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花草树木正文

蓝蝴蝶叶子发黄怎么办,怎么养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4 09:51:15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1390
蝴蝶介绍
蓝蝴蝶开花很精致,看起来就像是蝴蝶的样子。它其实是一种灌木植物,很多人都会被它的美给吸引到的。
蝴蝶蝴蝶叶子发黄应该怎么办呢?叶子发黄一般常见引起状况有浇水太多,强光直射,少氮磷钾肥等等;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蝴蝶叶子发黄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目录

花苞为白色,初开也是白色,后来渐渐会变粉色,花蕊黄色,叶子茂密通绿,求花名
这是什么花植物?
请问这是什么花卉?(照片可能有些模糊,手机像素不太好_(:_」∠)_)







蝴蝶
 

花苞为白色,初开也是白色,后来渐渐会变粉色,花蕊黄色,叶子茂密通绿,求花名


没图片所以不知道
给你资料吧
一、红绿灯型
  1、嘉兰型:
  嘉兰与许多百合科植物一样,花蕾是绿色的;初开时花瓣基部和花丝仍为绿色,中部黄绿色,上部为深橙红色镶黄绿色(和花瓣中部相同的颜色)的边;花瓣中部和基部很快就变成橙色,上部仍为深橙红色,上部边缘换成了和花瓣中部相同的橙色;既而基部逐渐变成和上部相同的深橙红色,中部仍为橙色,花丝也逐渐变成橙色;最后整朵花连同花丝都变成鲜红色。
  2、五色梅型:
  五色梅(马缨丹)有许多不同品种,变色情况不同。头状花序半球形状,由外而内依序开放,开放时间不同而花色不同,同一花序颜色呈中心渐变。(注:白花马缨丹,花白色,喉部橘黄,不变色。)
  a.马缨丹:新蕾粉红,将开粉橙,初开黄色,再渐变为橙黄、橙红,最后接近大红。
  b.粉花马缨丹:新蕾粉红,将开粉橙,初开黄色,再渐变为橙黄、橙红(此时可能出现半边红半边紫的花朵),最后粉红。
  c.紫花马缨丹:新蕾粉红,初开白色,喉部橙黄;然后渐变为紫红,喉部橙红。
  d.黄花马缨丹:新蕾鹅黄,初开黄色,然后略显橙黄。
  3、花烛型:
  花烛主要观赏佛焰苞,所以通常易忽略真正的花的存在。事实上它的花和苞片都会变色。
  a.红掌:花初开为黄色,随后变成肉色,然后变成粉橙。花烛是肉锥花序,由下而上依序开放,花序有时从上到下为“黄色——肉色——粉橙”渐变色。在开放若干周后,花序会逐渐变成绿色。几个月后,主要的观赏部位——红色的佛焰苞易会逐渐变成绿色。
  b.粉掌:花初开为黄色,随后变成肉色,然后变成粉红,此时花和佛焰苞是相同的粉色(或花颜色更深)。在开放若干周后,花序会逐渐变成绿色,有时会上绿下粉。当绿色“占领”全部花序,会继续向下“侵蚀”,佛焰苞也会变成绿色。最后佛焰苞还会变成黄色(像普通的落叶一样)。
  c.红掌:花初开为黄色,随后变成肉色,然后变成红。
  4、变色长寿型:
  长寿花中有许多品种会变色,在此例举部分。
  a.“朋友”:初开黄色,然后浅橙黄色,再变成肉色和杏色,最后变成橙红色。
  b.“日出”:初开黄色,随后变成橙色。
  c.“浪漫”:初开橙色偏粉红,有时候会布满深橙红色的斑点;然后变成橙红色、粉红色或橙黄色。
  d.“双色”“白狐”:初开粉橙,随后变成粉红色。
  e.白长寿:半开黄色;全开白色,基部粉红;将落时变成浅粉红。
  f.(不知名):初开橙黄色,随后变成白色;喉部始终红色。
  5、变色月季型:
  月季也有部分品种会变色,不同品种的变色过程不同。
  a.香水月季“彩虹”:初开黄色,渐变为橙色,盛开时变成深粉红;临落时候又会逐渐褪色,变成极浅的粉红色甚至变得苍白。
  b.藤本月季“罗曼蒂克”:花蕾红色或橙红色,以后逐渐变黄,直至变成浅黄色;又会逐渐变成极浅的粉红色,临落接近苍白。
  6、无忧花型:
  无忧花初开为金黄,随后变成橙色,最后从基部开始逐渐染上紫红色。
二、红蓝型
  1、牵牛型(二氧化碳型):
  裂叶牵牛初开蓝色,临落红色。这是因为牵牛内含花青素(花青素和石蕊一样,中性紫色,酸红碱蓝),初开时候环境偏碱性,花色偏蓝;随着开放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酸性增强,花青素由蓝转红。
  2、勿忘草型(蓝花粉蕾型):
  紫草科有许多开蓝色花的植物,月白、浅蓝、天蓝、深蓝、紫蓝不等,这些花的花蕾或初开时期多为粉红色。典型的有勿忘草、附地菜、滨紫草等。
三、减色型
  这里的“减色”是指花朵初开颜色层次丰富,随后颜色失去层次、趋于统一的植物。
  1、凤凰木型(旗瓣变红型):
  凤凰木的假蝶形花冠,翼瓣和龙骨瓣始终为橙红或大红色。旗瓣初开时颜色斑斓,上部为白色至浅红色,下部为黄色至橘黄色,花瓣基部和边缘为红色,整个旗瓣布满了深红色的斑点;随后整个旗瓣都变为与翼瓣和龙骨瓣相同红色,只是略带深色的斑点。
  2、金凤花型(红黄嵌合型)
  金凤花(洋金凤)初开时红色镶黄边;次日变成无差别的红色。
四、轮回型
  “轮回型”指的是花朵从一种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后,又能变回原色的植物。
  醉蝶花型:
  醉蝶花的花蕾褪去绿色后为变色,随后颜色逐渐变深为粉红、紫红等颜色;初开时颜色最深,然后颜色逐渐减淡褪去,直至变回白色。(醉蝶花的白色品种不变色。)
五、加深型
  “加深型”指的是花朵由白色或浅色变为深色的植物。
  1、香雪球型(红紫系):
  许多花卉有多个园艺品种,不同园艺品种颜色不同,因此变色结果也很复杂。
  ①十字花科香雪球属、屈曲花属的植物初开为白色,随即根据品种不同变成红色、粉红、紫红、紫色等颜色。(香雪球的白色品种不变色。)
  ②菊科植物蓍的假舌花初开为白色,随即根据品种不同变成红色、粉红、紫红、紫色等颜色。
  2、木芙蓉——杂三叶型(变红型):
  ①木芙蓉是最有名的变色花。木芙蓉有两个品种可以变色。
  a.弄色木芙蓉,花蕾鹅黄,初开变白,随后变粉、变红,临落微紫,一株上各种颜色争相开放,故名“弄色”。
  b.三醉木芙蓉,花蕾鹅黄,早上白色,中午粉红,晚上变红,一日三变,故名“三醉”。
  ②棉花大家都很熟悉,是否知道它也是有名的变色花呢?棉所开之花变色过程与木芙蓉相似,清晨开放时为白色,花瓣基部黄色;然后花从顶部开始转为粉红色,下午发紫凋谢。
  ③杂种车轴草(杂三叶),初开白色,花瓣中心微黄;然后从黄到白逐渐变红(黄色部分先变红,且比白色部分更红)。由于“一朵花”(实为一个花序)外轮先开,内轮后开,所以整体看来总是外红内白。
  ④山桃草中有一些品种,初开白色,将落时变成粉红色。
  ⑤日本锦带花初开白色,逐渐加深变成粉红。
  ⑥四翅月见草夜间开花,花白色,次日清晨变成粉红凋谢。
  ⑦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将要开败时会变成粉红至紫红。
  ⑧前面净说大花了,现在说一类微型变色花——大戟科大戟属地锦草亚属若干种,如地锦草、通奶草等植物,大小0.5-2mm不等。初开白色,逐渐从花瓣中心处变成较深的粉红。因此枝端常为白色或微粉色花,后几个腋节的花往往为较深的粉红色。
  3、使君子——海仙花型(变深红型):
  ①使君子花蕾为深红色,初开为白色或极浅的红色,然后逐渐加深成浅红、粉红,直到变成深红。
  ②海仙花(五色海棠)初开白色,逐渐加深直至深红。
  4、虾脊兰型(变紫红型):
  兰科的虾脊兰的变色过程是由白色变紫红,紫色从中心向四周扩散,具体可分浅色型和深色型。
  a.浅色型:初开时唇瓣白色,仅基部为紫红色;随后颜色不断加深,紫红色从基部向四周扩散,直到整个唇瓣都变成紫红色(基部更紫,保持层次)。其余五片花瓣为白色。
  b.深色型:唇瓣紫红色(基部更紫,保持层次);其余五片花瓣初开为白色,随后紫红色从唇瓣向另五片花瓣扩散,五片花瓣也变成浅紫红(唇瓣颜色同样也会不断加深)。
  5、点地梅——文冠果型(基部黄变红型):
  此类型与上面三个类型类似,同样是变红,但只是局部变红。这些花主体一般为白色,花瓣基部(或合瓣花喉部)初开为黄色,随后逐渐变红。
  ①报春花科点地梅属若干种(例如长叶点地梅),初开白色,喉部黄色;随后喉部从黄色逐渐变成深粉红;然后粉红从喉部向外辐射扩散,花朵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变成浅粉红。
  ②文冠果,花白色,花瓣基部处有深色花纹,初开为黄色,随后变成深红色。
  ③七叶树科七叶树属的若干种。
  a.一般:七叶树属的植物的花一般为白色,花瓣中心初开为黄色,逐渐变为粉红色。
  b.特殊:红花七叶树属的植物的花为浅红色,花瓣中心初开为黄色,逐渐变为深粉红色。
  ④木油桐,花白色,初开花丝白色,随后花瓣基部和花丝下部逐渐变成红色。
  ⑤栾树:初开花朵全黄,随后花瓣基部逐渐变成红色。
  6、蓝蝴蝶型(变蓝型):
  马鞭草科赪桐属的植物蓝蝴蝶(Clerodendrum ugandense),花冠深裂,形成明显五裂。其“唇瓣”(类似)蓝至紫色;其余四“瓣”初开为白色,逐渐加深变为与“唇瓣”相同的蓝至紫色。
  7、忍冬——海桐型(变黄型):
  ①忍冬属植物一般为由白变黄。
  a.一般:例如金银花、山银花、金银木等,初开白色,盛开时变成黄色。由于其花瓣薄而丝滑且有金属光泽,白花像银子,黄花像金子,故有“金银花”等称谓。
  b.特殊:圆盾状忍冬、红腺忍冬等,花瓣外部为紫红色;花瓣内部初开时为白色或浅粉红色,然后逐渐变成黄色;有时花瓣外部也会逐渐变黄。这样花蕾为深紫红,花初开时外红内白,盛开时外红内黄,将落时为橙黄色。
  ②海桐(名字生疏,其实是很普通的绿篱),初开白色,随后变成黄色。
  ③黄栀子初开白色,随后变成黄色;其他栀子属植物盛开为白色,临落变黄。
  ④灰莉(非洲茉莉)盛开为白色,临落变黄。
  ⑤略显透明的猕猴桃花,从白色变为琥珀黄。由于土黄色略显枯槁,可能用“发黄”形容更恰当。
  8、龙船花型(橙黄加红型):
  龙船花初开橙黄偏粉,随后变成橙红色。
  9、黄槿型(枯黄型):
  黄槿上午开放,满树黄花,然后逐渐变成橙色脱落,下午花几乎全部落尽。
  10、蓝目菊型(变紫型):
  有的蓝目菊,周围假舌花初开是浅紫色,随后颜色加深变成紫色或深紫红色。
  11、临落变色型:
  很多植物临落会变色。比较常见的有茉莉,开败会带一抹浅粉色。
六、褪色型
  “褪色型”指的是花朵由深色变为浅色甚至白色的植物。
  1、双色茉莉型(消紫型):
  双色茉莉(鸳鸯茉莉),初开的时候是正紫色,随后会变成浅紫色(时间很短),然后变成苍白。一株上有紫、白两种颜色(浅紫很少),故名“双色茉莉”。
  2、金桂型(消黄型):
  ①大家都知道金桂花是黄色的,但你如果往树下看,落花全是白色的。说明金桂会褪色,由黄色变为白色。
  ②腊肠树花盛开为黄色,将落时会褪成白色。
  3、铜锤草型(褪洋红型):
  ①铜锤草(酢浆草科酢浆草属),盛开的时候是洋红色,如果受到阳光暴晒,颜色会逐渐减淡,最后褪成极浅的粉色(阴处的一般不变色)。
  ②桃金娘盛开时为洋红色,随后减淡成浅红色或近白色。
  ③蒜香藤盛开为洋红色,随后减淡成浅紫红色。
  4、粉花山扁豆型(褪粉红型):
  ①粉花山扁豆盛开时为粉红色;随后会变浅,变成极浅的红色。
  ②粉团蔷薇盛开时为玫红色,随后变浅为浅红。
  5、石蒜型(褪红型):
  石蒜(大家很熟悉的彼岸花),花蕾是殷红的,盛开的时候鲜红(准确来说是比国旗的颜色褪一点),随后分两种情况褪色。
  a.透明型:颜色减淡直到褪成浅红。
  b.不透明型:中心褪色较慢,花瓣边缘褪色很快,形成白边。
  6、扁蓄型(消红型):
  蓼科蓼属的若干植物(如扁蓄、习见蓼等),花蕾为红色或深粉红色,开花后变为白色。
  7、稀释型:
  此类植物花蕾期颜色较深,开花后由于含水增加、体积增大,色素溶液稀释,颜色变浅。其实这类植物不能算作典型的变色花。由于此类植物较多,不一一例举。
七、消绿型
  “消绿型”指的是花朵原为绿色,后变为其他颜色的植物。
  1、荚蒾——绣球型:
  ①荚蒾属多种带不孕花植物(如木绣球、琼花等),其不孕花初开均为绿色,若干天后变为白色。其可孕花一般为白色,不变色。
  ②绣球属植物的不孕花初开为绿色,然后根据土壤酸碱性变成其他颜色,酸性土壤中苍白蓝、紫色,中性土壤中显现苍白色,碱性土壤中显现粉红色。其可孕花一般为蓝紫色,不变色。
  2、绿花蕾型:
  这类植物极多,例如百合科植物(百合、风信子等)、石蒜科植物、茉莉、栀子等,花蕾是绿的,开花后绿色则完全消失。极其普遍,不一一例举。
变色苞片归纳
变绿型
  白掌(白鹤芋)、花烛(红掌、粉掌、绿掌等)、虎刺梅等,开花后期苞片会从叶柄到叶尖逐渐变绿。其中粉掌苞片在变绿后还会变黄。
环境变色花归纳
  环境变色花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相对稳定的环境),开不同颜色的花的植物。
朱槿(扶桑)
  有的朱槿不同季节开不同颜色的花。春季开红色花,夏季开黄色花,秋季开粉黄相间的花。.
绣球
  绣球属植物的不孕花初开为绿色,然后根据土壤酸碱性变成其他颜色,酸性土壤中苍白蓝、紫色,中性土壤中显现苍白色,碱性土壤中显现粉红色。其可孕花一般为蓝紫色,不变色。

这是什么花植物?


应该是柳穿鱼。
柳穿鱼(学名:Linaria vulgaris Mill.),为玄参科、柳穿鱼属的多年生花卉,柳穿鱼原产欧亚大陆北部温带,生沙地、山坡草地及路边。株高30~80cm。茎圆柱形,灰绿色,无毛横断面灰白色。叶多皱缩,易破碎。叶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8cm,全缘。羽状叶脉,无毛。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密集,长约2cm,黄色,花期夏季,蒴果卵圆形。分株或播种法繁殖。分株于早春发芽前或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播种宜在9月上、中旬进行,11月定植,株距25cm,翌年开花。柳穿鱼枝叶柔细,花形与花色别致,适宜作花坛及花境边缘材料,也可盆栽或作切花。同属约有100种,常见栽培的有摩洛哥柳穿鱼(L.moroccana)、[1](L.bipartita)等。
中文学名
柳穿鱼
拉丁学名
Linaria vulgaris Mill.
别称
小金鱼草
二名法
 

请问这是什么花卉?(照片可能有些模糊,手机像素不太好_(:_」∠)_)


鸢尾编辑[yuān wěi]
声明
本词条介绍的是学名为Iris tectorum Maxim.的物种。鸢尾,亦可指分类学“鸢尾属”下所有物种的统称。关于后者的介绍,请参阅“鸢尾属”词条。
鸢尾(学名:Iris tectorum Maxim. )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可供观赏,花香气淡雅,可以调制香水,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1]
中文学名
鸢尾
拉丁学名
Iris tectorum Maxim.
别 称
乌鸢、扁竹花、屋顶鸢尾、蓝蝴蝶、紫蝴蝶、蛤蟆七、蝴蝶花
二名法
Iris tector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目
亚 目
百合亚目

鸢尾科

鸢尾属
亚 属
鸡冠状附属物亚属

鸢尾
分布区域
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区、黎巴嫩和以色列
环境分布
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
生态习性
陆生植物
生活型
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
日 照
喜阳光充足
水 分
喜湿而不耐涝
温 度
耐寒
土 壤
粘性土壤
果实形状
长椭圆形
植物通高
高约30-50公分
药用价值
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
花果期
花期4~6月;果期6~8月
特殊用途
观赏,用药
毒 性
微毒
象征意义
爱情和友谊、希望、童话
原产地
中国中部及日本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地理分布
4植物变型
5栽培技术
▪ 土壤要求
▪ 温度控制
▪ 排水系统
▪ 种植密度
▪ 施肥要点
▪ 杂草控制
▪ 种球贮藏
6病害防治
▪ 种球腐烂病
▪ 冠腐
▪ 镰孢性基腐病
▪ 灰霉病
▪ 丝核菌病
▪ 根腐病
▪ 软腐病
▪ 根线虫病
▪ 西红柿斑萎病毒
▪ 白花病
▪ 芽裂病
7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
▪ 药用价值
8植物文化
▪ 传说
▪ 花语

1形态特征编辑
鸢尾[1]
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根状茎粗壮,二歧分枝,直径约1cm,斜伸;须根较细而短。叶基生,黄绿色,稍弯曲,中部略宽,宽剑形,长15~50cm,宽1.5~3.5cm,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鞘状,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光滑,高20~40cm,顶部常有1~2个短侧枝,中、下部有1~2枚茎生叶;苞片2~3枚,绿色,草质,边缘膜质,色淡,披针形或长卵圆形,长5~7.5cm,宽2~2.5cm,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内包含有1~2朵花。
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花梗甚短;花被管细长,长约3cm,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圆形或宽卵形,长5~6cm,宽约 4cm,顶端微凹,爪部狭楔形,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成不整齐的繸状裂,内花被裂片椭圆形,长4.5~5cm,宽约3cm,花盛开时向外平展,爪部突然变细;雄蕊长约2.5cm,花药鲜黄色,花丝细长,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蓝色,长约3.5cm,顶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齿,子房纺锤状圆柱形,长1.8~2cm。
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上而下3瓣裂;种子黑褐色,梨形,无附属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1]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鸢尾花果(6张)

2生长习性编辑
耐寒性较强,按习性可分为:
要求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粘性土壤;
生于沼泽土壤或浅水层中;
生于浅水中;
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耐寒力强,亦耐半阴环境。[2]

3地理分布编辑
产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缅甸,日本。生于海拔800-1800米的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在庭园已久经栽培。[3]

4植物变型编辑
白花鸢尾Iristectorumf. alba Makino.
该变型花白色,外花被裂片爪部带有浅黄色斑纹,其他性状与原变型相同。
产浙江(杭州下天竺)。各地庭园中常见栽培。[1]

5栽培技术编辑
春季开花,花期三个月左右,4~6月,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
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种,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植距离45~60cm,栽植深度7~8cm为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土壤要求
鸢尾硕果[3]
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
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土壤结构好是基本的条件,这对经常大量种植生长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议加入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与25cm左右深的土壤进行混合,以对土壤进行改良。易板结的土壤,种植后可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也可用此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4]
温度控制
种植后,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低温为5~8℃,最高温为20℃。土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18℃之间。
温室内生产鸢尾,最适温度为15℃。为了缩短生长期,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种球,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但会造成植株弱小。13℃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同时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
秋季,植株生长时,特别在温带地区,当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必须下调以防止花朵枯萎。一般控制在10~13℃,尽量保证植株生长,如果在所有阶段叶片显得过多,那么得考虑修剪掉部分叶片。
生产的日夜平均温度可在20~23℃,最低温度为5℃。在高温和光线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
在霜害经常发生的地区,生产只能在温室中进行。其适合的生长温度应安排在夜间。因此,不加热的温室应提早封闭,以尽可能使夜温适宜。白天,则要提早通风,以避免出现温度升至18℃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荫也可以达到控温的目的,但合适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
露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7℃,白天持续的高温可用遮荫网遮去。它不仅能减少直接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提高温度。[4]
排水系统
为了使过多的水分应快速排除,应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统。这样也使用水对温室土壤进行淋洗成为了可能。该处理可防止在种植喜肥作物或某种植阶段使用水分较少而引起盐分的积累问题。[4]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依不同品种、球茎大小、种植期、种植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为使种植间距合适,通常采用每平方米有64个网格的种植网。[4]
施肥要点
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鸢尾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4]
杂草控制
鸢尾[1]
鸢尾的生长过程只需8~12周,在这么短的生长时间里,如果对土壤进行过蒸、淹、犁等处理后,那么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必考虑除草问题。植株种植后,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但施用时注意不能对植株造成伤害。
如果植株种植后,地里开始生长杂草,那么只有在种球被埋得足够深的时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剂。种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处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
在植株展叶之前,温室或露地中的小草可通过喷施适宜的除草剂来控制其生长。如果普通除草剂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一年生的牧草杂草,就应改用复合除草剂。施用的时候是在天快要黑的时候,喷施在植株上,再喷足够的水。次日清晨,从植株顶部彻底冲洗。由于除草剂有残留性,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每片地一年中施用的除草剂都要限量,以不超过2次为宜;只在十分必要时再使用除草剂;不要种植对除草剂敏感的品种。[4]
种球贮藏
种球贮藏的温度必须是30℃,用于切花生产的种球应马上种植。如果种球不能马上种植,在这段过渡期间里,种球一定要在适宜的温度中贮藏。期间,温度一定要符合种球生长的要求,一定要经常调温,以保证种球的生长。使温度维持在2℃,而且不要超过2~3周,这是最好的选择。高于2℃的贮温会延长处理期,并对开花起负作用。将球茎小心地置于底部有空格的容器中。贮温在2℃,并保证有良好的透气性。种球不适于长期贮藏,因为贮藏过久会对将来茎叶所生长不利,而且也会增加根尖受到青霉菌感染的机率。
用于切花生产的鸢尾在种植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是特别重要的。种植前几天的土壤要足够湿润,以确保早期根系快速而健康地生长,而且根系不易在种植时受到损伤。使用冷水浇灌尤其是在土壤温度较高时较为合适。土温高,种球生长过快,使切花品质下降。种植应选择在土温较低处。此外还可以在夏季来临前在地上铺盖一层隔热的覆盖材料,阻止土壤受过多的太阳辐射。[4]

6病害防治编辑
种球腐烂病
它严重危害种球,地表看不出来或很晚才能显现。而地下根系生长很少或根本不生根。受害轻的植株低矮而呈弯曲状(见镰刀菌病)。由根冠发病,组织变黑或蓝褐色,被覆孢子团。与受镰刀菌侵染不同,感染根腐病的植株不向内收缩,所以健康的植株与感病植株外观上不易分辨。此病不易传播,不会长期污染土壤。
病因:疣孢青霉的孢子通过侵染球根的微小伤口而使植株染病,或者土壤过干也会引起植株发病。
防治方法:空气湿度小于70%,贮藏时保持空气流通。[5]
冠腐
染病的植株一般来说早期发育正常,随后,会出现枯萎、倒伏。病害很快传播到相邻植株上。在发病植株周围的地下或地上的土壤中存在许多1~2毫米粗的白色菌丝。这些菌丝聚成块状,先呈白色后转为黑褐色。最后,球根完全变软,植株披满白色织物。
病因:冠腐病由整齐小核菌引致。这种病只发生在亚热带和气候温暖的地区。低于13℃时,此病不侵染植株,当温度高于20℃时发病最厉害。它的寄生植物种类相当多,主要靠加强管理来防治。土壤一旦被侵染,持续时间很长。
防治方法:不要在已被整齐小核菌侵染的土壤中种植种球,否则一定进行土壤处理和球根处理。仔细清除受病植株及其周围土壤。[5]
镰孢性基腐病
这种病最初发生在球根基部,随后向上侵染至鳞茎。受伤与健康组织区别明显。受病部位组织变软,灰褐色,向内抽,有时被覆白色织状物。受病种球种植后,不能开花。在温室中如植株早期受
鸢尾[1]
侵染,地上部分变软,杆弱,叶子从叶尖开始变黄。不久植株死亡。若后期染病,则生长停滞,花芽干枯。当收获时,花色仍显苍白。深入球根内部的花茎基部长期不发育,表皮皱折。
病因:镰孢病侵染途径一个是通过孢子侵染健康种球;另一个是健康植株接触感病种球。此病可能通过土壤传播。因此,在已消毒的土壤中种植有病种球十分危险。土温达到16℃时,易发病,高温使病菌传播更快。
防治方法:广泛采用唐菖蒲、小苍兰交替轮作,或一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 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5]
灰霉病
受葡萄孢属侵染的植株整个或局部可见斑块。植株生长受阻,鞘叶受湿腐影响,从地面部分起向上被覆着灰色的孢子网。结果,叶尖虽不黄,但植株仍倒伏。受病的种球潮湿,开始腐烂、变褐,但无异味。当去除表皮后,球根顶部可见灰色织物伴有黑色菌丝块。根部和基盘未受侵染。除了受损叶或干叶外,叶片一般不受危害,在潮湿环境下,无规则斑点会在花朵上出现。
病因:灰色葡萄孢属真菌引发灰霉病,通常在潮湿环境下发病。真菌还危害许多作物和植物。
防治方法:避免叶片受损。新芽长于5cm的球根不再种植,特别不能使用地膜,这样避免阳光灼伤。球根种植不要过密,在生长期内保持土壤无杂草。温室中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如必要,可打开风机并加热,保持植株干燥。上午浇水以保证植株干燥。叶面受损后,根据需要喷洒杀菌剂。[5]
丝核菌病
感染不严重时,叶鞘上呈现出不规则状黑褐斑,中间的组织坏死(形成空洞)。感染严重时,叶鞘(晚些时候在叶基和花茎处)变软呈灰色。大部分外围的叶片先枯萎,晚期,植株死亡。严重侵染时,(种植深的种球)茎芽在萌发前就腐烂。在受侵染的球根中,受病组织变软,先期变灰,有时变紫,晚期则呈现灰褐色。许多浅褐色菌丝看上去象蜘蛛网,有的还逐渐形成壳。球茎鳞片间和表皮均可见菌丝。根系生长完好,受病球根无异味。
病因:侵染球茎和芽的丝核菌主要来自土壤。许多植株(如郁金香)都会被它侵染,即使在从未栽种过产花种球的土壤中。不管土温如何,它均可发病,温度升高时,发病机率增大。
防治方法:对已被侵染或可能已被侵染的土壤中进行常规土壤处理。高温下,土壤再侵染仍有可能发生。保持清洁环境,可防再侵染发生。未采用常规土壤处理,据以往经验,土壤会被丝核菌侵染。因此,种植前要适当施用杀菌剂。考虑到种植深度,一般用旋耕机在土下5~10cm处施用杀菌剂。通常在夏天土温超过16℃时采用此法。球根浅植。[5]
根腐病
侵染早,植株生长受阻或是根系短或是带有不易看清的黑头。根上存着黑点,看起来象根系被灼烧过的样子。后来生长的根系表现良好,可能是植物抗病的结果。
病因:终极腐霉菌通过土壤侵染根系,这种真菌可在任何土壤中发现并很难控制。品种不同,侵染程度不同。土壤蒸气消毒后立即种植,早期侵染的危害甚大,因为此时,土壤中的竞争性生物尚未复原。
防治方法:与其他多种作物轮作或一年一次常规土壤处理。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确定适合的土壤结构。采用适宜的灌溉系统以保持良好土壤结构,但防止积水。[5]
软腐病
鸢尾[1]
种植后不久受感染的嫩芽生长受阻。叶鞘总是水汪汪的,呈现黑绿色,不久变黑。嫩芽极易被拽掉。受感染的组织会变软呈现暗黄色并且很快腐烂呈软团状带异味。根系起先正常生长,而后变透明,呈黄绿色。
病因:这种病是由胡萝卜欧文氏杆菌引起的,并经常发生在“Prof. Blaauw”品种中。在高温高湿时感染机率加大。鸢尾和其他作物的残体诱发病菌生长,而种植时根尖受损也会导致此病发生。水滴的溅射会传播土壤中的细菌。
防治方法: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残体。在已提前处理好的土壤中种植种球(温度适宜)。种植时避免碰伤根尖。温室内种植时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2~15℃),避免高温。清晨适量浇水。 防治土壤熟化。[5]
根线虫病
植物生长局部受阻,花芽干枯,根系短,呈黑色条状,这些症状于腐霉病菌引起的根腐病区别在于根系不会腐烂。
病因:穿刺短体线虫侵染植株诱发此病。一些不知名的真菌或细菌聚集在线虫引致的伤口附近,可危害多种植物(包括菊花、玫瑰、草坪)。
防治方法:每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5]
西红柿斑萎病毒
该病毒在鸢尾中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一种是全部或部分叶片为浅绿色至黄色。通常叶尖仍保
鸢尾[1]
持绿色。外围叶片宽、发黄颜色变浅,并有时可看到棕色坏死条纹。另一种为在叶片是有黄色斑点和条纹,有时有椭圆形斑点并带有棕色条纹。在两种情况下,种植生长停滞,不开花。
防治方法:不要在以前种植过对此病毒敏感作物的温室中种植鸢尾。不要在附近种植有易感染该病毒作物的室外种植。在温室中或室外防止杂草生长。控制蓟马的生长,对前茬作物也是如此。[5]
白花病
花色与正常植株的不同,着色浅,花不干枯但品质明显下降。
病因:在温室中由于蒸腾弱引起相对湿度较高。
防治方法:若在整个生长期内温室内相对湿度较高,维持室温高于外界温度2~3℃。如外界温度较高(15~16℃),而不能采用此方法时,应在早晨向温室加热,并打开通风扇。[5]
芽裂病
鸢尾[3]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花芽枯萎,然后花苞顶端变黄,花芽腐烂死亡。花芽总是在生长阶段最后几周形成。这种病可在整个生长期内出现,主要在花茎生长时,若早期发生,几乎看不出对植物有什么危害。一旦出现花芽,很容易看见花芽是否正常,如果发育不饱满,说明此植物已染此病,晚期芽裂病花朵不着色。芽裂病可在整个花期内发生。
病因:由光照不足、湿度过高、生长规律被打乱引起的。总是在冬季发生。也可能由于种植过密,或者霜冻引起的温度骤降。球根受镰刀菌轻度感染,生根少;温度低,蒸腾作用不够,都能引起芽裂的发生。
防治方法:种植前挑选球茎,在种植期内对种植地点进行处理(种植间距和光照)。冬季不用小球茎种植。光照要充分,北半球最好在q内种植鸢尾。因为鸢尾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开花。水分供应要充足,尤其是对根系。荫天要降低温室温度,特别是在茎生长时以便减缓生长速度。生长过快要大量的营养,易导致芽裂。特别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加热适当通风,保持作物充满活力。避免温度骤变,因为此种情况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快,植株生长不平衡,会导致芽裂的机率增多。[5]

7主要价值编辑
观赏价值
鸢尾叶片碧绿青翠,花形大而奇,宛若翩翩彩蝶,是庭园中的重要花卉之一,也是优美的盆花、切花和花坛用花。其花色丰富,花型奇特,是花坛及庭院绿化的良好材料,也可用作地被植物,有些种类为优良的鲜切花材料。国外有用此花作成香水的习俗。[2]
药用价值
鸢尾花开[1]
性味特征
性寒,味辛、苦。[6]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食积腹胀,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出血。[7]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破症瘕积聚,去水,下三虫。
  2.《名医别录》:疗头眩。
  3.《中国药植图鉴》:敷肿毒。

8植物文化编辑
传说
梵高油画《鸢尾花》[8]
鸢尾花主要色彩为蓝紫色,有“蓝色妖姬”的美誉,鸢尾花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称之其属名iris,“爱丽丝”。爱丽丝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她是众神与凡间的使者,主要任务在于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
这种植物的名字是由上帝的信使和联接地球和其他世界的彩虹而来的。还有一种传说就是彩虹曾经拯救了6世纪法兰克国王的性命,当他看到彩虹从莱茵河上升起的时候就知道这时的河水已足够的浅,于是过了河逃脱了敌人的追击。
法国是一个鲜花之国,它的首都巴黎有“花都”的美誉。鸢尾被视为法兰西王国的国花。因为相传法兰西王国第一个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在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一件礼物,就是鸢尾。在法国,鸢尾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鸢尾在古埃及代表了“力量”与“雄辩”。以色列人则普遍认为黄色鸢尾是“黄金”的象征,故有种植鸢尾的风俗,即盼望能为来世带来财富。莫奈在吉维尼的花园中也植有鸢尾;并以它为主题,在画布上留下充满自然生机律动的鸢尾花景象。[9]
花语
鸢尾花在中国常用以象征爱情和友谊,鹏程万里,前途无量明察秋毫,在爱情里面,鸢尾花代表恋爱使者 ,鸢尾的花语是长久思念。
欧洲人种认为它象征光明的自由。在古代埃及,鸢尾花是力量与雄辩的象征。此外,鸢尾还是属羊的人生命之花,代表着使人生更美好。
鸢尾爱丽斯(紫蓝色):好消息、使者、想念你。

德国鸢尾(深宝蓝色):神圣 。
小鸢尾(明黄色):协力抵挡、同心。
白色鸢尾:纯真。
黄色鸢尾:友谊永固、热情开朗。
蓝色鸢尾: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也有人认为是代表着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
紫色鸢尾:爱意与吉祥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鸢尾 .中国植物志 [引用日期2013-10-17] .
2. 王俊,四种野生鸢尾的花卉生物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3. 鸢尾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引用日期2013-10-17] .
4. 荷兰鸢尾规模化生产(上) .中国花卉 [引用日期2013-10-19] .
5. 鸢尾花生产种植技术培训资料(七) .中国种植技术网 [引用日期2013-11-1] .
6. 鸢尾 .中国医药网 [引用日期2014-02-9] .
7. 鸢尾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引用日期2013-11-20] .
8. 艺术泡沫中的拍卖行和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 [引用日期2013-10-26] .
9. 鸢尾 .互动 [引用日期2015-05-12] .
 



 



 



 



 



 




关键词: 叶子 蝴蝶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