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视剧正文

《玻璃动物园》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7 09:10:54 浏览次数:303
关于《玻璃动物园》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the glass menagerie (玻璃动物园) main idea, and analyze the tragedy. thank you!
2、谁能给我玻璃动物园的英文剧本啊
3、剧本《玻璃动物园》的第七场全文?急急急!!!
4、请问谁知道外国描写动物的小说? 主要是俄国 美国 英国的 有加分!!如果有请把作品简介发过来!!很急~~
5、THE GLASS MENAGERIE剧本`中文版
6、美国戏剧的20世纪的戏剧
7、田纳西 威廉姆斯
8、有谁知道外国的十部著名话剧?
9、蝴蝶变形记的演员介绍

 

1、the glass menagerie (玻璃动物园) main idea, and analyze the tragedy. thank you!


剧本。美国威廉斯作于1944年。
家庭的背景是父亲很久前离开家,最后失去音信。罗拉是姐姐,但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收集玻璃动物是她的爱好。母亲则缅怀自己年轻时的风光。汤姆有自己的向往,还总是去看电影。
阿达曼喜欢对子女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这经常引起汤姆的反感,同时阿达曼一直期盼罗拉能有个男客人可以来看她。而罗拉则无法面对外面的世界,强烈的自卑使她仅仅在商业学校呆了几天就不去了,母亲得知后责怪罗拉。罗拉在感情上只停留在中学时代的吉姆身上,母亲不愿意罗拉这样下去,便要汤姆为罗拉带回一个男客人回来,不愿意的汤姆与母亲争执,伤了阿达曼的心,并在无意中将罗拉的玻璃动物打碎。汤姆向母亲道歉后,便答应把同伴吉姆带来。罗拉见到了吉姆,十分紧张,是吉姆主动与她说话,两人回忆了往事。吉姆消除了罗拉的自卑,却又告诉她自己要结婚的事,罗拉再次受到打击。与吉姆的相见失败,打碎了全家的希望。汤姆为了自己的信念而离开了家。
剧作很大程度上带有自传性,反映了作者以前的家庭状况以及他本人对年轻时代的痛苦回忆。此剧曾经在百老汇连续演出五百六十一场,轰动一时。有评论家认为:此剧开创西方戏剧史的新篇章!田纳西/威廉斯自己谈到该剧的意义是表现“现代社会里以强凌弱,野蛮和残忍的强者蹂躏了温柔和幽雅的弱者”这句话对我们正确审视这部作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玻璃动物”做为罗拉的喜爱的收藏品,同时作为作品的名字,就使它不能不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玻璃是容易碎的,动物是有生命的,两者的结合就有了一种奇特的含义,作品定名为《玻璃动物园》,再联想到作品发生的环境:中下市民住宅区,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玻璃动物”就是这些处在社会中下阶层的人的象征。而阿达曼一家是突出的代表。
“动物园”可以理解为家的象征,人便是家园里的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动物,加上玻璃作为前缀,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作品中的人们的宿命就象一长摊开的手心,人们站在其中而无法逃脱,于是情感脆弱而暧昧。
“玻璃动物园”,人成为了动物,被禁锢在这个使人日渐麻木的空间里。人是玻璃做的,表面坚强而内心脆弱,受不得伤害,却又彼此伤害。人们无奈而悲哀。
外界的压力和内部的彼此伤害,都可以加深我们对“玻璃动物”的理解。
母亲从“妇女联合会”回家后说:说实在的,我是没有勇气去,我真想找个地洞,自己钻到里面永远躲着。第三场中,汤姆与阿达曼的争吵,致使两人都在痛苦中度过一天。这些都是情感脆弱的表现,被别人伤害和伤害别人,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痛苦,空虚和集体的伤害是本剧最大的悲剧力量,这是作者的一种对底层人深刻的反映和精神上宏观的关怀。
父亲逃离了,留下了一家人艰苦的生活,汤姆是唯一的寄托。而汤姆就必须以牺牲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作为为家庭付出的代价,这是痛苦的,于是他选择看电影来逃避。用电影中的故事来安慰自己的心。母亲阿达曼缅怀自己的青春时光,但现实将她摧残的疲惫不堪,又要为儿女门的将来担心。罗拉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并且极端的自卑。
三人都有要逃避的思维,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只是各自表现的方法不同。逃避不是单纯的要逃避生活,更深层的理解是他们在逃避责任。
汤姆要离开,只有在使家庭达到一个可以不再需要他的时候,目前看一切太渺远,似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只得忍受被生活和家庭困绕。母亲对过去的回忆必然要与现在的困苦做出强烈的对比,因此而产生的走出困顿的想法必然促使她寻找一条出路。因此罗拉就成为了家里的一个可以用来利用的人。
母亲阿达曼让罗拉去学习,但失败了。于是找个女婿来改变家庭的困境成为了新的希望。汤姆是不愿意这么做的,但和母亲的争吵以及无法忍受现实的痛苦使他终于拿姐姐作为了交换的物品,他带来了吉姆。
相互的关系确立了,这个简单的三角结构却包含了复杂的情感与思维。他们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却有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开。想逃避,可环境使逃避无法真正的实践。留下,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又使他们痛苦而丧气。真正的希望来了,吉姆到来了,可结局是失败的,事实证明这一家人的希望只不过是主观上的一种虚妄。
汤姆做为讲解员,他的交代和贯穿对本剧有重要作用。
他第一次的出场便交代此剧是回忆的戏剧,他将时间倒回三十年,讲述三十年前发生的故事。这时候的汤姆是一位在仓库里工作的“诗人”,有自己的抱负和追求。他有才华,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想帮助家里,却又无能为力,想逃避,却又无法离开。为了自己,他终于将姐姐作为了交换的手段,不想这带给了罗拉更大的伤害。
在与阿达曼的对话中,汤姆反感于母亲的教育,因为他已经能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作用,对姐姐的责任。同时他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继续生活的看见,他无法满足阿达曼所设想的希望,虽然依然去上班,但精神萎靡。
第三场与母亲争吵一段中,汤姆大喊:“我要去鸦片馆了!是的,鸦片馆,去贼窝,去流浪汉所……”他撕破衣服并无意中打碎了罗拉的玻璃动物,还有对母亲的威胁性动作。这些都是他无法再继续忍受的表现。
他向观众介绍魔术师,他希望自己是,但是他不能,内为生活是现实的,无法容许一丁半点的假象。所以他最终只能送一条头巾给罗拉做礼物。
无法完成对家庭的责任,逃避的思维又在燃烧,于是把吉姆引进家庭。他和母亲一样,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吉姆这个外来者身上。一切都安好了,吉姆如约而来。但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这个吉姆甚至还不如汤姆,他现实,实干,却少了汤姆身上的一种闯劲。最终的失败是必然的。
汤姆走了,狠心的离开了实在无法忍受的家庭。母亲为他绝望了:“……走吧,不要在管我们了!一个被遗弃的妈妈,一个未结婚的姐姐,她又残废,又没有工作!什么事都不能防碍你自私的寻欢作乐。”“我不到月亮上去,我要走得更远——因为时间是两个地方间最远的距离……”
走了又怎么样呢?他依然没有什么起色,于是在开场和结尾他表现出对罗拉的愧疚。他抛弃了姐姐和母亲,这点将是他一生都无法痊愈的痛苦。在结尾,汤姆动情的说出自己内心的话语:“我想停留下来,但总有什么东西在追逐着我。它总是突如其来,出其不意。它也许是一段熟悉的音乐,它也许是一块透明的玻璃……”汤姆永远都不会释怀,虽然他让罗拉吹灭了蜡烛。
阿达曼做为母亲,对子女的关怀是有的,但更多表现在一种窒锢的关怀。强迫儿子,强迫女儿。她面临着困难重重的生活道路,期盼得到解脱,可儿子与女儿又不能使她安心。她也想逃避,逃避每一天要面临的尴尬和拮据,但又与汤姆不同,她要维持这个家,而不是要离开。
在早晨阿达曼都会让儿女们说:“清早起床,容光焕发”可他们做不到,自己呢?打电话买杂志遭到冷淡的反应,去妇女联合会又遭到讥讽,这一切又怎么能使她自己“容光焕发”呢。
女儿罗拉逃学,深深的伤了她的心,她教育女儿,而女儿却只是逃避和闪躲。强迫罗拉见客人,因为她不能失去任何一个可以使家庭改变状况的机会,因此全然不顾罗拉自己的感受。
吉姆走后,儿子也要走,她说:“那你就走吧,到月亮上去吧!你是个自私的幻想家!”一生中先后有两个男人抛弃了自己,丈夫和儿子,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儿子走后的岁月里,她注定要更艰难的维持家里的生计。
吉姆并不知道自己对罗拉的重要,直到他在罗拉的提示下认出这个曾经被自己称为“蓝玫瑰”的女孩。他的到来自然会使罗拉紧张和充满憧憬。
吉姆讲究实际,他有自己的烦恼,但他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他劝解罗拉:“只有你一人感到失望,但你看看周围,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感到失望。”吉姆要打碎罗拉的自卑,于是请她跳舞,告诉她在中学时没有人觉得她是残疾。一切似乎可以正常进行的,但吉姆无意中打碎了“独角兽”,暗示着他也注定要打碎罗拉的希望。吉姆对罗拉有一定的好感,并吻了她。不过他已经有了女友,而且很爱她,因此和罗拉的爱情是不可能的。这次对罗拉打击是最强烈的,保留到现在的梦想破灭了。
吉姆不是有意要伤害罗拉的,只是他与这个家庭反差太大。汤姆要的诗意的生活境界,阿达曼则在缅怀自己的过去,罗拉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面对这样的家庭,吉姆无能为力。即使他加入这个家庭又能有什么作用呢?可怜的汤姆请来的并不是真正的救世主,而是带给他们更大伤害的人。
《玻璃动物园》把温菲尔德一家的分崩离析的故事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底层的悲剧。这也是作者田纳西/威廉斯的一贯风格。
一个痛苦的回忆里,一个破旧的住宅,三个即相互依赖又彼此伤害的人。他们构成了这出杰出的戏剧。好的悲剧似乎总是有强大的震撼力量,给人以压抑和怨怼的回想。汤姆对自己理想的执着,不惜抛弃最需要他的家庭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点上,我认为是我们通过剧作了解当时的环境和整体的悲哀的缘故。人是不能脱离环境的,因此环境的恶劣就会给人悲剧的人生。汤姆,罗拉,包括阿达曼,他们都是被时代所伤害的人。他们都是在逃避现实,都是在憧憬美好,自身的稚嫩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只有去适应,而没有反抗的力量,这正是这出悲剧的根源。
汤姆走了,离开他的家。希望还是有的,虽然有不负责任的谴责声。

2、 谁能给我玻璃动物园的英文剧本啊


英文的《玻璃动物园(The Glass Menagerie)》?貌似很难找。建议到戏剧学院的图书馆找一找,我记得当年在上戏只借到过中文版的剧本,没看过英文原著。
 

3、剧本《玻璃动物园》的第七场全文?急急急!!!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田纳西威廉斯专集里有。
 

4、请问谁知道外国描写动物的小说? 主要是俄国 美国 英国的 有加分!!如果有请把作品简介发过来!!很急~~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讲述了圣路易斯的温菲尔德一家人阿曼达、汤姆和劳拉的悲惨生活。主人公阿曼达是既浪漫又现实的矛盾的统一体。她怀旧,但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却不是轻易屈服。尽管如此,她的希望和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北方工业文明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阿曼达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 悲剧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是美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戏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评论家誉为美国二战后杰出的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在美国戏剧舞台上独领风骚二十余载,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戏剧,三十部电影剧本改编,八部小说集。《玻璃动物园》(1945)是威廉斯的第一部成名作,为其赢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在1948年,他同时囊括了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和唐纳森奖。
  与同时代的两位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和阿瑟•密勒相比,田纳西•威廉斯更关注那些饱受痛苦煎熬的人类心灵,尤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更是其剧作的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女性无论如何抗争都无法逃脱男权社会的传统社会规范。 《玻璃动物园》中阿曼达挣扎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是典型的弱者和牺牲品,作品揭示了接受南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教育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在工业化社会中生存的艰难与痛苦。
  《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回忆往事的戏剧,通过剧中人物汤姆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住在圣路易斯的温菲尔德一家的故事。妈妈阿曼达带着儿子汤姆和女儿劳拉过着贫困的生活;同时也是讲述了一家三口希望破灭和美梦破碎的故事。在这部戏里,阿曼达是一个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令人愉快的过去的梦想世界和现在的现实世界。儿子汤姆,这位有才华有潜力而并不得意的诗人,是一个找不到自我的人。女儿劳拉是个因为身体有残疾而敏感脆弱的典型的不合时宜的人物。剧中从没露面的父亲则是一个长期离家的爱上“长途电话”的人。
  阿曼达的名字在拉丁文里是“值得被爱”的意思,这就体现了她的重要特点:需要爱与被爱。所以,她经常沉浸在自己过去的回忆里。在第一幕里,她就告诉汤姆和劳拉“在周六下午17个追求者来到美丽的蓝色山庄,向你们的妈妈表达爱慕之情”她还不厌其烦地说“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是农场主和农场主的儿子”阿曼达怀念过去的金色年华,指责汤姆的坏习惯,告诉女儿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给可能来的爱慕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阿曼达的南方种植园的优雅浪漫。
  阿曼达也有现实的一面,她不是永远生活在幻想世界里。日常的生活压力逼迫她面对许多令人不快的现实,比如,贫穷、劳拉的残疾和汤姆的“不务正业和缺乏责任感”。从表面上看,阿曼达是个爱唠叨的南方妇女,是传统社会的牺牲品。事实上,她也采取行动与命运抗争,为权利呐喊。阿曼达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战斗精神。阿曼达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她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汤姆和劳拉也了解这个世界。从自己失败的婚姻吸取了教训,培养女儿能自食其力成了阿曼达的希望和抱负,所以她让女儿学习打字、上商业学校。她还鼓励儿子汤姆上夜校而不是天天看电影。阿曼达深切的希望“有月亮,没月亮,我都一样祝愿我的宝贝孩子们成功和幸福” 她不断对孩子们说:“如果不认真地安排时间,未来很快就会变成了现在;现在转眼就会过去;而过去的一切会变成了永远的悔恨。”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阿曼达从不缺乏自我生存的勇气,做推销员卖杂志。由此,我们看出她不是一味的逃避现实,虽然经常阿曼达经常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有谁不回忆过去呢,尤其是过去的美好?
  一些评论家认为阿曼达逃避现实,不愿意承认劳拉身体及性格的缺点,但这恰恰说明了阿曼达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阿曼达怎么可能看不到自己女儿自身的问题,但作为母亲,她不愿伤害女儿,她总是不断的鼓励女儿,“有一点点不完美”算不了什么,“当人们有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时,他们可以通过培养其他的方面在弥补不足”。她想方设法给女儿设计一个美好的将来。另外,阿曼达不是一味的担心和抱怨,而是勇敢顽强的面对困难和命运。为了实现她的目标,阿曼达一步步的采取行动。当她意识到自己不能依靠男人,甚至不能向自己的儿子寻求帮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阿曼达比传统的南方妇女更加独立。
  但是无论阿曼达怎么努力,最终的结果还是希望的破灭,阿曼达生活的希望随着劳拉的玻璃动物园的破碎一并终结。她所有的回忆和希望都破碎和毁灭了,这就是在时代的无情造成了女人的悲剧命运。一个只属于旧南方种植园的女人,面对北方工业化文明的女人,她的命运,只能像黄水仙一样,寂寞而脆弱地生存着,绝望地接受摧残,等待最终的毁灭。
  那么,是时代的错误,还是阿曼达的错误呢?当种植园制度被强横地毁灭,工业文明迅速蓬勃地发展起来的时刻,有多少这样的南方少女,她们被时代逼入绝境。,妇女在男权社会当道的社会所形成的传统意识、家庭关系及她们个人长期生活在这一社会中养成的性格缺陷,抗争的结果是她们或陷于迷茫,或不得不向男权社会做出让步,或成为男权的牺牲品。时代不提供她们改变的可能性。妇女没有工作,没有能力,没有男人,那么只有等待灭亡。新时代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个旧时代,而是属于那个旧时代的所有人的生命。生命被否定、被淘汰,被毁灭,那么面对现实,他们能够作何选择?没有选择,只有等待最终的消亡。
  总之,阿曼达在威廉斯的作品里是非常重要的集浪漫和现实于的一位女性人物之一,甚至在整个现代舞台上都是一位最值得研究的人物。由于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本质,阿曼达的抗争与追求只会失败而告终。但是阿曼达的抗争及其心中所萌发的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主体意识为女性审视自身提供了蓝本。

  参考文献:
  [1]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上海外译教育出版社,2001
  [2] 周维培,当代美国戏剧史(1950-1995).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李莉,女人的成长历程: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话剧《三姊妹》
  背景和演员的服饰非常到位和精致,现场演奏的音乐旋律优美,富有俄罗斯风情。剧情整体来说稍显冗长,有些对白晦涩难懂。
  第一幕是欢快的,围绕着小妹“命名日”在家中举行的聚会进行。当小士兵弹起钢琴“小步舞曲”的时候,整个剧情是洋溢着欢乐和希望的。尽管姐妹们从开始就在反复重复回到莫斯科生活的愿望,但是在此时,尤其对于20岁的小妹,刚刚开始工作,生活基本是无忧无虑的状态。
  随着剧情的推进,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了矛盾。不仅刁钻轻浮的弟媳,给姐妹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烦扰;对于婚姻生活一向不满的二姐,也和已婚并同样对现状不满的军官开始了恋情。
  小妹也在现实的困境中,把和男爵结婚变成了一丝希望。秋天来临,她终于又有了快乐,虽然没有爱情,却充满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幕背景非常好看,满地的落叶泛着金色,孤零零的一张白色长椅,暗示着剧情即将进入到最寒冷阶段。之前白桦树的背景也很经典。
  果然坏消息传来,男爵客死沙场,小妹生活中的希望又被带走了。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到莫斯科去!”,也是出于无奈。对于那个时代的女人来说,能够改变生活的方式真的不多。有个可以依附的男人,全心全意过家庭生活,就像故事不多的大姐所期待的那样,是她们生活全部。然而婚姻又像围城,在这场戏里,所有已婚的人们都不满足,除了二姐夫,把“我知足”挂在嘴边,却越发让二姐所厌恶。

  三姐妹都幻想莫斯科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离开这里到莫斯科去,就能摆脱一切生活的现实烦恼。其实可以想象的出,即使她们到了莫斯科,这些家庭的琐事又怎么能够消失不见呢。莫斯科人的苦恼只会比小镇上更多吧。
  有些幽默的小插曲值得一提。在第一幕结尾,弟弟冲动地向来访友人求婚那一场。当时女方围上围巾佯装离去,冲到了台下,男方则紧追着调皮地把她的围巾拉下来,帽子也摘了,由台上到台下进行的这一段很有创新。

  现场三宝的小乐队,也是一个亮点。有些经典曲目比如少女的祈祷,旋律优美和富有感染力。
  该剧最明显的缺点是,一些语言完全不知所云,比如二姐反复念叨书里的一句话“海岸上生长着一棵橡树,郁郁葱葱,上边栓着金链子……”又比如男爵不时冒出来的“他还没有反应,熊已经扑过来了”。诸如此类的独白,让人困倦。两个半小时的剧如果能省略这些,压缩到2小时较适宜。

  对奥尼尔《琼斯皇》中琼斯皇的解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奥尼尔《琼斯皇》中的主人公琼斯皇内心对自己身份归属的挣扎。作为一个美国黑人,一方面琼斯皇无法摒弃对自己黑人

  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他视成功的白人为偶像,深信白种人的优越。尽管自己是黑人,但在行为上俨然是一个白人。当逃到森林里,琼斯

  皇先后出现了六个幻象,每个幻象都是其对内心身份归属挣扎的外在化。他的森林之行实际上成为其对身份的追寻之旅。
  关键词: 琼斯皇 身份 幻象

  1.引言

  二十世纪见证了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迅速增强。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将人类再次带回

  到原始的残酷杀戮之中。这种改变,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道德的传统认识。人们开始怀疑自己解释

  宇宙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时,长期以来所持有的社会最终将走向和平宁静的信仰受到了冲击。极不情愿地,人们逐渐认

  识到自己的孤独,有意识无意识地开始寻找自我。因此,对个人身份的追寻成为现代戏剧的一个重要主题。
  《琼斯皇》便属于这类剧作。主人公布鲁斯特·琼斯是一个非裔美国人。在美国杀人后,他逃狱来到西印度群岛的一个岛国上。在一个叫

  亨利·史密瑟斯的狡诈卑琐的白人的帮助下,琼斯成功地利用当地黑人岛民的迷信愚昧,当上了岛国的皇帝,并宣称只有银子弹才可以伤害到

  他。岛民不堪琼斯皇的暴虐和搜刮,最终群起反抗。在黑人岛民的追捕下,琼斯皇逃离宫殿,进入森林。在那里,恐惧感使他产生幻觉,精神

  分裂,精疲力竭,最后被
  追捕者的银子弹打死。
  琼斯皇的最后一夜,出现了六个幻象,每一个幻象都是其过去的罪恶和惨痛经历的再现。琼斯皇在这一个个幻象中寻找自我身份。森林一

  夜是琼斯皇的死亡之夜,同时也是其内心抗争,寻找自我之夜。

  2.奥尼尔与《琼斯皇》

  二十世纪前叶,黑人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广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甚至一度成为一种热潮。人们开始厌倦工业化所带来的商品化和标准化,

  而开始渐渐怀念简单、非机械化的生活方式。黑人正是代表了这么一种形象。一些文学家认为非裔美国人是自然未被宠坏的孩子,是高贵的原

  始,是无忧无虑、自在的存在。许多作家也意识到黑人具有与白人不同的性情。于是,一些白人作家便用黑人形象来反对工业化美国的刻板无

  味和庸俗化。尽管作家将黑人形象推向一个较高的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美国黑人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被社会仇视、被疏远。
  在尤金·奥尼尔的作品中,美国黑人常处在一种从属的地位。“他们怀有怨恨和恐惧,这些使得他们多疑而又可怜”(Manheim 149)。一

  方面,他们无法摒弃种族、历史在身上的烙印,另一方面,他们人格身份的形成却是以白人作为榜样。这种矛盾分歧使得他们游离于两种文化

  间,而不归属于任何一种。《琼斯皇》便是黑人追寻自我身份的剧作。它用象征的手法将美国最为尖锐的问题——黑人问题,以一种心理分析

  的方法呈现了出来。
  为了将琼斯的心路历程外在化,奥尼尔运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法。在奥尼尔的剧作中,表现主义不再是简单地增强舞台的逼真性。其艺术性

  在于将隐藏于表面下的现实揭露出来。刘洊波曾在“论《琼斯皇》的象征手法”中讨论了表现主义在揭示琼斯内心活动,挖掘其内心体验和复

  杂心理的作用。他指出,在《琼斯皇》一剧中,奥尼尔的兴趣没有在所描述的具体事物和具体人物上,而是在这些事物所反映出来的人的精神

  世界。鼓声象征了琼斯的恐惧,服饰的改变反映了琼斯心理的不同阶段。每一个幻象揭示了他不为人知的内心秘密。

  3.琼斯皇内心的分裂

  《琼斯皇》共分为八场。第一场和最后一场主要运用传统的表现手法。在第二场到第七场中,作者运用表现主义,反映了主人公复杂的内

  心活动。一方面,他模仿白人,视白人为偶像。另一方面,作为非洲黑人的后代,他无法摆脱掉他的民族无意识。性格中的这种矛盾,使得琼

  斯皇对身份的自我审视痛苦而又绝望。
  在第一场中,琼斯的服饰便显出了他与其他黑人的不同。
  他是个身材高大、威武雄壮的纯黑人血统的中年男子,有着典型的黑人面容。然而他面部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质:坚强的意志,刚毅

  ,自信,使人见了肃然起敬。他的眼睛敏锐、机警,炯炯有神。他举止机敏,多疑,难以捉摸。他上身穿着淡蓝色的制服,铜纽扣闪闪发光,

  肩上佩着沉重的金质肩章,领口、袖口等处都镶了金边,下身穿着鲜红的裤子,裤脚上嵌着淡蓝色的线条,脚穿漆皮束带长靴,挂着铜踢马刺

  ,腰上挂着把长柄手枪,枪柄上镶了宝石,手枪装在皮套里。
  相貌上,琼斯是个十足的黑人,可他在着装上刻意显示出与黑人的不同。当地黑人妇女穿的是印花粗布衣,赤着脚,大红印花手巾包着头

  发。
  再看白人史密瑟斯的着装,也与当地黑人截然不同。他穿着身破旧龌龊的白卡其骑马装,绑着裹腿,靴子上挂着踢马刺,还戴了一顶白色

  软木遮阳帽,子弹带和自动手枪挂在腰上。
  从衣着上,可以发现琼斯的衣着似乎是介于白人和黑人之间。制服、金质肩章、长靴,这些都是西式风格。鲜艳的蓝、金、红,这些色彩

  又拉近了他与黑人的距离。
  而在琼斯的宫殿里,白色到处都是。琼斯皇宫的朝见大殿——一个宽敞、高大的房间,墙壁洁白,一无饰物,地面用白瓷砖砌成。大殿后

  面左侧有一宽大的拱门,连着由白圆柱支撑的门廊。白瓷砖、拱门和白圆柱门廊,这些都不是西印度群岛土著人传统的建筑特征,而琼斯皇宫

  殿的这种风格暗示了他对西方文化的强烈皈依感。白人是西方世界的统治阶级,琼斯皇对自己在美国所接受到的所谓白人文明更是津津乐道,

  把上等白人的话奉若圭臬。
  你当的是小偷,我当的是大偷。小偷迟早要坐牢,大偷可以做上皇帝,死后还被送到名人殿。我在火车上做了十年工,听白种人讲话,懂

  了这一个道理。我一有机会运用这个道理,两年之内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琼斯皇视白人为自己的榜样,更把当地的黑人同胞称为“黑奴”,对自己的同胞鄙夷嘲笑。从这种意义上说,琼斯皇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

  黑人,而是一个被漂白的黑人。
  正当琼斯皇全心全意向白人世界扑去的时候,白人世界并没有接纳他。从第一场中,我们知道琼斯皇所在的岛是一个受白人军队控制,尚

  无自决权的地方。白人在这个岛上是有特权的。当白人史密瑟斯知道当地土著人将要反抗,推翻琼斯皇的时候,如果他愿意,他是可以利用他

  的白人身份帮助琼斯皇的。但是相反,他迫切地希望琼斯皇倒霉。后来,他甚至加入到了讨伐琼斯皇的队伍之中。
  孤立无助的琼斯逃到丛林中。在林中,他先后出现了六个幻象。每个好像都是他过去人生经历或种族记忆的回放。第二场中,琼斯逃出皇

  宫,来到森林边缘以及后来逃进森林后,由于恐惧,眼前出现了“小恐惧们”。第三场、第四场,琼斯先后遇到了他所杀死的杰夫、狱卒的鬼

  魂。第五场开始,“奴隶拍卖市场”以及“船舱中的黑奴”的幻象逐步出现。这表明琼斯皇已倒回到种族无意识里,其精神危机也进一步加剧

  。虽然他努力使自己的衣着、言行白人化,但“黑人情结”已经在他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长期受白人的压榨和剥削,黑人从非洲被贩卖到美

  洲,像牲口一样被人买卖的历史,深深印在所有美洲黑人的心底。作为非洲黑人的后代,他的这种黑人情结仍是非常明显的。
  在琼斯皇的逃亡之路上,始终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在第一场中,史密瑟斯告知琼斯皇当地黑人正敲战鼓,跳战舞,准备追伐他。鼓声低

  沉、颤抖。开始时鼓声如正常的脉搏——每分钟七十二次——而后逐渐加快,直到幕落。琼斯皇一听到鼓声,便大吃一惊,脸上显出恐惧的神

  色。随着琼斯皇的逃亡,鼓声越来越急,进一步加剧了琼斯皇的恐惧和不安。
  听到鼓声,大吃一惊。听着,有一阵他面部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恐惧神色。(第一场)
  疲惫地坐着,听着有节奏的咚咚鼓声。他口里大声咕哝着,以掩饰他愈来愈不安的情绪。(第二场)
  远处的鼓声明显地比以前更响,更快。琼斯已感到这一点——他吃惊,回头望着。(第三场)
  稍停,听着远方不断的咚咚鼓声。(第四场)
  台上一片黑暗、寂静,只能听到琼斯冲出去时恐惧的叫声和更快更响的鼓声。(第五场)
  鼓声带着胜利在望的节奏,敲得更响更快了。(第六场)
  巫医不声不响,昂首阔步地走到琼斯和祭台之间的空地上。接着,他在地上一顿脚就又跳又唱起来。似乎是响应他的召唤一样,咚咚的鼓

  声变得激烈、欢跃,使天空回荡着有节奏的隆隆声。琼斯昂起头,挺起身,立成半跪半蹲的姿势。他被这新的神奇现象迷住了,呆伏在那里,

  一动不动。(第七场)
  当地黑人认为击鼓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捉住琼斯皇。这种迷信对当地黑人和琼斯皇都有效,可白人史密瑟斯不相信这一套。在

  最后一场中,史密瑟斯对当地黑人首领抱怨:“敲什么屁鼓啊,念什么蠢咒啊,浪费了一整夜的时间!你们这帮子蠢货,真天晓得!”击鼓是

  非洲文化的象征。不论琼斯皇如何外在地漂白自己,都无法摆脱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
  在第七场,琼斯皇出现了自己被巫医献给鳄鱼当祭品的幻象。巫医在非洲大陆的土著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通常可正可邪、可善可

  恶的巫师不同,巫医永远是正面的形象,是社会道德的化身。由巫医将琼斯皇献给代表光明和力量的鳄鱼,也就象征着黑人传统宗教信仰对琼

  斯的感召。然而,琼斯将枪指向了鳄鱼,用最后一颗子弹弃绝了自己的母语文化。
  琼斯皇的枪里一共有六颗子弹,他每将一颗子弹射向一个幻象,便是对自己黑人文化的否定。意识里的“白”与潜意识里的“黑”无法达

  成协调。当他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具有宗教色彩的鳄鱼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身份归属的恐慌也达到了极致,自我身份彻底分裂瓦解了。

  4.结语
  《琼斯皇》一经面世,便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琼斯皇》也是第一个起用黑人作为主演的话剧。1967年,评论家John

  H.Raleigh曾这样评价《琼斯皇》:“它不仅是戏剧界的一朵奇葩,更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座纪念碑,启发美国白人对那些正在内心痛苦挣扎的黑

  人们施以援手。”(Manuel 70)
  《琼斯皇》全剧共有八场,它展示了美国黑人琼斯内心的自我寻找,自我发现。生长在白人占优势的美国,琼斯羡慕白人世界,用白人的

  理念、信仰漂白自己。可同时,黑人的民族传统,民族回忆已在他的骨子里打下了烙印,他无法超脱对母语文化的继承。这种外在的“白”与

  内心的“黑”无法协调,内心的挣扎也是愈演愈烈。琼斯无法回答:“我是谁?我属于哪里?”丛林之夜,通过琼斯由于恐惧而出现的幻象,

  将其这种内心的疑问,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外在化。
 

5、THE GLASS MENAGERIE剧本`中文版


http://wenku.baidu.com/view/813e96d380eb6294dd886c28.html
 

6、美国戏剧的20世纪的戏剧


美国20世纪的最为经典的戏剧有: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

《榆树下的欲望》:尤金·奥尼尔20世纪的代表作,被誉为是“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同时被认为是尤金·奥尼尔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为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一生共留下40余部经典剧作,其中20世纪创作的著名戏剧还有:《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奇妙的插曲》、《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因此获得四次普利策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

除尤金·奥尼尔外,与他齐名并合称为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戏剧家的还有“挽歌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

田纳西·威廉斯:是一位斯特林堡式的剧作家,善于在剧中运用象征、善于描写剧中人物对往事的回忆,这些回忆往往通过主人公的自述、独白形式表现出来,而使其声誉不断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三部作品——《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阿瑟·米勒:其成名作是《全是我儿子》,但使得他被誉为美国20世纪戏剧界经典的还是《推销员之死》,该剧刻画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底层的小人物,通过他的命运镜像式的揭露了美国面临的社会问题——虚伪以及自欺欺人。


 

7、田纳西 威廉姆斯


田纳西·威廉姆斯一般指田纳西·威廉斯。
  托马斯·拉尼尔·威廉斯三世(Thomas Lanier Williams III),美国剧作家,以笔名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闻名于世。他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于1948年和1955年分别以《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热铁皮屋顶上的猫》(Cat on A Hot Tim Roof)赢得普利策戏剧奖。
  威廉斯在1945、1948、1955和1962年这四年中,先后获得四次纽约剧评界奖;在1948和1955这两年中,又两度获得普利策奖;1996年获得美国文学研究院金质奖;1979年又获得纽约肯尼迪艺术中心艺术奖。1976年成为美国艺术学院院士。
 

8、有谁知道外国的十部著名话剧?


易卜生 《玩偶之家》
阿瑟·密勒 《推销员之死》
威廉·田纳西 《玻璃动物园》
奥尼尔的 《天边外》
契诃夫 《三姐妹》
奥斯托洛夫斯基 《大雷雨》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仲夏夜之梦》
《李尔王》
 

9、蝴蝶变形记的演员介绍


王泷正
王泷正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话剧作品:【100人等待戈多】、【恋爱的犀牛】、【琥珀】、【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
主要影视作品:【颐和园】、【御乾四宝】、【29天半】、【一半一半】、【西瓜】。
张紫淇
张紫淇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话剧作品:【迷宫】、【魔山】、【艳遇】、【琥珀】、【混世】、【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
寇智国
寇智国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话剧作品:【敦煌】、【唐璜】、【绝命崖】、【车库】、【禁闭】、【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主要影视作品:【家住小区】、【杀人游戏】。
黄湘丽
黄湘丽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话剧作品:【伊万诺夫】、【小床上的长毛绒猴】、【捕鼠记】、【敦煌】、【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主要影视作品:【赵丹】。
冯起龙
冯起龙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戏剧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的徒劳】、【恋爱的犀牛】、【三个橘子的爱情】。
赵红薇
赵红薇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要戏剧作品:【雷雨】、【透明盒子】、【皆?欢喜】、【孔乙己正传】、【恋爱的犀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镜花水月】、【城市变形记】(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开幕演出)、【琥珀】、【艳遇】、【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
齐溪
齐溪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舞蹈作品:【酥油飘香】、【红与黑】、【摇篮】、【山那边的女人】、【向天堂的蝴蝶】。 主要影视作品:电影【寻子】、宣传片【情归同里】。
主要话剧作品:【玻璃动物园】、【我可怜的马拉特】、【糊涂戏班】、【欲望号街车】、【和睦家庭】、【德龄与慈禧】、【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
刘畅
刘畅为中国优秀青年演员。主要话剧作品:【小王子(2007年中法文化交流演出剧目)】、【观世音】、【唐璜】、【绝命崖】、【车库】、【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主要影视作品:【飞行日志】、【盼归来】、【恋爱的犀牛】、【爱比死更冷酷】、【三个橘子的爱情】。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