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景点正文

白鹿洞怎么样,好玩吗?白鹿洞相关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6 07:07:49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270
关于白鹿洞怎么样,好玩吗?白鹿洞相关介绍内容

目录

1、白鹿洞二首是一首古诗吗
2、古诗白鹿洞带拼音
3、白鹿洞书院的主要建筑
4、《白鹿洞二首》翻译及赏析谁能告诉我!!
5、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译文
6、和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有关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7、白鹿洞诗句的意思
8、庐山白鹿洞书院的名称由来、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什么啊
9、写出一年级下册古诗《白鹿洞》

 

1、白鹿洞二首是一首古诗吗


1、《白鹿洞二首》是古诗,有两首。是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

2、 诗文如下: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白鹿洞二首·其二》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 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3、【赏析】

《白鹿洞二首》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诗人王贞白写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惜时诗。所谓“惜时”就是珍惜时间,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更是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



2、 古诗白鹿洞带拼音


bái lù dòng èr shǒu
白鹿洞二首
【zuò zhě 】wáng zhēn bái 【cháo dài 】táng
【作者】王贞白 【朝代】唐

(qí yī )
(其一)
dú shū bú jiào yǐ chūn shēn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bú shì dào rén lái yǐn xiào ,zhōu qíng kǒng sī zhèng zhuī xún 。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qí èr )
(其二)
yī shàng xī yuán bì shǔ tíng ,jì hé xiāng xì wǔ fēng qīng 。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
yǎn qián wù wù jiē jiā xìng ,bìng zuò yín wō yī wèi qīng 。
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3、白鹿洞书院的主要建筑


书院大门
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明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门前古树垂荫,溪水轻吟。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
先贤书院
白鹿洞书院第一个院落为先贤书院。主要景观有院门、二门、丹桂亭、碑廊、朱子祠、报功祠等。先贤书院由中门分为前后两进。院门上悬有李时达手书“先贤书院”横匾。门左又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手书“朱熹纪念馆”金字黑漆竖匾。前院辟作一个花圃。
朱子祠
朱子祠为先贤书院主要建筑之一。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应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请,南康知府张象文创建此祠专祀朱熹。祠中立朱熹自画像石刻,左有张象文《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作为朱熹纪念馆,室内还陈列《朱熹生平事迹》共九部分。
报功祠
报功祠位于朱子祠西,原称先贤祠、三贤祠。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颐、程灏、张横渠、陈了前、陶靖节、刘西涧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书院之诸先贤。作为纪念馆,祠内陈列《白鹿洞书院史展览》共五部分。
棂星门院
棂星门院位于先贤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二个院落。主要景观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和礼圣殿。这一组院落由礼圣门辟为前后两进。
棂星门
棂星门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47年),为南康知府何溶所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康知府苏葵重建。原为木构建筑,后由知府周祖尧改为六柱五门的石坊。棂星石坊是白鹿洞书院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礼圣门
礼圣门原称先师庙门、大成门。宋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迁浙东提举,出资30万嘱南康知军钱闻诗修建礼圣殿,次年由新任知府朱端章开工兴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提学副使邵宝以颜体书“正学之门”。
礼圣殿
礼圣殿又名大成殿。“大成”,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宋徽宗又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者。礼圣殿是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殿正中有先师孔子行教立像,原为唐代吴道子摹绘。上悬清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像下有石龛、石香炉、石花瓶等。后壁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字。殿中左右神龛有线雕“四圣”石像: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于、亚圣孟子。殿旁两侧神龛还有十二贤(又称十二哲)线雕小石像。
白鹿书院
白鹿书院位于棂星门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三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院门、御书阁、明伦堂、鹿洞、思贤台等。白鹿书院门楼重檐灰瓦,檐下花岗岩石额上由赵朴初题写“白鹿书院”四字。门内又是一个小院,东西各辟出一排厢房,廊柱卜有诗联。西廊柱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东廊柱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院中设六边形石桌一张,桌下石柱刻有精致的浮雕狮子滚绣球、猛虎下山、奔马以及狼嚎图案,石桌周围另设六个青石鼓墩。
御书阁
御书阁又名圣经阁、圣旨楼。始建于南宋,现阁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南康知府叶谦、知县毛德琦重修,二层正中有“御书阁”竖额。阁中先后藏有朱熹奏请宋高宗御赐《九经注疏》、《论语》、《孟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御赐《十三经注疏》、《廿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集》等书。
明伦堂
明伦堂又名彝伦堂。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福建,明弘治十年(1497年),江西提学佥事苏葵重建。明伦堂原为书院讲堂,是白鹿洞书院中的重要场所。堂内现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安世鼎撰写的《御书阁碑记》。
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最初没有洞,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罕事。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刻湛若水《心性图说》于碑屏、《四勿总箴》于洞壁。吕棺撰《新辟白鹿洞记》。直到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康知府何岩才置石鹿于洞中,井作《石鹿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参议葛寅亮认为不应开洞置鹿,于是将石鹿从洞中取出埋于地下。1982年,维修礼圣殿时发现石鹿,又重新置于洞中。这是一尊跪式石鹿,双耳直竖,神态机敏。在雕刻上刀法简练,线条柔和。这尊石鹿是书院仪存的明代实物。
思贤台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在白鹿洞上筑思贤亭,并作《思贤亭记》。思贤台依山而立,为全院的最高点。
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位于白鹿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四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门楼、崇德祠、行台等。这一组院落,因朱熹别号为紫阳,故名为紫阳书院。花岗岩门楼上,由冯友兰先生题写“紫阳书院”四字匾额。全院由中门分为二进。前院两侧有碑廊,总称为白鹿洞书院东碑廊。
碑廊
前院中有翰墨云集的西碑廊,碑廊中有修建记文、洞规教义、诗词歌赋、游记题词等各色字碑。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紫霞真人手书的《游白鹿洞歌》。相传明万历年间,一位身着麻衣芒鞋的道人云游至白鹿洞。饱览这里的山川景物之后,信手采一把蒲草,在院墙上写下这首长歌,落款是紫霞真人。学子们闻声赶来,只见墙上游龙舞风,墨色灿然,却不见道人的踪影。人们盛传,这紫霞真人就是明嘉靖年间的头名状元罗洪先,因为他弃官后云游四方,晚年隐居庐山。
崇德祠
清康熙毛德琦《白鹿洞书院志》同治十年(1871年)补刊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新造崇德祠头门三间,祠东添建号舍四间,祠后老新八间,今改三重共九间。”1989年,重修为凹字形平房。
行台
清康熙毛德琦《白鹿洞书院志》同治十年补刊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新造行台前头门三大间”。1989年重修,现为四柱五问的长方形平房。行台现用作“白鹿洞书院历代名人蜡像陈列馆”,其中陈列“李渤与白鹿”、“朱熹与生徒切磋”等神态逼真的蜡像群。
延宾馆
延宾院位于紫阳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最后一个院落。原主要建筑有延宾馆门、憩斋、逸园、贯道门、春风楼等。延宾馆建成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由江西提学佥事李龄出资建馆。当时的洞主胡居仁作《延宾馆记》,文中记述白鹿洞书院盛况,“好古学义之士,自公卿以至岩穴之贤,来游是洞者接武联镳”,于是李龄建立延宾馆,热情款待四方来客。延宾馆最北端的春风楼,为历代洞主著述下榻之处。
独对亭
独对亭在延宾馆东南,左翼山下,这里西对五老峰,下临圣泽泉,崖石峻峭,涧水湍急。原为北宋丞相李万卷校勘书籍之所,因此又称为勘书台。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提学副使邵宝为纪念朱熹,在此择地建亭,取名独对亭。
枕流桥
独对亭东行数十步,贯道溪在这里遽然劈为两支。溪上石桥独立,桥下溪流出峡,飞湍陡绝,大石横枕。由此,巨石名为枕流石,石桥名为枕流桥。峡门中水石相激,怒若飞霆,激起而喷,若烟若霞,这是书院中一处胜境,称为小三峡。
流芳桥
贯道溪出峡口向东,迂回流山南折而下。山上原有六合亭,山下跨溪有流芳桥,又称濯缨桥。朱熹知军时所建。流芳桥面对五老峰,溪流绀洁。最初小桥无名,宋嘉定十—年(1218年)四月,南康知军陈宓与张琚、罗思、姚鹿卿、张绍、潘柄、李燔、胡泳、缪惟一等会讲洞中,歌颂朱熹之芳泽,并特别将桥名为“流芳”。陈宓在桥北刻“流芳“两字,又在桥东石壁上刻《流芳桥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流芳桥圮塌。此后,经过多次修建。现桥为解放后重修。


 

4、《白鹿洞二首》翻译及赏析谁能告诉我!!


  关于一刻千金

  俗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通俗的语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警示人们应视寸金如尺璧,珍惜大好时光,从道德文章两方面提高自己,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为什么“光阴”即时间这一抽象事物可以用长度单位“寸”来表述呢?

  原来古代是用日表或日晷(也做日规)之类的仪器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周礼·冬官·匠人》中记载:“匠人建国……为规识日出之景(影)与日入之景(影)。”日影是可以计量长度的,而光阴的“阴”即日影。因此古人就用表示长度单位的寸、分等来计量时间的长短,以致出现了“寸阴”、“寸晷”等词汇。西汉人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原道》中就说:“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所以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留下了“焚膏继晷”这一成语。

  唐代晚期有位诗人王贞白,永丰(今江西省

  广丰县)人,进士及第,和那位写《蜂》诗(“不论平地与山尖,四季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罗隐交游倡和。他曾写过七绝《白鹿洞二首》,其中第一首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讲述了自己有一次正在专心读书而被人引笑的经历,说明了时间宝贵以及应该深入研究、学习古人优秀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的道理,这恐怕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后来被苏轼所本。

  苏轼写过一首题为《春夜》(也作《春宵》)的著名七绝: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诗的第一句千古传诵,成语“一刻千

  金”由此而来。

  元曲大家之一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中,写张生兴高采烈地乘夜逾墙赴莺莺之约会,结果讨了一场没趣,心灰意冷,急气交加,回房就病倒了。莺莺得知消息,内心不安,表面上命红娘予药方至张生处探望,实际上重订幽会之期,张生又兴奋起来。就在这时候,为张生、莺莺往来穿梭引线的红娘唱了一曲《圣药王》:

  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千院宇夜沉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王实甫把苏轼的四句诗用上了三句。苏轼的《春夜》本来是一般讴歌春夜的景色,用的是即景生情的写法,先写景,再抒发感情,只不过苏轼才高艺精,把结论性的抒情句子“春宵一刻值千金”放在首句,然后再顺序写景。而王实甫加上“你有心、他有心”,就成了题咏爱情的名篇。至于“你有心、他有心”中的“你”和“他”究竟指谁,只有舞台上演出时才能知道。如果红娘唱这支曲子时,先面对张生则“你”指张生,反之则指莺莺。总之王实甫改写之后,“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一名句由泛指春夜景色变为爱情和幽会的代名词,“一刻千金”的内涵也丰富起来。

参考资料: 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310/07/rb02/07050705.htm


 

5、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译文


父子间要有骨肉之亲,君臣间要有礼义之道,夫妻间要挚爱又要有内外之别,老少间要有长幼之序,朋友间要有诚信之德。这就是“五教”的纲目。圣人尧舜让司徒契教化百姓的就是这“五教”,学子要学的也就是这“五教”。
广博地学习,审慎地发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诚实地践行。这就是学习的顺序。学、问、思、辨,这是为了探究道理的。要诚实地践行,就要知道修身、处事、接物的原则。
说话忠诚信实,行为笃厚恭敬;惩戒忿愤,抑止情欲;见善便学,有过则改。这是修身的原则.
以礼义端正自己,不去追求物质利益;努力张扬阐明天下之大道,不去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处事的原则。
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再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事来达到目的,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接物的原则。
我私下里关注古代圣哲教人读书学习,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为了记览词章,沽名钓誉,追求利禄。令天的一些学子,违背了圣者的教导。圣哲教育人的法则,在经典中都有记载,有志向的人,当熟读精思,审问明辨。如果知道这是自然之理,必须以此约束自己,那就何必要等他人立下规矩,才依此去做呢?近世学堂虽有规则,但很不够,并未符合圣哲的意图。所以,本书院另立学规。将圣哲教人读书求学的根本原则,分条列出贴在门楣上,请诸位学子共同研读,遵守执行,并约束自身.只有严格要求,才会有所戒惧.希望大家牢牢记住。
 

6、和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有关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李渤

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此李渤即苏轼名篇《石钟山记》中“盖笑俪道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中的那个。因为两人活动时间类似,活动地点类似,身份类似。

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今南京)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胡适

1928年,胡适来到白鹿洞书院,并对其赞不绝口。胡适盛赞白鹿洞有两个原因,一是“白鹿洞书院是最早的书院,是中国书院的‘四大祀宗’之一”;二是朱熹亲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在他的《庐山游记》中,他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刘少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同志曾由武汉到达庐山白鹿洞书院,住在御书阁,从事革命活动。1959年8月刘少奇主席再次来到白鹿洞书院,旧地重游非常高兴,据当时陪同来的原九江专区专员朱冰同志回忆:“8月19日上午,我接通知乘车到庐山脚下威家公路边迎候少奇同志。会车后,一同沿公路南行”。“当时进书院没有公路,要走三、四里路。少奇同志坚持前往,他一下车,就顺手在随从人员手中接过一顶草帽,戴在头上,兴致勃勃地同大家一起走着山村田埂羊肠小道”。“进院时,大家都已汗流浃背。”走到藏书阁前,他若有所思地说:“我曾在这里住过,当时上面有不少书哩。”因阁楼维修,藏书已转移到星子县文化馆保存,不再保存在御书阁里。


 

7、白鹿洞诗句的意思


白鹿洞(唐)王白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诗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注释: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春深:春末,晚春。/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逗笑,开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追寻:深入钻研。
 

8、庐山白鹿洞书院的名称由来、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什么啊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正如《白鹿洞志》所记:“白鹿洞者,唐李渤读书处也。贞元中,渤与涉隐庐山,蓄一白鹿甚驯,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宝历中,渤为江州刺史,就今书院地创台榭,引流植花,·遂以白鹿名洞。......南唐升元中,即其地聚徒建学,……号曰庐山国学。宋初置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三书院并名天下。"这里所记的,就是白鹿洞书院的简单历史。 但不久即废。白鹿洞书院累经兴废。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至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的哲学家朱熹出任南康太守(治所在今九江星子县地),他亲至书院废址踏勘考察后非常满意地说:“观其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才又重建了白鹿洞书院。朱熹在南康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且又亲临讲课,与学生质疑问难。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之会”,书院也因之而闻名天下。
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 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白鹿洞书院座落在贯道溪旁,有棂星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 其中礼圣殿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但与一般文庙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墙,使这座恢弘、庄严的殿堂,又显出几分清幽和肃穆,与四周坡屋面、硬山造带有民间风格的建筑和谐、协调。在礼圣殿的石墙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画像石刻。  
礼圣殿东侧的朱子祠是为纪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后有一石洞,内有一头石雕的白鹿。据《白鹿洞志》记载:“初,鹿洞有名无洞。嘉靖甲午(即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府王溱乃辟讲修堂后山,为之筑台于上。知府何岩凿石鹿于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现有的石洞和石鹿,则是明代嘉靖年间修凿的。   
在朱子祠之东厢,设有碑廊,内嵌宋至明清古碑一百二十余块,这是建国后为保存文物古迹而新建的。在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烹的手书真迹,也有署为紫霞真人的明代状元罗洪先的《游白鹿洞歌》。这些名迹,笔锋庄重遒劲,运笔娇若游龙;它既是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又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历史资料。   
在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即“御书阁”。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赐给书院匾额及古书后, 由南康知府周灿请建的。阁前有桂树两株,相传是朱熹手植;但也有人说是清代建造“御书阁”时种植的。这里古树浓荫,阳光穿过树隙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小光圈,风吹树动,光影摇晃,有如微波荡漾的湖水,显得环境清幽,风景宜人。   
在棂星门西北隅,不仅有曲径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还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诸胜迹。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书“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场”,相传唐代李渤饲养的白鹿就睡在这里。而钓矶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书“钓台”二字。据说当年朱熹常在此垂钓,实际上这里水浅泉碧流急,很少有鱼,故明代刘世扬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鱼”四字,可谓中的之妙语。   
白鹿洞书院拥有山林三千亩,保存了庐山的原始森林和原生植被,有千年古松18株,有柳杉、水杉、紫荆、红枫、银杏、广玉兰、珍珠黄杨、红叶继木等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山上林木葱茏,山下流水潺潺,这是白鹿洞书院拥有的一份自然遗产。白鹿洞书院融于大自然之中,占尽了自然风光之美。   
白鹿洞书院环境优美,风光如画,门前贯道溪上的拱桥和桥头矶上的小亭与碧水青山相映生辉,成为古道来书院的前奏,成为书院的标志和景观。
 

9、写出一年级下册古诗《白鹿洞》


《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