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镇江三山里北固山的简介由来2、次北固山下的主旨
3、《登京口北固山怀古》
4、南京北固山和镇江的北固山都是一个么?
5、关于“北固山”的诗有哪些?
6、急求!描写镇江北固山的诗词
7、镇江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此称为谁所提
8、北固山的景点及典故
9、咏词吟诗北固山这遍文章以什么为顺序构思的?
1、镇江三山里北固山的简介由来
北固山地名由来:
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
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
北固山坐落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名北固山。高约58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雄居山巅的甘露寺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
2、 次北固山下的主旨
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是人物一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北固山下
3、《登京口北固山怀古》
北固山?北固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 -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南京北固山和镇江的北固山都是一个么?
哈哈我知道。我住南京大行宫,在镇江上大学,我很清楚。
镇江有北固山,南京没有。
南京的是“北崮山”。你说的公交车应该是南京25路公交车,如果我记得没错,“北固山”和“北崮山”用混了,车上标的也并不理想,易导致混淆。
插入图片和地图。
具体的入口在哪里,我也不是太清楚,坐25路到达终点站后,问问司机和公交站点的人,他们肯定知道。
5、关于“北固山”的诗有哪些?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宋代: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北固山看大江
清代: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登北固山
唐代:宋之问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
唐代:张子容
五马向西椒,重阳坐丽谯。徐州带绿水,楚国在青霄。
张幕连江树,开筵接海潮。凌云词客语,回雪舞人娇。
梅福惭仙吏,羊公赏下僚。新丰酒旧美,况是菊花朝。
6、急求!描写镇江北固山的诗词
念 奴 娇
叶梦得
峰横起,
障吴关三面,
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
目尽处、
秋水粘天无壁。
绿鬓人归,
如今虽在,
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
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
孙郎终古恨,
长歌时发。
·1705·
《宋词鉴赏大典》
万里云屯,
瓜步晚、
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
画船遥想,
一笑吞穷鬓。
当时曾照,
更谁重问山月。
叶梦得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
北固山有感而作 。此词步苏轼名作《 念奴娇·赤壁
怀》古词原作之韵,在构思和谋篇上与东坡之词有颇
多类似。
词的上片是借景抒怀。起句“ 云峰横起”,奇峰
突起 ,气势不凡。下句“障吴关三面”,是写云峰分
布情景: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屏障一样把古吴国所属地
区遮去了三面 。三面,是指东、西、南三面。吴关,
·1706·
《宋词鉴赏大典》
泛指吴国辖境,此处指今江苏沿江一带。接下去“真
成尤物 ”,是作者对云峰的赞叹。尤物,原意指尤异
的人物,一般是指女性,这里借指云峰的奇特可爱。
紧接以下两句写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
水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这句是用韩愈《祭河南
张员外文 》“洞庭汗漫,粘天无壁”的下一句,很切
合词意,押“壁”字韵,可谓天衣无缝。一个“秋”
字点出时令 。下面五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面说过,
作者曾两次出知建康府,第一次到建康时不过五十岁
多一点,还不算老,“绿鬓人归”,回去时头发还是青
的;可是这次重返故地,已是过了花甲的人了,人虽
还活着,但已是满头白发,回想当年情景,有如大梦
一场 ,只有诗情未减,下笔仍象往日那样雄浑奔放。
作者在这里虽然感到年岁日增,精力已不如前,但并
无伤感情绪,还以“诗句犹杰”自豪,胸襟是很开朗
的。
词的下片 ,则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
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首先他想到东汉末年崛起江东
的孙策,也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时而引吭高歌。当
时孙策正值英年,手握雄兵,有澄清天下之志。可惜
他壮志未酬就短命死了 ,饮恨千秋。“万里”以下五
·1707·
《宋词鉴赏大典》
句,应是作者兴尽下山,回到自己座船以后的思想活
动。他向西望去,万里浓云绵亘,此时北岸临江的瓜
步一带,夕阳正照着军营中的旌旗或明或暗,鼓角声
水调歌头
多 景 楼
陆 游
江左占形胜,
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
佳处缥缈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
烽火连空明灭,
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
万灶宿貔貅。
·2509·
《宋词鉴赏大典》
露沾草,风落木,
岁方秋。
使君宏放,
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
磨灭游人无数,
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
名与汉江流。
陆游词作鉴赏
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三十九岁 ,以枢
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次
年二月到任所。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
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固下滨大江,三
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这年十月
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
而写下此词赋。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南 乡 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念 奴 娇
登多景楼
陈 亮
危楼还望,
叹此意、
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
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
管不到、
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永 遇 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 夔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
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
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厓绿嶂,
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
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
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
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
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
至今在否?
还有很多。楼主如果要的话。可以和我联系 tengshuming@sohu.com
7、镇江北固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此称为谁所提
相传在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
后来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团山时,见北固山景色极为壮观,兴致勃勃地挥笔书写了一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已无从寻找。
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
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顺地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8、北固山的景点及典故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典故:次北固山下。。鸿雁传书,表达作者思乡之情
9、咏词吟诗北固山这遍文章以什么为顺序构思的?
扬子江拍岸奔腾东流,北固山镇江巍然屹立。北固山,三千多年来,这座蕴藏着三国风云史话的名山,这座包含着唐诗宋词风韵的青山,一直为古城镇江的文化历史所雄傲铭刻,山北,峻峭陡壁,大江横陈,千顷江浪飞溅雪,山南,岗坡苍翠,蜿蜒起伏,万户巷陌铁瓮城。北固山,镇江悠久历史的雄风魂魄,镇江灿烂文化的璀璨明珠。
初春的中午时分,阳光和煦,微风暖熏,北固山公园大门,白墙黛瓦红廊,青山绿树坦道,山茶花红艳绿妆,分布在道路两侧。沿着上山坡道,我们一行旅友三人,相约会集公园门口,进了公园,向北缓缓上行,路端左侧是条石垒壁,犹如城墙般坚固高砌,脚下是青石垒砌,一级级宽宽的条石阶梯一直向上延伸到清辉亭。山道右侧栏杆外是山坡沟壑,绿树丛林枝叶葱茏盎然,路两边。唐朝王湾的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让我们抚今追昔,诗意连翩。李先生低低读诵唐朝李白的诗《永王东巡歌》:“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使我们迎风赏景,思维万千。紧走几步,登上山埂,遥望江天,清朝京口诗人余京的《登北固山》读来令人触景生情,“北固嵯峨枕碧流,登临霸迹忆孙刘。百年戎马三分国,千古江山一倚楼。铁瓮日沈残角起,海门风静暮潮收。故宫旧垒知何处?野荻寒芦岁岁秋。”
我们步入清辉亭,这座又称迎婿亭的古亭,四门八窗,白墙飞檐,高壁固垒,威居上山下山的山道会交中心,那小而厚实的圆孔型窗,那宽厚坚固的墙壁,那四周的峭壁悬崖,显示了晴辉亭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位置重要性。说它是亭,倒不如说它是古代的军事瞭望堡垒更为贴切。亭东面是唐朝年间的千年铁塔,古迹斑驳,历尽沧桑。游人说,三国时期,刘皇叔东吴招亲,就是从清辉亭忐忑不安,一步一步走过山脊上的拱门长廊,走上甘露寺,接受吴国太丈母娘的审视。而周瑜孙权早已在长廊周围,布下两百刀斧手,只待一声令下,即可随时解决皇叔刘备性命。孙权宴毕陪他游览北固山时,刘备曾感叹,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
自清晖亭往北,在甘露寺东侧山坡的墙壁上,嵌有一块条石,上镌“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当年梁武帝萧衍登上北固山,放眼远眺,长江滚滚,白浪拍岸,一览江淮原野平川。南朝梁武帝挥笔题下“天下第一江山”大字,以赞美其宏伟壮观。后南宋书法家吴琚重新书写这六个大字,在清朝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立碑,镶嵌于此。我们跟随着游人走过拱门长廊,两边是绿树竹林,清风摇曳,竹林簌簌,一派青山峭壁绿叶葱茏,尽收眼底,两侧松柏苍翠胡杨峥嵘,春意盎然。条石对面通往甘露寺的拱门上,镌有“南徐净域”匾额。东晋时改镇江为徐州,故名“南徐”。穿过拱门,即抵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相传这里是刘备招亲之处,京剧《龙凤呈祥》即以此为背景。甘露寺是古代著名古寺,建筑手法采取“以寺镇山,飞阁凌空”之势,稳居“寺冠山”美誉,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跨过高高的门槛,我们进入甘露寺,青竹摇曳,松柏掩映,耳边,江涛声声,江风徐徐,古寺名刹,果然名不虚传。有宋朝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诗为证:“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读来真有气势非凡,江山雄伟的感觉。甘露寺曾经是刘备招亲之地,寺前有一顽石,形如石羊,光滑无比,当年刘备孙权曾经倚坐石羊,商讨破曹大计。走在前面的华先生低吟唐朝诗人罗隐《题润州妙善前石羊》:“紫髯桑盖此沉吟,很石犹存事可寻。汉鼎未安聊把手,楚醪虽满肯同心。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何知日渐深。还有市廛沽酒客,雀喧鸠聚话蹄涔。”甘露寺里,正在举办兰花展览,一盆盆优雅的兰花绿叶摇曳,飘逸芬芳,高洁淡雅,清新潇洒,兰香幽远,让我们细细品味陶渊明的诗言,“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