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花草树木正文

邪蒿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2 09:57:13 来源:惊鸿信息网 浏览次数:178
关于邪蒿 种植 注意事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目录

1、邪蒿主治哪些疾病?
2、邪蒿有何集解?
3、藜蒿怎么种植和管理
4、陕西关中地区能种植椒蒿吗
5、茼蒿、邪蒿分别有什么药用价值?
6、茼蒿、邪蒿分别有什么药用价值?
7、藜蒿的种植前景如何?
8、武汉市泥蒿种植地在什么地方?
9、泥蒿怎样种植?怎样繁殖?麻烦一下种植经验高的老伯伯了

 

1、邪蒿主治哪些疾病?


诜说: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血脉,续不足气。《食医心镜》:煮熟和酱、醋吃,治五脏恶邪气,厌食的患者。洽脾胃肠擗,大渴热中,暴痰恶疮。

2、 邪蒿有何集解?


藏器说;邪蒿根、茎似青蒿而细软。时珍说:三至四月生苗,叶似青蒿,色浅无臭味。根、叶均可吃。诜说:生吃微动风,做羹吃较好。不应与胡荽同吃,易使人汗臭。
 

3、藜蒿怎么种植和管理


  可采用多种方法繁殖
种子繁殖:可于春季将藜蒿种子与细土混匀直播于大田,播后覆土浇水,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开展,即到藜蒿的本田中挖取地下茎,剔除老烂根,将新茎首尾相接排列于开好的条栽沟内,每亩用新地下茎150kg左右。
  扦插繁殖:7月份剪地地上茎15cm长,条栽于新开好的沟中,沟深10cm,行距3cm-5cm,株距3cm-4cm,插后浇透水,然后再视墒情浇催根水,并经常保持湿润。压条繁殖:7月-8月,将生长健壮的成蒿齐地面割下,去掉上部20cm的嫩茎,然后开沟置于整好的大田,沟深6cm左右,行距45cm,成蒿要首尾相连,栽后覆土浇水,当年茎秆上可生部分新芽,次年3月陆续萌生大批新芽。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根据地力情况可作2m-3m宽的厢面,沟深18cm-20cm。每亩施腐熟的栏粪或石灰杂肥2000kg-3000kg,或精制惠满丰有机肥、生物有机肥40kg-50kg。春季追清水粪750kg。
  以后每割一次要追一次速效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田间宜湿不宜旱。随时锄除行间杂草。
 

4、陕西关中地区能种植椒蒿吗


  陕西关中地区可以种植椒蒿,在物种分布范围内。
生态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干也坡、草原、林缘、路旁、田边及干河岸和亚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详细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及新疆;东北、华北及新疆分布在海拔500-2 500米地区,甘肃、青海分布在海拔2000-3800米地区。
  
生长环境:
多生于干山坡、草原、半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林缘、田边、路旁、干河谷、河岸阶地、亚高山草甸等地区,也见于盐碱滩附近,常成丛生长。
局部地区成为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种。
为北温带及亚热带半荒漠与草原地区的广布种
综合分析:
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所以从物种分布范围和气候来看该区域都可以栽培。
 

5、茼蒿、邪蒿分别有什么药用价值?


茼蒿别名蓬蒿。味甘、辛,性平,无毒。 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邪蒿,此蒿叶纹皆邪,故名。味辛,性温、平,无毒。主治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 血脉,续不足气。煮熟,和酱、醋食,治五脏恶 邪气厌谷者,治脾胃肠,大渴热中,暴疾恶疮。
 

6、茼蒿、邪蒿分别有什么药用价值?


茼蒿别名蓬蒿。味甘、辛,性平,无毒。 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邪蒿,此蒿叶纹皆邪,故名。味辛,性温、平,无毒。主治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 血脉,续不足气。煮熟,和酱、醋食,治五脏恶 邪气厌谷者,治脾胃肠,大渴热中,暴疾恶疮。
 

7、藜蒿的种植前景如何?


   藜蒿,又名萎蒿、芦蒿、香艾蒿、艾蒿、水艾、小艾、水蒿、柳蒿芽、狭叶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和嫩茎供食用,营养丰富,可凉拌或炒食。原产于亚洲,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均有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及云南等地野生于荒滩、荒坡或岸边、沟边及田间。
  早春是藜蒿盛产的季节。藜蒿很早以前就被列为野蔬上品,我国自古即有采集食用之习惯。藜蒿除作为特色蔬菜食用外,还具药用价值,肥厚的根状茎还可供作酿酒的原料以及家畜饲料等。 藜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农药污染少,为天然绿色食品,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近几年,江苏、云南、浙江等地人工栽培逐渐增多。被誉为湖北“藜蒿第一村”的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 2009年藜蒿种植规模为12000亩左右,总产量达2500万千克左右。采用保护地栽培,从9月下旬一直可采收到翌年4月,亩产可达 4000〜5000千克,不仅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30%,而且产值增加。
  许多地方形成了藜蒿产业,不仅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人,还增添了蔬菜花色品种,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8、武汉市泥蒿种植地在什么地方?


这个有1700多户的村子,1000户人家种起了泥蒿。因为土壤适合,他们产的泥蒿品相好,很快打开了黄石和武汉市场。
 

9、泥蒿怎样种植?怎样繁殖?麻烦一下种植经验高的老伯伯了


  培植技术
  扦插和育苗移栽
  蒌蒿在日平均温度4.5℃左右时开始萌发,嫩茎生长最适温度为日平均12~18℃,20℃以上茎秆迅速老化。在南京露地野生蒌蒿春季一般于2月中旬开始萌发,4月上旬至4月下旬营养生长明显加快,此间是露地野生蒌蒿的上市高峰期。
  8月中旬植株基本定型,9月中下旬开花。12月中旬遇重霜后地上部分枯死。扦插于7~8月进行。过早扦插组织不充实,养分累积小,插后新技长势不旺,匍匐茎分枝多,次春蒌整齐度差,无效株多。过晚扦插植株生长期不足,同样影响次春产量。采用当年未收割过,茎粗1厘米以上,露地蒿秆,截成15~20厘米的插条,要求无病虫,腋芽未萌发,每段插条顶端至少留有1~2个饱满芽。
  以株行距30厘米见方,正向斜插于土壤中,顶端露出地面1~2厘米。每667平方米5000株左右。在一般管理水平下,次年春每平方米可保1000株基本苗,每667平方米达50万株基本苗,可获产量500千克。实践证明双株扦插密度过大,次年春蒌蒿纤细,产品质量不佳。
  
  清明以后,选用露地未收割过的萎蒿,苗高10厘米以上时,连根刨起栽种,按前述株行距栽于畦面。若腾茬紧张,可延至5~6月份进行,但栽后要进行近地面缩剪。此法占地时间稍长,但带根系,生长势旺盛,早熟性较好,产量较高。并可于秋后割连覆盖,实现当年秋末初冬应市。
     如行育苗移栽,可于10月底至11月初,田间花序吐白时,摘下老熟的头状花序,晒干搓揉出种子。次春清明前后直至夏至,每克种子掺合5千克左右的河泥土,充分搅匀;于苗床上,每20厘米见方舀一勺,稍摊平,苗床水分以见干见湿为好,约在10天左右即可出苗,40天以后,苗高10厘米时定植于大田。
  
  露地越冬
  蒌蒿地上部分能经受轻霜冻,经-5℃以下低温植株逐渐枯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初霜冻以后,于地上1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分。清理畦面。重施返青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500千克,或尿素25~30千克,或复合肥40~50千克。
  最好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但要注意,复合肥施后覆膜易造成氨中毒,故以改用尿素结合磷钾肥施用为妥。施肥后透浇一次水。耙松畦面,20~30天后覆以地膜。每667平方米需地膜约9~10千克。10天左右,幼芽陆续出土。覆膜以后的管理工作不多,主要是雨后清除局部膜面积水,雪后将畦面积雪扫于沟中,以免融雪后降低地温,影响生长。
  
  蒌蒿早熟栽培
  蒌蒿人工露地栽培,一般4月初上市,4月份以后,气温上升快,采收期短,产量低。同时,根据近年市场调查,蒌蒿在清明上市高峰期,价格较低。而在春节前后,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如果采取增温保温措施,将蒌蒿的萌发生长期提前,则采收期延长,产量提高,收益大幅度增加。
     1。定植方式蒌蒿以无性繁殖为主,5~8月都可栽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5月上旬,在选留好的种株田块,将植株连根挖起,分株栽种,每穴2~3株,行株距50×45厘米,每667平方米可种2.5万穴左右,667平方米种蒿可栽种大田6670平方米。
  
  6月下旬(梅雨前),可将半木质化茎杆截去顶部嫩梢,按行距30~35厘米开沟,深5~7厘米,横栽于沟中,露2~3节在地上,覆土踏紧,压实,浇足水。
  秋季,8月中下旬,剪取生长健壮的植株,截去顶梢和基部木质化的部分,选中段截成15~20厘米小段,按行距25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小段埋入沟中,株距5~7厘米,地上露1/3,覆土踏紧,浇足水,上面覆盖遮阳网或稻草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发根。
  
  2。覆盖一般于12月上中旬进行,最早于11月中下旬进行。覆盖前,砍去植株地上部,结合清除田间枯枝残叶,浅松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千克,或复合肥40~50千克,浇足水,7天后如棚盖膜,畦面用地膜浮面覆盖,40~50天即可收获。
  
  软化处理
  当植株地上茎至7~8厘米高,茎粗0.4~0.5厘米时,齐根割起,然后进行软化处理,即将采收的蒿苗堆放,上面覆盖稻草,每3~5小时浇1次透水,外加薄膜覆盖,2~4天后茎经软化肉质转嫩脆,即可摘除老叶上市。
  
  无公害栽培
  蒌蒿,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等,多丛生于近水处,采食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在南京郊区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并逐渐成为当地著名的野菜品种,近年来其他地区也纷纷引种栽培。以鲜嫩茎秆供食,清香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等功效。
  凉拌、炒食皆宜。蒌蒿抗逆性强,易于无公害栽培。
  特征特性:蒌蒿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地下茎粗壮,柔嫩多汁,匍匐于地下约20厘米处,为养分贮藏器官和繁殖器官,节上可抽生地上茎。地上茎直立,嫩茎淡绿、青绿或淡紫色,成熟后褐色。
  单叶互生,羽状深裂,绿色,背面密生短茸毛。秋初由叶腋抽生头状花序,密集成狭长的复总状花序,9~10月开黄色小花。瘦果细小,成熟时易脱落飘散。蒌蒿喜冷凉湿润,不耐旱。5℃以上时开始萌发抽生地上茎,12~18℃最适宜产品器官生长,20℃以上时品质下降。
  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喜肥沃疏松的土壤。植株喜充足阳光,但强光下嫩茎易老化。
  主要品种:按叶型分为大叶蒿和碎叶蒿。大叶蒿又名柳叶蒿,叶羽状三裂,嫩茎青绿色。抗病耐寒,早熟高产。碎叶蒿又名鸡爪蒿,叶羽状五裂,嫩茎淡绿色。香味浓,品质好,耐寒性稍差,产量亦较低。
  按嫩茎颜色分为青蒌蒿、白芦蒿和红蒌蒿。红蒌蒿味浓,但纤维多,萌发迟,产量低。栽培中多用青蒌蒿(嫩茎青绿色)或白蒌蒿(嫩茎浅绿色)。
  栽培技术要点:
  1.繁殖(1)分株繁殖:5月上中旬将种株连根挖起,截去嫩梢,按40厘米左右的穴距栽于大田,每穴栽1~2株,踏实后浇透水,约1周可成活。
  (2)压条繁殖:7、8月份割下地上半木质化茎秆,截去嫩梢,按40厘米行距成“一形”埋于地下,深约6厘米,保持土壤湿润。(3)扦插繁殖:6月下旬至8月,割下健壮茎秆,截去嫩梢,将茎秆剪成长约20厘米的小段,插于大田,每穴4~5根,行株距35厘米×30厘米,踏实浇透水,10天左右可活棵。
  (4)地下茎繁殖:挖出健壮地下茎,剪成2~3节的小段,浅埋于畦内,浇透水。
  2.田间管理(1)整地:选择前茬未种菊科作物的田块,耕翻晒(冻)垡,栽种前每亩施优质腐熟粪肥3000公斤,做成1。5~2米宽的高畦。(2)肥水管理: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
  9~10月间、扣棚前及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每亩用尿素5~10公斤,结合浇水撒施。(3)病虫草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可用抑太保、卡死克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植株生长期间及每次采收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蒌蒿根系发育。(4)覆盖:地上茎经霜枯死后,齐地面割去,清洁田园,施肥、浇透水,约1周后扣棚,并用地膜浮面覆盖。
  每天中午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3.采收扣棚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可采收,将嫩茎齐地面割下,保留心叶,抹去其余叶片,捆码于阴凉处,盖上湿布,软化8~10小时后即可上市。

关键词: 注意事项 方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