛中开场,在一片暴雨声中散场。12怒汉中,他的脾气最为火爆,加上天气的原因,他说话大声,打断别人,不听别人的解释,这是什么原因?
第一个怒汉在58分时骂他那段潜台词是说他就是想弄死这个孩子。这就是为什么?
在电影最后,他最后一次阐述疑犯有罪的看法后,突然拿出自己的钱夹,扔到桌上,里面有一张估计是他和其儿子的合影(我一开始以为是罪犯的父子照),他说:“该死的孩子,你毁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解决这3个问题,他最后的转变就能看懂了。
当然和这部电影一样,我也只能假设一下的一些情况,我不是编剧,不知道他内心真实发生了什么,就像他们不是罪犯,不知道那晚发生了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就算那天不那么闷热他一样也是这样的态度,因为他性格就是一个暴躁的人。
他和别人交流出现困难,我猜他和家人的关系不好(且不说美国的离婚率,就这样的脾气在真正男女平等,父子平等的美国他能好过?)我猜他和他儿子有出现过裂痕。
我还猜他的儿子因为和他关系不好走上歧途(有可能被误判)进了监狱(或者死刑),他就希望通过自己做陪审员来弄死其他的小孩(在潜意识里),所以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还有,影片开始时,他曾自我介绍多次担任陪审员,还说凶手是谁太明显(因为他潜意思里就希望嫌疑人就是罪犯),这2条可能可以作为我的backup。
他孩子可能也是无罪的(他当时不一定相信他孩子),遇到一批很残疾的陪审员,被定了罪,所以他说:该死的孩子,你毁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他不是说他孩子该死,他在怨命运,为什么他的孩子不能遇到这样一批人。
影片开始,他曾自我介绍多次担任陪审员,态度多少流露出是习以为常和想当然,似乎并没有认真对待陪审员这个神圣的角色。
最后他艰难的说出“无罪”的时候,流下泪水。他是不是在对自己以前对那些嫌疑人定罪时的行为作出忏悔呢?
4、12怒汉中的5处合理怀疑是什么?
12怒汉中的5处合理怀疑是:
1. 作案工具:那把小刀随处可买,并不一定是被告的
2. 被告出生在贫民窟,自小受家庭暴力走上歧途,甚至案发前与他父亲冲突,不能作为他作案的动机
3. 楼下瘸脚老人的证言说他听到楼顶有声音,而后run到门口,看到了被告夺门而出。现场根据公寓配置图和模拟案发现场,发现证人在所说的时间内无法赶到门口,继而也无法看到被告
4. 死者身上所插的刀,刀口向下,而作为少年犯的被告是用刀高手,一般都是刀横着走,与这个不相符
5. 两个证人的证言拼在一起,陪审团发现:女证人说电车经过,透过后两节空车厢看到命案发生经过;而老人说案发时他听到楼上喊:I swear to kill u.但是电车经过的噪音很大,老人的证词值得怀疑
5、请帮我分析下电影十二怒汉其中三个的人物性格
4号:通过他的发言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最为缜密,思考方式很细致,不会人云亦云,当出现足够的证据时,他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说明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9号:第一个改变立场,说明他颇富同情心,他在观察人的方面很细致,帮了8号不少忙,说明他在日常生活中是个很仔细,并且善于观察的人。
8号:主角放最后说,首先,他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只有他在一开始反对如此轻率的决定一名少年的命运。其次,8号其实是个很富有智慧的人,一开始第二次采用秘密书面投票,就避免赞同者因为迫于群体压力而不敢赞成无罪,而且借机凭借“善解人意”赢得了更多支持;而且很多时候他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他已成竹在胸;他懂得减轻其身上的责任压力,给以重视,通过赞扬和提供容易发挥专长的表现机会来提高自信和参与热情,比如对戴眼镜的2号和出身在贫民窟的5号,在讨论电车通过时间时,8号专门询问他们的意见,给注意语法的11号创造投无罪票和充分得到重视并发表意见的机会。还有一种群体懒惰者,只想随大流的人,对他们则要给予并利用压力,两种压力——负责和思考的压力,急于结束的压力,在讨论刀子刺入部位的时候,8号就专门向12号和7号提问,直接导致7号轻易的改投“无罪”票。这些都是智慧的表现。
6、十二怒汉1957百度云
十二怒汉1957百度云
http://pan.baidu.com/s/1hqyHWCc
双语字幕
7、《十二怒汉》中最后那个人为什么在强力坚持“有罪”的情况下突然变成“无罪”了?还哭了?
最可恨的也最可怜,我甚至认为,走出画面的这些陪审员们中,最后会收养这个可怜孩子的,就是这个曾经最可恨的反对者!
为什么不呢?这个最可恨的反对者,刚开始也曾经和蔼温文,当听到落入窘境的少年和自己儿子一样大,一样和父亲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的时候,这个人就再也不是一个理智的陪审员,而是一个愤怒的,受到严重伤害的失败父亲——正因为他对儿子采取过于严苛粗暴的家教,导致两年前他十六岁的儿子离家出走(16+2=18,正好和嫌疑少年同岁),至今音信渺茫。
但孩子出走两年了,可怜的父亲一直随身带着孩子和自己亲密无间的照片,可见父子之间曾经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一直坚持说是孩子单方面的错,说白了只是他无法走出自己为父失败的阴影以及对孩子的苦苦思念。
但这个可怜父亲的愤怒的基础是不牢靠的,最后他被亨利方达逼的困兽犹斗时忽然摔出了自己的随身钱包,一眼就看见了自己儿子的照片,可怜的失败的父亲被迫直面自己的失败,忽然就崩溃了,承认了法庭内的事实是那嫌疑少年无罪,同时他内心也承认了自己为父的失败。
8、十二怒汉的剧情简介
法庭上,对一个被指控杀害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的宣判正在进行,而最后的审判还需要考虑此次由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的意见。
这十二个人各有自己的职业与生活,他们当中有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工程师、毫无见地的富家子、歧视平民的新贵族、性情暴躁的老警察、精明冷静的银行家、只赶时间的推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达扮演的工程师之外,其余的人都对这个案子不屑一顾,在还未进行讨论之前就早早认定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觉得似乎毫无讨论的必要。但第一次的表决结果是11对1认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的意见、也就是12对0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
首先站出来赞成无罪的是戴维,由于戴维的坚持,也随着对三个关键证据的科学推测,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其他十一个陪审员之间扩散。对男孩是否有罪的表决也开始出现戏剧性的改变:11对1、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
最后,通过了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终于,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无罪!
以上参考:
9、《十二怒汉》里面最后那个人为什么也承认那男孩无罪
因为那个人带着对自己儿子的误解,他和他的儿子关系不好,而且发生过矛盾。所以认为那个孩子不听话并且恼羞成怒杀了他的父亲。但是当那个人意识到其实他的“有色眼镜”其实是他自己的心结,并且是不公正的时候,他哭了,并且认为那个孩子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