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宝石流霞》的诗句记载2、杭州西湖宝石流霞什么季节去最好?
3、西湖十景的具体名称
4、杭州西湖十大景点都有什么典故吗
5、西湖十景的1984年.新西湖十景
6、西湖十景,都有哪些十景??
7、西湖12个著名景点
8、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9、杭州西湖的解说
1、《宝石流霞》的诗句记载
1 黄久文《冬日登保俶塔》诗:
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日寒山影瘦,霜泐石棱苦。
山云自悠然,来者适为主。与子欲谈心,松风代吾语。
2 夏公谨《保俶塔》诗:
客到西湖上,春游尚及时。石门深历险,山阁静凭危。
午寺鸣钟乱,风潮去舫迟。清樽欢不极,醉笔更题诗。
3 钱思复《保俶塔》诗: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粘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沉冥。
2、 杭州西湖宝石流霞什么季节去最好?
宝石流霞景点本身没有特别的季节需求,个人建议初秋观赏相对更好,红叶绿叶黄叶映衬下的保俶塔层次感非常好。初春其次,满山绿色与保俶塔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明了。
3、西湖十景的具体名称
西湖旧十景: 西湖新十景: 西湖新新十景:
1.苏堤春晓 1.云栖竹径 1.灵隐禅宗
2.曲院风荷 2.满陇桂雨 2.六合听涛
3.平湖秋月 3.虎跑梦泉 3.岳墓栖霞
4.断桥残雪 4.龙井问茶 4.湖滨晴雨
5.柳浪闻莺 5.九溪烟树 5.钱祠表忠
6.花港观鱼 6.吴山天风 6.万松书缘
7.雷峰夕照 7.阮墩环碧 7.杨堤景行
8.双峰插云 8.黄龙吐翠 8.三台云水
9.南屏晚钟 9.玉皇飞云 9.梅坞春早
10.三潭印月 10.宝石流霞 10.北街梦寻
4、杭州西湖十大景点都有什么典故吗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佑桥,也称段家桥。桥为1921年重建。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是,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
雷峰夕照
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峻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苏堤春晓
北宋元佑五年(1090),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以湖泥筑成长堤,后世称苏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桥,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沿堤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 四时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 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南屏晚钟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1986年重建,为歇山顶三重檐两层建筑,上层悬大梵钟,下层为净慈寺地藏殿。大梵钟高3米,口径2.3米,重10余吨。净慈寺晚钟鸣响,回声在山间、林樾悠扬飘荡,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楼”联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曲”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
张岱《西湖十景 两(双)峰插云》: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此景本是湖中遥望之景,清初为了立碑才移到陆上去的。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西湖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面积五点六五平方公里。那一泓脉脉含情,明净鲜活的泉水,就涵藏在这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层恋叠嶂之中;鼎足而立的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墩环碧,就像三颗绿色的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镜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逸在这镜面上的缎带。水映山色,使山色更加秀媚;山衬水态,使水态愈显柔情。这山与水美妙和谐的结合,使游人有置身画图中的感受。
西湖不仅有如画的自然风光可供游赏,更有数不清的古迹名胜足供寻访。湖畔名城杭州,唐时已称"东南名郡",五代的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均在此建都,其紫禁城就在西湖南岸凤凰山麓。沿湖数不清的宝塔古刹、优美园林、楼台轩榭、碑刻摩崖,更为秀丽的西湖增添了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
“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然的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使游人目迷心醉,流连忘返。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西湖美不仅是自然美的翘楚,更是人工美和伦理美的和谐统一。这里有数不清的古迹名胜和现代建筑。灵隐寺、飞来峰、六和塔、岳王庙、中山公园、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章太炎纪念馆、龚自珍纪念馆、吴昌硕纪念室、李叔同纪念室、马一浮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潘天寿纪念馆、于谦墓、张苍水墓、放鹤亭和林和靖墓、西泠桥和慕才亭、秋瑾墓、盖叫天墓、文澜阁等错落有致地散落其间,使神化丹青的西湖,更得世人的欣慕和敬仰。
杭州还建有许多主题公园如:杭州乐园、未来世界、宋城、杭州花圃、江南名石苑、太子湾公园、湖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供游人休闲憩息,愉悦心身。
玉泉
在西湖西北面青芝坞口,是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南齐建元年间(479一482),僧人昙超在此筑寺,后晋天福三年(938)建净空院,南宋改寺名为玉泉净空寺,清康熙又改为清涟寺,因寺内有玉泉,人称玉泉寺。
玉泉水碧绿如玉,水量丰富。诗人白居易作诗赞咏:“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南宋时,玉泉观鱼为西湖胜景,常盛不衰,清代“西湖十八景”有“玉泉鱼跃”一景。现旧寺已不复存在,在原址修建成一座庭院幽深、观景观鱼两相宜的公园茶室。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书“鱼乐国”匾额仍悬在池畔的廊檐下。池中蓄养的各色青鱼、鲤鱼回游嘬食,悠悠自乐,游人凭栏投饵,莫不欣喜忘情,正合楹联所题“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
宝石山
宝石山位于西湖之北,与葛岭一起成为西湖的北屏。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当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就在于此。
登上葛岭、宝石山,则南望平湖,水波荡漾;北瞰万亩平畴,楼宇鳞次栉比;东则街衢商埠,充满活力;西有青嶂千叠,遥接晴空。位于宝石山东面的保俶塔巍然挺秀,好似窈窕的“美人”伫立山巅。保俶塔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与六和塔、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葛岭,因相传东晋炼丹家葛洪曾在岭上修道炼丹而得名。葛岭之巅的初阳台,传为葛洪炼丹之所。每当清晨日出之际,霞光万道,不可捉摸。据说,初阳台上还能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见到日月并升奇景。清雍正《西湖志》描述说,旭日初升时,山鸟群起,遥望霞气,互相照耀,传是日月并升。由于初阳台日月并升奇景只有十月初一前后能见到,而每年此时杭州已是深秋时节,天气多云翳,故很少能有亲眼目睹的机会。这一奇景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尚有待验证。
龙井
龙井,位于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风篁岭上,旧传此井与江海相通,必有神龙居住,因名“龙井”。
龙井是一个半圆形泉池,清冽的泉水就从泉后壁的山岩间涓涓流出,虽大旱亦不枯竭。龙井泉还有一奇特之处,就是当你用小棒搅动泉水时,水面上就会出现一条蠕动的分水线,仿佛游龙一般,这种现象在雨天时更为明显。据说这是因为地面水和地下泉水相互冲撞,两种水质因比重和流速的差异形成的。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给龙井平添了几分佳趣。
龙井不仅风景幽雅,更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蜚声国内外。清明前后的龙井山上,那一行行整齐排列的茶树中经常会出现采茶姑娘腰系茶篓的倩影,游人问茶,凭添无穷的野趣和雅韵。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5、西湖十景的1984年.新西湖十景
主条目:新西湖十景
一九八四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新西湖十景”,为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园林与名胜》杂志5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得到杭州炼油厂、啤酒厂、中药二厂、橡胶厂、电视机厂、牙膏厂、电风扇总厂、洗衣机总厂、利民制药厂等9家企业赞助,并邀请夏衍、吴冷西、王朝闻、刘开渠、常书鸿为景名评选委员会顾问。全国各地有10万余人参加,共提供7400余条西湖景点,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并由陈云题书“云栖竹径”,陈叔亮题书“九溪烟树”,赵朴初题书“虎跑梦泉”,李长路题书“黄龙吐翠”,刘海粟题书“满陇桂雨”,王蘧常题书“玉皇飞云”,王个簃题书“龙井问茶”,萧娴题书“宝石流霞”,费新我题书“吴山天风”,沙孟海题书“阮墩环碧”。1985年9月起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先后在10处景点竖立景碑或镌刻景名。 阮墩环碧 Ruangong is let submerged in green
在西湖外湖中,位于湖心亭西,阮公墩为湖中三岛之一。清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因地势低平,土质松软,180余年间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民国23年(1934年),杭州市童子军理事会曾一度辟为童子军营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 ,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客土1000余吨,开始建“环碧小筑”。“环碧小筑”建筑,采取竹结构茅舍形式,以轻型钢骨作屋架,利用盘根错节的表土层,无需打椿,建筑体量适中,给人以轻巧、简捷、淡雅、朴素之感。全岛布局:岛中心为一片林间空地,偏西北由厅堂、曲廊、矮篱、柴门组成院落。东南岸边为船埠,东北部岸边置一用杉树皮结顶、棕榈作柱的圆亭,取名“忆芸”(纪念阮元意思)。堂名“云水居”,堂内挂有“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一联,为阮元所作。小小岛屿漂浮于粼粼碧波之上,遮掩在花木丛中,犹如碧玉盘中一颗晶莹翡翠。“阮墩环碧”景名由此而来。整个环境,远山近水,开阔明朗,清逸幽静。阮墩环碧庭园设计获1985年国家城乡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浙江省优秀设计一等奖。1982年建成,开放初期辟作湖上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 宝石流霞 Precious ston hill floating in rosy cloud
在宝石(保俶)山。宝石山为西湖北岸屏障,山体属火成岩,石色赭红,日光映照,如流霞纷披,景名意出于此。宝石山巅为观赏西湖全景胜地之一,多有历代名胜古迹留存,著名的有保俶塔、屯霞石、落星石、秦皇缆船石、来凤亭、初阳台、川正洞、蹬开岭等。 黄龙吐翠 Yellow dragon cave pressed in green
在栖霞岭后扫帚坞,即黄龙洞。清代“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黄龙积翠”一目,“黄龙吐翠”景名脱胎于此,用一“吐”字,突出贴泉池巉崖间龙口喷水,珠帘倒挂的特有情景。黄龙洞在宋、元、明、清代皆为佛教胜地,民国初期改为道观。此处前为庭园,后有洞壑,融真山假山,自然景色与人工建设为一体,为期上雅幽园林之一。黄龙洞现存的格局及主要建筑、山石、水池,均系民国11年(1922年)广东道教会徒众出资修葺。是年,黄龙洞住持卢小嘉还俗,将洞产转售于广东道教会。黄龙洞的假山,全部用浑重的黄沙石依天然山势叠成,为西湖假山洞景中规模最大者。假山半腰系人工砌成的山洞,称“黄龙古洞”,内奉石刻黄龙祖师像。山顶为“卧云洞”,常有雾气弥漫。泉池旁一块玲珑山石,正面刻“有龙则灵”,背面刻“水不在深”。“文化大革命”期间,黄龙洞破坏严重,雕塑被毁,龙头与部分年久失修的住房及木结构曲廊遭拆除,又因开挖防空洞,截断了龙口吐水的水源。1978年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整修头殿、大殿、侧殿,并在大面积封闭的山墙上,置9个神态各异的云龙花饰漏窗,将大门两旁山墙改为黄色龙墙。重塑龙头,断流的泉水代之以自来水,恢复黄龙吐水景观。重修水池旁“鹤止”、“香雪”二亭及部分曲廊。新建“翠云亭”和山岗的“翠霭亭”。又利用原香客住房的院落基地,辟建“方竹园”,种植方竹、凤尾竹、紫竹、罗汉竹等观赏竹。 玉皇飞云 Clouds surrying over Yuhuang Hill
即玉皇山。玉皇山北向西湖,南近钱塘江,东接凤凰山,西连南屏、大慈诸山。山体挺拔高耸,山顶常有云雾飞绕,因以名景。玉皇山在南朝梁时已有佛寺,五代吴越国时经全面开发,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开通山东麓慈云岭蹬道,又建祭天所用的“登云台”及阿育王寺等佛寺。至南宋,寺庙更有所拓展。明代,玉皇山寺庙改为道教官观,山顶福星观及慈云宫在清代极为兴盛。民国时期续有开拓。全山自然、人文景观荟萃,《玉皇山志》载有“倚亭望仙”等玉皇山六十四景景目。山上建筑分布于山顶与山东麓慈云岭一带,建筑面积约2110平方米。1956年,山顶及慈云岭、紫来洞的建筑物均加整修。1978年,新辟长4.23公里玉皇山游览车道,并整修全山建筑。福星观改建为一座大院套小院、高低错落的庭苑。中部正厅(原玉皇宫)正面壁上嵌设玉龙木刻浮雕,四周陈列星象石碑,两廊为介绍有关天文科学知识的橱窗。原南天门改为进厅,墙上嵌刻“玉皇山”金色三字,厅壁绘制巨幅《群仙极乐图》彩色壁画。新建“登云阁”,游人可由螺旋转梯登阁远眺。修建福星观素菜馆,餐厅内壁绘有西湖神话故事玉龙、金凤与群仙共舞的大型壁画。山顶配套设施的厨房、宿舍、贮藏室、厕所,隐设于地下层。山南坡与紫来洞,新建水池、泵房,引自来水至山顶,结束山顶用水靠雨水汇集的历史。整理“天一池”庭院与慈云岭敞厅。调整紫来洞前花木,补植香樟、、樱花、桂花、紫薇等观赏花木。改建飞云茶室,在此品茗赏景,可睹晨雾舒展或宿雨初晴时的烟雾轻飘,乱云飞渡,之江三折和六和塔雄姿,忽隐忽现。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 Sweet osmanthus rain at manjuelong village
在满觉陇村、石屋洞前一带。满觉陇因古有吴越佛寺满觉院(初名圆兴院)而得名。满觉陇俗称满家弄,明清时盛产桂花,为西湖著名赏桂胜地。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桂花树被大量砍伐,仅剩少数农家屋前屋后几株老树。抗日战争胜利后稍有恢复。1950年后,新种植一批桂树,至1955年前后,连同老树,数达万株,其中树龄最长的约200年,最大植株盛花年可收桂花一石,桂花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收入。60年代初,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在石屋洞旁建茶室、小卖部,在新建的门楼两旁,置雕塑圆窗。1980年,又在石屋洞西侧,扩建比石屋洞旧有范围大二倍的院落,内建三座高低错落、歇山翘角屋面的“桂花厅”。主厅(茶室)四周,卷棚回廊,配以青石雕花栏杆,粉墙上点缀“飞天”漏窗,内庭掇山理水,与原有景物浑为一体。傍山筑石级通石屋洞顶,半山腰建有结构新颖的“吟香亭”,左通耸立洞顶、似可擒云的“摛云亭”。新院落与石屋洞前庭既隔又联,互相映衬。1983年,桂花以香飘十里的优势,又是杭州乡土树种,被评选为杭州市市花。此后满觉陇、石屋洞赏桂更甚,再现清代丁立诚《满觉陇担桂》诗中“桂花蒸过花信动,桂花开遍满觉陇,卖花人试卖花声,一路桂花香进城”的情景。 虎跑梦泉 Dreaming of tiger spring at hupao valley
在大慈山西山岙。以虎跑泉为主景,包括原虎跑建筑群落、山林泉池和新辟庭院、雕塑及李叔同纪念馆等设施,为西湖一处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鲜明林泉特色的胜景。虎跑泉在大慈山旧定慧禅院(虎跑寺)内,地质学上属裂隙泉,水源旺盛,水质优良,其形成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虎跑泉与龙井、玉泉、郭婆井、吴山大井,并称杭州五大“圣水”。更因虎跑泉水质特别纯净,世人将虎跑泉与龙井茶叶誉为“西湖双绝”。虎跑泉水表面张力大,水高出杯口3毫米而不泄溢,可供游人用钱币试水取乐。1980年以前,原虎跑寺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有纵横两座庙堂,南北向为老定慧寺,东西向为虎跑寺。两寺均为三进三级前、中、后殿,各有一套完整佛像。50年代初,虎跑寺头山门为三开间,一门两屋,进门左右为哼哈二将佛像。山门后空地有宋代石经幢二座,分布左右。“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经幢与寺内苏东坡游虎跑诗刻,明代璐王《兰花诗》画碑,五百罗汉线刻石像,罗汉亭、济公塔院,先后被毁坏或拆除。1981—1983年,分两期全面整修和改建,在原虎跑寺三大殿后祖师殿基地椤严塔高台上,新添长9米、高5米“梦虎”雕塑一组。塑像为唐代性空(即寰中)僧,双目微闭,手捻佛珠,安详侧卧,右侧塑有两虎作跑地作穴状。山石上篆刻“梦虎”二字,为顾廷龙书。雕刻形象地表达虎跑泉乃是“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的神话传说。雕塑左后方崖壁上有沙孟海榜书“虎移泉脉”石刻。新建与整修的建筑有钟楼、罗汉亭(内置重新复制的五百罗汉线刻像)、济公殿、虎跑菜馆、济公塔院等。并在原虎跑寺中殿辟建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滴翠崖”上有李叔同墓塔。 九溪烟树 Nine-creeks meandering throug a misty forest
泛指九溪十八涧一带。清《湖山便览》卷九:“《临安志》云:九溪在烟霞岭西南,通徐村,出大江,北流达龙井。按溪自岭下杨梅坞发源,西南流会青湾、宏法……以达徐村,以其九水合成,故谓之‘九溪’。”《西湖新志》卷二:“九溪所会支水九派,凡其末人溪处,皆号曰涧。会溪之口,只九数,当其穿绕林麓,并括细流,不知凡几,约而举之,乃以十八为数,言其倍于九也。”民国36年(1947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两次到九溪作冰川考察,发现古代冰川遗迹,认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时,杭州西湖尚为一片冰雪世界,当时下龙井是一处储水盘谷,承受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东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涧峻险地段。民国期间,九溪十八涧一带有二、三私家茶庄,卖茶水并供应西湖藕粉、桂花糖等。茶庄所备桌椅不多,春秋佳日,游客以涧边石块权充桌椅。1953~1959年,杭州市政建设部门在此筑水池,建青少年科普教育用的水力发电站。整理九溪十八涧沿途山林环境,通车道路,修建登山步道与“望江亭”。1975年以后,园林部门分4期改造和新建九溪菜馆、茶室、接待室;整理山林环境,疏浚泉池,筑水坝,架画桥,布蹬道,造亭子,扩大游览面积。 龙井问茶 Inquiring about tea at dragon well
泛指龙井古迹、风光与龙井茶事。《西湖新志》卷二:“龙井,在风篁岭巅,流泉活活,四时不绝。《资治通鉴》名龙井,《方舆纪要》曰龙湫,《图经》言本名龙泓。南宋乾道元年孝宗奉高宗,临幸是山,酌泉井上。咸淳五年潜说友篆刻‘龙井’二大字于石上。秦观作《龙井记》,米芾书,今有董其昌摹本存焉。元丰间往来山中者,秦、米而外,更有赵阅道、苏子瞻、子由、杨无为、黄山谷、廉宣仲诸公,一时推为极盛。清乾隆二十六年,后堂额曰‘清虚静泰’,又题‘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八额,称‘龙井八景’。”龙井有二,风篁岭前称里龙井,俗呼下龙井;过岭为外龙井,俗呼老龙井。今里龙井在龙井茶室(原龙井寺)内,为一圆形泉池。外龙井一说在岭上翁家山北坡,井圈上刻有“龙泉”、“葛洪遗迹”字样,井上半部为人工修砌的石壁,中腰有盘角,可站立人。盘角以下井主要部分系自然形成的石壁、石洞,井下状似一间小屋,面积约20至30平方米。一说为18棵御茶坡地后面,原胡公庙旁山崖边的一水池,石壁上今尚刻有“老龙井”三字。1950年后,龙井风景点多次整修,开辟汽车道路,拆除改建庙宇,开辟茶室、商店,供游人品茗、休息。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古迹仍在。龙井茶,明代年间即为西湖风景区著名特产之一。龙井品茗在北宋已成风气,元明间,人多以游龙井品茗为乐。清代,龙井茶列为贡品,声誉益隆。1980年后,龙井村等产茶地先后开展茶乡游乐活动,举办西湖茶叶节,为游人当场炒制龙井新茶,直接销售。 云栖竹径 Bamboo-lined path at yunqi
在云栖坞,人称湖山第一岙区,素以深山古寺,竹径磬声称胜。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及四十六年,康熙皇帝四到云栖,赋诗题额,并赐一株大竹名为“皇竹”,浙江地方官为此建“御书亭”、“皇竹亭”以记盛事。相隔43年后,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又六到云栖,原寺院壁间留有乾隆题诗刻石及明代董其昌书写的《金刚经》碑石。云栖竹林茂密,古树众多,周围有回耀峰、宝刀陇、青龙泉、圣义泉、金液泉、壁观峰,合称“云栖六景”。清末以后,云栖竹林屡遭破坏,不复旧观。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竹林更遭滥伐,几近灭绝。1950年后,在杭州市园林部门护理下,竹林逐步复壮,整修寺宇,开辟茶室。1960年,云栖等部分殿屋改建为杭州市总工会休养所;寺前两幢楼阁,整修为“冲云楼”、 “舒篁阁”,通往五云山的石级前新建“兜云亭”。1983年,全面整修由三聚亭至休养所的路面,拆去原云栖放生所紧贴竹径的旧建筑,共改线路200米,路面宽度加阔为2.8米,并按当年“御道”规格,用石板铺面,中间为米色平整石板,两侧用小方块石弹砌,弹石中间镶嵌混凝土仿青砖“路筋”,再用青灰色花岗石作路缘石,箍紧弹石,防止啃边。其余按原有路线整修。适当扩大入口处路面,建三楹石牌坊一座,额枋上刻“云栖”二字。沿竹径两旁的“洗心”、“回龙”、“双碑”(即御碑亭)、“遇雨”4座古亭与钺斧池,均整修一新。1985年9月,黑底白字的“云栖竹径”景碑,竖立于碑亭中央。 吴山天风 Heaverly wind over Wu Hill
泛指吴山范围内的名胜古迹。景名取意于元代萨都剌(天锡)《偕卞敬之游吴山驼峰紫阳洞》诗:“天风吹我登驼峰,大山小山石玲珑”;与近代秋瑾烈士(登吴山》诗:“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吴山山峦丘壑间多古树、井泉、岩石、洞窟,尤以庙宇众多著称,《儒林外史》等名著中,均有对吴山的描述。吴山上,四时八节,游人往来,摊肆买卖,有如一幅杭州民俗风情图。民国前吴山颇为热闹,自火车站、新市场相继出现后, 日渐冷落,山上风情则变化不多。今吴山犹存的古迹尚有历代兴建开辟的伍公庙、瑞石洞、感花岩、宝成寺,“第一山”摩崖石刻、麻曷葛刺造像及民国初的“云山万古”刻石等。1958年拆除部分庙宇,开辟登山车道。1963年改建太岁庙为“极目阁”、“茗香楼”,作为外宾接待休憩场所;改建药王庙为大众化茶室、评书场。添植大批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修整“茗香楼”前有800年树龄的“宋樟”。辟建“十二生肖石”附近空地为花坛,四周加铺草坪。
1971-1987年间,新建“江湖汇观亭”,翻建宝成寺,整理麻曷葛刺等造像、刻石。原药王庙改建的茶室再改建为“吴山先贤堂”,展出历代先贤蜡像与彩色塑像、画像。铺设登山与山间游步道,补栽以香樟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改善绿化环境。
6、西湖十景,都有哪些十景??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莺
1987年西湖新十景:黄龙吐翠、宝石流霞、阮墩环碧、龙井问茶、九溪烟树、满陇桂雨、云栖竹径、玉皇飞云、虎跑梦泉、吴山天风
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梅坞春早、钱祠表忠、六和听涛、灵隐禅宗、湖滨晴雨、三台云水、杨堤景行、北街梦寻、万松书缘、岳墓栖霞
7、西湖12个著名景点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
没有12景
8、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三评西湖十景:2007年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它们是: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9、杭州西湖的解说
各位朋友: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 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 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 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
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现在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