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延安宝塔山简介2、求歌名: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枣园油灯亮,红日照延安。毛主席挥手指航向,亿万军民齐向前
3、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叫什么塔?
4、以游子长宝塔山写一篇400字作文
5、双手搂定宝塔山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6、请问延安宝塔山上的那座塔叫什么名字?
7、贺敬之写的诗回延安求全诗
8、宝塔山宝塔山
9、延安 什么塔?
1、延安宝塔山简介
宝塔山简介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内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琦、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
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警。
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但你若是想拍摄宝塔的全景,还得上清凉山才行。
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扩展资料:
一、旅游信息
1、景点门票
普通门票63元,军人、学生、离退休人员优惠,半价。(学生限中小学生,大学生得买全票)
2、开放时间
夏季6:30—21:00冬季7:30—7:30
3、旅游时间
四季皆可,但夏季最佳
相关传说
在历史上,延安宝塔山的存在,是与“黄金锁骨菩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续玄怪录》和《太平广记》卷101“延州妇人”条目记载:“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
以其无家,瘗于道左。大历中(公元776-779年),忽有胡僧自西域来,见墓,遂趺坐,具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之日:此一淫纵女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
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
可以看出,书中描述的延州妇人其实是锁骨菩萨的化身,她为了普度众生,不惜忍辱负重满足人间私欲,死后又遭世人鄙视,后被胡僧说破,即启发民众‘知耻’而觉悟,并为其设大斋,建宝塔,这就是教化的力量。这一传说也印证了我国唐、宋特定时期内,佛教盛行的历史事实。
而在民间,宝塔的传说则来源于口口相传,其中富有代表性的是宝塔区居民苏世胜和曹淑珍传承父辈讲述、整理而来的“恶龙之争”和“红毛键牛下凡”之说。
一说认为大唐天宝年间,肤施县(延安旧称)是南北上下交通要塞,市井繁荣,不想来了两条恶龙伤食人畜,乡民叫苦连天。玉皇大帝命众神下凡修建“镇邪塔”,九级塔身,中间放置一尊金人像。
从此肤施县灾患平息,两条恶龙被“金人”所缚,也逐渐变得温顺善良起来。另一说则大致是讲有只红毛键牛下凡后滥伤无辜,食人性命,黎民百姓只能逃荒要饭。有
兄妹两人修塔镇魔。塔盖成后将牛头压住,被塔压住的红毛键牛变成了卧牛山,如今站在宝塔山对面的清凉山上远望,卧牛山的牛头在延河和南河的交界处,脖子像张拉弯的弓,隆起的脊背高高的超出脖颈,尾巴从延河的转弯处一直延伸到黄蒿弯沟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延安宝塔山
2、 求歌名: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枣园油灯亮,红日照延安。毛主席挥手指航向,亿万军民齐向前
延河,静静地流(我的家园)
剑 钊
延河,是一条极普通的河;
延河,又是一条很有名的河。
音乐家歌唱延河:“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枣园油灯
亮,红日照延安。”
诗人赞美延河:“离别延河久,延河照样流,流入黄河流
入海,千年万年永不休。”
延河,静静地流,它诉说着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诉说着
烽火狼烟,铁马金戈,也诉说着民族交流,民族融合……
延河,静静地流,它讲诉着十三年的光荣与辉煌,讲诉着
群星灿烂,健儿聚合,也讲诉着河边饮马,走向全国……
我出生在延河岸边,是喝延河水长大的。在我出生的时候,
河边饮马的健儿们已经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延河又恢复了昔
日的平静,静静地流淌着。
记忆中的延河,是美丽诱人的:
春天的延河岸上,柳丝依依,柳絮飘飘,河里流淌着微微
泛黄的春水,河面倒映着粉红色的桃花。
夏夜的延河边,“呱呱”的青蛙叫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明灭闪烁的流萤划出了一道道的光线,使漆黑的夜幕显露出了
一种神秘的氛围。
秋天的早晨,延河被笼罩在大雾之中。当大雾散开的时候,
水面上流动着蔚蓝色的天光,白絮般的云朵。天空中不时传来
大雁的叫声。
冬日的延河,被坚硬的冰层覆盖得严严实实。河滩上白雪
皑皑,俨然一个银辗玉雕的水晶世界。一片宁静天籁之中,骤
然间响起一阵呼啸的西北风,送来一阵阵透骨的寒冷。
记忆中的延河,又是十分慷慨的
3、延安宝塔山上的宝塔叫什么塔?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4、以游子长宝塔山写一篇400字作文
宝塔山之游
鸟儿在向我们歌唱,花儿在向我们微笑,草儿在向我们招手,它们都在欢迎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我们坐在汽车里,心情无比的激动,因为我们要去一睹宝塔山的风貌。
一下车,眼前竟是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这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行走在树荫遮蔽的小路上,微风亲吻着我的额头。各种虫鸣鸟叫交替迭出,形成了一曲宛转悠扬的曲子,不知不觉中,我们竟已走到了宝塔下,抬头仰望,那宝塔竟似入云霄,看不到顶,宝塔共九层,呈八角形,高四十四米,始建于唐,是典型的楼阁式砖塔,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尽收眼底,真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向远方眺望,山坡上那一排排窑洞历历可见,延河之水向山下流淌,楼宇林立,道路纵横,车水马龙,整个城市一片繁荣景象,淡淡的古灰色也给宝塔披上了一层庄严的外衣,我不禁无法想象,在那个没有起重机,拖拉机的时代,勤劳的人们是如何完成这浩大工程的呢?然后,我们又来到了摘星楼,我不禁想起范仲淹将军在此指挥作战的情形,只见摘星楼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屹立于宝塔山的最高峰,红色和黑色是摘星楼的主调,这使摘星楼变得更加庄严肃穆,并且楼如其名,到了晚上,星辰降临,站在楼顶,与星星是如此接近,仿佛一伸手,便可摘星无数。最后,我们来到了烽火台,可惜石碑上的刻字竟已斑驳脱落,看不清楚了,只知他是北宋名将范仲淹戌延时所建,用黄土夯筑,后经
砖砌加固修复,但这一点儿也未影响到他的英姿,我忘乎所以的游玩了一上午,却仍意犹未尽。
回家的路上,宝塔山的景色一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至今无法忘怀。
此次宝塔山之游我领略到了古人无比聪明的智慧,我还领略到了延安的繁华面貌,我还领略到了??我认为此行足矣!
5、双手搂定宝塔山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双手搂定宝塔山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采用象征、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思想感情。
6、请问延安宝塔山上的那座塔叫什么名字?
该宝塔就叫“延安宝塔”,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7、贺敬之写的诗回延安求全诗
《回延安》贺 敬 之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三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全诗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诗人阔别 10 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延安是贺敬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对延安他有着深深的情感。故地重游,诗人的心情特别激动。“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莫把”两个祈求的诗句,说明诗人无法控制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接下来几句,黄土贴心、梦回延安、搂宝塔山、千呼万唤,连续几个情节和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延安亲人的欢迎场面更是热烈。被拟人化了的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在“唱”“笑”“招手”。亲人们头上包着白羊肚手巾,腰上缠着红腰带迎过延河来了。此时的诗人,“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当年延安的生产和战斗如火如荼,作者没有花费大量笔墨一一铺叙。他发挥赋、比、兴等手法的特长来表现自己这段不寻常的生活经历。“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有兴有比,写出自己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用赋的手法,选取典型事物,概括当年热火朝天的生活。“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写出母子亲情。“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表现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第三部分,诗人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团聚场面,作者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烘托了热闹气氛。老年、青年和少年三代人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夸张、比喻连用,话题由延安飞跨千山万水,谈到全国的形势如长江、黄河汹涌澎湃。
第四部分,描绘延安新貌,赞美 10 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夸张,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印象。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也展望了美好的明天。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用兴的手法,使人联想到大好的革命形势。接下来几节,诗人回顾延安历史,写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结尾一节,“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用夸张的手法,豪迈的语气,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2 、这首诗是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诗人采取“信天游”民歌的形式歌颂延安,这本身就是对延安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诗的每一节都由两句构成,按照“信天游”的特点,第一句起兴,有时候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并且通常要押韵。例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上句起兴,使人联想到由延安一地向全国扩展的革命形势,下句紧接着使用夸张。“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擅用夸张也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再有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这首诗里还有不少陕北方言,如多次出现的叠音词“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一些儿化音“紧紧儿”“手把手儿”等。总之,用“信天游”的形式歌颂延安,抒发诗人心中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这首诗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8、宝塔山宝塔山
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 宝塔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1949年)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修仿古式山门、上山踏步道,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喻名“平安钟”、“太平鼓”,游人击之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则身体健康,喜气满庭;二击则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三击则国泰民安、普天同庆”。山上还修建了休闲观光设施和风味小吃,游人在游览之余还可。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交通:乘坐1路、2路、3路、4路、6路、11路、12路、18路、19路公共汽车在宝塔桥或者中心街站下车即到。
开放时间 6:00—20:00
9、延安 什么塔?
延安宝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侧延河岸边嘉岭山的土山上。前临延河,气势雄伟。因塔建于山顶,土山亦称宝塔山,塔也就称为宝塔。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清代曾多次修葺,故现塔外檐全为清塔风格。塔地处东山战略要地,周围无庙,极可用于军事防御。
塔为平面八角,九层砖砌,通高44米,楼阁式。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开有南、北两门,门额刻有“俯视红尘”和“高超碧落”的题字,以描述此塔的雄姿。塔身顶部以砖砌迭涩挑出短檐。自第二层以上,每层塔身各面交错分布有通光的卷形窗孔,但窗孔不统一,不规则。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刹已毁。塔内有盘升蹬道,可登塔俯瞰全城美景。塔旁有一口明崇祯元年铸造的铜钟,高150厘米,直径106厘米,上部有佛教莲花纹饰,下部有道教的八卦纹饰,当时用来报时报警。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7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就设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宝塔也就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