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沙姜与生姜有什么不同?求解2、如何种植沙姜
3、沙姜的保存方法
4、沙姜与姜有什么区别
5、“沙姜”和“良姜”的区别是什么?
6、去螨虫用沙姜怎么用
7、吃沙姜有什么害处吗?
8、沙姜种植方法是什么?
9、沙姜跟洋姜的区别。
1、沙姜与生姜有什么不同?求解
作用不同
1.生姜味辛辣,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因为其味清辣,只将食物的异味挥散,而不将食品混成辣味,宜作荤腥菜的矫味品,亦用于糕饼糖果制作,如姜饼、姜糖等。
2.沙姜也有辛辣味,但比生姜要淡一些,而且沙姜不仅能去腥,还有提鲜增香的作用。
3.这是生姜所不具备的特点。沙姜尤其适合用于各种肉类食材的烹调,也可以用于配制卤汁,或作“五香料”的配料。
功效不同
4.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
5.沙姜味辛、性温,入胃经;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扩展资料
沙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沙姜生长。 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
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
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
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厘米;药隔宽,顶部与方形冠筒连生。
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主要价值
名称:沙姜
又名:山萘
类别:温里药
拼音:Shān Nài
拉丁:Rhizoma Kaempferiae
别名:三奈子(《海上方》),三赖(《品汇精要》),三柰、山辣(《纲目》),三藾(《南越笔记》),沙姜(《岭南采药录》)
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12月至次年3月间,地上茎枯萎时,挖取二年生的根茎,洗去泥土,横切成片。用硫黄烟熏1天后,铺在竹席上晒干。切忌火烘,否则变成黑色,缺乏香气。
沙姜花
干燥根茎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厚片,直径1.5~2厘米,厚2~6毫米。外皮红棕色,皱缩,有时可见根痕、鳞叶残痕及环纹.断面灰白色,富于粉质,光滑而细腻,略凸起,而外皮皱缩,习称缩皮凸肉。质脆,易折断。气芳香,略同樟脑;味辛辣(但与姜味不同)。以色白、粉性足、饱满、气浓厚而辣味强者为佳。
炮制
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温;辛;归胃经
①《品汇精要》:味辛,性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③《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①《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
②《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
③《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④《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搐鼻。
注意事项
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食疗作用
沙姜味辛、性温,入胃经;
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
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本草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附方
①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濒湖集简方》)
②治一切牙痛:山柰子二钱(用面裹煨热),麝香半钱。为细末,每用三字,口噙温水,随牙痛处一边鼻内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③治风虫牙痛:肥皂一个,去穰,内入三赖、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满为度,用面包,炼红,取研为末,每日擦牙。(《摄生众妙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沙姜
2、 如何种植沙姜
1.选种。选生长均匀、表皮完整、肉色鲜艳、老熟无病虫的健康姜作中国农业网种。如在病田选种,姜种必须消毒,防止带病入田。
2.选地。选择地势较高、排灌好、土质疏松、肥力好的沙质土壤种植,最好是新垦荒地或几年未种过姜的土地。连作熟地易发病,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用50%的代森铵和50%的多菌灵粉剂各0.5kg,兑水400kg,于种前2~3天均匀喷洒种植地,然后翻耙均匀,数天后即可种植。
3.种植。沙姜的种植的时间性很强,不能太早或太迟。一般在“春分”到“清明”前后种下,最迟不迟于“立夏”。种前要晒种1~2天,以促进姜种发芽。土地要细致整理,开好排水沟,然后起宽2.5~3m的畦,开好行,施足基肥,按株距15cm下种。每667m2用姜种200kg。种后盖上土质肥或细土,土壤如果干旱要浇水。可在畦面盖上草保温保湿,确保齐苗。
4.田间管理。沙姜种植后要做好排灌工作,及时松土、补苗。合理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亩;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用波尔多液等杀菌剂防治病虫害。
3、沙姜的保存方法
1、袋装法:
把适量的鲜姜装入纸袋或塑料袋(食品袋)内。在11~14℃的环境下存放。
2、罐装法:
把鲜姜洗净晾干后放入盐罐中,能保存较长的时间,有起来也方便。
3、沙湿法:
选择无外皮损伤、茎肥厚的大块鲜姜,去掉生芽的部分,埋入潮而不湿的细沙土或黄土中(花盆、脸盆盛装的土)可以久藏不坏。也不会干掉。但要注意冬季防冻,夏季避免强热太阳光线的直射。
4、酒泡法:
如果把姜皮去掉,放点白酒可黄酒密封起来同样起到长时间保存的效果。
5、药棉法:
选一只有盖的大口瓶,在瓶底垫一小块着水的药棉(水不宜太多,过多姜会被泡坏掉),然后将用剩的鲜姜放在药棉上,盖上瓶盖即可。此方法随放随用,非常方便。
4、沙姜与姜有什么区别
沙姜也叫三奈、山辣,根状茎,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沙姜生长。 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主要产自于中国广西、云南、广东、台湾 海南。
5、“沙姜”和“良姜”的区别是什么?
“沙姜”和“良姜”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二者皆为温中散寒的主药,主治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或阳气不足之虚证,均可配伍使用。两者在临床常常相须为用。
不同之处在于:
1、沙姜:用于暖脾阳,偏治脾寒腹痛泄泻。又能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治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以及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症。沙姜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2、高良姜:则长于散胃寒,善治胃寒冷痛,以及寒凝气滞,噫气呕吐等症。由于高良姜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6、去螨虫用沙姜怎么用
去药店(有中药材卖的药店)买沙姜粉,大概25-50克左右为一包,用报纸包成小包,分散投放在地毯,床垫,沙发垫等最容易有螨虫的地方,尤其是棕榈类型的垫最容易有螨虫,一定要放多几包。
沙姜的作用:
沙姜味辛、性温,入胃经;沙姜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沙姜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1、沙姜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濒湖集简方》)
2、沙姜治风虫牙痛:肥皂一个,去穰,内入三赖、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满为度,用面包,炼红,取研为末,每日擦牙。(《摄生众妙方》)
3、沙姜治一切牙痛:山柰子二钱(用面裹煨热),麝香半钱。为细末,每用三字,口噙温水,随牙痛处一边鼻内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李氏《纲目》称沙姜辛温,谓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盖味辛温而气芳香,辟寒行气,因亦与砂仁、蔻仁诸物相近,故治疗亦约略似之。又谓治风虫牙痛,则亦专行阳明,可作引经药,用与甘松同,必非辛温之物,可以独治阳明风火。
7、吃沙姜有什么害处吗?
沙姜味辛、性温,入胃经;
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理气止痛的功效;
适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
《本草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此外,阴虚血亏及胃部郁火者忌服。
8、沙姜种植方法是什么?
沙姜又称山萘,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沙姜生长。 南盛位于中国正南部,隶属广东省化州市,自然和气候天气正好适宜栽种沙姜,南盛所出产的沙姜最为优质,其沙姜呈褐色,略带光泽,经晒不瘪,皮薄肉厚,质脆肉嫩,味辛辣带甜,含姜辣素高,具有化痰行气,消食开胃,健脾消水去湿和防疫等功效。据父老传说,清光绪年间,化州及邻县瘟流行,南盛一带村民食沙姜以防,得免疫病,四境赖以安宁。此外,南盛水姜与本地名肴“白切鸡”伴食,香而不腻,饶有风味。酒楼饭庄及居民家庭估白切鸡均以沙姜作主要佐料,相沿成习。又本地厨师调味用的香料粉,多以南盛沙姜作配料,菜肴特别美味可口。现将沙姜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选好姜种
选好姜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种好一半姜”,种子宜选生长均匀、大小适中、表皮完整、肉色新鲜、老熟无病虫的健康姜种。凡表皮脱落、肉质变色,或有水渍腐烂的,决不能作种,如在病田选用的姜种,种前必须进行种子消毒,以防止带病入田。二、选好土地
选地也是一个高产的重要环节。宜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力较好的砂质土壤种植,最好是新垦荒地,或几年末种过姜的土地。连作熟地容易发病,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50%代森铵和50%多菌灵粉剂各o.5公斤,兑水400公斤,于种植前2~3天均匀喷洒种植地,然后犁翻耙匀,过数天即可种植。
三、选好种植季节
沙姜的种植季节性很强,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一般要在“春分”到“清明”前后种下,最迟不能超过“立夏”。种前要晒种l~2天,以促进姜种发芽。整地要细致,耙碎土壤,除净杂草,开好排水沟,然后起畦,畦面宽2.5~3米,开好行,施上基肥,株距15厘米左右,每亩约下姜种200公斤。种后盖上土质肥或细土,如土壤干旱要灌水或淋水,促进早出苗,有条件的可在畦面盖上草保温保湿,确保齐苗壮苗。
四、严格管理
沙姜要高产必须实行严格的管理,种下后即要着手做好排灌工作,土壤过干要灌水、过湿要开沟沥水,严防姜田渍水。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以利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如发现缺株,要移苗补缺或补种,以保证全苗,生长一致。移苗补种的要添加肥料。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以利姜苗生长。
五、合理施肥
沙姜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肥效长,以保证其生长需要;迫肥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可淋人畜粪肥,或加少量化学氮肥,以促快长;7~8月份是沙姜生势旺盛期,需肥较多,可根据苗情苗势,进行追肥,此时要轻施氮肥,重施磷钾肥,以保证结姜良好。如生长旺盛可不必施氮肥,轻施磷钾肥。
六、注意防治病虫害
沙姜管理不好,容易发生病虫害,特别连作地或带病的姜种,会造成烂叶、烂根、烂姜等现象,一般是真菌病害多,一旦发现要立即喷药防止扩散蔓延,可用波尔多液或其它杀菌剂。管理得好,一般病虫害少,不需防治。
叶斑病防治
在8~10月发生,叶片上出现黄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点,以后斑点干枯而成白色薄膜或成穿孔,根茎瘦小或腐烂。
防治方法:注意选土,整地时理好水沟,雨后及时排水,可以减少发生。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交替用药灌根,株灌药液0.5升,隔5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如果确认是由于渍水而造成烂根所发生的生理性病害,则用0.02ppm芸苔素内酯喷叶片。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以提高植株根系的抗逆能力。此外,要注意在姜畦外挖沟,令姜畦内渍水外渗而排除渍水。
9、沙姜跟洋姜的区别。
洋姜学名菊芋,又叫菊姜、鬼子姜,是一种可食用的根茎类蔬菜。由于口感较差,多用来腌制咸菜。 鬼子姜学名叫菊芋,一其块茎富含氨基酸、糖分和维生素,生食熟食,各有风味,若随制成酱菜或制成洋姜脯,则味道更佳。菊芋含有丰富的菊糖,提炼后具有特殊的保健和抗癌作用。
山柰,别名沙姜、山辣。以根茎入药,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主产广东、广西和云南,四川从广西引种种在米易县试种获得成功。
沙姜的形状和辣姜有点相似,可沙姜每一棵都较圆、圆得较小。而洋姜则较大、肉质颜色较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