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布拉格之恋的剧情简介2、布拉格之恋讲的什么意思啊???
3、《布拉格之恋》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区别在哪?
4、布拉格之恋 影评
5、求电影布拉格之恋百度网盘
6、电影《布拉格之恋》的主题曲?
7、求电影,布拉格之恋,百度云链接。
8、求:推荐类似《情人》《布拉格之恋》的电影
9、求电影《布拉格之恋》中快结束时那段好听的钢琴舞曲
1、布拉格之恋的剧情简介
1968年初春的一天,捷克首都布拉格。在郊外一家小酒馆里,脑外科医生汤马斯邂逅泰丽莎,泰丽莎在这里当女招待,她当时在游泳池里游泳,汤马斯对她几乎一见倾心,便追随她来到工作的小酒馆并约定6点见面。6点再见面时泰丽莎正拿着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两人交谈了几句汤马斯便要回布拉格,就与特丽莎告别了 。
汤马斯是个风流成性的单身汉。如果他用职业口吻对女病人说:“请把衣服脱下!”那些女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脱光衣服,任他摆布。不过,这些都是逢场作戏而已。唯有女画家萨宾娜,他把她当作知己。他俩交往过甚,可他从没在她家里过夜,尽管萨宾娜向他表示过,她爱他。
汤马斯从郊外回来,不免有些失落,就迳自来到萨宾娜的寓所。萨宾娜这时身穿黑色比基尼泳装,头戴一顶黑色绅士帽。她趴在一面椭圆型的镜子上,镜子内外的女人构成灵魂与肉体、理智与欲望的反衬和对照。汤马斯在一边看得神魂颠倒,扑向萨宾娜,双双坠入情海欲火之中。
不久,泰丽莎追随汤马斯而来,怯生生地闯进汤马斯的家。泰丽莎为汤马斯带来清纯、质朴的气息,他按捺不住饥渴,“我来给你检查一下,请脱掉衣服!”他又将特丽莎带进了爱河。
汤马斯得悉泰丽莎在布拉格举目无亲,便留她住下。与她过起同居生活。面对现实,泰丽莎必须找个工作维持生活。
有一次,汤马斯带泰丽莎去萨宾娜家,请她帮忙替泰丽莎找份工作,“泰丽莎一心想当摄影师,她拍的照片可好呢!”
萨宾娜确实不寻常,她明知泰丽莎是汤马斯迷恋的姑娘,但看在汤马斯面上,还是帮了泰丽莎的忙。经她的努力,泰丽莎的一张摄影作品得到发表。
为了庆祝这件喜事,汤马斯请同事一起去舞厅聚会。这家舞厅有一支演奏摇摆舞曲的乐队,可不料这天来了几个大人物,乐队受命以古代的俄罗斯舞曲代替摇摆舞曲。
汤马斯他们大为扫兴。汤马斯本来对那些人就不满,因为他们在斯大林时代推行了一套残暴的政策。于是,他趁此愤慨地说:“这帮家伙曾把10多万无辜的老百姓投入监狱,并对他们处以死刑,而今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王因为不明事由而杀父娶母,后来意识到自己的罪过,就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悔过。可面前的这帮家伙都不想惩罚自己,依旧霸占着这个国家。”
汤马斯的上司,一位外科主任对这番议论很受启发,建议汤马斯写成论文,发表出来,肯定受到欢迎。
泰丽莎真诚的爱情感化了汤马斯,他改变了固有的生活观念,决定与泰丽莎结婚,他们在居住乡村的朋友贝佩尔那里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还选了一只小狗做宠物,把这狗取名为卡列宁。婚后不久,汤马斯的政治批判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了。
做了丈夫的汤马斯还是改不掉放荡本性,他经常很晚回家,不是去找萨宾娜,就是去找别的女人鬼混。萨宾娜毕竟是艺术家,对汤马斯这种生活方式完全能接受,只要她爱他,跟他在一起有乐趣,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可乡下姑娘泰丽莎恰恰相反,她需要忠实的丈夫,爱情是忠贞而自私的。
一天汤马斯半夜回来,泰丽莎满腔悲愤地谴他,最后冲动地表示:“好吧,我们分手吧!”
泰丽莎离家出走,来到街上,街上一片混乱,汤马斯为寻找泰丽莎也来到街上。此时,苏联正用武力干涉捷克发生的“布拉格之春”,苏军坦克开进布拉格城,居民们纷纷上街阻挡入侵的苏联军队。泰丽莎为眼前的情景所感染,摄下了这一幕幕历史镜头。
泰丽莎因为拍照而受到苏联军人的包围和追问。汤马斯帮助泰丽莎摆脱了苏军人员。泰丽莎感激汤马斯的相救,又与他重归于好。
“布拉格之春”之后,捷克不少青年流亡国外。萨宾娜也在流亡者行列之中,她去了中立国瑞士。在瑞士首都日内瓦,捷克流亡者经常举行集会。萨宾娜在一次集会上结识了法国政治家、大学教授弗兰茨。两个孤独的流亡者彼此安慰。
不久,汤马斯夫妇也逃至瑞士,汤马斯进了一家医院干老本行,而泰丽莎四处推销她摄下的苏军入侵纪实照片。可是,出版社编辑说,这些照片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让她不妨拍几张裸体照。
次日,泰丽莎从丈夫口中得知他又遇到了萨宾娜,这意味着他们重温旧情,她明白,她又想,萨宾娜既然不受约束地和别人的丈夫作爱,那也一定不在乎将自己的胴体展示公众。她决定找萨宾娜试试。
听了泰丽莎的来访意图,萨宾娜大吃一惊,不过她还是接受了。她先是默默地让泰丽莎拍完,然后报复性地命令:“该轮到你了!快把衣服脱了!”她的口气不容拒绝。泰丽莎只好接受镜头的追捕。
就在这时,弗兰茨闯进来,见两个女人赤身裸体,泰丽莎因害羞还躲了起来。弗兰茨来这里的目的是告诉萨宾娜他与妻子分手了,并希望萨宾娜能与他在一起。面对这种情况的萨宾娜打算去美国。趁着弗兰兹回家取东西的机会,萨宾娜离开瑞士。同天,泰丽莎也动身回祖国去了,还带上心爱的小狗卡列宁,给汤马斯留了一封信,“对我来说,人生是很重要的,而你对待生活却是那样的轻浮。我是个软弱的女子,对你的轻浮我不能容忍。与其等着被你抛弃,倒不如趁早回到自己弱小的祖国去。”
汤马斯读完这封信,幡然醒悟自己不能这样混下去。他本该与萨宾娜分手,萨宾娜不是走了吗?他该去找泰丽莎重新开始生活。汤马斯回去布拉格,却因为曾发表的论文而被没收了通行证。泰丽莎对汤马斯来找自己这件事大为感动,再次投向他的怀抱。
由于汤马斯那篇政论文章,官方一再要他写悔过书,他不从,被贬职,去贫民区一家诊所工作,后连这一工作也被开除。他们只能靠泰丽莎在酒吧当女招待赚钱维持生活。
有人介绍擦大楼窗户的粗活,汤马斯也去干。一日,他在大楼里擦玻璃,一个少妇请他诊断腰痛病。在少妇的诱惑下,他又一次沉溺于情事之中。
不料,他回到家,泰丽莎立刻发现破绽。盛怒之下,泰丽莎决心以行动来报复丈夫的轻浮。她壮着胆找到在酒吧认识的那个技师。技师的家里有些异样,屋中间挂着很多帷幔,泰丽莎觉得里面好像藏着别人。技师总算拉开帷幔,没有人。技师引诱泰丽莎上了床。
一个被除职的外交官流落到小酒吧里当雇工,他见多识广,听特丽莎说技师家的怪现象,就替她分析:也许那技师用隐藏的照相机把他们作爱镜头摄下,作为要挟,使泰丽莎受他控制。
泰丽莎听了越想越怕,而想要投湖自尽,在湖边被路过的汤马斯发现,泰丽莎祈求能够尽快离开布拉格。但由于通行证被没收,他们不能离开,泰丽莎想到了证婚人贝佩尔。
汤马斯夫妇终于摆脱了政治和生活的双重负担,在证婚人贝佩尔的僻静小村里,过着朴素而抒情的田园生活。虽然日子过得平淡,可他们心灵得到宁静。只是他们的爱犬卡列宁不幸患了癌症,汤马斯亲自动手为卡莱宁做了安乐死,泰丽莎含泪跟着丈夫去荒野埋葬卡列宁。
几天后,他们驾着运货车去附近小镇参加农民聚会。次日归程中正赶上下雨,他们冒雨上路。途中,泰丽莎见丈夫握着方向盘沉默不语,突然问:“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有多幸福。”
汤马斯话音刚落,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数日后,在美国的萨宾娜收到布拉格来信,信中传来噩耗:“汤马斯与泰丽莎在一次汽车事故中不幸死亡。”
难道这就是人生?萨宾娜凝视天空,热泪滚滚而下。
2、 布拉格之恋讲的什么意思啊???
[档案]英文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港台译名:沉重浮生/布拉格小姐的恋人改编自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导演:菲力普。考夫曼摄影:斯文。尼克维斯特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朱丽叶。比诺什、莉娜。奥林、德里克。德林特获奖纪录: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之一禁级:XXX [剧情]故事发生在1968年,当时正值捷克在思想、文艺方面都开放的“布拉格之春”时期。托马斯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脑外科医生,他的私生活放荡不羁,与他有染的女人不计其数。但是,只有画家萨宾娜被他引为知己。一次,托马斯在某疗养胜地认识了纯情少女特丽莎,并把她介绍给了萨宾娜。在萨宾娜的帮助下,特丽莎掌握了摄影技术,后来,特丽莎嫁给了托马斯。
这天,托马斯夫妇、萨宾娜与几位友人到饭店用餐,遇见一些政府官员。托马斯发表了一番抨击这些官员的议论,并友人怂恿写成文章投到报纸发表。
苏军入侵布拉格,萨宾娜、托马斯夫妇移居瑞士。为了谋生,特丽莎与萨宾娜互相当模特,拍了许多裸体照片。不久,萨宾娜为了摆脱瑞士人弗兰茨带给她的感情困扰,只身前往美国,托马斯夫妇则返回了布拉格。
托马斯写的文章给他惹来了不小的麻烦,但他拒绝为那篇文章写悔过书,于是被医院开除,夫妇俩不得已去投奔托马斯过去的一个病人——一个住在乡下的老人,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一天晚上,托马斯夫妇与一伙乡亲驾车去邻镇喝酒作乐,回程途中不幸死于车祸。
[焦点]在表现“性”的题材方面,欧洲影片往往比好莱坞更少约束。从欧洲的艺术片中,观众既能在精神上受到启迪,又能得到感官刺激,本片即是这样一部模仿欧洲电影风格的作品。在这部影片中,性场面的表现泼辣大胆,一反美国电影隐晦含蓄的手法。为了使3位主角在展现自己的肉体时没有负担,导演特意起用了没有好莱坞明星背景的欧洲演员。由于影片风格酷似欧洲的艺术电影,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菲力普。考夫曼是一位欧洲导演。
[背景] 1988年,“布拉格之春”20周年。本片即是一部以“布拉格之春”为背景的史诗式爱情影片。它对于重新审视捷克那段惨痛的历史具有一定意义。本片改编自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1929年出生于布拉格,年轻时当过工人、爵士乐手,后来致力于文学和电影。昆德拉曾任教于布拉格高等电影学院,这期间,他带领学生们倡导捷克的电影探索。1968年,苏军入侵布拉格后,曾是共产党员的米兰。昆德拉受尽迫害,作品也横遭查禁。1975年,昆德拉被迫逃亡法国,由于他文学声誉日益增高,法国总统特别授予他法国公民权。昆德拉从此潜心创作,多次获得包括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内的国际文学大奖。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欧美文坛对这部小说极为推崇。《新闻周刊》载文说:“昆德拉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梦幻抒情和感情浓烈的一个新水平。”《华盛顿时报》则评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借此坚定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我国上世纪80年代也曾兴起过一股“米兰。昆德拉热”。
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还有《为了告别的聚会》、《生活在别处》、《玩笑》、《笑忘录》、《不朽》、《被背叛的遗嘱》等。在这些小说中,昆德拉尖锐地批判了人类的理性思维。他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他的小说渗透了对个体困境的体验和关怀,散发着非理性和存在主义的强烈气息。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体现为对抽象原则压倒具体事物的媚俗的反对。
本片成本为1700万美元,原计划在南斯拉夫拍外景,但是,由于“军方不愿意在南斯拉夫拍摄坦克入侵的镜头,因为他们不愿意得罪俄国人”,因此,许多外景后来只好在法国里昂及日内瓦等城市拍摄。
瑞典演员莉娜。奥林曾参加过伯格曼的影片《排练之后》的演出。本片中,莉娜。奥林饰演拼命追求独立性的萨比娜,她的表演颇富戏剧性。23岁的法国著名女星朱丽叶。比诺什亦饰演片中特丽莎一角脱颖而出,她是考夫曼从上百位候选者中挑选出来的。对于丹尼尔。戴。刘易斯来说,本片也是他表演生涯中值得纪念的一部,虽然当时他已因出演《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我美丽的洗衣店》等英国电影而在影坛崭露头角,本片使他打入了好莱坞,从而拓宽了他演艺事业的空间。
[欣赏]米兰。昆德拉的原著小说饱含着对人生的省思,巧妙地探讨了两性间十分微妙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可说是昆德拉在生活回归平静后,对当年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历史时刻的回顾,其历史感及社会意义发人深省。在这部凝聚着他深入思考结晶的作品中,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学,由强权批判走向了人性批判,从捷克走向了人类,从现实走向了永恒。韩少功评论说:“面对着像玫瑰花一样开放的癌细胞,面对着像百合花一样升起的抽水马桶,面对着善与恶两极的同位合一。这种沉重的抗击在有所着落的同时就无所着落,变成了不能承受的轻。”本片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为政治背景,讲述了一个风流成性的医生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情爱纠葛,通过这种游移不定的爱情,向观众揭示了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人对于情感和欲望的状态,富有哲理性地探讨了“灵”与“肉”、“轻”与“重”等永恒的生命主题。在这部影片中,情爱虽然是主线,但却绝不是中心,而仅仅是在动荡的体制和政治环境下人对于自身的某种证明和宣泄。通过性的表现,我们看到的是深不可及的对生命的悲观和对欲望不可辩驳的屈服。
米兰。昆德拉本身就有着较高的电影文化修养,又曾做过爵士乐手,这使他的电影和音乐的因素渗透在他的小说里。有人评论他的这部小说的结构就像是一首弦乐四重奏,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可视为四种乐器。小说的情节推进和主题再现就如同演绎一首乐曲。这种思维风格也鲜明地体现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里。
本片出现在美国电影表现尺度逐渐转变的年代,它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电影重返过去的成熟阶段,因此在美国燃起了成年人性爱的火花。影片讲的是生与死、爱情与责任、道德与权势。考夫曼用欧洲电影的风格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简单故事,他打破了昆德拉小说原有的严谨先锋的结构和深刻的思想论述,却没有将它草率地改编成一部肤浅的爱情剧,而是将政治寓意与情爱故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口味,为他奠定了好莱坞文艺片大师的地位。
3、《布拉格之恋》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区别在哪?
《布拉格之恋》是根据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改编的。
电影中有的情节小说中都有,不过小说中有的某些情节电影却没有。昆德拉的小说往往充斥了很多色情的镜头,故而影片中也有很多激情戏,但是这恰恰是表现主人公托马斯人物性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说是:“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作品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影片《布拉格之恋》中,貌似更多的是在讨论“轻与重”的问题,就是托马斯的“轻”和特雷莎的“重”。可能电影重新诠释了小说的内涵,删减了其中的哲学成分,更多着墨于男女之间的关系,所以电影相较于小说更加简明易懂。
故事的梗概我就不说了。昆德拉的小说里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的男人,叫“‘女性’收集者”,就比如昆德拉的小说《爱德华与上帝》里的爱德华,他和阿丽斯、女校长都有关系。而《布拉格之恋》中,托马斯也和诸多女人有着关系,包括红颜知己萨宾娜和其他女人,还有那句对女人常说的”Take off your clothes“。托马斯热衷于这种和女人的玩乐游戏,而特雷莎却希冀与安稳平淡的田园家庭,有一个真心待自己的丈夫。正是因为这样的差距,剧情才一步步走下去,直至最后托马斯的改变——在失去特蕾莎的陪伴,在不再需要担心她的嫉妒和痛苦后,他开始不习惯,于是他回去找她。
影片的结局既有些哀伤却又欣慰:他们葬身于一场到邻村跳舞返回的车祸中。出事前特蕾莎问正在开车的托马斯在想什么,他说他只感到很幸福。想想,能在这样的状态下一起进行另一个世界,是幸福的。
想到了原来看过的一句话:真爱上一个人,女人心底会生出更多更多的惶恐,会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他。真爱上一个人,男人会如释重负,然后去做其他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男女的不同,也算是影片想表达的男人的”轻“与”女人的“重”吧。
4、布拉格之恋 影评
布拉格之恋——爱比死更冷
??丹尼尔·戴·路易斯的电影从不让人失望。
??尤其是菲利浦·考夫曼编导。
??这次他们两个要震撼并且侵占我们的主题是爱情,发生在战争年代的布拉格,原著出自一个颇具争议但是同时才华横溢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
??城市差异日益缩小的时代,小资盛行,于是几乎人人都知道米兰·昆德拉,几乎人人都听闻那个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就提出一个问题:面对生活,我们选择什么呢,是沉重,还是轻松。并把看到的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而且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另一半是消极的。那一方是沉重,还是轻松呢?
??巴门德尼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
??米兰·昆德拉无疑很聪明,他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开篇便说“一个作者企图让读者相信他的主人公们都曾经实有其人,是毫无意义的。”那么看来菲利浦·考夫曼深深领悟了这句话,他让影迷们相信,如果《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完全相符合,那是毫无意义的。
??我曾经长时间不愿意去尝试这部电影。我说过,对于改编原著的电影,一定会让人觉得仓促或者轻浮,似乎火候不到,半生不熟的别扭。但是因为菲利浦·考夫曼,因为那天想看看某些沉重的爱情,结果我毫无防备爱上了丹尼尔·戴·路易斯。爱上他的眼睛。有些片刻我甚至有种错觉,以为我就是特蕾萨,甘愿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献给他,直到没有回头路。
??我不知道除了丹尼尔·戴·路易斯,还有谁能出演托马斯。他那浅蓝色迷人的眼睛,只需一秒专注,就能让女人心醉。只是他从不停留。
??电影开头是这样描述的,“在布拉格,有位医生……”。曼妙的陈述方式,缓慢但是不显得罗嗦。
??接着便是支撑电影的五个大的部分:
??托马斯去特蕾萨的小镇和特蕾萨相遇;托马斯和萨宾娜;布拉格政变;瑞士的特蕾萨和萨宾娜;最后,是回归田园的托马斯和特蕾萨。
??整体构架和原著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就电影本身而言,菲利浦·考夫曼添加进了无法细数的只属于电影镜头的美感,配上背景若有若无的音乐,伴随长时间的人物面部表情定格,模糊的背景,那真实的历史事件——这构筑人物命运的主线,反而显得苍白而不重要。
??
??米兰·昆德拉在设计托马斯的年龄和阅历上的时候,把托马斯定义成了40多岁的离婚单身男人,家里除了沙发床没有正式的床,从不带女人回家过夜,也无法忍受做爱后女人睡在身边。
??《布拉格之恋》中,关于托马斯的性格都没有变,但是他的年龄和阅历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丹尼尔·戴·路易斯30多岁,单身,“了解女人比了解脑部结构更加专业”。
??这样设局的好处,一方面更加符合丹尼尔·戴·路易斯的气质,另一方面,就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而言,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更加容易投入。
??而作为女性观众,无论站在特蕾萨的角度还是萨宾娜的立场,在爱这个男人的同时也恨起了这个男人,但是,又是谁也无法阻挠我们逐渐原谅他。
??对特蕾萨而言,她的整个世界是重的,她的重心都在丈夫托马斯身上。她恨托马斯的出轨,但是又不能离开他,她恨自己,却没有解救的方法,于是精神处在混乱的边缘。
??因为她同我们大多数女人一样,永远也无法理解男人的身心分离——他们对你说爱你,但是又告诉你身体不能忠于你。而这一点,恰恰是托马斯已经习以为常的秉性,对他来说,追逐别的女人,同别的女人做爱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和心属于谁一点关系都没有。于是剩下的问题就全在特蕾萨那里,走或者留,看你是不是能最终割舍。
??但是此时此刻,在这样一个男人发现自己竟然和女人有了共眠的欲望,他称之为爱情后,他不知道他自己既是罪人,同时也成了受害者。他,真的就还可以像原来一样心安理得去找别的女人玩性爱游戏么?
??到是萨宾娜,对现实生活中的女人还是男人来说,显得更加洒脱和前卫。
??我一直觉得米兰·昆德拉塑造萨宾娜这样的角色是在暗示些什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萨宾娜的极力不愿媚俗和崇尚自由的个性,使得她的性别模糊起来。或许她也爱托马斯或许她也想过要过正常稳定的生活,但是她都没有让这些想法阻挠过她的自由。她用男性才有的调侃式的玩世不恭来忠于自我,那么她在整个剧情中体现了中性特有的魅力。
??电影毕竟是电影,对于厚厚的原著来说,在萨宾娜身上,还是显得仓促了。但是一点都不影响美感。
??托马斯带着特丽莎和他们的朋友来到小店喝酒跳舞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生命将在第二天的早上就要结束,他们在最后狂欢着,喝着酒,跳着舞。
??菲利浦·考夫曼故意地设计了一个场景,让托马斯与特丽莎来到一个“№ 6”房门前,对应了前面他们一开始在小镇见面的时候的机缘。
??第二天早上,是山间的绿树环绕小道,雨水混合着雾气,托马斯开着车,微笑着看着坐在边上凝视他的特蕾萨。
??朦胧的镜头,充满水气和绿色,伴随着音乐,消失在小路的尽头……
??一切厚重的轻浮的,未解脱的开放的,完成的未完成的主题,也到此随之结束。
??
??我用以前写过的一些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片断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
??托马斯的隐语,特蕾萨的压抑。
??托马斯是圣徒是好色之徒更是思想者。他说爱情,是同一个女人有共眠的欲望。
??而特蕾萨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到托马斯身边的孩子。河水汹涌,怎么就能把这个放着孩子的篮子往水里放,任它漂呢?
??有时候所谓命定的东西,就是有不断轮回的剧情,即使枯燥,也要上演。
??欲罢不休。身心疲惫。却丝丝入扣。
??这,就是爱情。
男人的轻和女人的重
第一次读昆德拉小说的时候我没有读懂,看到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时才好象明白了,而且非常喜欢。可能电影重新诠释了小说的内涵,删减了其中的哲学成分,更多着墨于男女之间的关系。看片子的过程中最饶有趣味的是象男主人公TOMAS那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何最后为另一人牵绊。如果他注定要为一个人停留,那个人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非常了解他给他无限自由的SABINA,而是天真无邪的TERESA。
故事开始TOMAS是一个女人迷,但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住,孤单的时候去到某个喜欢他的女人那里,从不在女人那人留宿也从不让女人到他家。他很坦然,所有一切都基于双方自愿,他不觉得欠任何人什么。女人对他是玩具,而他象一个贪玩的小孩。他不向她们敞开心扉,也不去了解她们的感受。也许他怕她们,怕她们缠上他,怕承诺,怕长久的关系连激情都没了,紧锁心灵的他一个人很安全。
SABINA是和他走得最近的女人,她也曾问他是否想过停下这种玩乐游戏,他说不,她也就由他而去。她想也许互不拥有才可以永远拥有,在这一点她和他很象。
TEREZA象一个纯真的孩子一样闯进他的生活。他们萍水相逢,她偏相信是命中注定,这让他觉得有点可笑。后来她到布拉格找他,孤身一人又病着,他没理由不让她留下,于是她成了他家中的女人。她把他视为唯一的依靠,病中的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他不习惯这种依靠感,可是他的善良让他无法把她推开。
他为了她向SABINA请求帮助,这是绝无仅有的事情,SEBINA开始很惊讶,但她答应了,帮助TEREZA发掘她的摄影潜质,为了TOMAS。两个女人见了面,SABINA知情TEREZA不知,但女人的直觉让她在梦中感到嫉妒并痛苦,他用谎言安慰她的痛苦。
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必然产生归属感,THOMAS看到别的男人对TEREZA献殷勤感到不舒服。和TEREZA结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包括他自己,一只搞笑的小猪出席并见证了他们的婚礼,他差不多暂时把SABINA忘了。
婚后的TOMAS并没有减少与其他女人的交往,但他不得不隐藏并扯他不擅长的谎。不管结婚的理由多么不充分,他有了负责任的义务,而她有了更充分的感到嫉妒和痛苦的权力。她极力让自己相信他爱她但根本无济于事,TOMAS和其她女人在一起的幻象让她不堪忍受,而她的痛苦让他不堪忍受,他们都厌倦。
苏军的入侵拯救了他们的婚姻。面对社会的动荡,两人把感情放在一边,在同侵略者的斗争中找到了共同点,一个用相机记录事件,一个负责照顾安全,最终选择流亡。在国外陌生的环境中两人都百无聊赖,没有了共同的事业二人的矛盾再度凸现,TOMAS恢复和早已在国外的SABINA的交往。
为了摄影谋生计TEREZA去找SABINA,开始了两个女人最有张力的一场戏。TEREZA洞悉了丈夫的私情但她用平静维护自尊。尽管不认可她和他的婚姻,SABINA必须尊重TEREZA作为妻子的权利不能嘲笑她的忠贞,而她只是一个偷情者。但她并不满足这个简单的定位,在被 SABINA拍照后,SABINA争取获得同样的权利,两个女人不知该为自己还是为对方感到可怜。最后两人都选择离开,SABINA去了美国, TEREZA决定只身回捷克。
在留给TOMAS的信中,TEREZA试着解释分手的原因:他的生活太轻,而她的生活太沉重,让她不堪忍受。在异国他成一她唯一的依靠但她对这个依靠没有信心,无法想象若他离开后自己如何生活所以她只能回到熟悉的故国。尽管有受迫害的危险至少让她知道这世界除了他还有别的,没有他后她仍然尝试能够活下去。
轻和重的说法是这部电影的点题之处,似乎可以比作中国文化中的阳与阴。作品也许想用这种比喻诠释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崇尚自由而女人重视归属。TOMAS象一只风筝,婚姻让他把线交给了TEREZA,他不知道自己除了牵绊还得到了什么。
TOMAS又象没人管的孩子开始一个人的日子,孤独,在异乡。在失去她的陪伴,在不再需要担心她的嫉妒和痛苦后,他开始不习惯,于是他回去找她。
分离后的重聚让他们彼此感到从未有过的依赖,他们又在反对虚伪上取得一致。TOMAS不能忍受自己的文章被曲解和被当局利用,拒写悔过书,她坚定地支持他的立场。处在恶劣的社会环境这种信任弥足珍贵,更让他们珍视对方的陪伴。
TOMAS由医生降成清洁工,他对女人天生的魅力让他又回到原来唐璜般的生活,这又成了逃避生活苦闷的一种方式。她想要相信他人可以没有爱而做爱的解释,甚至尝试象他一样“轻”,可一时的放纵只让她感到羞辱和恐惧,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她要逃离,他不理解但依了她,因为生活的经验已让他感到他们不可分割。
他们到了乡村。生活尽管单调,但辛勤的劳动让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诱惑,找到心灵的平静。他们度过了最快乐的幸福时光,无需担心他人的干扰,没有谎言和欺骗,没有伤害。
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小狗卡列宁临终的时候,TERESA非常认真地对TOMAS讲述她对卡列宁和对他的不同的爱。TOMAS没有生气,他懂得 TERESA言语中的真诚和信任,这信任曾被他视为一种负担,现在已经是一种享受。似乎这时他们才真正相爱,他们相依为命,相互取暖,为此所有的牺牲都变得无足轻重。
影片最后他们葬身于一场到邻村跳舞返回的车祸中,出事前TERESA问正在驾车的TOMAS在想什么,他说他只感到很幸福。能在这样的状态下一起进行另一个世界,是幸福的。
故事让人感慨生活中太多的时间错位。当一个人还不懂得爱的时候,身边再好的对象都是多余。TEREZA的爱让TOMAS从抗拒到接受另一个人进入他的心灵,彼此交换拥有和被拥有,让他懂得爱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幸福的,并值得为之放弃自由。生命中的轻和重的调和,就是爱。
5、求电影布拉格之恋百度网盘
http://pan.baidu.com/s/1pKjmlC3
6、电影《布拉格之恋》的主题曲?
《布拉格之恋》的主题曲是《忧郁的星期天》
中文名称:忧郁的星期天
外文名称:Gloomy Sunday,Szomorú Vasárnap
谱 曲:鲁兰斯·查理斯
编 曲:鲁兰斯·查理斯
歌曲语言:匈牙利语,英语,法语,德语
别 名:黑色星期天
乐曲内容:
匈牙利文版(原版)
Ôsz van és peregnek a sárgult levelek
Meghalt a földön az emberi szeretet
Bánatos könnyekkel zokog az öszi szél
Szívem már új tavaszt nem vár és nem remél
Hiába sírok és hiába szenvedek
Szívtelen rosszak és kapzsik az emberek...
Meghalt a szeretet!
Vége a világnak, vége a reménynek
Városok pusztulnak, srapnelek zenélnek
Emberek vérétôl piros a tarka rét
Halottak fekszenek az úton szerteszét
Még egyszer elmondom csendben az imámat:
Uram, az emberek gyarlók és hibáznak...
Vége a világnak!
中文翻译:
秋天到了,树叶也落下
世上的爱情都死了
风正哭着悲伤的眼泪
我的心不再盼望一个新的春天
我的泪和我的悲伤都是没意义的
人都是无心,贪心和邪恶的……
爱都死去了!
世界已经快要终结了,希望已经毫无意义
城市正被铲平,炮弹碎片制造出音乐
草都被人类的血染红
街上到处都是死人
我会再祷告一次
人们都是罪人,上帝,人们都会有错的……
世界已经终结了!
7、求电影,布拉格之恋,百度云链接。
电影,布拉格之恋,百度云链接
http://pan.baidu.com/s/1mgAiVk0
双语字幕
8、求:推荐类似《情人》《布拉格之恋》的电影
生死朗读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2936.html?wtp=tt
香水
http://baike.baidu.com/view/22484.htm#15
天地无伦
http://baike.baidu.com/view/901069.htm
美国往事
http://baike.baidu.com/view/74971.htm
午夜巴塞罗那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7803.htm
9、求电影《布拉格之恋》中快结束时那段好听的钢琴舞曲
Les Deux Guitares
百度快照有这个答案,但是不知为什么点进来又没了。当作补充吧,给找这首歌的朋友少走些弯路,我可是把雅纳切克钢琴小品都找出来听了个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