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百科电视剧正文

《安妮日记》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3 17:49:48 浏览次数:246
关于《安妮日记》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专题内容

目录

1、“安妮日记”的内容简介及鉴赏
2、《安妮日记》推荐理由
3、《安妮日记》读后感
4、安妮日记主要讲啥
5、《安妮日记》的大概内容?
6、求《安妮日记》写作背景,十万火急!!!!!!!!!
7、安妮日记简介
8、《安妮日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9、图书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

 

1、“安妮日记”的内容简介及鉴赏


1、《安妮日记》简介:

是安妮十三岁到十五岁时写的日记,其中大部在秘密小屋里写成的。这部日记记载了一个少女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一个少女在特殊环境中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小作者对爱的追求和对法西斯罪行的痛恨。一九四七年出版后立即受到热烈欢迎,它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2、鉴赏《安妮日记》

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洁、率真又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们对她孩子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这样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个性令我们感动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我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由。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吗?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个天然的电影剧本,它承载了人类所有的完美词汇——乐观、信念、感恩、勇气和爱。

安妮,你让我们明白,温暖,完美,信任,尊严,坚强;你让我们明白,颓废,空虚,迷茫,但是是糟践自我;你让我们怀念,你让我们振作;你让我们明白,要好好去爱,好好生活。

扩展资料: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

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著个人日记)



2、 《安妮日记》推荐理由


《安妮日记》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让我们不再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
“战争的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个与我们同龄的却饱受战争之苦的平凡又特殊的女孩安妮这样问。

我想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战争离我们遥远,我们不可能体会到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因此我们也没有像安妮一样,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才会有例如:打架、凶杀等不良事件存在。

虽然经历过战争,这样事情也不一定会全部消失,但是,是不是有过战争了,我们人类才会意识到和平的珍贵呢?有的时候,失去了才会去珍惜,但是对于和平绝不能这样。我们不能经历了战争,再去珍惜和平。

所以,安妮呼唤:“请珍惜和平!”

二、关于生活
 

3、《安妮日记》读后感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而快乐的“流水帐”常是这年纪的文笔产品。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安妮日记》的内容是: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世人的广大回响。善良、正直毕竟才是普世价值。《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00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弗兰克(AnneFrank),一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经历不断恶化的苦难:艰苦的工作、严寒、饥饿、疾病以及随时面临的被送进焚尸炉的威胁!巨大的焚尸炉的烟囱总冒着浓浓的黑烟,安妮们不但要小心自己不被送进去,还要时刻关注着那里面是否会飘出自己挚爱的人的灰烬。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各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安妮年仅16岁,尸骨难觅。据统计,超过一百万的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死于大屠杀,安妮弗兰克是其中之一。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祈求和平。
 

4、安妮日记主要讲啥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便开始写日记。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收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

参考资料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著个人日记)百度百科


 

5、《安妮日记》的大概内容?


《安妮日记》的大概内容: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内容简介: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学术界编纂的《安妮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奥图·法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图·法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拥有安妮日记的版权。后来,基金会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图·法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自从安妮死后,她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五十五种文字,销售二千四百万册,安妮的确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她的梦想。这个最新披露的绝对版本对于已经认识安妮的人来说,提供一个重新发现安妮的机会;对于未识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版本。
 

6、求《安妮日记》写作背景,十万火急!!!!!!!!!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16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托·弗兰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儿,家中还有母亲艾迪斯·弗兰克(Eddis Frank)姐姐玛格特(Margot Frank)。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 奥托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着较为平顺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兰为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夸特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转入犹太人学校就读。这段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但是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奥托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安妮的日记由于公司女职员的保存而留了下来,之后公司的女职员又转交给生存下来的奥托·弗兰克,1947年安妮的日记便出版,成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nne Frank)。
 

7、安妮日记简介


《安妮日记》是安妮十三岁到十五岁时写的日记,其中大部在秘密小屋里写成的。这部日记记载了一个少女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一个少女在特殊环境中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小作者对爱的追求和对法西斯罪行的痛恨。一九四七年出版后立即受到热烈欢迎,它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安妮·弗兰克收到的生日礼物里,最让她高兴的是一本硬皮笔记本,她开始在上面写日记。她在日记中谈起自己、朋友、考试和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到了1942年6月,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盖世太保的搜捕,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了办公室的密室。几天后另一家人也挤了进来。
在不能随意活动的日子里,她都做了什么呢?读书,还有就是写日记,她想象自己有一个叫凯蒂的好朋友,把想说的话写在给她的信中。她想着可以快点告别这个充满死寂和饥饿的囚牢重返校园。后来她真的离开了那里,不过去的是一处集中营。1944年8月4日,弗兰克一家被发现。就在那之前的四个月的时候,她写道:“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她相信日益临近她的是美好,是欢乐,是继续长大和学习的机会。

在日记里,她自然地分析着自己和同伴的本性。在恶劣的环境中她快速地成长,她学着求助于内心的温柔、从容。她学习的是人类课程中最难的一课——超脱。安妮是个天生的作家。她生动地描写出房间里的不良气氛,持续的恐怖。对危机四伏的日子,对自己的青春气息,对众人的不同感受,她都能找到动人的词语。
安妮的日记坦率、透明,没有装腔作势,没有无病呻吟。在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这个女孩子在内心成长的路上走了这么远,并在日记里将自己的成长这么丰富地展现出来。

《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8、《安妮日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日记安妮·弗兰克

名称:日记安妮·弗兰克

德国人的名字:

达斯Tagebuch德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安妮奥托·弗兰克,弗兰克·莫简·普雷斯勒,米莉亚普雷斯勒,奥托·H.弗兰克

描述:
一个16岁的女孩,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而是因为邪恶的希特勒发动战争,死在纳粹集中营中绽放的年龄。这本日记是生活和情感的安妮受害者隐藏的密室前两年的记录。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女孩,她在他的日记中吐露了与他的母亲在不断的冲突,困惑,和好奇。

“二战结束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商会的秘密日记...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逃离纳粹的恐怖统治,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中,荷兰,自推出以来,两年多生活的密室。 “我经常感到沮丧,但从来没有在绝望中,隐藏我们的生活在这里的一个有趣的冒险,作为一种充满危险和浪漫的情况下,我的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作为稀缺的艰辛。” 2044年4月5日十九,安妮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我已经死了,可以继续住。”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1944年8月1日写的。起初,她的日记,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写作。后来,贾勒特博克斯坦,流亡荷兰政府在伦敦广播电台的成员宣布,他希望,在战争结束后,可以收集在德国占领下的苦难的生活目击者的报告,荷兰人们为社会和公众。尤其是他的信件和日记的例子。安妮听着这些话,谁动心,决定在战争结束后,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这是必要的。她开始了她的日记被改写,编辑,润饰,,删除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通过回忆一些额外的内容。安妮也保留了原有的日记。

奥托·弗兰克的遗产继承安妮·弗兰克基金会设在瑞士巴塞尔,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的版权的所有者。后来日记,该基金会决定推出一个更新版本,从安妮的A和B两个版本,由奥托·弗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增加了大约30%的内容,希望让读者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安妮在德国,死在集中营里的死亡原因是有爆发斑疹伤寒,死了3月,她的亲人,唯一的父亲奥托·弗兰克活着出去,他在1945年6月返回阿姆斯特丹,后移居瑞士。在以后的日子,他一直在流传她的日记,让全世界共享他死于1980年8月19日。

在目前这个时候,它的确是困难的:在我们心中有理想,有梦想和珍贵的希望也浮出了水面,但只能通过残酷的现实粉碎。我没有放弃我的理想,也想知道,那些理想似乎如此荒唐,如此不切实际的。但我仍然坚持他们,因为这个世界,所以,我还是认为,竟是那样的人,包括我。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逃离纳粹大屠杀,安妮避难所之一的荷兰。后来,中立的荷兰被德国占领。从1942年7月至1944年8月,安妮和其他人都被隐藏在一个秘密的房间阿姆斯特丹的房子。安妮记述了她14岁的小女孩的眼睛,在多年的痛苦煎熬。

今日稍后盖世太保的秘密报告,他们将被逮捕并带入集中营。安妮死于伤寒在集中营中只有一个星期了,从德国投降。 1947年,幸存下来的女儿安妮的父亲留下的日记浮出水面发表。这本日记已被翻译成54种语言,印刷共30万。她避难的房子已变成安妮·弗兰克故居博物馆,吸引游客从世界各地来珍惜的记忆,痛苦的人间悲剧。

Anne Frank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是以往一样强烈,她说,在她的一部分的事实,荷兰。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撰写的。”

KRO电视台10荷兰伟大的选择结果将在下周公布。此外安娜,其他知名的候选人,其中包括伦勃朗,梵高,足球明星克鲁伊夫,古利特和喜力啤酒公司创始人弗雷迪喜力等。

“安妮日记”是个人日记,荷兰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二战遗留下来的,它是一个真正的帐户,以她的家人和其他两个犹太家庭逃避纳粹的迫害,并花了两年的隐居生活。安妮写的13岁生日,已被写入1944年8月4日撤退后不久,德国党卫军没收。这是不到16岁的纳粹夺去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教材进行深刻的反思,人类的噩梦。

安妮·弗兰克(1929-1945),德国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她的家人本土的法兰克福市,德国。在纳粹的兴起,开始迫害的犹太家族的名称,安妮的家人搬到阿姆斯特丹,荷兰避难。 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生日礼物,她收到了一本日记,然后开始写日记。
1929年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二战爆发后不久,德国和法国占领荷兰,这里的犹太人避难所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朋友的帮助下,弗兰克·HID在他父亲的公司建立一个僻静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报案,隐匿8人被捕,关在一个集中营。到战争结束时,他的父亲奥托幸存下来。他编写了安妮的日记神秘的,和出版引起人们的关注,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是“安妮日记”。

日记“安妮·弗兰克”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年轻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的悲剧。最近,在纽约犹太研究中心的公共弗兰克一家私人信件一系列逃到美国,已经想尽办法。
刻1941年4月30日的信中,安妮的父亲奥托·请密切的同事娜森西齿补贴5,000元购买一本护照逃往美国。 “如果情况没有变得更糟,我不会问你。”奥托写道。当时,牙联邦住房管理局主席,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妻子的朋友。 “也许你还记得,我们有两个女儿。主要是考虑到孩子没有,我们的命运是不是对你很重要的是我们唯一可以寻求帮助。”
在除了向私人信件,公开的官方文件中,他们在新泽西州的仓库,为近30年来,只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是指在1974年的纽约犹太研究中心。
岁的安妮·弗兰克,经历了生活的残酷。那年,希特勒上台后,掀起反
整个德国境内的犹太人的反犹太主义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一个犹太人,他的家庭的和平,他带着他的全家搬到了荷兰
兰。经过几年的平静的日子里,在荷兰,但在灾难性事件:1940年5月,荷兰纳粹
德国的秋天。奥托意识到,他们要么立即迁移或快速找到一个藏身之地。但在整个欧洲已经介入
战争的地方的秋天,他们在哪里可以逃离?于是,他决定去躲了起来。奥托在荷兰,近年来
丹恩合作伙伴业务。阿姆斯特丹,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我们做生意,面对运河。销售楼上几个
废弃的房间,外屋。奥托藏匿在那里不太容易找到。
1942年,预计厄运终于来了:奥托·弗兰克责令其立即退出。他没有马上去
全家人一起被录取到外屋。然后,一个丹麦和一个犹太医生的生活让他
开始的“黑人”生活2年8个月。他们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出去散步,没有新鲜烘焙
是不会有任何社会活动??。总之,他们必须是外部抹杀他们的存在,不能发出声音的夜晚
不能照??明。以外唯一接触是奥托收音机和他的正直和勇敢的采用
成员,他们给奥托等人走私食物,书籍和报纸。
偷偷摸摸的阴暗的生活,无论是谁,它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郁闷,孤独,痛苦的
恶心,抑郁症使居民紧张外屋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已成为争议的争吵 - 但只有
压低自己的声音,人声嘈杂 - 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成年人,更不用说是一个活泼,开朗,好动的13岁女孩,安妮?安妮是个懂事的孩子
子当然不会告诉他们的父母吵着要出去玩,于是她开始写日记。这本日记或父母给了她
生日礼物。安妮日记记下她的心理活动,她的想法和感受,她的孤独的痛苦
心情。当然,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附属建筑,每个成员的关系,她和临时大家庭。
这些谦逊的日记中,人们可以看到如何在越来越多的女孩的法西斯主义的恐怖统治
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你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在纳粹的蹂躏扭曲人性的控制爆破。 “我喜欢
倍,在黑暗中飞行的鸟的翅膀,但对一个笼子里囚禁她。”安妮写道。
同时,人们也可以看到,安妮在日记中是怎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变成一个
一个成熟的女性心理的“成人”。青少年风暴和欲望的心理抑郁,沮丧和懊恼,甜密的初恋的喋喋不休
李日记真实记录。
日记,保存和发布,完全是由于一个巧合。安妮的日记里写的,允许
父父公文包。 1944年8月4日,当纳粹警察搜查和逮捕外屋居民
,他们只是抢劫的钱和首饰,日记被倾倒在地面上。几天后,奥托的助手冒险偷偷跑到
“外屋,她看到安妮的日记,并决定将它保存。
1945年,幸存的奥托·弗兰克回到阿姆斯特丹解放,他的助手安妮的日记交叉...... />给他。奥托和读她的女儿的日记,不禁老泪纵横。女儿的声音和面部表情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在过去,他太忽略她,不停地在他的日记公文包,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读它,没想到我了解丰富而复杂的女性
完美无暇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但现在它是死的人!他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忍不住但复制
他的母亲和一个亲密的朋友,我没想到这个心爱的朋友推荐现代历史教授,教授立刻意识到
它的价值,建议在报纸上的文章和评论
在朋友的劝说,也按照的安妮我的最后愿望 - 她在日记中表达了愿望,希望有机会出版一本日记
朋友的帮助,标题“附属楼 -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终于出版了在阿姆斯特丹
。很快,英语,日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已公布的国家的读者反应强烈,人
奥托的写发出的信件的各种小礼物,鲜花送给安妮生日。奥托走出去的业务
家里,在你的信的专门治疗。这些信件,奥托表示同情和慰问,以及一些安妮过早死亡
伤心,更多的人说,纳粹和法西斯种族迫害的制造,导致像安妮这个小
女孩青春期早谢的愤怒和谴责。
最引人注目的反应来自德国。德国是制造这场人类悲剧的罪魁祸首,战后年,德国
政府试图教育国民意识的希特勒法西斯的邪恶本质,但总是收效甚微。然而,这一次,安妮的日记
使他们大地震,他们看到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行。委员会
编译安妮的日记剧本“安妮·弗兰克”在德国的许多城市上演后,德国陷入深思和反思。
位批评家说:“安妮·弗兰克”之所以是成功的,因为它使观众了解历史的一出戏。
观看这部戏是喜欢看一个最谦卑的差措辞写的起诉书,指控这些人丧失了人性。人
我们在德国的谴责我们,我们谴责自己。“过去的纳粹党成员,写道:”我是
一个忠诚的纳粹党员,但直到那天晚上看戏前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纳粹。“
安妮被埋葬在贝尔森集中营的万人坑。这里每天都有人来举行一个纪念仪式。

不记得的是,这一章的内容,像乌云的到来表示了纳粹的乌云。
安妮心灵脆弱,但最初几年住了下来,她的成长壮大。

安妮是犹太人??,所以才会逃避纳粹的追捕。

我是一个初中看的书,而不是记得很清楚,所以这个问题可能无法很好的回答,请原谅我。
 

9、图书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


安妮本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残害而移居荷兰,不久,纳粹党占领了荷兰,便开始四处搜捕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了被拘捕的传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开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

在秘密小屋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变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惊吓,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一串奇怪的敲门声都使他们如惊弓之鸟,食物殆尽、互相的不容忍、争吵使原本就紧张的生活变得更加难熬。他们失去了自由,只能躲在狭小的房间里。

这一切,都反映了躲避起来的犹太人紧张不安的心理与他们凄苦的逃亡生活。他们也从朋友的叙述、收音机、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许多外面世界的消息,有喜有悲,悲的是德国纳粹不断地搜捕犹太人,将他们赶往集中营,妇女、小孩、老人、病人无一能幸免。

在集中营里强奸、毒杀时有发生,那里的犹太人的最终命运便是死亡。喜的是盟军一步步登录的消息,这给了秘密小屋里的人无限的希望,他们渴望着自由,希望能再次拥有自由。然而由于他人告密,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关入集中营,日记被迫中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便开始写日记。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收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

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妮日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