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防风的功效2、中药防风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3、防风的药用功效是什么?
4、黄芪 白术 防风这三种药起什么作用? - 百度宝宝知道
5、防风带的作用
6、防风可泡酒吗
7、防风与艾蒿一同熬水的作用
8、中药防风有哪些功效
9、防风与风腾的作用
1、防风的功效
防风:(解表:发散风寒药)辛、甘,微温。归肺、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
1、主要用于感冒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疼、恶寒等。常与荆芥相须为用,或与紫苏配伍,均可增强祛散风寒的作用。若属风热壅盛,目赤肿痛之证,亦可用本品与荆芥、薄荷、黄芩等配伍,以祛风清热。
2、用于感风湿或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川芎等配伍,以增强祛风除湿和止痛的功效,如羌活胜湿汤。
3、可用于破伤风。常与天南星、天麻等配伍,内服或外敷,取其祛风止痉,如玉真散。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9克
使用注意:
痉病不因外风影响者慎用。
细辛:(解表:发散风寒药)辛,温。归肺、肾经。
功效: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应用:
1、最适用于阳虚外感,寒邪入里而见无汗、恶寒、发热、脉沉等。常与麻黄、附子配伍,以共奏温经散寒的功效,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若用于感冒风寒或风湿所致的头痛、身痛,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
2、用于风湿痹痛、风寒头痛和齿痛。风寒湿痹,肢节冷痛,可与桂枝、附子、麻黄等配伍;风寒头痛,常与白芷、川芎配伍。至于齿痛,除可与藁本、白芷配伍,用于风冷齿痛外,亦可与石膏、蔓荆子配伍,用于胃火齿痛。现代也用于拨牙和脓肿切开。以本品配生半夏、生南星、生草乌等共研细末,酒精浸泡涂患处,有麻醉止痛的功效。
3、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常与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共奏温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如小青龙汤。
此外,又可用于口舌生疮。配黄连研末撒布患处;或单用本品研末,加水和蜂蜜调成糊状,敷于脐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5—6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的头痛忌用。
2、 中药防风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防风:(解表:发散风寒药)辛、甘,微温。归肺、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3、防风的药用功效是什么?
【释名】茎叶都是青绿色,茎色深而叶色淡,似青蒿但要短小些。春时为嫩紫红色。防风生长在山石之间。二月采嫩苗当菜吃,味道辛甘芳香,叫作珊瑚菜。
【采集加工】二月和十月采根晒干,入药。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功效主治】主治风证眩痛,能除恶风风邪,目盲不能看物,风行周身,骨节疼痛,久服可使身体轻盈。烦满胁风,偏头风,四肢挛急,虚风内动。治三十六种风证,男子一切劳伤,补中益神,风赤眼,因冷引起的流泪不止及瘫痪,通利五脏关脉,治五劳七伤,赢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治上焦风邪,泻肺火,散头目中滞气,经络中留湿。
叶【功效主治】主治中风出热汗。
花【功效主治】主治四肢拘急,不能走路,经脉虚赢,骨节间痛,胸腹痛。
子【功效主治】主治风更优,调食之。
【附方】治自汗津津,流汗不止:把防风碾成末,用浮麦汤送下,每次服二钱。
治偏正头风作痛:防风、白芷等分制成末,炼成弹子般大小的蜜丸,每次嚼一丸,用茶送下。
治妇人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用防风去掉芦头,烤红后碾成末,每服一钱,和以面糊,用酒调服,或者足把末放入面糊、酒中一同服下。此药屡经效验,不可等闲视之。
4、黄芪 白术 防风这三种药起什么作用? - 百度宝宝知道
5、防风带的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别名:山芹菜、白毛草、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韭、百种、屏风、关防风、川防风
6、防风可泡酒吗
你好。
泡酒可以但不如煲汤效果好,放上黄芪、白术、防风各5克到10克,除了学龄前儿童少喝外,其余家人经常喝,能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当然,汤中最好再放点枸杞、山药等,健脾又养胃,喝起来口感也很不错。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答题不易,互相理解,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感谢您!!
7、防风与艾蒿一同熬水的作用
一般可以温阳散寒,除皮肤之风之毒,可以通经络,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8、中药防风有哪些功效
【中药名】防风 【拼音】Fáng fēng
【基原】 Umbelliferae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
【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中药材防风应用】
1. 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伍荆芥、羌活、独活等;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与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风疹瘙痒,多配伍苦参、荆芥、当归等。
2. 用于风湿痹痛。适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常配合羌活、桂枝、姜黄。
3、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症。本品入肝经,有祛风解痉之效。常与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如玉真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9、防风与风腾的作用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1、能发汗,又能止汗
“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2、能止泻,又能通便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 (壳)能通便。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笔者临床取本方加枳壳(实)、麦芽治心下虚痞,以行气除满,消食去滞。
3、能止血,又能通经
“ 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经验后方》)。正因防风能升脾之清阳,炒黑,则入血分增强止血之效。槐角丸(《和剂局方》)方中用防风配槐角、地榆、枳壳等,治诸痔、脱肛及肠风下血。笔者临床治痔血等用槐花散(《本事方》:槐花、侧柏叶、荆芥、枳壳)加防风、升麻、大黄各等分,同炒黑、存性,共碾极细末,每日早晚空腹取5~6g,米饮汤调服。不仅能入血分而止血,又能引邪外出于气分,一举两得。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气虚、阴虚者非宜。
3、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