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地址:府前街
蒲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西南侧,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辖4镇5乡。面积1510平方公里,人口10.8万(2011年)。县府驻蒲城镇。2013年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6%。蒲县境内有蒲子山,“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临(汾)大(宁)干线公路过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关旧石器文化遗址。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境似海棠叶状。位于北纬36.38°~36.62°,东经110.92°~111.38°之间。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县境东起太林乡孔家坡,西至山中乡丰台村,东西48.5公里;南起黑龙关镇屯里南山怀,北至克城镇泰山梁,南北49.4公里。
气候
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3月28日到5月29日,多风少雨;夏季5月30日到8月21日,雨量集中;秋季8月22日到10月31日,云高气爽;冬季11月1日到次年3月27日,寒冷少雪。年均气温8.7℃,一月零下6.8℃,七月25℃左右。年降雨量586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1天,最长无霜期190天,最短无霜期153天。
地形地貌
蒲县地形大体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主要山峰:东北部有泰山梁、牛槽山、菊花山、木岭山;东部有桃卜山、石门山、太山、白头山;北部有五鹿山、五龙洞;南部有石头山、豹子梁、五股山。诸山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以五鹿山为最高,海拔1946米;其次是桃卜山1780米。西、中部是黄土梁峁地形,海拔在1000米至1400米之间。境内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与洪洞、临汾平原地区相差600米左右;最低为薛关镇皮条沟以西1公里昕水河出境处,海拔790米,相对高差1156.3米。
行政区划编辑蒲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
自然资源编辑矿藏资源
蒲县境内现已探明的有原煤、铁矿石、铝矾土、油母页岩、石膏、耐火粘土、白云岩、石英、天然气、矿泉水等二十余种,其中以煤为最,含煤面积136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1.7亿吨。其中霍西煤田含煤面积49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5亿吨,现主采肥气煤,属低灰、低硫、高热值的世界稀有煤种。河东煤田含煤面积87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148.2亿吨,因储藏较深,以焦煤为主,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00到500米,煤层厚度在0.8到3.5米间,储量约5.82亿吨。
铁矿储量为1.2亿吨,其中褐铁矿分布在克城镇及太林乡石灰峪等地,储量4000至5000万吨;赤铁矿分布在蒲城镇刁口等地,储量750万吨,赤褐铁矿分布在太林乡官庄村一带,储量780吨。铝矿矿层在山西式铁矿上部,矿层厚度2--4米,储量600至1000万吨。方铝矿分布在化乐峡村等地。铝矾土分布在克城镇西部和西北部。
生物资源
蒲县树木以辽东栎、油松、白皮松、白桦、侧柏为主。境内野生植物有山丁子、山楂、沙棘、山桃、山杏、酸枣、黑木耳、蘑菇等;药用植物有枸杞、地黄、沙参、甘草、白赤芍、猪芩、连翘、荆芥、麻黄、柴胡、大黄、知母、五味子、地皮、薄荷等270余种,年收购量5.2万公斤。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杂粮、荞麦、土豆、烟叶、豆类等为主。蒲县陆栖脊椎动物有70余种,主要是金钱豹、花面狸、猫狸、青羊、野猪、原麝、野兔、喜鹊、百灵、乌鸦、鹌鹑、锦鸡、褐马鸡、金雕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分布在五鹿山的针阔混交林中;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主要分布于豹子梁、太山一带。原麝主要活动于太山、明山、石头山等地;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青羊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的针阔混交林内;金雕主要活动于人迹罕至的荒山河旁。
水资源
蒲县境内有河流涧溪35条,均系黄河水系支流。主要河流有昕水河、南川河、北川河、黑龙关河、中垛河、乔家湾河、克城河、西后河、堡子河、有枣河等,年来水量9085万立方米。有泉水800余处,总流量500立方分米/秒。地下水总贮量1.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430万立方米/年。。现已初步勘察评价过的有解家河矿泉水、太林乡东河矿泉水等,其中解家河天然矿泉水水源曾由权威水分检测单位北京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心进行了包括水期、枯水期在内的全面分析及光谱分析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要求。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2011年,蒲县总人口为10.8万人。
民族
蒲县以汉族为主,少数名族有回族、满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以散居为主。
经济编辑综述
2013年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9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76亿元,比2012年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9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8.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7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0.4%和12.6%。
第一产业
2012年蒲县新栽补栽核桃2万亩、63万株,建成山中垣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山中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马铃薯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第二产业
2012年蒲县大唐100MW风电和山煤国际煤炭集运站两大招商项目落地实施;太原煤气化煤机维修制造、山煤国际300万吨重介选煤项目竣工,龙祥干法水泥二期完成土建工程和部分设备安装;16座矿井竣工投产或进入联合试运转,形成1245万吨生产能力,年产原煤894万吨。
第三产业
2012年蒲县翠屏山森林公园、迎宾公园竣工开放,蒲红路路基形成,保障性住房二期、西关市场主体完工,滨河大道二期、保障性住房三期、锦绣公园、平安公园改造完成年度任务,乔家湾“百镇建设”完成投资7855万元。蒲县第一届运动会在新落成的奥体中心圆满举办。东岳庙国家“4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井沟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完成规划。
社会编辑教育事业
2013年蒲县累计投资1.4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55所,撤并学校53所,黑龙关、乔家湾中学和后堡、古县、薛关小学完成改扩建任务;鹿城小学、克城中学完工,新建一中、县直幼儿园竣工投用,高薪聘用高中名师14名,拿出150万元重奖教师,高考二本达线82人。
医疗卫生
2010年蒲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滚存3.04亿元,发放4931万元;全年为10281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918万元,发放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优抚资金338万元;;为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65元;80岁以上老人全部领上了敬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达到92%。
基础设施
蒲县公路总里程520千米,主要公路干线有临大公路连接东西,从蒲县腹地穿过,罗南、赵克公里纵贯南北,乔三路直达洪洞。境内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矿区公路纵横交错,形成网络,全县9个乡镇全部开通油路。从县城出发,当日即可到达北京、太原、石家庄、西安等大中城市。
历史文化编辑民俗文化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即东岳大帝的诞辰之日,蒲县东岳庙举行祭祀活动。每年在三月二十五日,东岳庙所辖醮社参加朝山的醮民都在当年主持朝醮的社村集中训练,排演朝山仪仗队形,及准备安排醮民所需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活动、生活、祭祀用品。
名优特产
蒲县特产黑木耳,生长在朽木上,形似人的耳朵,色黑或褐黑,故名黑木耳,又名木菌、树鸡。
景点旅游编辑柏山东岳庙蒲县古迹柏山东岳庙,位于县城东柏山上,是以东岳行宫大殿为中心的一级大型建筑群,相传始建于唐,元、明、清均复修重建。建筑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建筑物二百八十余座,庙宇中间主殿雄居,四周是古朴的围廊和逼真的塑像。主殿前耸立有富丽的“天堂楼”,后排列有上下两院的“地狱府”,周围松柏千余亩。
峡村峡谷自然风景区峡村峡谷自然风景区北为太山,海拔1732米;南为明山,海拔1615米。峡谷相对高差约300余米,长约3500米,宽约200米。真武祠位于蒲县城内昕水河南岩翠屏山山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该祠堂建筑工地为砖雕仿林结构,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正殿面阔一间,进深9.45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施砖雕斗拱,五铺作,转角斗拱一攒,后部紧靠黄土山。
著名人物编辑西戎(1922—2001),原名席诚正,黑龙关镇西坡村人,中国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段云(1912—1997),原名段连荣,县城北关人,主要著作和作品有《段云书法作品选》、《旅踪咏拾》、《段云选集》等。曾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在日本东京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王居正(1715—1773),字季方,号贞斋,别号鹿樵山人,城关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廿五日,保和殿廷试御史,乾隆亲点,拔轩置第一名记名后补。
单位名称:
蒲县介绍
单位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服务商)
所 在 地:
山西/临汾市
单位规模:
注册资本:
未填写
注册年份:
1990
经营模式:
服务商
主营行业:
生活服务 / 政企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