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景点正文

阿斯塔那哈拉怎么样,好玩吗?阿斯塔那哈拉相关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4 09:40:51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304
关于阿斯塔那哈拉怎么样,好玩吗?阿斯塔那哈拉相关知识内容

目录

1、谁能集中介绍一个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情况?
2、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名称来历
3、吐鲁番文书的名词解释
4、男左女右的说法是怎么得来的啊?
5、男左女右,怎么理解?
6、称呼是用dear madam or sir 还是用dear sir or madam对
7、女娲伏羲交尾图出土于哪个地方的什么墓,又没有什么科学谜团,请详细介绍下,我想写篇相关的文章
8、我们常说 我们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是什么意思啊?'???
9、汉代,唐代墓室壁画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200字左右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谁能集中介绍一个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情况?


阿斯塔那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偏南约40公里处,距高昌故城6公里,是古代高昌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大约形成于公元3-8世纪,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整个墓群从古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
  阿斯塔那旁边还有哈拉和卓古墓群,二者合称“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姑母群”。“阿斯塔那”为维吾尔语“京都”之意;“哈拉和卓”为传说中怒斩恶龙为民除害的维吾尔古国一位勇士的名字。这两处现分别为当地两个相邻村庄之名。
  阿斯塔在中外考古界、历史学界受到广泛的重视,素有有“地下博物馆”之美称。整个墓葬群共有古墓葬500余座,埋葬着西晋初年到唐代中期的贵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是尚未发现高昌国王的墓葬。鞠氏高昌王国名将张雄夫妇及其子张怀寂,就葬在这里。阿斯塔那墓群的墓穴多系从夹有戈壁石的黄土层中掏挖而成。由于这里地势高敞,气候炎热干燥,墓穴内形成天然无菌环境;墓中古尸及随葬物品历经千年都不腐烂,从而保存了大量文物。很多绘画、泥俑及其他成千上万件出土文物色彩鲜丽如新,保存十分完好。出土的唐代水饺,形状与今无异,里面的馅,也完好如初。
  发掘状况

  历史上,在这片古墓盗墓窃财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珍贵文物随之出土,清末一些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据考证,《新疆图志》卷八十九中所记,是目前所知有关阿斯塔那古墓出土干尸最早的文字记载。
  1912年3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的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在阿斯塔那古墓地进行了发掘,外国探险家首次在这里发现了干尸。下半年,吉川小一郎又独自一人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发掘,获取大量干尸。他们将干尸装箱,于1914年运到了日本。这次运往日本的阿斯塔那干尸共有10具,计有男尸5具、女尸4具、小孩尸1具。
  1914年,英籍探险家斯坦因又一次来到他所钟爱的新疆。在阿斯塔那,他主持了大规模的发掘活动,一共挖掘了48座墓葬。走时,他带走了大批珍贵的文物以及一个男性干尸的头颅。
  1930年,中国的黄文弼在此进行过发掘。
  1946年,朝鲜族画家韩乐然在阿斯塔那发掘墓葬4座。
  1947年,记者杨帆群在阿斯塔那发掘墓葬11座。
  以上是解放前,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的历次考古发掘。挖掘者主要是外国探险家,他们利用中国政局的混乱,对阿斯塔那进行了大肆的私挖盗掘,使得大批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
  解放后,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从1959年开始,先后对阿斯塔那进行了14次考古挖掘。共清理晋唐时期的古代墓葬467座,出土干尸、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丰富的历史文物上万件。
  在发掘过程中,工作者们清理了近400座古墓。近年当地文物工作者发掘了12个,只有一个墓未被盗,其余都遭到中外盗墓人的洗劫,墓室里找到的一个俄国火柴盒便是他们遗落的,文物遭到了极大的损害,令人扼腕。
  但残存的文物仍极为珍贵:仅文书一项,经学者们多年精心整理,拼合出总数2700多种,文书上的纪年,最早是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前后历时五百年,其中晋十六国时期高昌郡的文书100多件,约占全部文书的5%;割据的高昌王朝时期的文书700多件,约占全部文书的30%,其余为唐代文书,约1700多件。按文书形式分,有契约(包括租佃、买卖、雇佣、借贷等),籍帐(手实、计帐、户籍、受田帐、欠田帐、退田帐、差科薄、定户等帐等),官府文书(符沾状,审理案件的辩词和录案,授官授勋告身,行旅的过所和公验、收发文薄、收支帐历等),私人信札、经籍写本、随葬衣物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所及,大自典章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小到纯属私人生活的琐事,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中高昌郡时代和曲氏高昌王朝的文书填补了本地区历史记载的空白。现这批文书已经编成《吐鲁番出土文书》,分十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
  墓葬中的尸体在当地特别干燥的条件下保存良好,有80%变为干尸—木乃伊,高500多号墓穴中,80%的尸体都没有腐烂,形成了干尸-木乃伊。干尸大多完整无损,有的连眼睫毛和眼缝中显露的黑白眼珠都历历可见。其中,昌国一代名将张雄的干氏身高1.9米左右,须发衣物,保存完好,大将风度犹存。从直观看,他们的人种族属问题引发了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极大的兴趣:即使研究分析他们的头发,也可了解当时的环境、饮食和人们疾病健康情况。
  阿斯塔那的墓葬壁画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面貌,如高昌郡时期的哈拉和卓第98号墓的壁画,画面分成五组九个方框格,中心是墓主人一男一女拱手跪坐,身后两名侍女站立,还有多人在劳作,有的执盆,有的推磨,有的牵牛执鞭,画上有高轮牛车和鞍马,有田地和葡萄园,是地主庄园生活的写照。高昌王国时期的墓有的张挂着大幅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绢画,伏羲手中并持墨斗为其他地方不见。绢画还每以侍女为题材,画她们栾棋玩耍,一幅仅存头胸手的绢画,穿小袖翻领“西装”是古画中最美的妇女形象。
  随葬的日用品多数是陶瓷和木器,有些是仅具形式的明器,波斯银币和少量东罗马金币及其仿制品含在死者口中,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镇墓兽和各色木俑,墓中还出土有墓表、墓志、墓砖,对研究工作十分有用。
  阿斯塔那墓葬区看不到石刻、祠堂、树林之类地面物,甚至连封土都没有,迄今还未找到高昌王室墓地,有的判断就在墓区内某处,恐怕是要把探寻的目标移到山里去。当地的墓葬形制都比较简单,只是在深约四、五米的地下建一单室或双室的墓,及个别的有天井、土台子上陈放尸体,多数不用棺木,埋后填平墓坑并不起坟。但就在这一片空旷无物的戈壁下面,静卧着数千具干尸,人们设想在这里建造一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乃伊博物馆。
  从阿斯塔那墓葬可以看出,这里长期盛行家族葬,地表有许多用砾石围成的方形坟院,由数座以至数十座墓组成,依据辈份不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墓葬形制以斜坡墓道洞室墓为主,也有少量的竖穴偏室墓,地面一般都有砾石封土堆。有的墓室较讲究,死者是一些高级官吏,如北凉“冠军将军都郎中高昌太守”沮渠封戴和曲氏高昌国时期的一代名将张雄,死后都安葬在这里;有的墓室简陋窄小,尸体用破毡柴草裹捆入葬。可见这里是高昌城内居民的公共墓地,包括一般平民都可以入葬此中。根据出土的墓志记载,东北面被称为“北陵”,应该也是高昌王室的墓区。墓中出土的文字资料,绝大部分是汉文,也有少量的粟特文资料。出土文书中可以见到许多显然是少数民族的人名,表明这片墓地的主人以汉族人为主,同时有车师、匈奴、氐、鲜卑、高车、昭武九姓等其它民族。
  阿斯塔那墓地的葬具,使用木棺的不多,这显然与当地木材缺乏有关。还曾经出土过一件奇特的葬具——纸棺。墓内尸体大多数都是直接停放在苇席上,单人葬铺一张苇席,双人合葬墓铺二张苇席,这是当时最普遍流行的埋葬方式。由此还可以推知,高昌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普遍使用着苇席。
  与这片“西北旧茔”有关的历史,大约始于西晋,一直绵延到唐朝中期。西晋没有维持多久即行灭亡,随之进入的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这一时期,前凉张骏于咸和二年(327)始置高昌郡,从此直至魏太平真君三年(442)是为高昌郡时代。太平真君三年之后,沮渠氏、阚氏、张氏、马氏、麴氏先后在此建立高昌国,史称高昌国时代。唐于贞观十四年(640)灭麴氏高昌国,并在其地设立西州,是为唐西州时期。唐中叶后,由于战乱,“西北旧茔”遂废止不用。
  阿斯塔那古墓地,以其出土的数以万计文物和干尸而名闻于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地下博物馆”。
  斯坦因从阿斯塔那带回去的那个男性干尸的头颅,他认为可能是一个匈奴人。英国的体质人类学专家基思对之进行了分析后,结论是蒙古人种的成员,但在许多细节上又不同于典型的汉人或蒙古人的头颅,有些趋向于欧洲人或高加索人种。这是因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东西方人种的交错地带,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墓中出土的大量干尸,历经千年保存都非常完好,包括死者的服饰、发式等,这些都是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吐鲁番博物馆陈列的干尸中,有一代名将张雄。高昌张氏原籍今河南南阳,为避中原战乱,历经河西迁至高昌,后来世为高昌大官显宦。张雄生前是高昌王国宫廷侍卫军的首脑人物,任侍郎、殿中将军,死时年近57岁。张雄干尸皮肉收缩,肚腹低陷,周身呈土黄色;其脸型瘦削,束假发(部分缠成发髻,部分散披项肩),系仿当时突厥人的习俗;干尸身长1.68米,推断生前身高有1.72~1.73米,体重68~73公斤;阴囊膨大,可见突入阴囊的肠子,说明他生前患有“腹股沟斜疝”。北京自然博物馆复原的张雄像,手捻胡须,略显沉思地望着远方,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运筹帷幄、安详泰然的神态。
  这些干尸形成的原因,是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得从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来考察。吐鲁番盆地是一个山间盆地,盆底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盆地阳光辐射强烈,四周又有博格达山、喀拉乌成山、库鲁克塔格山、库姆塔格山等高山环绕,热量难以散发,造成盆地内部高温。盆地中心夏季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7.6℃,全年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高于40℃的酷热日超过 40天。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盆地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四周又有高山阻挡,因此降水极少,全年降水量平均约16.6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左右,空气异常干燥。正是这种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为吐鲁番干尸的形成提供了大环境。
  其次是地下水远离地面的原因。吐鲁番盆地内的用水,主要依靠北面天山的雪山融水。源出天山的雪水,奔出山口后大部分迅速转人地下,而横卧于盆地中部的火焰山山体犹如一座地下水库的天然大坝,阻挡了来自北部的地下水源,致使位于火焰山南侧的阿斯塔那古墓的地下水位,深离地面20余米。低位的地下水,使地表上层被强烈蒸发带走的水分得不到应有的补充;离地面只有三五米深的墓穴穴底远离地下水位十余米;墓穴周围是土质疏松透气性强的风蚀流沙地层;炎热季节,地面高温,整个墓穴犹如一个天然的“干燥箱”,尸体得以快速脱水而干枯,这就使得大批干尸保存下来。
  伏羲和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专管农、牧、渔业,女娲负责人间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根据中国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执矩;女娲在右,拿规。伏羲和女娲皆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奥,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近年来有人称之为“等待着未来觉醒”的神秘符号,也有人称之为“中国的斯芬克司”之谜。
  当我们审视这些从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一幅幅气韵生动、与死者相伴千年的伏羲女娲图时,不禁会问,我们聪慧的祖先,为何要用这种人首蛇尾形象并以双螺旋线形式扭缠交合来表现人类的繁衍呢?更令人惊奇万分、大惑不解的是,古代先民这种螺旋线结构形式产生的生命的奇想,居然在今天的人类科学研究中找到了根据。
  1953年,科学家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阿斯塔那墓葬中表现化生万物的人类始祖形象相似。古代神话被现代科学所印证:原来这人首蛇尾、扭缠交合、化生万物、繁衍人类的伏羲女娲图千古之谜的谜底是——生命遗传基因。断壁残垣间流淌出来的恢宏气势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阴曹地府里折射出来的生命之光足以启人遐思。

2、 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名称来历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区约40公里,位于火焰山之南,高昌故城之北约2公里的地方 那里有一片开阔的土地,地上可见隆起的土丘,古墓就深藏在这些土丘之下,如今已有三处墓穴开放,在阿斯塔那古墓群旁还有哈拉和卓古墓群,它们分别是两个相邻的居民村的名称阿斯塔那是维吾尔语“首府”的意思,因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离此不远而得名。
哈拉和卓是古代维吾尔王国一位大将的名字,他死后,人们就将其生前驻地命名为哈拉和卓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西面,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东面,本是两个墓区,后统称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 ,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各位知道,高昌故城在吐鲁番的历史上曾经是汉代以后,元代以前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高昌故城北郊、东北郊和西北郊的地方就成了当年各族居民寻求死后安乐的幽静之地。
在这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埋葬在这里的有达官贵人,也有将军和武士,更多的是平民百姓 经历代沿袭,再加上吐鲁番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就成了一座著名的反映高昌故城风貌的地下历史博物馆。


 

3、吐鲁番文书的名词解释


吐鲁番文书

1959 年到 1975 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和哈拉合平两地,共发掘清理了晋到唐的墓葬四百余座,在所获珍贵文物中,有 2700 多件汉文文书。其中晋十六国时期的 100 多件,占全部文书的 5%,高昌王朝时期的 700 余件,占 30%,其余为唐朝的,约 1700 多件。据文书记年,最早的是西晋泰始九年(273),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778),前后历时五百年。
 

4、男左女右的说法是怎么得来的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另外,还有照结婚玉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
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那么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谁呢?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即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

几年前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我曾看到过出土于阿斯塔那的伏羲女娲图的白色浮雕和说明。吐鲁番的伏羲女娲图,出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也有少量发现,大多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由于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自本世纪初发表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伏羲、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曾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曾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他们手中拿的规和矩,即是生产工具,又是社会秩序的象征。1953年,科学家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吐鲁番地区表现化生万物的人类始祖形象非常相似。以化生万物为名,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画像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就是“男左女右”的由来。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早在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当然至于“男左女右”是否真能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就连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也不例外。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如:房间是民居院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北京四合院都是平房,没有楼房。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正房就是北房,也称上房或主房。由於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於其他房间。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往往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旧时人们有尊左的习俗,我们常说的“左祖古庙”、“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都是尊左的反映。

再如:戴戒指也是有讲究的,这种讲究不见诸文字记载,而是一种约定俗成。民众认为,左为上,右为下,左象征尊严和力量,右象征温柔和体贴。故民众佩戴戒指有“男左女右”之分。此外,男子戴在食指上表示求爱,戴在中指的表示正在恋爱,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而女子一般不戴在食指上,其他则与男子相类似。若有人男左女右地戴在小指上,则明确表示自己是独身。在当代民俗中,男女情感上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对方所戴戒指的位置,要尊重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恰如其分地相处。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女左男右的现象。位于嘉陵江东岸的古栈道石柜阁旁的千佛崖摩崖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造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从南到北全长417米,高45米,造像龛窟重叠十三层,密如蜂房,现有龛窟四百多个,大小造像七干多尊,以大云古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大云古洞,是干佛崖最大的洞窟.共有造像234尊,大殿正中弥勒佛立像系大云洞的主佛,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左边是则天女皇,右边是高宗李治,排列改变了我国男左女右的传统习俗。牟尼阁,衣纹琉畅,造型丰满,佛背后是褛空雕刻屏风,增强了石雕多面体的表现效果,是石窟中难得的艺术珍品。

男左女右,约定俗成,是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使然。从左到右,先男后女。按东方习俗,每每签名,若是夫妻,必是丈夫的大名写在前,妻子如一个后缀添加其后。不像西方,事事讲究“Lady first”,连演讲开篇词也是“Ladies and gentlmen”。
 

5、男左女右,怎么理解?


这个词的起源说法很多。比较可靠的是来自墨子,墨子在讲守城时提出过将妇女也编队守城,男左女右。这是我见到的最早提出的说法。

左为尊右为卑,也包含了男尊女卑的意思。
 

6、称呼是用dear madam or sir 还是用dear sir or madam对


应该是dear sir or madam。这是称呼的惯用语,是男左女右的原则。
男左女右是一个习俗: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另外,还有照结婚玉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那么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谁呢?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即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
男左女右在当今的时代已经不是太流行,在21世纪到各餐厅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厕所并不遵循“男左女右”了,而且满街的情侣也不遵循“男左女右”了,这是因为一种随性、自然的文化变化,这些拘束的词汇已经不复存在,而结婚戒指也都统一戴在左手无名指了,这样子的习俗可以说根据时代的冲击已经没有什么拘束性了。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
几年前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我曾看到过出土于阿斯塔那的伏羲女娲图的白色浮雕和说明。吐鲁番的伏羲女娲图,出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也有少量发现,大多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由于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自本世纪初发表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伏羲、女娲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曾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曾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他们手中拿的规和矩,即是生产工具,又是社会秩序的象征。1953年,科学家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吐鲁番地区表现化生万物的人类始祖形象非常相似。以化生万物为名,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画像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就是“男左女右”的由来。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早在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当然至于“男左女右”是否真能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7、女娲伏羲交尾图出土于哪个地方的什么墓,又没有什么科学谜团,请详细介绍下,我想写篇相关的文章


大西北的人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生活的远古时代。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极富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传说,伏羲和女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神,早在战国时期的著作《山海经》中,就有了关于伏羲和女娲的记载。古史传说中的伏羲教人们结绳记事,结网捕鱼,驯养动物,于是我们人类才学会了计数,产生了渔业和畜牧业。女娲以泥土造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千百年来,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表达了人们对战胜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和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美好憧憬。

  另一种传说是,伏羲与女娲是兄妹。远古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吞没了所有的人,只有伏羲和女娲活了下来。后来他们二人结为夫妻,繁衍了子孙后代,人类才免于灭绝。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出土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娲图。这些图大多出现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象征祥瑞,表示夫妻和顺,至死不渝。伏羲女娲图虽然在色彩、人物造型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大的构图方面基本相同。二人同是上为人身,下为蛇尾。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布满星辰,仿佛置身在浩渺的宇宙之间。源于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四目相交,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绕。大多数的图中,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象征着天圆地方。“规”和“矩”的出现,表明了人类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建筑房屋和做木制器具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准则。

  伏羲女娲图在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中也有少量发现,在敦煌莫高窟建于西魏时期的285号洞窟的壁画中,伏羲女娲的尾部是分开的,显然是受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

  伏羲女娲图自本世纪初出土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早在1953年,科学家就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伏羲女娲尾部相缠绕的造型非常相似。20世纪末,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我们人类的基本遗传基因也是双螺旋结构。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我们的祖先早已谙熟人类繁衍生存的奥秘?

  1983年,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图以“化生万物”为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8、我们常说 我们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是什么意思啊?'???


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捏黄土造出来的。女娲创造了人类,那么女娲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 什么是图腾呢?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娲、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这一说法,比之炎黄后裔,更有广泛的历史基础。 有"羲皇故里"之称的甘肃天水,是伏羲女娲的出生地。位于市区的伏羲庙,元代始建,明代重修,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庙。 伏羲塑像通体黄色,身披鳞片似的绿色树叶,双手上下握黑色圆形八卦于胸前,卦内含阴阳鱼图。伏羲的眉毛、胡须、头发浓黑厚重,跣足坐于绿色基石之上,两脚踩波浪纹,足下是全身布满条纹、头上有角的蜷卧龙马。整个塑像体态魁梧,神情和蔼,目光平视,给人以平易、自然、善良、朴实、智慧的感觉。 伏羲庙以北20公里的三阳川,还有一座卦台山,高高耸立于渭水与葫芦河交汇之地。相传伏羲就是在这座山上观天察地,始画八卦。四周还有龙马洞、洗脚石等景点。卦台山以北30公里,秦安县境内,有女娲祠庙、女娲洞,以及风台、风谷、风茔(相传女娲风姓,且"生于风峪,长于风台,葬于风茔"),"娲皇故里"石碑至今犹存。 能为伏羲女娲时代印证的是,秦安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遗址出土的房址、灶台、灰坑、墓葬、排水沟以及8000多件由骨、石、陶制成的生活器具等等,说明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比较大的原始氏族群落在这儿安营扎寨,繁衍生息。 在华夏,类似亚当夏娃的古老的传说,也曾发生在伏羲、女娲上。史载:"伏羲龙身,女娲蛇躯",相传一个漆黑的夜晚,突如其来的洪水,湮灭了整个世界。伏羲女娲兄妹赤脚跑到高高的昆仑山巅,才幸免于难。为了人类不致绝种,兄妹成婚,遂繁衍了中华民族。 中外神话记忆中,不知是巧合或是事实,都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西有诺亚方舟,而东方洪水浩劫后的人祖,又诞生在现名为天水之地。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平时山川谷原严重缺水,进一步导致生态加速恶化。积而久之,天上突降大雨,对世界带来毁灭。 在中华人祖诞生地命名天水,或许暗合了要人们,记住史前大洪水的灾难。 谈及伏羲,就不能不谈到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溯本求源,中华龙最早源于我国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太昊伏羲氏部落图腾徽号。 论及华夏文明,其渊源又上溯到三皇五帝。而三皇五帝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当属伏羲皇。并且只有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被尊为中华祖龙。 相传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其母华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泽留下的"足迹"而孕生的。因为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闪电为龙之形,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当然是龙。于是,伏羲便生就一副"龙颜"。古籍里称其"龟齿龙唇"、"鼻龙状"、"牛首龙身"。他"受龙图,画八卦","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然后结网罟、造甲历、作乐章。 以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始创嫁娶等功绩而著名的女娲氏,也是一条龙,一条女龙。古人言女娲氏"蛇身人首","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蛇是龙的模特,龙是蛇的升华。说女娲"蛇身"、"蛇形",也就等于说女娲"龙身"、"龙形"。难怪人们常把汉代画像石上、唐代绢画上的长尾交缠状的伏羲女娲图,既称"蛇身像",也称"龙身像"。 龙的原始图形是什么?最早记载龙的书籍《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龙鱼陵居,其状如狸,一曰鰕"。据《尔雅》:"鲵之大者谓之鰕"。现在天水东南部林区曲溪,尚有成群生长俗称娃娃鱼的鲵,正是四足龙的创作原型,也是伏羲族的图腾神。鲵,古人视之神圣。《史记.始皇本纪》载:"始皇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据称鲵鱼脂肪,所做之烛,能将空气中氧耗尽,以保尸身不腐。 随着强大的伏羲部族由黄土高原向中原大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流动迁徙,黄河中下游及西南地区的许多部落被征服。征服部落的马牛狗鹿鱼鸟等图腾,也就融入了伏羲部落的图腾中。鲵鱼形的原始龙,由此兼并各民族图腾,形成综合的龙图腾,构成华夏民族团结的纽带。 后恃武力征服中原大地的非汉民族统治者,在入继汉统,成为中原帝王之际,无不强调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消除汉民族的"正统论"观念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还为自己编造一个与华夏圣王有关的族谱,如匈奴人刘渊自称汉高祖刘邦后裔,前秦氐人苻坚说自己是"有扈氏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后秦羌人姚氏自称舜之后代,北周鲜卑人宇文氏说"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等等。 源自蒙古高原的元代帝王,对三皇特别推崇。成宗皇帝铁木耳,诏令要求全国各州县均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对三皇之首的伏羲,更是钦崇有加,于是天水卦台山的伏羲庙,盛极一时。以东北偏僻地的满洲,破关而入,统领华夏的大清帝国,也再三申明,自己也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以强调自己继统之合法性。 其实,无论元帝国或是清帝国,以上均非无源之说。自伏羲而下,炎帝神农、勾芒、共工、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等远古英雄,都继承了龙图腾。三皇五帝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创造的文化,与龙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夏后氏部落,是龙族;长期雄踞北方的匈奴,也是龙族。此外,我国西南的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伏羲女娲是其始祖的传说。 远在新疆,也有不少伏羲女娲文物出土。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了绢画伏羲女娲图。该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受到学术界重视。这类图画在交河故城附近,其它墓地也有发现,多出于夫妻合葬的墓穴中。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持矩,女娲在右,右手持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 上古时期的羌戎诸部落,曾广泛活动于黄河上游、渭河上游、长江上游、金沙江南北等广大地区。那么,诞生在此地的伏羲、黄帝、炎帝,就不能不与羌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人直说,伏羲实为当时居先进文化地位的羌族首领。稍后的炎帝黄帝,也与羌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神州大地,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全都包括在龙图腾的旗帜下。此说,可从对伏羲的祭祀,得出丝微证据。 祭祀伏羲,源起秦人。秦文公十年(前756年),设(左鹿右阝)畤。畤即神灵居止之所。(左鹿右阝)畤就是祭祀伏羲之祠。秦宣公四年(前672年),设密畤,也是祭祀伏羲之祠。据《史记·封禅书》,秦统一全国之前,陆续设祭祀天神的8个畤,而专祀伏羲的就有2畤。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自商末,有据可述的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至秦文公四年(前762年)迁都关中,秦人以西垂,即今天水一带为根据地,经14代历时约300年。 秦人起源的不同说法,又可看出龙图腾,当包括蒙古、匈奴等诸民族端倪。虽太史公司马迁所撰《史记.秦本纪》,关于秦人祖先事迹的记载,脉络清晰。但近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秦人是原住在鄂尔多斯原野上羌族的苗裔。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溯黄河而西上,缓缓向西南移徙。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或已定居于甘肃西南黄河河谷、洮河河谷。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秦人离开甘肃西南而东徙,同时东迁的还有诸羌之族。其中首先进入中原的是周民族,周族入踞中原以后,遂称后来东徙诸羌曰西戎,以别于甘肃的诸羌。秦故有秦戎之说。 春秋初,陕西全境,已成为诸戎驰逐之地,百秦族于诸戎中归为强大。它占据了渭水之间土地肥美的河谷,水草丰富宜于畜牧,而且是周族文化发祥之地,有着繁荣的庄园农业和手工业。故在春秋初叶,勃然兴起,征服邻近诸戎,混一为强盛的秦族。 至秦吞并六国,始有统一的华夏民族形成,时外夷皆称黄河流域中土民族为秦人。甚至有人称英语中的China,也源于秦人的称呼。由于秦王朝的短命,遂在汉王朝兴起后,将此称呼转为汉人。至此,汉民族始与其它民族区分开来,但溯根问源,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实应归于伏羲皇之龙的传人。 对于汉民族的形成,专家的权威解释是:"在周民族形成以前,中国中原地区分别形成了夏民族、商民族以及蛮、夷、戎、狄等族;周民族形成后,在春秋民族大融合时期形成为华夏民族,秦统一全国时,才形成为统一的华夏民族;西汉时华夏民族又发展、转化为汉民族。" 甚至有人认为,现汉民族认为正宗的炎黄文化,其文化之根,甚至其族源之根,都与江河上游的羌戎文明,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甚至可以这样说,后来繁盛于黄河中下游的炎黄文明,都是脱胎于黄河上游的羌戎文明。丝路1月的考察采访下来,沿渭水、黄河一线,处处可寻觅炎黄部落向东发展的"轨迹",故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民族是在不断融合周边民族的过程中形成。秦汉之后,中国还经历了两次大的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过程:一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匈奴、鲜卑、乌桓、羯、氐、巴、羌等大量南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民族同化;汉民族又大量南移,同化了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果,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唐文化。故在海外尚有不少外国人习惯称呼中国人为唐人。 另一则是从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不断出现的汉民族大量同化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经过2000多年的滚雪球发展,形成了今日之中国主体民族――汉民族。 若说中原地区汉民族,是棵参天大树的躯干,那么华夏周边,同属龙的传人的少数民族,就犹如繁茂的枝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汉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美妙乐章,应是较为准确,道尽了神州民族源渊。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传人这一说法,比之炎黄后裔,更有广泛的历史基础。
 

9、汉代,唐代墓室壁画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200字左右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汉代葬仪特点:用傩仪,沿用先秦方相氏驱傩的习俗,以保护死者不受山林惊怪的侵扰。西汉的丧葬习俗宣扬死者生前殊荣的图景与仙国盛宴的图像成为装点墓室普遍热衷的题材.
唐墓壁画特点:四神图、仪卫图、列戟图、建筑图、内侍图、游猎图和星象图这些是唐墓壁画的共性。唐墓壁画的绝大多数内容以墓主时代的现实生活为题材。
不同的是: 汉代墓室壁画内容多在于描述死者生前的生活并祝福死后继续享乐,唐代侧重于墓室主人驾鹤成仙的愿望。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