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行业知识正文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7 11:41:54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157
关于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相关资料,更多详细介绍如下:

目录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50字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200~300字左右)
端午节的习俗400字左右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50字左右)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50字


端午习俗包括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戴香囊、挂钟馗像驱鬼、斗草游戏、佩戴长命缕、伍子胥公祭活动等等,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扩展资料:

1、端午食粽。端午食粽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节前夕,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或者就在弹石路边,小藤椅几张围拢来,满目青绿的箬叶,糯米的晶莹,傍晚,就飘来了香气,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艺,味道咸淡,卖相如何,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

2、斗草游戏。所谓斗草,一种是互答花草名,《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如此循环比答,谁能答到最后为胜。

3、佩戴长命缕。长命缕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线编织而成,这种长命缕通常都会编织得很长,以表达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同时五色也代表了五方之神,也有向神灵祈福的意愿在内。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1、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粽子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粽子,当时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品。

2、划龙舟

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年以上,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3、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4、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在端午节,人们用菖蒲艾蓬等浸酒蘸洒于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5、打午时水

端午,是五月初五,“五”(午)是阳性,古人认为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午时驱邪最佳,所以端午当天有取“午时水”的说法,用来煮饭、烧水、煮汤,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 吃粽子,煮蒜头,赛龙舟,插艾条,挂钟馗像,游百病。

风俗一:吃粽子

这是非常传统的习俗了,自然也不能免俗了。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多数人在过端午的时候都有吃粽子的习惯。

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很多农村的妇女都会在家里包粽子,准备过节,都会特意多包一些,然后分给亲戚朋友们吃,或者让特地回来回家过节的子女饱餐一顿。

风俗二:煮蒜头

这个习俗在农村同样多见。在端午节当天,农民朋友就会把蒜头煮熟,并且吃掉。因为蒜头的杀菌效果极好,所以寓意可以在一年里免受疾病的折磨。

而且端午节左右刚好是大蒜成熟的季节,刚好能吃到从地里挖出的新鲜蒜头,好意头之余,农民朋友正好可以尝个鲜。

风俗三:赛龙舟

提到赛龙舟,农村的小伙伴可能就会非常激动起来,它也是端午节我们最期待的一个节目了。

在农村地区,赛龙舟是非常热闹的,村中很多年轻人还会去参加呢,每一场都有很多农民朋友不顾烈日去围观,而且比赛结果还会讨论好几天呢。

风俗四:插艾条

插艾条这个习俗在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有。之前的话在外面折几支艾条回来,现在基本都要去市场上买了,然后插在大门的两边就可以了。就像是在清明节插柳条一样,有着些许驱邪的意思。

其实寓意外,艾条的中医养生功效是非常显著的,很多老一辈的农民朋友都喜欢用艾条来去除体内湿气,不过许多年轻的农民朋友却不喜欢闻艾条的味道。

风俗五:挂钟馗像

钟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专门捉鬼的一个官。有一些农村地区会在过端午节的当天,把钟馗的画像挂出来,让他去捉鬼,免得那些鬼怪留下来祸害人间,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习俗,不过现在只有少数农村地区会挂了。

风俗六:游百病

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农民朋友会在过节的时候穿上新衣服,然后外出游荡,这就是游百病了。此种做法是希望可以把所有的邪气、病毒等都赶走,让好运气随之而来。

这一天很多农村的小朋友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又有新衣服可以穿了,而且还可以随意打打闹闹,对于贪玩的小孩子来说真的是非常开心的一天。


 

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哪些?


一、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2、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二、端午节的故事

1、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2、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习俗(200~300字左右)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深入人心,是一种仪式感的存在。而现在粽子已经成为吃货们竞相推崇的美食了,除了传统的蜜枣、豆沙,南方人民爱吃的肉粽也已经征服了大众的味蕾。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点雄黄酒

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等不上身。

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挈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万人喝彩。

栓五色丝线

这天早晨,家家都要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五种吉祥的颜色可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端午节的来历:

1,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未能实现,后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他写过忧国忧民的《离骚》。

2,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助吴伐楚,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后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3,纪念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的习俗400字左右


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当时,粽子还用作礼尚往来之物。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东亚及东南亚等国。

2、赛龙舟

赛龙舟前,先要请龙、祭神。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划龙舟时,多有唱歌或念口号助兴。声音雄浑壮美,扣人心弦,也增加赛龙舟时的氛围。

3、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良物。端午节在家门口挂艾草,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人们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吃粽子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挂菖蒲插艾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时大多在院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民间有用它来驱邪。

在端午节,人们还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还用菖蒲根泡酒,以为喝了能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菖蒲身上这层驱邪避害的文化含义使它成了人们过端午节时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4、喝雄黄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5、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的习俗及意义


端午习俗非常多,根据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虽然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划龙船、食粽子是普遍习俗。端午节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的习俗有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等:

1、食粽子,是中国人一个传统的习俗,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放在锅中煮熟,以前在读书的人吃那包裹着枣的粽子,叫“枣粽”与“早中”偕音,意味着早中状元,现在都喜欢粽子里包肉,蛋黄,绿豆等,随个人口味,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做好粽子在端午时食用的。

2、赛龙舟,端午节最主要的一个习俗。是在屈原投江后,许多人划船追赶着去拯救,追赶到洞庭湖时没有了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借划龙舟来驱散江里的鱼,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样赛龙舟也就成了一种端午的习俗了。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主要是避邪驱瘟的,香囊中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用丝布包裹着,上面用绳,珠子作佩带,下面结个流苏,作成各种不同的香囊,现在香囊里也有放薰衣草,茶叶等放在衣柜里除湿,除霉,也有青年男女送香囊来表达爱意。

4、挂艾叶草和菖蒲,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亦有起源于恶月恶日、夏季时令、蓄兰沐浴以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总而言之,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扩展资料: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五月”与“午月”通。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端午习俗注入了夏季时令的驱邪、祛病防疫风尚以及赋予纪念历史人物内容。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端午这天必不可少的也有"祛病防疫"活动。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是阳中至阳的日子;阳气盛则阴邪衰,利于借助刚阳正气驱邪消晦,因此古认认为端午是刚阳正气汇集的吉祥日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50字左右)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等。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但是在漫长的选择淘汰中,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最得人心。“其志洁,其行廉”,从司马迁对屈原饱含深情的叙述开始,屈原忠贞爱国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越发高大。汉代以降,人们就认为端午节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战相持阶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以古喻今,激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更让屈原的爱国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录。

宋颖认为,端午节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端午节逐渐与屈原和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端午的多个名称由来:

1、天中节

天中节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2、端阳节

午日为“阳辰”,午月第一个午日,故称端阳。《荆楚岁时记》中说: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之为“端阳节”。

3、重午节

上古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纪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到了汉代时,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初五日。

4、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图形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

5、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亦有个别地区称为“五月当午”。

6、龙日节

龙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东方苍龙七宿,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于北方隐没。仲夏端午,苍龙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因此称为龙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习俗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