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唐朝六大都护的北庭都护府2、唐朝安北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的区别
3、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细解释,通俗易懂。
4、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5、"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府,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按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急急急!!!
6、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
7、北庭都护府的介绍
8、北庭都护府的历史沿革
9、为了加强对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统治,清朝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和
1、唐朝六大都护的北庭都护府
唐朝初年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发展正盛,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和西突厥后,为了对东突厥和西突厥原来的占领地区加强管理,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北庭都护设立后,提携万里,社会安定、农业、牧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中心。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第二任都护郭虔瑾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戌边。唐玄宗为了确保这条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又在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的一万二千人就屯驻在北庭。
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了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唐朝政府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设施,充分证明了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
在唐朝的全盛时期,北庭都护府下辖金满、轮台、蒲类三县;瀚海、天山、伊吾三军;以及盐治州、盐禄州、阴山州、大漠州、轮台州、金满州、玄池州、哥系州、咽面州、金附州、西盐州、东盐州、叱勒州、迦瑟州、冯洛州和孤舒州等十六个羁縻州。安西都护府的管辖地包括安西四镇、濛池、昆陵都护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今日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安西都护府随着大唐王朝的兴衰而不断发生变化,其经历的大体阶段包括:初建——再建——三建等。特别是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王朝无力西顾,将大批兵力调往内地,使得西域与内地联系遭遇隔绝。关于安西都护府最后陷落的时间,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据史学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模糊的状况,可能不是单纯的情报断绝所造成,而是事实上唐朝后期已经无力控制安西,不得不放弃。北庭都护府在安史之乱后,虽孤悬塞外,却仍然坚持了三十五年之久。唐朝自公元702年设置都护府到公元791年都护府被吐蕃人攻陷,共89年。之后,北庭被回鹘人占领,北庭地区在回鹘人的经营下历时三百余年,到宋代时则隶属于葛逻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对中原王朝联通西域却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使汉文化深入持久地传播到了西域,对西域与中原的联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见证了大唐王朝的兴衰荣辱,正可谓“中原兴,都护府亦兴;中原衰,都护府亦衰”!
2、 唐朝安北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的区别
没啥区别
贞观14年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 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
北庭: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归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都是中国的领土。
3、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细解释,通俗易懂。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在西汉,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兼领,领二千石俸;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 都护一职初设於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监护西域诸城郭国。新朝末年至东汉初年废置。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班超平西域,遂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至汉东汉-西域都护府(公元94~107)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因西域乱而不复置都护
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自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约170年。安史之乱前,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三异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为都护府,共约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为大都护府,共约71年。安史之乱后,765-778年为都护府,781年后又名为大都护府
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
4、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这就是《汉书·郑吉传》中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安西都护府: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
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这就是《汉书·郑吉传》中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宣帝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其级别相当于郡太守,每年的俸禄是二千石粮食。其属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自郑吉为西域都护至西汉末,前后任西域都护者18人,姓名见于史册的有10人,除郑吉外,还有韩宣、甘延寿、段会宗、廉褒、韩立、郭舜、孙建、但钦、李崇等。
公元前48年西汉政府在车师置戊己校尉,其基本职责是屯田积谷。戊己校尉受西域都护节制。西域都护所辖西域各国的国王及主要官员,由汉王朝赐予印绶。据《汉书·西域传》载,西域都护统辖西域诸国有48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共376人。考古工作者曾在今阿克苏地区的古城中发掘出一枚西汉时期曾任西域都护的李崇的印,还发现一枚“汉归义羌长”铜印,即汉朝颁授西域首领的官印。这些都反映了西汉在西域设官置守、任命各级官员的情况。
安西都护府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
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十一月,苏定方在碎叶水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反叛,从而平定了西突厥,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护府又迁到龟兹(今库车),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唐高宗改变太宗时只重军事而轻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设蒙池、昆陵两个都护府,并将其附属小国分别设置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使这一带都置于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显庆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这期间,是武则天为皇后辅佐高宗到垂帘听政阶段。显庆、龙朔年间(661-66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辖区扩大至今阿尔泰山西至咸海及葱岭的东西各部直至阿姆河两岸城的诸城邦国,包括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
显庆五年(660年),位于葱岭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该部巡查。
龙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并在吐火罗立碑记述此事。在此时,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地包括安西四镇、濛池、昆陵都护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大体相当于今日新疆与中亚五国、阿富汗的总和。
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多处易手,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完全陷落。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军队攻陷了安西都护府。期间,唐朝也两次放弃安西四镇: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仪凤三年(678年),又被吐蕃控制;仪凤四年(679年),安西四镇被唐将裴行俭收复,垂拱三年(687年),武则天被迫收缩战线,放弃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治所移至碎叶城。
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在龟兹国恢复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此后,安西都护府的府衙才在龟兹稳固下来。
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设立,管辖原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天山北路、热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护府只管辖天山南路、葱岭以东的地区,以抵吐蕃对丝绸之路的北侵的战略目的。
安西都护府全盛时代所统率的精锐骑兵又称“安西兵”,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政府在河西、陇右征兵,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帮助收复了两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机陆续占领陇右、河西,因此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陇右军镇多被吐蕃攻陷。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二镇和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间道奏事,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 随后,吐蕃联合葛逻禄、沙陀攻击唐军、回鹘,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与安西失去联络,不知安西存亡。《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三“及三葛禄、白服突厥皆附于回鹘,回鹘数侵掠之。吐蕃因葛禄、白服之众以攻北庭……贞元六年(庚午,公元七九零年)……回鹘颉干迦斯与吐蕃战不利,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鹘索求,与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皆降于吐蕃。……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而西州犹为唐固守。”
安西最后陷落的时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这可能不仅是情报断绝所造成的,而是事实上唐朝已经放弃了对安西的控制。 安西四镇的于阗陷落于贞元六年(790年)。 有学者推论,安西最后的陷落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
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
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北庭都护设立后,提携万里,社会安定、农业、牧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中心。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第二任都护郭虔瑾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戌边。唐玄宗为了确保这条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又在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一万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唐政府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设施,充分证明了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无力西顾,将大批兵力调往内地,西域与内地联系遂被隔绝。北庭都护府孤悬塞外,坚持了三十五年之久。唐朝自公元702年设置都护府到公元791年都护府被吐蕃人攻陷,共89年。之后,北庭被回鹘人占领,北庭地区在回鹘人经营下历时三百余年,宋代属葛逻禄。
5、"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府,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按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急急急!!!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安西都护府(公元640年)——北庭都护府(公元702年)——伊犁将军府(公元1762年)
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叛军以后,为稳定新疆地区形势,设伊犁将军府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三十六国。
公元640年,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于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后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
6、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各是哪个朝代什么时间,详
只有在西域建立巩固的政权,才能有效地对付突厥与吐蕃,确保河西的安全,从而维护唐帝国的稳定与统一。唐朝在西部边疆设置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设立“安西四镇”,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的建立维护了关中、陇右安全,加强了对内附少数民族的统治,只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才能使边疆的社会秩序得以安定,才能有巩固的边疆。唐王朝开拓西部边疆的根本原因是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保卫唐王朝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即封建的农业经济,使之不受外来的侵扰掠夺而破产。
7、北庭都护府的介绍
北庭都护府,是中国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8、北庭都护府的历史沿革
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辽阔地区。 公元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北庭都护设立后,提携万里,社会安定、农业、牧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西北地区中心。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第二任都护郭虔瑾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戌边。唐玄宗为了确保这条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又在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一万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任命各级官吏,统率边防守军,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一带都得以施行。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促进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唐政府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设施,充分证明了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无力西顾,将大批兵力调往内地,西域与内地联系遂被隔绝。北庭都护府孤悬塞外,坚持了三十五年之久。唐朝自公元702年设置都护府到公元791年都护府被吐蕃人攻陷,共89年。之后,北庭被回鹘人占领,北庭地区在回鹘人经营下历时三百余年,宋代属葛逻禄。
9、为了加强对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统治,清朝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和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清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强对北方的统治,清朝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有利于新疆地区的稳定,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说明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题目中A,B,C三项和题意不符,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历史材料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民族关系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尤甚,它导致了清朝最终落后于西方国家,最后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同学们对这些内容要注意识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